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 杂阿含经新译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三四三、浮弥经:本经叙述众外道间尊者浮弥,有关于苦、乐为谁所作的问题。浮弥答为从缘而起,众外道不悦。后尊者请教舍利弗,舍利弗说其为如法而说。尊者阿难乃将二尊者的问答具白于佛:佛即印可其说。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那时尊者浮弥比丘,乃住于耆阇崛山。
这时,有众多的外道的出家人,诣于尊者浮弥之住处。到后,共相问讯,而互道庆慰。共相问讯庆慰后,就退坐在一边。他们对尊者浮弥而说:「我们欲有所请问,您是否有闲暇的时间回答我们吗?」
尊者浮弥回答诸外道的出家人说:「随你们之问,当会为你们解答的」。那时,诸外道的出家人问尊者浮弥说:「苦与乐,是否为自作的吗?」
尊者浮弥回答而说:「诸外道的出家人们!如果说苦乐为自作的话,这乃世尊所说的:此是无记。」(苦与乐等果,均为是因缘所生,此乃为业力所招引,故并没有作者。而众生都误执为有我、有作者,故佛说为无记)。
诸外道又问:「苦与乐,是否为他作的吗?」回答说:「苦与乐是他作?这也是世尊所说的无记。」又问:「苦与乐为自他共作的吗?」回答说:「苦与乐为自他而作?这也是世尊所说的无记」。又
问:「苦与乐非自非他,无因而作的吗(无因而生起的吗)?」回答说:「苦与乐非自非他无因而作者,也是世尊所说的:此是无记。」
诸外道的出家人又问:「到底如何呢?尊者浮弥啊!我们问你:苦乐是自作与否?你说此为无记。问你:苦乐是他作的吗?你也说是无记。问你:苦乐是否自他而作的?你也说为无记。问你苦乐非自非他、无因而作的与否?你也说言是无记。那么,我再问您!沙门瞿昙说苦乐到底是怎么生起的呢?」
尊者浮弥回答说:「诸外道的出家人们!世尊乃说:苦与乐,是从因缘起而生的。」 (由因缘而生起的)」。这时,诸外道的出家人,听尊者浮弥所说的,心里觉得不喜悦,乃呵责几声后,离开那里。
那时,尊者舍利弗在和浮弥相离不远的地方,坐在一树下。尊者浮弥知道外道的出家人们,已离开后,就往诣尊者舍利弗之处。到后,曾和舍利弗面相庆慰一番。庆慰后,就将与诸外道的出家人的问答事,具白尊者舍利弗而说:「我作这种回答,是否谤毁世尊之如说而说吗?是否为不如法而说吗?此是否顺随于法而行于法吗?能得不被其它的因于其余的论议的学者来难诘呵责的理由吗?」
尊者舍利弗说:「尊者浮弥!你所说之语,并不诽谤如来,你乃如说而说,也是如法而说,是遵照法去行,依法去说的。不会被因于其余的论义之人来难诘呵责的。为甚么呢?因为世尊说过苦乐均从因缘而生起之故。尊者浮弥!那些沙门、婆罗门所问的『苦乐自作』与否?这也是从因缘而生起的。如果说不从因缘而生起者,绝对没有这个道理。至于所问的苦乐他作?苦乐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而作之说等,统统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如果说不从因缘而生的话,那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尊者浮弥!那些沙门、婆罗门所说的苦乐自作与否,
也是缘于触而生的(而感受到的)。假如说不从触而生的话,是没有这个道理的了(也就是除了感触以外,就不会产生苦受、乐受等事)。至于苦乐他作与否?自他而作与否?非自他无因而作与否等,都由于感触而起的。如果说不缘于触而会生起的话,就没有这个道理的了(眼根、色境之缘而生识,由于眼根、色境、眼识之三事和合为之触。一切苦乐均由于触而得以生起的。所谓六根六境之缘而生六识,由于此三事和合而生触。由于因缘而感受苦乐等是。)
那时,尊者阿难,在于离开舍利弗不远的地方,坐在于一树下。因此,能听到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浮弥所论说之事。他听后,就从座位站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边。他就将尊者浮弥与尊者舍利弗共论之说,一五一十的具向世尊禀报。
佛陀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阿难!尊者舍利弗,乃遇有来问的人,就能随时的回答。善哉!舍利弗!他有应时之智之故,有人来问时,能作随时之回答。如果为我的声闻弟子的话,应该在遇随时来问的人,就应作随时之回答,有如舍利弗所说的才对!
阿难!我在于往昔之时,住在于王舍城的山中之仙人住处时,有诸外道的出家人,也用像如是之义,如是之味,来问过我。我为了他们而以如是之义,如是之句,如是之时,而为之记说,都和尊者舍利弗所说的。
阿难!如果有诸沙门、婆罗门,说苦乐为自作的话,我就会到他那里去反问而说:『你实在作此说,说苦乐为自作的吗?』他如回答我而说:『如是』的话,我就会再问他:『你能坚执而持此义而说此为真实,其余的都是愚痴的,那是我所不许诺之事。为甚么呢?因为我所说的苦乐所生起之事,乃和此不同之故』。他如果问我而说:『为甚么瞿昙你所说的苦乐所起,乃异与此呢?』我当会回答而说:『因
为从其因缘而生起苦乐之故』。像如是的如果有人说苦乐是他作,或者说是自他之作,或者说是非自非他无因而作的话,我也会到那里去说如上之说」。
阿难仰白佛说:「如世尊所说之义,我已经解知了。如有生之故,就会有老死。并不是缘于其它的。如有生之故,而会有老死,…乃至有无明之故,才会有行,并不是缘于其它的。有了无明之故,才有了行,则无明若消灭时,行也就会消灭,…乃至生若消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也会消灭。像如是的纯大苦聚都会消灭。」
佛说此经后,尊者阿难,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然后,作礼而去。
三四四、拘絺罗经:本经叙述摩诃拘絺罗向舍利弗问法,一再的追问。舍利弗最后乃说只要断无明而生明,无须更求。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都住在于耆阇崛山。这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于晡时(下午申时)从禅定中醒起,乃往诣尊者舍利弗之住处,到后,共相庆慰。共相庆慰后,退坐在一边。他向尊者舍利弗说:「想请问您,不知有闲暇的时间,见到你的回答与否吗?」尊者舍利弗对尊者摩诃拘絺罗说:「仁者,但问无妨,我所知的,当会回答你」。
尊者摩诃拘絺罗对尊者舍利弗说:「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法与
律,要成就甚么法,才能名叫见具足、直见成就、成就于佛之不坏净,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呢?」尊者舍利弗对尊者摩诃拘絺罗说:「多闻的圣弟子,对于不善之法,能如实而知,不善之根,能如实而知。对于善法,能如实而知,对于善根,能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不善之法,能如实而知呢?如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就是名叫不善之法。像如是的不善之法,能如实而知是。甚么叫做不善根,能如实而知呢?所谓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就是名叫不善根。像如是之不善根,能如实而知是。
甚么叫做善法,能如实而知呢?所谓善的身业、口业、意业,就名叫做善法。像如是的善法,能如实而知是。甚么叫做善根能如实而知呢?所谓三善根-无贪、无恚、无痴,就是名叫三善根,像如是的善根能如实而知是。
尊者摩诃拘絺罗!如是多闻的圣弟子,对于不善之法,能如实而知,不善之根,能如实而知,善法能如实而知,善根能如实而知。因此之故,对于此法与律,能正见具足,直见成就,对于佛所说之不坏净成就,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对尊者舍利弗说:「是的!确实是这样。然而还有其它的吗?」尊者舍利弗说:「有的。如果多闻的圣弟子对于食,能如实而知,对于食之集,食之灭,食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食,如实而知呢?所谓四食是。那四种呢?第一为粗抟之食(段食),第二为细触食(触食),第三为意思食(思食),第四为识食。这名叫做食。像如是之食,能如实而知。(1.粗抟食:为日常荼饭等饮食。所食的都是物质的食粮。可分为多少餐次段落,叫做段食。凡是能资益增长吾人的身心作用的,都可名叫食。2.细触食:就是由于根、境、识之三,和合而生之诸触,对其所取之境,而
生喜乐等受,可摄益心、心所,因此而长养诸根、四大。3.意思食:意欲思愿之食。也就是思心所相应的意欲。这对于有情的生命延续,有强大的作用。4.识食:执取身心与染爱相应之识,众生的生命才能维持。人死了,即此识就不会再执取人体。是有取识之食)。
甚么叫做食之集,如实而知呢?所谓当来之有,都俱有了爱喜贪,乐着于彼彼(各处)的话,就名叫做食之集。像如是的,对于食之集,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食之灭,如实而知呢?如果当来有了有(再生),俱有了爱喜贪,乐着于彼彼(各处),而对于这些,均已无余存,已断舍、吐尽、离欲、灭息而没,就名叫做食灭。像如是的食灭,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食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名叫做食灭道迹。像如是的食灭道迹,如实而知。
如果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食,能如实而知,对于食集能如实而知,对于食灭能如实而知,对于食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即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正法与律,都能正见具足,都能直见成就。对于佛的不坏净,能够成就,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又问尊者舍利弗说:「确实有此事,然而更有其余的吗?」尊者杳利弗说:「尊者摩诃拘絺罗!还有其它啊!如多闻的圣弟子,对于病,能如实而知,对于病之集,能如实而知,病之灭,如实而知,病之灭道迹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有病,能如实而知呢?所谓三病-欲病、有病、无明病是。这叫做病。像如是之病,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病之集,能如实而知呢?无明之集就是病之集,此名叫做对于病之集,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对于病之灭,能如实而知呢?无明之灭,就是病之灭。像如是的对于病之灭,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病之灭道迹,能如实而
知呢?所谓八正道-如前面所说的。像如是的对于病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如果多闻的圣弟子,对于病能如实而知,对病之集,能如实而知,对于病之灭,能如实而知,对于病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即因此之故,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法与律,能正见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说:「确实有这些事。然而更有其它的吗?」尊者舍利弗对尊者摩诃拘絺罗说:「还有其余的。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苦,能如实而知,对于苦之集,能如实而知,对于苦之灭,能如实而知,对于苦灭道迹,能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苦,如实而知呢?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像如是的,如果略说的话,就是五受阴之苦。这名叫做苦,像如是之苦,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苦之集,如实而知呢?所谓当来之有,而具有了爱喜贪,都在于彼彼(各各)集着,就名叫做苦之集,像如是的,对于苦之集,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苦之灭,如实而知呢?如果当来有了有,而俱有了爱喜贪,彼彼(各处)都染着,对于这些均已断除无余,…乃至息没,就名叫做苦之灭。像如是的,对于苦之灭,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苦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入圣道,如上面所说的。就名叫做苦之灭道迹。像如是的,对于苦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
多闻的圣弟子,像如是的,对于苦,能如实而知,对于苦之集、苦之灭,苦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即如是的圣弟子,对于我之法与律,具足了正见,直见成就,对于佛之不坏净成就,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又问尊者舍利弗而说:「确实有此法,然而还有其余的吗?」尊者舍利弗说:「还有其余的。所谓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老死能如实而
知,对于老死之集,能如实而知,老死之灭,能如实而知,老死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等事,都如前面之分别经里所说的。
甚么叫做老死之集,能如实而知呢?所谓生之集,就是老死之集,生之灭,就是老死之灭,老死之灭道迹,就是所谓八正道,如前述。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此老死,能如实而知,乃至对于老死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即像如是的圣弟子,对于我之法与律,都正见具足,直见成就,对于佛之不坏净成就,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像如是的,对于这些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等,圣弟子,对于此行,能如实而知,对于行之集、行之灭,行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
甚么叫做对于行,能如实而知呢?行有三种。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像如是的,如实而知道行。甚么叫做行之集,如实而知呢?无明之集,就是行之集,像如是的行之集,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行之灭,如实而知呢?无明之灭,就是行之灭。像如是的行之灭,能如实而知。甚么叫做行之灭道迹,如实而知呢?所谓八圣道,如前述。摩诃拘絺罗!这名叫做圣弟子对于行,能如实而知,行之集、行之灭,行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这样,即对于我之法与律,能正见具足,直见成就。对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于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诃拘絺罗又问尊者舍利弗说:「唯此法,更有其余的吗?」
舍利弗回答说:「摩诃拘絺罗!你为甚么这样的逐一寻问呢?你到头来不能究竟诸论,而得其边际的。如果圣弟子,能断除无明而生明的话,还有甚么须要更求的吗?」
这时,二正士共论议后,各还本处。
三四五、集生经:本经叙述世尊用倡间舍利弗,舍利弗乃善为解说。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尊者舍利弗说:「我所说的,乃如波罗廷那(彼岸道,为经集之一品名)的阿逸多(一学童之名)所问之偈那样:
若得诸法数 若复种种学 具威仪及行 为我分别说
(那些或者得诸法数〔了解法的人们,指解脱的无学〕的圣者,或者还有种种之学〔有学〕的人们,这些人所具有的威仪,以及他们的德行,请为我分别详细的解说。)
舍利弗啊!甚么叫做有学(向解脱迈进的行者,见道以上的圣者)?甚么叫做法数(解脱的无学)呢?」
这时,尊者舍利弗,乃默然不回答。第二次、第三次,也是如此,都默然不作回答。
佛陀说:「是真正事实的吗?舍利弗啊!」(指现前是否真实?)舍利弗白佛说:「是真实的,世尊!当比丘的,如果能见真实的话,就会讨厌,就会离开欲贪,而向于灭尽。如食集之生起时,那位比丘会知道由于以食之故而生,故会讨厌,而离开欲贪,而向于灭尽的话,彼食之集就会消灭。将此真实之灭觉知后,那位比丘,就会讨厌,而离开欲贪,而向于灭尽。这名叫做学」(有学)。
佛陀又说:「其次,是否真实吗?舍利弗啊!」舍利弗白佛说:「是真实啊!世尊!如果比丘,见真实的话,就会厌,就会离欲,就
会灭尽,就会不起诸漏,而心善解脱。彼乃从食集而生,如果觉知真实即是灭尽的话,即觉知此后,比丘即对于灭法,而生厌,而离欲,而灭尽,而不起诸漏,而心善解脱,这叫做法数(悟法的人)。」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如是!如是!如你所说的。当比丘的,对于真实,而生厌、离欲、灭尽的话,就叫做法数」。作如是之说后,世尊即站起,而进入室内去坐禅。
那时,尊者舍利弗知道世尊离去后,不久,就语诸比丘们说:「诸尊们!我不能辩答世尊之初问,因此之故,我就默然而住。世尊须臾又为我发出喜问,我就能开解如此之义。假如世尊一日一夜的时间,乃至七夜之久,用异句异味来问此义的话,我也均能回答。乃至七夜之久,也能用异句、异味,而将其解说。」
这时,有一位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尊者舍利弗,曾经作奇特未曾有之说。曾经在于大众当中,一向作狮子吼而说:『我在于世尊的初问时,都不能辩答,乃至经过世尊三次垂问,都默然无答。世尊须臾又发出喜问,我即开解。即使世尊经过一日一夜,乃至七夜之久,用异句、异味来问斯义的话,我也均能回答。乃至七夜之久,也能用异句、异味,去解说。』」
佛陀告诉比丘说:「那位舍利弗比丘,实在能够在我一日一夜,乃至以异句异义,经过七夜所问吾义中,均能回答。乃至七夜,以异句、异味,而能解说。为甚么呢?因为舍利弗比丘,乃善入法界之故。」
佛说此经后,那位比丘,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四六、本经叙述佛以十种三法,为诸比丘说法。1.老病死,2.贪
恚痴,3.身见、戒取、疑,4.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5.失念、不正知、乱心,6.掉、不律仪、不学戒,7.不信、难教、懈怠,8.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9.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1○.无惭、无愧、放逸。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三种法,乃为世间人所不爱、不念、不可意的。那三种呢?所谓老、病、死是。世间假如没有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的话,则如来、应(供)、等正觉,就不会出现于世间。世间之人也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具有了正知正见,而说正法与律。由于世间有老、病、死之三决,乃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之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才会出现于世间,世间的人,才会知道有如来、应、等正觉,以其所见而说正法与律。
因为三法不断之故,才不能堪以离开老、病、死。那三法呢?所谓贪、恚、痴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贪、恚、痴。那三法呢?所谓身见(对于自身,执为实我)。戒取见(戒禁取见。迷取非理之戒,为戒禁之邪见)、疑(对于真理怀不决定)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身见、戒取见、疑。那三法呢?所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以及懈怠心是。
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那三法呢?所谓失念、不正知、乱心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失念、不正知、乱心。那三法呢?所谓掉(掉举,使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不律仪(恶法)、不学戒是。又有三法不断之
故,不能堪以离开掉举、不律仪、不学戒。那三法呢?所谓不信、难教、懈怠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不信、难教、懒堕(懒惰,不务精进)。那三法呢?所谓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那三法呢?所谓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是。又有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那三法呢?所谓无惭、无愧、放逸是。此三法不断之故,不能堪以离开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
为甚么呢?因为由于无渐、无愧之故,就会放逸,放逸之故,就会不恭敬。不恭敬之故,就会习恶知识。习恶知识之故,就不欲见圣、不欲闻法,而常求人之短处。常求人的短处之故,就不会有信心,是难以教导,戾于语、而懒惰。由于懒惰之故,心会掉举,而不律仪、不学戒律。不学戒律之故,就会失念、不正知、乱心。由于乱心之故,不能正思惟,而习近邪道,而起懈怠之心。由于懈怠心之故,执着身见、戒禁取见,而常为疑心不决定。由于怀疑之故,就不能离开贪、恚、痴。由于不离贪、恚、痴之故,不能堪以离开老、病、死。
而由于断三法之故,就堪能离开老、病、死。那三法呢?所谓贪、恚、痴是。此三法断灭后,就堪能离开老、病、死。又三法断故,堪能离开贪恚痴。那三法呢?所谓身见、戒禁取见、疑是。此三法断灭之故,堪能离开贪、恚、痴。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身见、戒禁取见、疑。那三法呢?所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起懈怠心是。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身见、戒禁取见、疑。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正思惟、习近邪道,以及懈怠心。那三法呢?所谓失念心、不正知、乱心是。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正思惟、习近圣道,以及心懈怠。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失念心、不正知、乱心。那三法呢?所谓掉
举、不律仪、犯戒是。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失念心、不正知、乱心。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掉举、不律仪、犯戒。那三法呢?所谓不信、难教、懒堕。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掉举、不律仪、犯戒。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信、难教、癞堕。那三法呢?所谓不欲见圣、不乐闻法、好求人短是。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信、难教、懒堕。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那三法呢?所谓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是。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又有三法断故,堪能离开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那三法呢?所谓无惭、无愧、放逸是。
为甚么呢?因为由于惭愧之故,就不会放逸,不放逸之故,就会恭敬顺语,而为善知识。为善知识之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由于不求人短之故,会生信、顺语、精进。由精进之故,不会掉举,会安住于律仪,会学戒律。由于学戒之故,不会失念,而正知,而住于不乱心。由于不乱心之故,会正思惟,会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之故,不会着于身见,不着于戒禁取见,而会度疑惑。由于不疑之故,不会起贪、恚、痴。由于离开贪、恚、痴之故,堪能断除老、病、死」。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四七、须深经:本经叙述因皈依佛法僧者多,许多外道就由之而穷于衣食。欲遣名叫须深的外道去盗佛的教法,为世间宣说,以计人家能回复对于其衣食之供养。然而他却还而皈依佛教。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这时,不管是大王,或大臣,不论是婆罗门,或者是长者、居士,以及其它的世人,佛陀都被他们所共同恭敬、尊重、供养。佛陀以及诸声闻众,都大得大家所供养的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而大家却不恭敬、尊重、供养那些邪异外道之衣被、饮食、卧具、汤药。
那时,众多的异道,都聚会在于未曾讲堂。他们作如是之论而说:「我们自往昔以来,都常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其它一切的民众所奉事、恭敬。他们都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给我们。现在都已断绝,都只恭敬供养沙门瞿昙,以及其声闻大众的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现今在此大众当中,到底那一个人有智慧,有大力,堪能暗中往诣那位沙门瞿昙之众当中去出家,去听他们之法后,回来广说。我们应当再以他所听来之法,去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人,使他们能够信乐,可得回复到从前对我们之供养!」
这时,有人说:「有一位年轻的,名叫须深(须尸摩,后为成就本业第一的比丘),非常的聪明而有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之大众当中去出家。如听他们之法后,定能回来复说」。
这时,诸外道们乃诣须深之处,而作此言说:「我们今天聚集大众在于未曾讲堂,曾作此论:『我们从来为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都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给我们,而现在却一概断绝。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诸世间,都一概事奉沙门瞿昙,以及他的声闻大众。我们这些大众当中,谁具有了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之大众当中去出家学道。去听其法后,回来复说,以便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使我们的大众,能得被恭敬、尊重、供养?』其中有人说:『唯有须深这位年少的,很聪明
而有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法中,去出家学道,去听他们之说法。他一定悉能受持,回来再宣说』。因此之故,我们大家现在来邀请你。仁者应当可行!」这时,那位年轻的须深,就默然接受大家之邀请,而往诣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这时,众多的比丘,都出房舍之外,在露地经行用功。那时,须深即诣众多的比丘,而作此言说:「诸尊!我现在可否得以在于正法当中出家受具足戒,而修习梵行吗?」
这时,众多的比丘,就带那位须深去诣世尊之处。到后,都稽首佛足,退住在一边。他们白佛说:「世尊!现在这位须深外道,欲求在于正法当中出家受具足戒,修习梵行」。
那时,世尊知道须深外道之内心的意念,就告诉诸比丘说:「你们应当度这位须深外道,使他能得以出家。」这时,诸比丘都愿度须深外道。须深在佛门出家后,已经半个月。有一位比丘告诉须深说:「须深,当知!我们的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应作的都已作过,自知不受后有之身了」。这时,那位须深对比丘说:「尊者!您到底是否学那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而有觉有观,而离生喜乐(离开欲念而生之乐,初禅的境地),而具足初禅,心善解脱的吗?」比丘回答说:「弗也,须深!」
须深又问:「你是否学那离开有觉有观,内净一心,而无觉无观,而为定生喜乐(由禅定而生的喜乐,二禅的境地),而具足了第二禅,而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的吗?」比丘回答说:「弗也,须深!」
须深又问:「尊者!您是否学离喜而舍心,而住于正念正智,而身心受乐,以圣说以及舍,而具足了第三禅,而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的吗?」(离喜妙乐地,第三禅的境地)。比丘回答说:「弗也,须深!」
须深又问:「尊者!您是否学离苦息乐,忧喜先于断灭,而为不苦不乐之舍,而净念一心,具足了第四禅,而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的吗?」(舍念清净地,第四禅的境地)。比丘回答说:「弗也,须深!」
须深又问:「或者又寂静而解脱,而起色、无色,而身作证,具足而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吗?」比丘回答说:「弗也,须深!」
须深又问:「到底如何呢?尊者您所说的都不同,前后都相违?为甚么不得禅定,而又能记说(预记)呢?」比丘回答说:「我是慧解脱哩!」(解脱分为心解脱与慧解脱。由定力而断除烦恼的为得心解脱,由慧力而断除烦恼的,就为之慧解脱。如得心解脱与慧解脱的话,就名叫做俱解脱)。
作此说后,众多的比丘们,都各从其座位而起,而离开现场。
那时,须深,知道众多的比丘去后,曾作此思惟:「此诸尊者们所说的都不同,都前后相违。他们说不得正受,而又记说(预记)自知已作证果」。他作此思惟后,即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而退住在一边。他仰白佛说:「世尊!那些众多的比丘,在于我的面前,曾记说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之身』。我就问那位尊者说:『得离欲,离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而不起诸漏,而心善解脱吗?』他曾回答我说:『弗也,须深!』我就问说:『你们所说的都不同,都前后相违。你说不入正受(指四禅),而又记说,说自知已作证』。他就回答我说:『已得慧解脱。』作这些语后,就各人都从其座位站起而去。我现在请问世尊您:『为甚么他所说的为不同,是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又说言,自知作证呢?』」
佛陀告诉须深说:「他乃先知法住(法住智)-,知涅槃(涅槃
智)。那些诸善男子们,都独自于一静处,专一精神去思惟,而安住于不放逸里,而离开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知法住就是法住智。由此智而能知晓一切世间的因果道理。知涅槃即为涅槃智。由此智,而能觉了涅槃寂灭的真理)。
须深白佛说:「我现在并不知道所谓『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诸善男子,独自在于一静处,去专精思惟,住于不放逸里,而离开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等事。」
佛陀告诉须深说:「不管你是知或不知。你就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诸善男子乃独自在一静处,去专精思惟,而安住于不放逸里,而离开我见,心善解脱。」须深白佛说:「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使我能够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陀告诉须深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须深啊!你的意见如何呢?有了生之故,就会有了老死。而离开了生,而有老死与否呢?」须深回答说:「如是,世尊!」(无生就没有老死)。
佛陀又说:「有生之故,而有老死,离开了生,就不会有老死。像如是的有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了无明之故,而有行,而离开了无明,还会有行吗?」须深白佛说:「如是,世尊!有了无明之故,而有了行,离开无明就不会有了行」。
佛陀告诉须深说:「无生之故,无有老死。离开生之灭的话。那老死不会灭吗?」须深自佛言:「如是,世尊!没有生之故,就没有老死,离开了生之灭,则没有老死之灭」。佛陀说:「像如是的:乃至没有无明之故,就没有行,离开无明之灭,即行不会灭吗?」须深白佛说:「如是,世尊!没有无明之故,就没有行,离开无明之灭,即没有行之灭」。
佛陀告诉须深说:「如果作如是之知,如是之见的话,为有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与否呢?」须深白佛说:「弗也,世尊!」(指不见身证具足住)。
佛陀告诉须深说:「这名叫做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诸善男子们,独自一人在于静处,去专精思惟,而住于不放逸,而离开我见,不起诸漏,善解脱」。
佛说此经后,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那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而度疑,都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在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他稽首佛足,而白佛说:「世尊!我现在要忏悔我之罪过!我在于正法当中,想盗法,而秘密为出家人。因此之故,要忏悔我的过错!」
佛陀告诉须深说:「你是怎样的在于正法当中,盗密而为出家人呢?」须深白佛说:「世尊!有好多的外道来诣我所。他们对我说:『须深,当知!我们古来就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所恭敬供养的。而现在却被断绝,都去供养沙门瞿昙,以及其声闻大众。你现在要秘密的到了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去出家受法。得到他们之法后,即皈回来为我们宣说。当会以你所闻之法去教化世间,使他们恭敬供养我们,如从前那样』。因此之故,世尊!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乃欲盗法而秘密为出家人。我今天要悔过!唯愿世尊听许我的悔过,由于哀愍我之故」。
佛陀告诉须深说:「我接受你的悔过。你应当其说:『我往昔因为愚痴、不善、无智之故,对于正法与律,欲盗法,而秘密出家。今日要悔过。我自见罪、自知罪。在于当来世,定会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为甚么呢?因为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的话,就能在于当来世,会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之故」。
佛陀并告知须深说:「现在要作譬喻,有智慧的人,都以譬喻而得以了解的。喻如国王,有防逻(巡查)之人,曾捉捕盗贼后,把他缚送至王所。而禀白国王说:『大王!此人为劫盗(劫匪),请王定他之罪!』国王说:『将罪人带去反缚他的两只手,用恶声宣令,周遍在于国内,然后带他到城外的刑罚罪人之处,将他的全身四体,都 (刺)以百次利矛。』那位典刑的人受王的勅令,就将囚送那位罪人。首先把他的两手反缚,其次乃恶声宣唱他的罪名,周遍于都市。然后带他出城外刑罚罪人之处,遍身四体,用利矛 他百次。在中午时,国王曾问说:『罪人还活吗?』臣白言说:『还活的』。王又勅令臣说:『再 他百次矛。』到了日晡(下午申时)时,又 以百矛,他仍然还不死。」
佛陀讲喻后,又对须深说:「那位国王之治罪人,以矛 他三百次后,那罪人的身体,是否还有完肤如手掌吗?」须深白佛说:「没有啊!世尊!」又问须深而说:「这时那位罪人,被三百矛所 ,其所受之苦,为极苦之剧吗?」须深白佛说:「是极苦啊!世尊!假如 以一矛,就会苦痛难堪,更何况三百矛,怎么能堪忍呢?」
佛陀告诉须深说:「这事尚且还可以的。如果对于正法与律,欲偷盗而秘密出家,而盗受持法,然后去为人宣说,当受的苦痛,乃倍加于那劫匪之刑哩!」
佛说此法时,外道须深,即漏已尽,意已解脱。佛说此经后,尊者须深,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四八、十力经:本经叙述有无明之故,而有行,乃至有老死。无明灭故,行,乃至苦聚之灭。比丘如精勤,即必有乐、有果,供养者
也会得福利。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来乃成就十种之力,得四种的无畏。知道先佛的住处,能够转梵轮(清净之法如车轮之摧辗邪法),在于大众当中,能震狮子吼而说:『此有之故,彼会有,此起之故,彼会起。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之集…纯大苦聚之灭』。诸比丘们!这乃是真实的教法。如显现时,则断生死之流,…乃至其人,均能善于显现。像如是的真实之教法显现而断生死流的话,则足以使那些善男子起正信,而出家,而方便修习,安住于不放逸里。对于正法与律,精勤而苦行,到了皮筋骨都立显,血肉都枯竭时,如果他还未得到所当得的话,还是不应舍弃其殷懃精进,还应方便,而坚固,堪能作事。为甚么呢?因为如懈怠的话,就会住于苦,会生种种恶不善之法。当来有之结缚会炽燃,会增长在于未来世时的生、老、病、死等苦报。因为退其大义之故。如果精进,而乐于独住的话,就不会生种种恶不善之法,不会有当来之有结之烧燃的苦报。不会在于未来世增长生、老、病、死等苦报。大义会满足,会得成第一教法之场。所谓在于大师的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因此之故,比丘们!应当观察自利、利他,自他俱利,而精勤修学。要思惟:我现在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乐!那些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人,均能得大果报、大福德、大法利。应当要如是而学。」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十种力:为如来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如实而能了知一切之理与非理之力。2.业异熟智力:如实而了知三世之业与果报的因果关系之力。3.静处、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如实了知一切禅定或三昧之顺序、深浅之力。4.根上下智力:如实了知众生能力或性质胜劣之力。5.种种胜解智力:如实了知众生之了解与判断之力。6.种种界智力:如实了知众生之本性、素质、行为等之力。7.遍趣行智力:如实了知趣行人天等诸世界的因果之力。8.宿住随念智力: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9.死生智力: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的善恶世界之力。1○.漏尽智力:自知断尽一切烦恼,次知不受后有,或知他人断烦恼与否之力。
四无畏:如来之四无所畏:1.一切智无所畏:世尊于大众中作狮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并无怖心。2.漏尽无所畏:世尊在大众中狮子吼说:我断尽一切烦恼,并无怖心。3.说障道无所畏:世尊在大众中狮子吼说:障害佛道之法,并无怖心。4.说尽苦道无所畏:世尊在于大众当中作狮子吼说:尽苦道,并无怖心。)
三四九、圣处经:本经叙述如解得缘起之法,就能得生圣处,诸根具足,也堪能了解如来之说法。故当自利、利他、自他俱利。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善来!比丘们:如果善于出家,善得已利的话,就能于旷世时时都得生在于圣处,诸根都能具足而不
愚、不痴。不须比手而语,对于好说或恶说,堪以了解其义!我今在于此世间作佛,成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而说法,而寂灭涅槃,而正向于菩堤,而为善逝、等正觉。所谓此有之故,彼会有,此起之故,彼会起,也就是说,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乃至纯大苦聚之汇集。而无明若灭的话,就行会灭,乃至纯大苦聚都会灭。
诸比丘们!如果难得之处,已于得到的话,就能生在于圣处,诸根都能具足:…乃至纯大苦聚之集,…纯大苦聚之灭。因此之故,比丘们!应当要如是而学,要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像如是之出家的话,就不会愚、不会痴,定会有果有乐,也就是有安乐的果报。而那些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人,均能得到大果、大福、大利。因此之故,比丘们!应
当要如是而学。」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圣弟子经:本经叙述多闻的圣弟子们都能了知缘起之法,而无疑。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多闻的圣弟子,都不会作此念:有甚么之故,此才会有?起甚么之故,此才会起?没有甚么之故,此才会没有?灭甚么之故,此才会灭?然而这些多闻的圣弟子们,都了知
所谓此有之故,彼会有,此起之故,彼会起。也就是说,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乃至纯九苦聚之集。由于无明之灭之故,行就会灭,…乃至纯大苦聚会灭。」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一、茂师罗经:本经叙述那罗尊者、茂师罗尊者等比丘就『知见缘起法,是否就得阿罗汉果』等问题之问答。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尊者那罗(降龙尊者),尊者茂师罗(谟尸罗比丘),尊者殊胜、尊者阿难(多闻第一,十大弟子之一),都住在于舍卫国的象耳池之侧。
那时,那罗尊者对茂师罗尊者说:「具有了异信(不同之教)、异欲(不同之愿)、异闻(听受不同之教)、异行觉想(不同的动作的思辨)、异见审谛忍(承认不同的见解,而止住在那种见解里,也就是持续不断)的人,是否有了如是之正确的自觉、知见之生起的吗?所谓有生之故,才会有老死,离开了生,就不会有老死?」
茂师罗尊者说:「有的!那些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的人,也会有如是之正自觉、知见之生起的。所谓有了生之故,才会有了老死,异于生,就不会有老死。有如是之说的人啊!」
那罗尊者又问:「茂师罗尊者!有异信…乃至有异忍的人,能得自觉,而生起知见吗?所谓有之灭,就会寂灭而涅槃」。
茂师罗尊者回答说:「有的!那些异信…乃至异忍的人,能得自
觉,而生知见,所谓有之灭,而寂灭,而涅槃。」
又问说:「茂师罗尊者!有若灭时,则为寂灭涅槃。照这么说,则你现在便就是阿罗汉,是诸漏已尽的了吗?」茂师罗尊者乃默然不作声,并不回答其问题。经过第二次,第三次都作同样之发问,也是默然而不回答。
那时,殊胜尊者,曾对茂师罗尊者说:「你现在暂且休止,我当会替你回答那罗尊者的问题」。茂师罗尊者就说:「我今且止,你替我回答好了!」
那时,殊胜尊者则对那罗尊者说:「有异信的人…乃至异忍的人,能得自觉,而生知见的。所谓:有之灭,则为寂灭而涅槃」。
这时,那罗尊者问殊胜尊者说:「有异信之人…乃至有异忍之人,能得自觉,而生知见。所谓:有之灭,则寂灭而涅槃的话,那么,您现在便就是漏尽的阿罗汉了吗?」殊胜尊者说:「我是说:有之灭,则是寂灭而涅槃,而并不说就是漏尽的阿罗汉。」
那罗尊者说:「您所说的都不同,前后都相违异。因为如尊者所说:『有之灭,则为寂灭而涅槃。」但是又说:『并不是漏尽的阿罗汉』与否?」
殊胜尊者就对那罗尊者说:「我现在当会举个譬喻。有智的人,都以譬喻而得以了解的。喻如旷野的路边有一口井,然而没有绳,没有罐器可得井中之水。这时,有一位过路的人,被热渴所逼迫,就绕井而求觅井中之水。因没有绳,没有罐之故,只能谛观井中之水。像如实而知见,然而并不触及身。像如是的,我乃说有之灭,则寂灭而涅槃,但是自不得漏尽的阿罗汉!」
那时阿难尊者对那罗尊者说:「那位殊胜尊者所说的,你以为如何呢?」那罗尊者对阿难尊者说:「殊胜尊者乃为善说,善知真实的尊
者,又有甚么话可说呢?」(承认其说之正确性)。
这时,那些正士,各各都说完后,就从座站起,而离去。
三五二、沙门婆罗门经:本经叙述不如实而知法的人,虽为沙门,也不是沙门,虽为婆罗门,也不是婆罗门。知法就是如实而知老死、生、有、取、爱、受、六入处等集与灭,以及灭道迹。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身为沙门,或为婆罗门,而对于法,却不能如实而知,对于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都不能如实而知的话,则虽为沙门,也不是沙门之数,虽为婆罗门,也不是婆罗门之数。也不是沙门之义(目的),也不是婆罗门之义(目的),不能于见法(于现实)自知作证。不能完成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之事。
到底是甚么法不能如实而知?甚么法之集不能如实而知?甚么法之灭不能如实而知?甚么法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呢?所谓老死之法,不能如实而知,老死之集,老死之灭,老死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像如是的,那些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都不能如实而知,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灭,六入处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像如是的,对于诸法不能如实而知,对于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
如果诸沙门、婆罗门,对于法,能如实而知,对于法之集、法之
灭、法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就应当知道,这些就是沙门、婆罗门。是沙门,是沙门之数,是婆罗门,而是婆罗门之数!他们能以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而能见法(现实)自知作证。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
到底甚么法能如实而知?甚么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呢?所谓老死之法,能如实而知,老死之集、老死之灭,老死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像如是的,那些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能如实而知,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灭,六入处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像如是的诸法,能如实而知,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
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三、沙门婆罗门经:本经叙述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不如实知,而欲超拔因缘法,乃是不可能。反之而能如实而知六入处的话,即能超拔因缘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说:「假如沙门、婆罗门,对于法,不能如实而知,对于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的话,当知这些沙门、婆罗门,虽为沙门,但却不是沙门之数,虽为婆罗门,也不是婆罗门之数。他们也不是沙门之义,也不是婆罗门之义。不能在于见法当中,自知作证,不能完成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到底对于甚么法,不能如实而知?甚么法之集、法之灭、法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呢?所谓六入处之法不能如实而知,对于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灭、六入处之灭道迹不能如实而知。然而对于触,却想如实而知,那是没有的事(不能达成)。对于触之集、触之灭、触之灭道迹,想如实而知,也是没有的事。像如是的,对于受、爱、取、有、生、老死,想如实而知,也是没有的事。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能如实而知,对于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灭、六入处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的话,则对于触,如实而知,那是会有的事。像如是的,对于受、爱、取、有、生、老死,如实而知,那是会有的事。」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四、沙门婆罗门经:本经叙述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不如实知,而欲度脱触乃至老死,乃没有的事。反之,则会有是事。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要说的,如上述,有点差别之处,即如:假如诸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不能如实而知,而欲超度触,那是没有的事。对于触之集、触之灭、触之灭道迹,欲超度者,也是没有的事。像如是的,欲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那是没有的事。能超度老死之集,老死之灭,老死之灭道迹者,也是没有的事。
假如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能如实而知,对于六入处之集,六入处之灭,六入处之灭道迹能如实而知,而说他能超度触者,确实是有此事的。像如是的,能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也是确实为有的事。乃至超度老死之灭道迹者,也是确实为有之事」。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老死,乃至六入处等三经一样,像如是的,老死,乃至行之三经,也像如此之解说。
三五五、老死经:本经叙述应当觉知老死,乃至行,以及行之集、行之灭、行之灭道迹。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应当要觉知老死,觉知老死之集、老死之灭、老死之灭道迹。像如是…乃至应当要觉知行,觉知行之集、行之灭、行之灭道迹。
应怎样觉知老死呢?要觉知缘于生之故,才会有老死。像如是的,就是对于老死之觉知。甚么为老死之集?生之集,就是老死之集。像如是,就是对于老死之集之觉知。甚么为老死之灭之觉知呢?所谓生之灭,就是老死之灭。像如是,就是对于老死之灭之觉知。甚么为老死之灭道迹之觉知呢?所谓八圣道就是老死之灭道迹。像如是,就是对于老死之灭道迹之觉知。…乃至甚么为行之觉知?所谓三行,也就是身行、口行、意行。像如是,就是对于行之觉知。甚么为行之集之
觉知呢?所谓无明之集就是行之集。像如是,就是对于行之集之觉知。甚么为行之灭之觉知呢?无明之灭,就是行之灭。像如是,就是对于行之灭之觉知。甚么为行之灭道迹之觉知呢?所谓八圣道就是行之灭道迹。像如是,就是对于行之灭道迹之觉知。」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六、种智经:本经叙述四十四种智。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四十四种之智。大众要谛听!听后应该要善思!当会为你们说。甚么为四十四种之智呢?所谓老死之智、老死之集之智、老死之灭之智,老死之灭道迹之智。像如是的,那些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之智、行之集之智、行之灭之智、行之灭道迹之智,就名叫做四十四种之智。」(由老死至行,为十一支,十一支乘四,为之四十四。)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七、无明增经:本经叙述七十七种智。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
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七十七种之智。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讲说。那七十七种呢?所谓缘于生之老死之智。非缘于余之生之老死之智,缘于过去之生之老死之智,非缘于余之过去之生之老死之智,缘于未来之生之老死之智,非缘于余未来之生之老死之智,以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知灭法之断之智。像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于无明之行之智,非缘于余之无明之行之智,缘于过去之无明之行之智,非缘于过去之无明之行之智,缘于未来之无明之行之智,非缘于余之未来之无明之行之智,以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等,就名叫做七十七种智。」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五八、无明增经:本经叙述增法与减法。增法就是随增烦恼之法,减法即为减烦恼之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增法与减法。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讲说。甚么叫做增法呢?所谓此有之故,会有彼之有,此起之故,会有彼之起。也就是说: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乃至有纯大苦聚之集,这名叫做增法。甚么叫做减法呢?
所谓此无之故,彼也会无,此灭之故,彼也会灭。也就是说,无明之灭之故,则行也会灭,…乃至纯大苦聚也会灭,就名叫做减法。」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增法与减法之经那样,像如是的生法、变易法、集法、灭法等经,也如上之说。
如当说之三经那样,有应当知之三经,也如上之说。
三五九、思量经:本经叙述识如依思量妄想时,就会生未来世之苦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假若生思量,或者是生妄想的话,就会被那个使所攀缘,而为识住。有了攀缘(所依)识住之故,就会有了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如是之纯大苦聚之集。假若不思量、不妄想的话,就不会有使,不会有攀缘而识住。没有攀缘而识住之故,对于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都会消灭,像如是的纯大苦聚都会消灭。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思量经:本经叙述的内容如前经,唯加名色耳。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假若有思量,或有妄想的话,就会攀缘于使,而识住。由于有了攀缘而识住之故,会入于名色(名为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之四阴,色为色阴,属于物体。名色则为五阴的总名)。由于入于名色之故,就会有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像如是之纯大苦聚会汇集。假若没有思量,没有妄想的话,就不会有使,不会攀缘而识住。由于没有攀缘识住之故,就不会入于名色。因为不入于名色之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就会灭,像如是的纯大苦聚都会灭。」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一、思量经:本经叙述的内容如前二经,唯加往来、生死耳。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假若有思量,有妄想的话,就会有使,而攀缘识住。有了攀缘而识住之故,会入于名色。由于入于名色之故,就会有往来。有了往来之故,就会有生死。有了生死之故,就会有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像如是的纯大苦聚之汇集。假若不思量,没有妄想的话,就不会有使,不会有攀缘而识住。由于没有攀缘而识住之故,不会入于名色。由于不入于名色之故,就没有往
来,无往来之故,就没有生死。无生死之故,对于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都消灭。像如是的纯大苦聚都会灭。」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二、多闻弟子经:本经叙述所谓多闻的圣弟子,乃对于老病死,乃至行,而生厌、离欲、灭尽的比丘。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多闻的比丘。甚么叫做如来所施设的多闻的比丘呢?」诸比丘白佛说:「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唯愿为我们阐说多闻的比丘之义。诸比丘听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说:「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解说。诸比丘们!假若有一位比丘,他听到有关于老病死等事时,就会生厌,会离欲,会生灭尽之法的话,就名叫做多闻的比丘。像如是的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等,而生厌、离欲,灭尽之法的话,就名叫做多闻的比丘。这就是名叫如来所施设的多闻的比丘。」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三、说法比丘经:本经叙述有资格为说法的比丘,就是能讲说
对于老病,乃至行,而生厌、离欲、灭尽之法的比丘。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所谓说法的比丘。甚么叫做说法的比丘呢?甚么叫做如来所施设的说法比丘呢?」
诸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唯愿为我们阐说甚么叫做法的比丘。诸比丘听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假若有一位比丘,能够讲说对于老、病、死,应该生厌,应该离欲,应学灭尽之法的话,就名叫做说法的比丘。像如是的,讲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等,应该要生厌,要离欲,要学灭尽之法的话,就名叫做说法的比丘。诸比丘们!这就是名叫如来所施设的说法的比丘。」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四、说法经:本经叙述假若对于十二因缘生厌、离欲、灭尽向的话,就名叫做法次法向。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所谓法次、法向。甚么叫做法次法向呢?」(法次就是法的次序。法向则为对向于涅槃之法。十二缘
起法,或其它诸法都有先后次序,为之法次。对向于涅槃之法,就能离开生死,能向着涅槃的彼岸迈进,和对向于生死法,也就是有为法相反。法次、法向就是契合于法的先后次序,而且对向于涅槃之法。)
诸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善哉!世尊!唯愿为我们阐说。诸比丘听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假若有比丘,他对于老、病、死,而生厌、离欲,向于灭尽的话,就名叫做法次法向。诸比丘们!这就是名叫如来所施设的法次法向」。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完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