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助念超度

佛说如来兴显经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如来建立之土,号叹法身深奥,悦豫普见棚阁为大严净,显曜威宫琉璃之藏、如来所行。佛时兴出无量之路为法界宫,观菩萨身光明清净师子之座,咸受一切菩萨之体为大法座。谘嗟法界如来圣旨,缘虚空界,行无罣碍,晓了本际圣慧之界,普解佛慧,分别圣道。去、来、今佛一切悉等,为一法身;一切诸佛行皆平等,神通之行无所罣碍。法身慧体,究竟无相;法度无极,游于法界,无有二行,玄旷无限为最正觉,其等如称则超度行,无有阴盖解脱之门。其法界者,普同虚空;常游十方诸佛国土,无限之故靡所不覩。

亿百千姟诸菩萨等犹如尘数,一切悉已一生补处,各各在于异佛世界,志愿无极、奉诸慧行,各各入于无所破坏平等法界。空界无限,无所获致、无中间行、无有自然、亦无所生;晓了、证明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众菩萨身无所动舍,逮诸通慧、遍诸佛土而无所念,遵如来慧,而于佛道现在得致显明之曜。游大圣行无所震动,慧以一身示于无量,所行之体周于无限法界之里,分别善人众生之界至不退转。等获本际无本法界,除去自大,身常卑顺则无所畏,如来照明一切德本以为徒类。

其名曰:普贤菩萨、普称尊菩萨、如来族姓成首菩萨、金刚幢英菩萨、无盖月净菩萨、日光离垢藏菩萨、大神通变动菩萨、离垢光首、十方精进王、大师子娱乐神通菩萨。如是等类,犹如十方不可计数亿百千姟诸佛之土满中众尘,众会菩萨,其数如斯。

于是有光,号如来圣旨,世尊眉间演出斯耀,无央数姟亿百千明照于无量、无有边际、无余世界十方佛土,示现如来威神之变,告无央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威神则令诸佛世界一切恶趣悉为销灭,覆蔽一切诸魔宫殿。

又,诸如来成最正觉,寤诸未觉,示现诸佛众会道场,所出光明严净之座,显曜法界、第一空界,在所周遍达诸佛界,寻复来还,皆绕一切菩萨坐场,入如来族姓成首菩萨顶上不现。

如是众会一切菩萨怪未曾有,身心踊跃:「今日当有无极之变讲说大法,如此光明自然来现。」

光明适没,如来族姓成首菩萨即从坐起,于莲花上而下右膝,长跪叉手思如来德,以偈颂曰:

「寤诸不觉者,  超踰诸德王,
 其行无罣碍,  所起度无极。
 其大圣安住,  平等于三世,
 恭敬今稽首,  明哲之慧士。
 所行无形相,  则度于彼岸
 又复而示现,  善庄严身相。
 光明离众垢,  演显百千曜,
 降伏诸魔事,  以顶归命礼。
 震动诸国土,  宫殿之元首,
 乃至于十方,  诸所有土地,
 终不令一人,  而使获恐惧,
 佛道之威神,  所兴如是比。
 而平等建立,  于虚空之界,
 其法界如是,  获逮诸境土。
 严净于黎庶,  亿姟之尘数;
 蠲除诸众生,  一切之罪衅。
 志愿甚坚强,  行于亿千劫,
 玩习积累德,  殊胜之佛道。
 逮得于一行,  圣慧无罣碍;
 以一之自然,  皆行诸佛道。
 所演放光明,  导师为若兹,
 普见于忍界,  一切靡不周;
 普示现一切,  威神之变化,
 吾身已得入,  于一自然行。
 今以是之故,  兴发如此念:
『今为正应时,  稽首于法王。』
 无央数菩萨,  悉来集会斯,
 而欲得听省,  所分别法事
 今日诸会者,  清净复清净,
 而于诸世界,  亲近遵修行
 圣慧无限量、  境界无罣碍,
 逮得于勇勐,  无极之威神。
 斯等游世谊,  所行逮神仙,
 智慧不可计,  超越精进力,
 而造奋光明,  悉照诸菩萨。
 今鄙如应问:  『殊胜最上法,
 所堪任境界?』  为之大圣通,
 自恣其威曜,  而普悉示现。
 导师最上尊!  颁宣诸佛土,
 孰为人中圣、  至上之真子?」

说此颂赞已,应时世尊从口演光,名不可计亿数照明,照于一切无有边际诸佛世界,绕诸佛土具足十匝,示现如来圣旨威变,请无央数诸菩萨亿百千姟悉见告勅,动诸佛土,至诸恶趣悉灭灾患,覆蔽一切诸魔宫殿。十方如来平等正觉觉诸不觉,示现诸佛众会道场。光明之耀度于法界,一切周遍虚空之界,达诸佛土寻即复还,绕诸菩萨,入于普贤菩萨面门。

普贤菩萨适遇斯光,寻时如应,功德、威颜、师子之座倍加于前——超越佛身及师子座,又复绝踰诸菩萨体师子之座。普贤菩萨仪观、美德、师子之座高广殊妙,而现特为显丽。

尔时,如来族姓成首菩萨问普贤曰:「唯,佛之子!仁之功德不可思议,一切世界悉遍知之。兴大变化悦诸菩萨,无极感动,今斯,佛子!如来所现变本瑞应?」

普贤菩萨谓如来族姓成首菩萨:「如吾所忆,又如往古诸平等觉之所覩现,如斯变化无极感动,当讲如来兴显经典。今者,大圣欲演此义,故复示现如是变应。」

如来族姓成首菩萨适闻于斯兴显典名,寻时即以佛之威神,地则大动。于是,如来族姓成首菩萨谓普贤曰:「善哉,佛子!堪任能乐为诸菩萨大士之等赞扬如来、至真、等正觉兴显成乎。今者,十方悉皆严净,无央数亿百千姟众而来集会。往古善修清净之行,心有所归,怀抱道德,显发觉意,演大言辞,超度彼岸。建立一切诸如来行、威仪礼节,心念诸佛未曾忘舍,兴设大哀,普观众生。诸大菩萨决了神通,分别一切如来精进,己身惔怕,闻一切佛所赞道音、尊妙之法。如是俦伦功德名称,平等蠲除一切憎爱而无适莫,今斯菩萨皆来集会。仁为佛子,曾已供养无央数亿百千姟佛,稽首谘受;悉已遵修诸菩萨行,获大神足、诸三昧门、娱乐神通,皆入如来祕密之藏;销诸狐疑,入于如来无畏精进,探覩众生一切诸根;皆以信于真谛解脱而说经典,达如来动;圣性所归,颁宣一切诸佛之法,最为第一得度无极。如是比类不可称计,众德奇特。善哉,佛子!愿说如来兴显现身、畅演弘音,所可讲说诸心念行、境界之处,所叹行者成最正觉、转于法轮、宣传佛教、现大灭度,示于如来一切德本、诸所造行。」

尔时,如来族姓成首菩萨重欲解义分别所归,则为普贤菩萨而说颂曰:

「善归无合会,  谛晓了悉觉,
 其慧则无上,  平等离欲尘。
 称叹于最胜,  所行无限量,
 其闻于音响,  一切悉踊跃。
 菩萨之殊特,  云何兴出胜?
 所以得归趣,  何因致真实?
 如来之音响,  何谓为身心?
 其行之境界,  斯大称云何?
 何谓为诸佛,  而因言如来?
 何故为最胜,  而转于法轮?
 愿讲众安住,  灭度之道地,
 当悦可斯等,  无量诸佛子。
 其在于十方,  安住大法王,
 一切诸众生,  功德之所归。
 斯等之福庆,  大圣愿为说,
 何缘见道意?  云何至安住?
 云何得听闻,  如来之名号?
 未曾得覩见,  灭度诸大圣,
 假使发踊跃,  恭敬于尊圣。
 唯悦豫说之,  何因成大意?
 今以问于此,  清净之大人!
 为说所奉行,  大德之巨海。
 察斯诸菩萨,  一切悉叉手,
 问佛并仁者,  及谘于鄙身。
 当为斯等故,  宣说净尊法,
 为断众狐疑,  获无量大慧。
 因为引譬喻,  示现佛种姓,
 设众生闻者,  发清净道心。
 悉令诸佛土,  周遍胜无余,
 诸佛普示现,  若干种身形。
 知法清净者,  则演随应时,
 因其族譬喻,  而为示现说。
 往至姟佛土,  于十方百、千、
 亿百那术数,  无量不可计,
 难可得值见,  如是等菩萨,
 如今日聚会,  若兹自在胜。
 是故愿说之,  安住行清净,
 由斯广宣阐,  如来之族姓。
 斯等诸菩萨,  一切叉手立,
 普悉志求法,  渴仰于经典。」

普贤菩萨缘如来族姓成首所问,普告一切诸菩萨众:「唯,最胜子!诸如来处不可思议至真、等正觉,若兴出者,演不可量叙法次第,无能称计。如来熙隆巍巍如是,虽以一事,不以一事而归于道。所以者何?唯佛之号。又有十事为无量法归不可计百千功德,修习所行得至如来。何谓为十?道心无量,普护群黎一切之意、往宿积累善行之念;志性无限,从本清净;合集无极大慈大哀,而以习趣救济众生;愿行无底,不断遵修福慧无极;习行无厌而习归趣;教化众生无边佛藏;亦以习趣善谛清净;无量善权智慧之路;奉无量德无限之道;所习圣智合集,怀来无际法义经典之藏。是故,佛子!十法之行为法面首。已具足十,不可计会无量百千眷属枝党得归如来。

「譬如,佛子!其千世界所因得号,不以一事而合成也,以无数合会成。譬如大阴不失时节而以澍雨,有四因缘诸风习习、飘颻流布:风名执御,其大风场多有众水主导御雨;有枯竭风,其风烧水;有风名曰住立,住立一切所有宫殿;风名庄严,为诸三千受体众生罪福俱游。计诸菩萨所成功德亦复如是,无有限量、不可计会;亦如若干立三千界乃得诸法,无有能为分别计数、称量本末,无能覩见尽其原者。如是,佛子!如来、至真、等正觉不以一事、不以一义而兴出也。

「又,从往古诸如来所先兴弘阴法雨,其心奉教而无厌惓,志性坚强,执持不忘,不有愦乱,观察寂然。以慧道场枯竭一切尘劳之欲,诱劝修殖众德之本,而善建进、销却憍慢。分别决了清净之行,讲畅言教,德净群生。如来功祚道原无漏,怀来如是至真、正觉,获致诸法,于彼无有兴出之者,是为入于第一之门,菩萨所行至于如来之所兴显。「复次,佛子!譬如喻于三千世界自然兴盛,起大阴云名不可坏,应时而雨,其余地者不能堪任受于此水,唯有三千世界遭水变时。如是,仁者!佛之法界有弘法泽名曰无坏,合集如来不断佛种,及诸圣士、一切声闻及与缘觉所不堪任受持、奉行。唯有菩萨承大势力,心无恐惧,誓被德铠,是为二事。」

于是颂曰:

「明听诸十方,  一切世间上,
 求比无等伦,  譬之若虚空。
 导师之所行,  无量、无边际,
 则为无俦匹,  其德皆周遍。
 假使思惟佛,  心念之所由,
 斯诸十方者,  功德无限量。
 众人之口辞,  亿百千劫叹,
 雄师子无极,  世俗无有双。
 一切诸十方,  诸所有佛土,
 皆破碎如尘,  如是尘数劫,
 复如亿百千,  谘嗟诸十方,
 一毛之功德,  而不能尽极。
 假令有丈夫,  欲称量虚空,
 第二人计然,  疾算诸受相,
 不可计无量、  不能尽虚空,
 当知诸十方,  如是行无限。
 假令三世人,  诸在三界者,
 设计此众生,  心之所行念,
 心一时须臾,  悉可知分数,
 群萌诸思想,  神识之所念。
 犹譬如法界,  悉无有边际,
 而不见一切,  法界之所趣。
 十力亦如是,  所行无限量,
 一切无一切,  法界为自然。
 犹如大雨时,  名曰不可坏,
 无能任受者,  水灾乃能苞。
 佛演无极泽,  小乘不堪受,
 唯菩萨能奉,  遍布于一切。
 无本如无本,  寂寞无二想,
 永无有生者,  是曰为普等。
 一切世间上,  境界亦如兹,
 无本等自然,  已脱于增损。
 犹如斯本际,  真本际无际,
 三世为平等,  普解脱一切。
 愍哀等如斯,  导师之所行,
 咸周于三世,  一切无罣碍。
 本际无所造,  无造能自然,
 本净如虚空,  无垢、无尘劳。
 最胜显如是,  一切悉严净,
 已舍造、无造,  弃于有、无事。
 释放言声辞,  及一切音响,
 蠲除于去、来,  灭度无所有。
 诸十方如斯,  于法而自然,
 一切言无声,  亦不可受持。
 如是净寂然,  晓了一切法,
 如空中鸟迹,  若石处虚空。
 缘本所誓愿,  而示现色身,
 自观诸十方,  最胜所变化。
 假使欲入斯,  如是最胜界,
 当志念遵道,  自净其志性。
 制捐诸思想,  于念亦无念,
 犹空中鸟迹,  心所入如是。
 是故,安住子!  省诸导师行,
 听我之所说,  精举诸譬喻。
 计于诸十方,  名德不可极,
 况复说其义,  谘嗟讲圣尊?
 如彼群萌类,  自然行致身,
 不能思念计,  诸导师所行。
 十方境界果,  佛道自在伦,
 成就诸德本,  听说一切德。
 今现是世人,  思行令无余,
 未曾念堪任,  合聚依因缘。
 百亿土有辞,  音合亿百千,
 所以曰言世,  因立三千界;
 人中上如是,  斯等自然悉,
 不能计演德,  如其等所周。
 常可数宣畅,  一切众生念,
 不可知人尊,  所行之自然。

「复次,佛子!犹如此雨,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而致斯润;是群萌类因罪、福生。如是,佛子!斯诸如来兴隆道化,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而致法雨,悉是菩萨众德本力,是为三事。」

于是颂曰:

「如雨无从来,  去亦无所至;
 佛化一切然,  无来亦无去。

「复次,佛子!譬如大雨三千世界,受体众人无能计会知其渧数——设一佛土所兴众生,思念弘泽,心眼为惑,唯有主知——三千世界雨,尊天子悉知诸数,不失一渧,悉是宿本德之所致。如是,仁者!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不能晓了、思惟、观察如来法泽,不能及念怀来大心,假使闻之斯大心者,则当迷惑;唯众生尊菩萨大人于过去佛善修道业、得无上力能知之耳,是为第四。」

于是颂曰:

「犹如有大雨,  遍三千佛土,
 唯尊天子知,  其余无能别。
 计一切声闻,  及缘觉之乘,
 不解佛法雨,  唯菩萨能知。

「复次,佛子!兴大云时,又有阴雨名曰灭除,灭尽于火;有大雨名曰愦乱,坏于水灾;又有大雨名曰断绝,断除于风;又有大雨名曰坏败,毁坏大宝;又有大雨名曰消烂,则以糜烂三千世界。如来如是兴显于世,有大法雨名曰灭除而演法泽,消除一切尘劳之欲;又名积业而演法泽,积累一切众德之本;又名蠲释而演法泽,断除一切六十二见;又名坏败而演法泽,令成一切诸法之慧;又名消化而演法泽,化灭一切心志所行,是为第五。」

于是颂曰:

「如雨灭除火、  有雨坏水灾、
 有雨断绝风、  毁落大宝山;
 如来兴显世,  灭一切贪欲、
 积累众德本、  除六十二见、
 法雨于十方,  成就一切慧、
 化众生志性,  使顺从正道。
 令不悋四大,  三界无根原,
 自然无极慈,  三达无罣碍。

「复次,佛子!如雨一味,若滋无限,润悉周遍;如来若斯,以一大哀,咸雨一切令至无边,法泽周普,怀致大圣,故曰如来分别显现无量之法,是为六事。」

于是颂曰:

「譬如雨一味,  而悉遍蒙润;
 如来亦如是,  行等无偏邪,
 则以一大哀,  咸雨一切人,
 法泽至无边,  普怀来大道。

「复次,佛子!犹如三千世界还复之时,先成色界诸天子身所有宫殿,次成欲界世人所居,然后成就众生之类。如来若斯,兴显现世,先成就于诸菩萨慧,然后次演缘觉慧行,次乃显示声闻德本所行之慧,然后示于余众生合集善本所当行慧。道法一味,随众生乐、所为德本、所居屋宅宫殿之处,如现一类,或不用者。如来法味亦复如是,从黎庶器所殖德本而显慧行,自然为现,是为七事。」

于是颂曰:

「犹始立天宫,  色界、无色界
 然后乃兴盛,  欲界之宫殿,
 已后乃成地,  人民之处所、
 一切诸萌类、  诸龙、揵沓惒。
 十力亦如是,  本已应自然,
 修行无边际,  菩萨之风仪,
 然后寂然宝,  因缘而得立,
 次于得自在,  分乃及众生。
 雨诸渧堕已,  无青亦无黄,
 水则入于地,  缘是生若干,
 因其地欲就,  生树、山、丛林,
 其水不若干,  生地种之名。
 诸导师住谛,  智慧悉圣达,
 哀慧如虚空,  执持于善权。
 如最胜之法,  则入斯供养,
 智慧离众垢,  其身无所住。

「复次,佛子!犹如水灾兴起之时等在虚空,斯三千界现有莲华,名成德宝,为若干种而自然生,皆悉覆蔽于水灾变,普照世间。假使莲华自然出时,大尊天子及净居天得见斯华,则便知之于此劫中当有若干平等觉兴。

「彼有自然风名显曜而起游行,则已成就色界天子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净显明,安隐净洁,而以成立欲行天子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曰一类,无所破坏,而成立于大铁围山、金刚之山。又复有风名曰特尊,而吹成立须弥山王。又复有风名曰长立,而吹成就七大宝山王,一曰、阴涂利,二曰、懿此山其利,三曰、除害[土*屋],四曰、除优陀罗,五曰、脱化民随罗,六曰、目隣、大目隣,七曰、香山、氷山。又复有风名曰善住,成立大地。又复有风名曰严净,成立游地诸天——天、龙、揵沓惒——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无尽意,成立三千通流一切海之渊。又复有风名照明藏,成立普世如意宝珠。又复有风名坚固根,吹令成就衣服之树。如是,仁者!其大阴雨则为一味。又其水者无有想念,获致诸法自然之数,而使众生别知德本。如斯诸风,则以诸风分别了知三千世界。

「如来、至真、等正觉者,所以怀来一切德本、成就诸法、积累无上无极之慧,为世面首而不断绝如来种性。显耀无极威神光明,普晖世间,靡不周遍,其见光明皆以至心向于如来。又,是大圣无所罣碍,及诸菩萨各自念言:『今者如来所以兴显化诸菩萨,是故现身于斯世矣。』分别演说诸佛种性、清净离垢平等之慧,奋此光明,如来所可咏怀合集无漏之慧道光明,名曰普照,令致如来不可思议法界之慧正觉种性。又有光明名曰总持,以故,如来力不可动,怀来兴显,无能胜者。有道光明名曰超越,故诸如来慧无所畏,怀来兴显,莫能及者。有道光明名一切通,故诸如来怀来合集诸通之慧,靡不从教。有道光明名坏憍慢,故诸如来令众声闻见功德本,不为虚妄,无所缺减,致无所着。有慧光明名曰普德,一切众生若见佛者,悉令归趣无尽福慧,身亦如是。有慧光明名远中间,如来以斯深妙之智,归趣合集至道三宝而不断绝。有慧光明名若干种庄校严净,如来以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怀来合集一切普备,悦可众人。有慧光明名无等伦,如来以斯度于法典,咸同空界,于佛之土寿命无量,致无穷极。如是,仁者!如来法雨则为一味、如来慧场无所想念,显示菩萨成致道法,见众生根而为说经。如来之慧悉为一等,圣道光明等无差特,以故如来兴出现耳。

「佛子!观此如来致于一解脱味,分别显现无有限量不可思议清净之德,令众生类悉覩知之,皆是大圣之所建立。又复欲令如来无所建立而显现法,未之有也。若使劝立化于一人至于无上,则为如来俱显德本。若能晓了如来之德、想念智慧而逮及者,未之有也。如来圣旨超殊诸法,故为众生分别显现,令入此义,使了亮法,不以厌足。如来无想亦无所念,无所成就亦不怀来,无所造作亦无不作。彼无作者,无所从来,乃为兴显,是为八事。」

于是颂曰:

「如莲华出生,  觉佛兴如斯,
 诸天欢喜者,  曾见过去佛,
 覩水之所在,  宫殿则清明,
 今世不复久,  各当有国土。
 佛真善光明,  斯为本瑞应,
 菩萨之所念,  觉了靡不达。
 其慧识清净,  身鲜洁无垢,
 十力济蠕动,  念行诸佛法,
 晓了世所有,  无量所造业。
 犹在因地上,  地在于水表,
 悉处于虚空,  此谓大宫殿。
 两足及四足,  众生皆依仰,
 人中尊如是,  已达为法王。
 为一切无余,  众生所戴赖,
 覩见若闻者,  悉宗共侍之。
 破坏爱欲尘,  群生所依业,
 上至于梵天,  然及无边际。
 孰为众生故,  而欲安黎庶?
 不应光为迷,  而求于智慧,
 无喻而为喻,  最胜以故见。

「复次,佛子!譬如空中而立四风执持水种。何谓为四?住风、起风、御风、坚周风,是为四。持虚空水,地在水上,不动、不摇,是则名曰为地力矣。水在风上,风立于空,空无所住,以是之故,三千世界而有处所。如是,仁者!假使怀集如来兴显建立于世,无所罣碍智慧之明,便有四部无极慧场,执持一切众生德本。何谓为四?一、时顺欢悦群黎慧场,二、建立诸法因缘慧场,三、护众德本所御慧场具足诸业,四、住无漏界而覩慧场;是为四慧场,以此将育一切黎庶。其大慈者,度脱群萌;其大哀者,执师子吼。以能立此大慈、大哀,分别众生诸所念趣,住权方便,建立慈行,是为绥怀如来兴显。又,如来者,无所罣碍圣达之明悉无所住,是为九法。」

于是颂曰:

「犹如虚空界,  而无有齐限,
 受有色、无色,  所苞无有量。
 八维及上、下,  佛土诸有身,
 三界无有余,  是为虚空界。
 诸胜身如是,  则普而示现,
 观察诸法界,  有无之所处。
 大圣之尊体,  一切无见者,
 若覩诸导师,  随律蒙开化。

「复次,佛子!犹如三千世界弥广无限,众生之类有若干行,若有方便不离虚空,或在水中、或在地上、或分陀利,不可计量,各行权便;或在诸天宫殿之中、自在天宫;或在虚空,因空自恣。如是,仁者!假使如来绥集显现,一切众生见皆戴仰。若有觐者,欢喜踊跃,随时自恣,则住觉力,继习禁戒,娱乐弘业,度世贤圣。自由神通,智慧无身,说无罣碍圣达之门,修行此业演说显耀而自恣成,不失报应,讲务光辉,导利诸法,依由大化,无所忘失。是者名曰绥集如来显现,一切众生而悉戴仰,是为十力法。

「斯为,佛子!如来、至真、等正觉为诸菩萨兴显示现怀来讲法,有所归趣、不可限量、无有放逸、亦不调戏。其心意识有所兴发归于无身,自然如空;了解众生则为自然,不计吾我,非有崖底;一切佛土则无有土,诸土尽空,归无退还而不断绝。当来之际至无欢豫,如来圣慧无有[番*去]党,归于无二,有形、无形,有为、无为,诸法平等。假使通达一切众生,遵修大猷自恣之业,乃是往古之所劝助,则能具足斯奇雅矣。是为,佛子!无限言辞之徒类也。所言徒类,怀集如来兴显大道。」于是颂曰:

「一切诸众生,  依怙于佛土,
 悉因虚空界,  则顺随法教。
 或水中、平地,  若于诸天宫、
 鬼、神及龙王,  皆为依仰之。
 空无有斯念,  今吾何所造?
 已为何所失?  为谁现造义?
 人中上如是,  身显诸缘便,
 随一切十方,  而造若干行。
 戒禁自娱乐,  弘业度世圣,
 以神通慧明,  为益谁利义?
 顺示清白法,  了无有诸身,
 未曾兴想念:  『为益谁利义?』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二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何谓,佛子!诸菩萨众觐见如来至无限量?菩萨设若亲近如来则为归道。所以者何?无所见者,为见如来;见如来者,则为一法身;以一法身,若一慈心向于一人,则为普及一切群萌,多所将养。如虚空界无所不苞、无所不入,或至一切有色、无色,有形、无形,有处、无处,亦无所至、亦无有来,则无有身;以无身故,无所不周。佛身如是,普入一切群萌之类,悉于诸法、一切佛土靡所不遍,亦无所去、亦无所从来。所以者何?用无身故。如来身者,欲以开化众生之故,因现身耳。是为,佛子!菩萨入于第一之门,归趣兴显则谓如来。

「复次,佛子!譬如虚空无色、无见、无有形类而不可覩,因分别知众生之类,其所苞裹广普弥远,不以逼迫,空亦无想念。如是,若见如来之身普照世间及度世事,因别罪、福,如来不来、亦无所去,无所罣碍、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大圣光明蠲除一切八十颠倒,是为第二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因发起驰逸,  则尽威光焰,
 悉见于众生,  增损诸因缘。
 如空无形色,  如来亦如是,
 以一等法身,  救脱众生类。
 最胜适出现,  化一切冥者,
 渐渐观察谊,  兴盛遇佛道。
 道德甚弘广,  照曜三千界,
 度脱生死难,  心悉无想念。
 人尊无等伦,  示现于增损,
 若有训己者,  逮得于缘觉。
 一切众生知,  亲近人中圣,
 譬如大梵志,  自处清明宫。

「复次,佛子!日之光明照阎浮提,众生之类蒙恩无限而仰得活,辉耀无量。犹如流水出于山川,生长百穀、衣服之具,其有窈冥不明之处亦复赖之;蜎蜚蠕动、牛、马、骡、驴亦复由之;所欲读说谿谷、树木及诸药草悉亦因之;诤讼虚无悉得决了;空中游行众生之类悉复怙之;江、河、浴池、泉源、流水亦复恃之;莲华开披郡国、县邑、州域、大邦悉得其明,展转覩见若干形色;游于田野、草苗之中,陆地之人、水中品类,悉复仰之。各各修治生活之业,有所兴造便能究竟。所以者何?日之光明宫殿所照不可限量,饶益众生道德如日。群萌若觐如来身、闻其音声,致无央数不可称限方便之缘,而依得安回恶就善功德之法,蠲除愚戆、灭众冥事、兴隆道慧,巍巍晖曜。其大慈者,普护众生;其大哀者,救脱黎庶。归趣诸法,长育成就三十七品道之力也,殖种信净,犹如浊水而致清澄。所覩不虚、不失报应,有色、无色,生、没之事悉见覩之,无所伤害,道慧光明令诸众生不失德本。为众之首菩萨大士犹如莲华,劝化布施一切诸行因缘之便而为最上。所以者何?圣之道场而无涯底。如来奋震无量慧光,无限圣场亦复若斯,是为第三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譬如日宫殿,  悉照阎浮提,
 于空而垂光,  除闇无蔽碍。
 本无无处所,  因地生莲华,
 众人而依怙,  若干之土地;
 胜日亦如是,  众生悉恃仰。
 诸天、世人民,  善修于德本,
 降伏于无极,  逮致法光明,
 得见人中圣,  因成于三乘。

「复次,佛子!譬如彼一日之宫殿照大石帝须弥山王,次复照于诸余大山、次照黑山、后乃照陵阜、丘垤及地处所——此阎浮提人所游居。光明随地,其日宫光无有想念言:『当先照于宝山王。』又,日演晖等无差别——是其土地处所高卑,非日光明而有殊特——不念先后。如来若此,等游无量忠正法界巍巍道场,则演出于无损光晖,以斯慧明普有所照。其前云大帝石山须弥王者而先遇光,则谓趣于诸大正士以法光明而为示现、开化度之,然次乃示声闻、缘觉之所慕慧,众生发志建立德本,然后化于不善之党,稍渐教于一切黎庶长处邪见,悉皆遭蒙如来之光。已蒙光明便得受决,于当来世得值如来日之慧晖,令无思想、成诸德本,如其志愿逮智慧耀,是为第四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如斯日之曜,  不离诸有形,
 又及诸天众,  亦皆得依倚。
 犹如诸江河,  饶益于众人;
 安住光如是,  众生悉戴仰。
 其离笃信者,  不见佛日光,
 何所佛差特,  斯等亦蒙赖?
 若有闻名者,  遭遇胜光明,
 缘是渐获进,  至于成佛道。

「复次,佛子!如日宫殿,其生盲者不见威光。虽无眼目、不知昼夜,续因其明得生活业、饮食之具。如是,众生亡失本净,见佛不信无极道光则谓生盲。虽不覩见如来慧光,纵使如此,续当蒙于大圣日照。如是比类,微妙弘明、晖曜神通照其身形。为设瑞应,于当来蠲除爱欲、尘劳之行,是为第五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如日照天下,  生盲不能见,
 虽不别昼夜,  续蒙其晖曜。
 众生失本净,  不信如来慧,
 佛恩慈广大,  续当蒙得度。」◎

◎「复次,佛子!譬如月殿造立,现四未曾有法。何谓四?照诸窈冥,在于众星而常弘明;其亡道者指示处所,普游天下有所容受;已见月光,众生戴仰;立随方面,有所游出,不怀狐疑,是为四。如是,如来之身有四难及,自昔未有,示现叵逮,非人所见。何等四?普现一切学与不学;缘觉之乘所誓愿者,从其信乐如示现之;限碍之事、寿命之节,其损耗者为示长益;如来道场不增、不减,咸见一切诸佛世界、众生之类所可造念。随力信乐——应为道器、因何光明——则为一切群萌品类而见瞻戴,观于佛身皆蒙曜晖。又,如来身无有想念,便能逮得无所着心,是为第六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其月光明照,  神围须弥山,
 光乃至诸山,  然后至丘岸,
 次照于高土,  乃至于平地,
 渐曜诸卑下,  所有诸土地。
 安住光先照,  诸菩萨身形,
 然后奋晖曜,  缘觉之所行,
 尔乃照自在,  次照学、不学,
 乃照众无余,  佛道无想念。

「复次,佛子!如大梵天名曰三千,悉现身三千世界靡不周遍,亦不分身。群生品类敢有形者,随其色貌皆现其前,无不见像。如来、至真亦复如是,未曾分身、无若干体,普诸世界,随诸黎庶志性、形体、所可信乐而示现之,大圣身心,亦无想念,是为第七所入之门。」于是颂曰:

「梵天名三千,  悉遍自现形,
 于众势各尊,  自在无不覩。
 又斯梵天者,  而不分其体;
 诸法之导师,  自在亦如是。
 佛身普示现,  在十方世界,
 其像无限量,  亦不分别体。
 一切人各念:  『今现在我前。』
 悉覩佛面像,  闻所讲说法。

「复次,佛子!如大医王皆知诸药,分别好丑、所入分部,晓练群籍、经典、术呪,其阎浮提一切众药,人不识知,谓不中用。医药本德及医呪力,表示群黎,适见此医,病皆除愈,悉得安隐。又,是其医,非力所造现在得立,心自念言:『此诸民人将失救护,若没之后,得无孤焭,鄙宁可设权善方便而为示现。』採集众药以自涂体,承己术力已合诸药,示如寿终——其身不坏、亦不枯朽、亦不毁碎,往来周旋、坐起经行皆为变现——医药所当而疗除众生之病,闻见其音亦得安隐,终始无异。如来亦然,则为无上医王,晓了疗治一切众生尘劳之病,亿百千姟诸劫之数造设医药,普归一切智度无极、方便善学道术法药——皆是往古为菩萨时所建,奉行智慧、善权、术呪、食药——威势之力住当来际。如是无限处于众生,为兴救护、疗治群萌诸疹疾也。斯则无身、无有事业。其身清净,一切众生适覩见之,爱欲劳病悉为除愈,虽不信者续而得安,一切佛事未曾断绝,是为第八所入之门。」

于是颂曰:

「犹如假有医,  皆学诸方术,
 其见此师者,  众病悉消除。
 如人疾困厄,  齎药欲往疗,
 则已涂己体,  现一切威仪。
 人中尊如是,  医王无限量,
 显扬于圣智,  善学慧医术。
 往本宿所行,  故现尊圣身,
 众人得覩见,  除欲病无余。

「复次,佛子!如巨海中有大宝珠琉璃之藏,名曰等演诸光,其有见此大宝珠曜、若遭斯珠,形像、颜貌皆变如琉璃藏。设人覩见大宝珠色,眼即清净,普获安隐;乃至大珠光明威神宫殿咸照,群萌蒙光而永无患。如大宝珠名曰安众,所处年岁,若放雨时,众生即悉而得安隐,休息诸[病-丙+(止/(止*止))]。如来影曜亦复如是,为大珍宝,一切福会无极慧藏。假使众生遭遇如来圣慧光明,皆获一类昇于正真道宝形像;若觐如来则逮五眼;值大圣光,一切贫匮则获法珍,便得丰饶无极之财,乃至道安如来之安。佛子!且观正觉威容,无所演说而普化益、开导群黎,是为第九所入之门。」于是颂曰:

「譬如无琦珍,  诣海深求宝,
 致一切明珠,  其光照周普。
 若人遭斯珠,  便得致自然;
 其有目覩者,  寻获清净眼。
 胜宝亦如是,  演出慧光明,
 若人遭此晖,  则致佛容貌;
 若观察最胜,  即获成五眼,
 蠲去诸尘冥,  便住佛道地。

「复次,佛子!有大宝珠名一切净念藏王,其大宝珠功德威神,非十、非千而合集致。又,彼大珠所可着处,斯处众生普无诸病、亦无众患;设令群黎从摩尼宝所念誓愿,悉令具足,如意皆获。又,彼宝珠则不照及无德本者。一切净念藏王珠者则谓如来,悦可一切众生品类。至真、正觉所示现身三昧定者,嗟叹称誉诸声闻众,一切众生在彼生死,于五苦中得越殊特而度终始。又,彼,佛子!如来之身无前、无后。一切世界受形众生宿有福者,悉为一心而无乱志,遵修正念,纯淑诸行,精进至向,于如来尊悉获法愿而皆具足;其罪重者无有德本、不能覩见如来光明,则建立之,使蒙劝化,示其德本,是为第十所入之门。为菩萨行至真正觉、入近如来而至无量心之所念,其罔普周一切十方,行无罣碍。又,法界者,观于诸界,不住本际。又,如来者,无起、无灭,咸等三世,于一切想而无所想。导利群萌当来心际,入于此道令无有余,周满一切诸佛世界,具足法身,一切如来悉为一净。」

于是颂曰:

「譬若如意珠,  能与一切愿,
 设有所求者,  则获如所志。
 其无功德者,  斯等不见宝,
 又其尊妙珠,  永无悋惜想。
 安住身如此,  惠施一切愿,
 若覩有所游,  如志悉逮成。
 其怀凶危心,  此人不见佛,
 如来无悋想,  亦无有贪嫉。」

佛告普贤菩萨:「何谓,佛子!菩萨顺从如来之音而等游达宣正觉声?不可限量众响、言辞,则从众生心意所好而为说法,至令众会各得所乐。如其志操而现化之,从心所念,随时而入,不失三昧,不终、不没,不起、不灭。又而察之犹若呼响,悉无有主、亦无有我,众生罪福所积行故。违失深妙便有归趣,遐邈难济,兴不洁净,分别法界,故随无断。不舍坏法故,无瞋、无恚,无没、究竟;所缘住故,亦无有主、亦无不主,亦无教化、亦无不教。斯则为随如来音响。所以者何?譬如世遭大灾变时,即有自然四大音声,乃得知法而无有主,则无贪业。何谓为四?世灾变起,有一大音自然而出:『诸贤且听!一禅为安。第一禅者,离爱恚患,度于欲界,已得超越而致自然。』于是,众生闻斯音声成第一禅,度于欲界即生梵天。适逮法已,闻于二音:『诸贤且听!二禅安隐,则无想行,超度梵天而得自在。』于时众生闻斯二声则行二禅,无想、无行,其内为寂,心无所着,成第二禅,即得生于光音天上。适逮法已,闻于三音:『诸贤且听!三禅最安,离喜所欲,于心寂定,内无所念。第三禅者,随圣所教,度光音天。』于时众生闻斯三声,超光音天,生离果天。这生天上、这逮法已,闻于四音:『诸贤且听!四禅寂然,除苦、去安,忧慼、喜欢,无苦、无乐,清净具足,为第四禅,度离果天。』于时众生闻斯四声舍离果天,超生清净难及天上。是为,佛子!世灾变时闻四大音而致弘典。

「自然之声则无部主,大圣之德巍巍无量,自然音声微妙柔软,播越远震。如是,无主、亦无所造,无应、不应,无举、无下。若有欲逮如来法者,则有自然四大音声、四大言教。何等四?一声出曰:『不造德者皆为苦患:地狱、饿鬼、畜生三趣,计吾我人、言是我所,贪着所有一切万物亦复为苦。设殖德本,生天人间、受贤圣教、弃八无闲所生艰难、奉行十善,诸厄乃除,常值佛法。』二声出曰:『诸贤且听!万物皆苦,烧炙然炽,转相逼迫。思想众患,身则无常。别离之法无形寂灭,不志利养便无然炽,寻离众难。』于时众人闻此声已,奉持宣行,稍渐精进,得声闻乘,以忍度岸。三声出曰:『过于罗汉则有微妙所乐之乘,名曰缘觉,无有师主而自觉了。』于是,诸人闻斯音已,信乐微进逮缘觉乘。四声出曰:『过于声闻缘觉之地而有大乘菩萨所行,所苞含桴栰回御洪舟济于彼岸,不断道心,所度无极将护终始;众生患厌而现有声闻、缘觉。其大乘者,为最尊乘、为极殊特乘、一切众生所戴仰乘、信乐超绝正真乘者。』闻此声已,斯等诸根明达、往古宿殖德本,如来、至真威神圣旨之所建立,令其志性含弘光大,自在至诚则发道意。其音说曰:『诸如来者,无身、无心,亦无所演、无所开化,而令众生如得蒙安。』是为,佛子!第一缘事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如四无量音,  普宣于世间,
 众生界清净,  本出虚无际;
 则有四智慧,  寂然安隐禅,
 众人闻斯响,  便弃捐欲界。
 十力亦如是,  普周于法界,
 为众生之故,  畅演无量音。
 其有致斯印,  则超有为相,
 安住之音响,  未曾有疑想。

「复次,佛子!譬如深山岩石之间,因对有声;世假如是,记是方俗,言而无有、身亦无有,见则因呼、对而有声矣。一切音声、言语所由,皆缘对耳,诚谛计之,永无想念。如是,仁者!如来音声无有言教,亦无所处。众生之类心怀念道因缘出意,究理音声亦无有响、亦不可得,是为,佛子!第二缘事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犹如深山中,  因缘而有响,
 从众人所呼,  寻报一切音。
 佛劝化群萌,  以音令开达,
 虽有言辞说,  未曾有疑想。
 十力之音响,  法界无着念,
 分别开导人,  制化诸根原。
 诸微细众生,  令其可意悦,
 有诸十力者,  不怀妄想求。

「复次,佛子!如大雷震出音声时,名曰诸天诚谛之法,假使诸天游行放逸,应时虚空畅法雷震:『一切爱欲皆归无常,苦恼诳惑须臾间耳,愚騃所习觉无放逸,勿务驰骋。若自放恣,当归恶趣,无得迷谬。』放逸诸天闻斯言教寻则愁慼,各各弃舍爱欲之乐,诣天王宫乐于天王无尽之典,遵奉法行。且观其法雷震之音而可自然,亦无别异,为诸天人众而兴因缘,欲建立众生之故而有此音。如来音声亦复如此,则不可得,随人所行而加演畅大法之音,亦无贪爱无业之音、无放逸音、无常苦空非身之音,皆告法界、悉逮无余、普周众生,随其所乐而劝化之便得悦可,导以三乘各令得所,已无有量自在之慧菩萨所行,令咸游入不可思议。又,如来者,慧无财业亦无处所,而以诱引宣告一切。闻此声已,不可计会众生品类精进奉行,于是德本,或求声闻、缘觉之乘、或志无上无极大乘。又,佛道音普于一切,无所猗着亦无言说,是为第三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假使天放逸,  自然有雷震,
 发明于诸法,  令乐于道义,
 则于虚空中,  宣扬说法音,
 诸天闻此声,  便改不驰骋。
 十力亦如是,  雷震演法雨,
 流溢于十方,  导利诸众生,
 具足胜言说,  以开化他人,
 闻此音响已,  黎庶成佛道。

「复次,佛子!喻有天子名曰自在,又名善门,所向瞻望,则诸玉女有百千品而来集会,鼓作琴瑟、歌颂应弦,节奏若干,且观伎乐调发妙曲。如来若此,则以一音随群生心,依本志性情所慕乐,无量之行因其所信各各现教,令得开解,是为第四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犹如魔自恣,  兴造天伎乐,
 玉女之姿颜,  节奏互相和。
 一心而歌颂,  齐音发妙曲,
 具足亿百千,  种种之新声。
 诸十力若兹,  常演一声诏,
 则以权方便,  音气畅群萌。
 黎庶随信乐,  若得闻言教,
 这听尘劳断,  其音无想念。

「复次,佛子!犹如大梵处于天宫,发意之顷,勅诫之音扬溢于外、众会之表,令诸梵天梵身天子敬奉音诏。如是,仁者!如来、正觉演出无上微妙佛音,普告一切众会,仪默于内,声达十方,开度群萌,使至道场。如来等哀,无悋众生。众生诸根不纯、不寂、见闻法化而不爱者,一切悉得普集道场,各心念言:『今者,如来而独为我演法音声。』又,如来音声亦无所御,而造成立所当教化,是为第五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假使逮尊处,  梵天之床座,
 则以一言诏,  悦可梵天心。
 其梵天之响,  不超逸于外,
 悉知一切心,  及来众会意。
 谓十力之德,  净处于佛坐,
 则畅一音响,  普遍于法界。
 不佹戾众会、  亦不怀贪悋,
 其不笃信者,  不闻佛音响。

「复次,佛子!犹计如水,一切同等以为一味,若随器中为若干变,又分别知诸味各异。法教若斯,如来道教为一味者,谓解脱味,众生之心、志性各异,谓为正觉所说不同,如来音声无有想念,是为第六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犹如计诸水,  一切雨自然,
 味等均清净,  无秽八种甘;
 诸佛子如是,  晓了众生音,
 若志念一味,  得佛自然道。
 遭遇因缘故、  随地各差别、
 其器各各异,  令水永不同;
 一切诸群类,  众生行各异,
 随心闻佛音,  所听故不同。

「复次,佛子!如阿耨达大龙王者,若欲雨时,阴云普遍于阎浮提,然后降雨,长育百穀、众药、树木、竹芦、丛林……,皆得茂盛,华实充满。诸河源流悉从无焚龙王身出,令无数物难计众类致得滋益。如是,仁者!如来普于一切世界周遍无余,大哀优渥而澍甘露大法之雨悦可众生,长茂功德具足备悉十方诸乘。如来之音不从内出、亦不从外,如是无量不可计人、群萌品类而荷戴仰,是为第七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如众水流行,  周于阎浮提,
 无所不通彻,  普润于大地。
 山陵、草、众木、  五穀依因生,
 有察其水者,  所至无想念。
 世尊亦如是,  宣扬诸法界,
 布演正法雨,  众满于众生。
 长育百千善,  灭除诸尘劳,
 已晓了佛言,  于外不驰骋。

「复次,佛子!如摩奈斯大龙王,假使兴大阴雨时,先贮集云——遍诸天宫,靡不周接——或不演降雨之一渧,观察众人农业普备然后乃雨。所以者何?不欲烦恼众生之故。心念大龙设而七日徐详而下,则放微渧咸周土田,多所滋茂。如是,仁者!如来、至真为大法王,兴法重阴开化众生。若有所道,雨甘露味为纯淑类,然后乃演无极道化,雨于法泽畅深奥典,不令众生怀恐惧心。宣于无上诸通慧味,多所充满、使得成就,是为第八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犹如有贤龙,  名曰摩那斯,
 则雨周七日,  徐泽无所伤。
 斯龙所以来,  欲成众生业,
 然后设愍伤,  安隐降澍雨。
 十力因黎庶,  云集布法阴,
 欲化众生故,  显示第一义。
 从其人之器,  宣奥之法音,
 闻诏不恐懅,  则入于佛慧。

「复次,佛子!譬巨海中有大龙王名大严净,一念之顷便能演出十品之雨,不可计限百千之类莫不沾洽;雨无想念,又其龙王无异想念,雨之自然,百千众品而令差别。如是,仁者!如来、至真假使欲演法音雨时,发念之顷分别十法了其所归,宣法光曜出百种音,或复显畅八万四千众生之行、现八万四千所入之响、至于无量亿百千姟言声之说,悦于无限众生之心。道教、法音亦无想念,而则裂解一切根原。如来之法,若慈无极若干种变,善妙清净巍巍如是也,是为第九为诸菩萨而得顺从如来之音。」

于是颂曰:

「犹如大严净,  龙王之嫡子,
 而先设云集,  然后乃降雨。
 佛道则自然,  而主有所度,
 口出十种音、  二十或至百、
 或复至百千,  法泽无限量,
 所尊无所畅,  不毁坏法界。
 自恣之龙王,  一切龙中尊,
 荫雨且普达,  周遍四方域,
 润一切有形,  堕雨若干品,
 其海所有水,  无有若干种。
 世尊亦如是,  道教等一品,
 行者心各异,  所获故不同。

「复次,佛子!海大龙王欲兴无极感动变时,必安众生,令怀欣踊。雨四天下,周遍大地,上达自在清明天宫,云布覆荫若干品类。又,众云同现如是像,种种别异,或紫金色、或复黄色、或琉璃色、或白银色、或水精色、或赤珠色、或玛瑙光、或车璩光、或首陀光。如是杂逮大阴所覆,普遍四嵎及四天下。又,其水者无有别异,而云雾布若干种像。变出电已,畅大雷音,从其群萌所欲乐雨,或出玉女倡乐之音、或天琴瑟众伎箫和、或以若干龙妃乐音、或揵沓惒妃乐音、或阿须伦偶乐音,或以土地所出音、或以海中雷震伎乐音、或以鹿王鸣呦音、或以无坏鸟乐音、或若干种万舞之伎。其巨云阴之所覆盖如是色像,时节大悦,自然龙风普有所吹。假其风出,云雾安详,先放微渧,后散大雨——上达自在清明之天,下遍地上、虚空天宫,靡所不接——雨于大海,莫所破坏。又至自在诸天游居玉女伎名欢乐雨诸舞乐、至其不乐慢天雨诸如意珠、于兜术天雨珠璎饰、于盐天上雨若干种华、忉利天上雨软名香、四天王上雨好衣服、于郁单曰雨微妙华、于大龙王宫雨超等光赤明真珠、为阿须伦雨于兵仗名坏怨敌。如是比像周于四方四天下域诸天宫殿,所雨弥漫,不可计会。海大龙王无所悋惜,亦无悭嫉。又,诸众生所殖德本,各各别异而不一等,自然变为差特之雨。如是,佛子!如来、至真以无上慧为大法王,常显法乐而以自娱,寂然无以普布法界,法身阴云靡不周遍。因其众生所信乐者而示现之,或为众生颁宣畅示最正觉身而兴法雨、现变化身放法云雨、现建立身而降法雨、现色像身若干品雨、现功德身而演云雨、或复示现慧身云雨、或复随俗示现其身有十种力、或复现身四无所畏——自然为显,无所损乏——或现法界而无身形,是为大圣法身阴雨普遍世界。随其音声之所信乐,而为众生演其耀光,除诸垢浊。斯光名曰平等晖曜、或复名曰无量光明、或名普世、或名佛所建立祕奥之藏、或复名曰光照于世、或复名曰无尽之行入总持门、或复名曰其意不乱、或复名曰其心无侣、或复名曰游步所入、或复光明名曰悦可众愿。如是比像,法雨所闻雷震之响,至于正觉晓了佛道。若净逮闻平等雷震,寻则畅达离垢之印,三昧雷震自然之声——一切诸法自在三昧、金刚场三昧、须弥幢幡三昧、—日定光三昧、巨海印三昧、可众庶心三昧、无尽响解脱无瞋三昧、无所志乐三昧、常愍无失三昧——假使扬声,各令闻此佛法之音。

「是如来身而演甘露,出于无数法音云雨,所闻讲法游无等侣、悦可众生,是为正觉一切智门不可思议。悦群萌心,悉得其时,名曰晓了弘慧道场成就往古无垢方便,大慈大悲,究竟无逸,兴隆道化,斯则所遵。一切菩萨定厥身心,然后乃演大法之雨,是为,佛子!若兹色像显大法雨、愍哀之雨、不可议雨,平等之觉导诸群生、开化身心,如来、至真畅不可畅无极甘露。

「若诣佛树道场之时,为诸菩萨宣大法雨,名法界无所破坏,最究兴成阿维颜地;又名如来祕藏菩萨所乐大法之雨,成诸菩萨一生补处;有大法雨名严净饰,普令群生无所违失、不废菩萨。

「如来之地有大法雨,名曰庄校道自严饰合逮法忍,诸菩萨等合集宝慧;有菩萨行名善化,无所断截而阐法雨;行成菩萨名无慢门,入深奥门,行不懈厌;又有法雨令初发菩萨意者遵无上道,名如来行。大慈大哀,将济群生;兴发法雨,化缘觉乘;信乐中行,为众现说十二因缘之所。或超有解脱果,名入普至际诸见事,而演法雨、开声闻乘,众生信乐。以圣达刀截割一切尘劳之垢,有智慧剑而布法雨,名欣灭诸害,为众邪见不可了者积累德本而雨诸法闻音,斯名十法畅显法雨,悉得充满、周于一切。随其信乐、应得解脱,如来则为演大法雨,普遍法界,靡所不达。大圣未曾悋惜于法,从其众生纯熟之行,而因根源精进若干现于法雨,是为,佛子!诸菩萨行第十之事。

「犹如云雾集,  四方而风起,
 超过以时雨,  及水之所流。
 菩萨分别说,  黎庶之德本,
 故今现在世,  立此三千界。
 诸十力如是,  善修慧为风,
 因缘澍法雨,  志性甚清净。
 察众生无等,  劝助以清净,
 所谓诸十力,  导师因开化。
 上于虚空中,  云集而降雨,
 无有而堪任,  执持所雨水,
 唯世遭灾变,  乃能堪受耳。
 言辞谛无着,  身界为广普,
 诸十力如是,  自然无所有。
 大圣有所说,  法界之言辞,
 而雨法教化,  所润不可限,
 无能堪任持,  唯有法净志。
 未曾有斯念,  去、来之所由,
 亦复无所造,  永无所遭遇。
 犹如虚空中,  云雾而致雨,
 但假名法耳,  自然而无化。
 诸十力如是,  法雨无所有,
 亦无有来者、  未曾见往者。
 尽菩萨威神,  而兴造斯行,
 觉了法幻变,  获世而放雨。
 众生无所行,  则无有三界,
 犹如自然荫,  而降随水渧。
 唯有尊自在,  三千之教名,
 造立得自由,  斯本福果报
 安行雨若斯,  遍佛土无余,
 思念及限量,  无能计数者。
 其于众生上,  一切世间尊,
 斯而思惟雨,  道宝为手掌。
 寂灭应澹泊,  自然得解达,
 又断除余事,  所起诸阴盖。
 弃捐斯众瑕,  长益道宝行,
 品任三千界,  悉晓了一切。
 十力之所由,  灭尽尘劳欲,
 思惟念自然,  姟德不可量。
 又复断绝去,  一切诸邪见,
 分别志性行,  最胜宝为富。
 一味而真谛,  犹空中放雨,
 所雨无有际,  散渧各有处。
 又计其水者,  无应、不应想,
 众人怀欢喜,  犹因生诸法。
 又复其法者,  不起一、不多,
 其无本味等,  无应、不应想。
 至于无边际,  成佛及圣众,
 斯等为受持,  如是之像法。」

佛言:「以十名德于如来之音入无限量。何谓十?游入虚空则无限量;普至诸法一切境界而无限量;游入无余,分别晓了众生之界而无限量;游入一切,悦黎庶心,罪福所趣而无限量;游入因缘报应萌类,去尘劳结,慧无限量;游入究竟寂然、澹泊无生之音而无限量;随众所乐而开化之,入于脱心而无限量;顺解脱味游入三界,无有边际而无限量;处于无底得无境界,游入慧行而无限量;选诸法要,诸佛境界不复回还而无限量;入于如来,顺法不奏而无限量。如是,贤目菩萨!为不可计群生言响畅如来音。」

于是颂曰:

「以十德之事,  入佛无量慧,
 至一切诸法,  境界无齐限。
 大道亦如是,  巍巍无能思,
 而多所愍伤,  一切悉蒙度。
 分别生死际,  萌类不可极,
 化除众罪福,  悦心令开解。
 使不求报应,  道慧无崖底,
 了佛之音声,  忽入于寂然。」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三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何谓,佛子!而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等正觉心所念行?如来不为心有所念、不分别名、不晓了识,如来无心乃能入游无量之念。如倚虚空造立一切,因其由趣有所成就,又如虚空悉无所着。如是,仁者!若欲求道、恃怙慧者,一切世俗及度世事因佛圣慧而逮兴显。又,如来慧而无所着,是为第一因缘之门菩萨游入如来行念。」

于是颂曰:

「犹如虚空中,  而受一切形,
 而着依怙之,  亦无空想念。
 如来之妙慧,  如是无所着,
 咸救于一切,  不想吾我、人。

「复次,佛子!犹如法界不离一切诸声闻度及诸缘觉、一切菩萨所习游至。又其法界不增、不减,大道如斯。如来慧合集世间度世之慧,分别了念所造巧便,慧不增减,是为第二。」

于是颂曰:

「譬如声闻地,  及与缘觉乘、
 菩萨之大士,  悉从虚空生。
 大圣亦如是,  解空无极慧,
 心等无增减,  救济无适莫。

「复次,佛子!犹如大海与四大域八十亿土而相连接,地形所尽,至其境界而普悉可获得水矣,自然踊出,其大海者亦无所念。如来之慧亦复若斯,普至一切众生心意,靡不达遍。从诸黎庶意之所念、所在逮致清净法门则以顺之,令世人获自然之慧。又如来、世尊所可演慧悉为平等,从其志性以奇特事而疗治之,道德超世,是为第三。」

于是颂曰:

「譬如四大海,  与八十亿域,
 而悉相连接。  地形所尽到,
 水靡所不至,  而自然涌出,
 海亦无想念;  如来慧如此,
 至诸众生心,  慧莫不通达。
 从群黎所好,  则为开导之,
 致于清净明,  令获自然明,
 所演悉平等,  如来无想念。

「复次,佛子!犹如巨海自有四大如意宝珠,演集积累无量之德。所以致此如意珠者,不以龙神有德故有此大珠生;诸琦珍悉大海恩也,生一切宝,黎庶戴仰,莫不济之。何谓为四?一名曰、等集众宝,二曰、无尽音,三曰、归趣,四曰、等集众辞。又,计于此大如意珠则非凡类——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诸龙、鬼神及余水居、含血之类——能致光耀。所以者何?宝固在于海王、龙王藏。又,其大海诸摩尼珠而有四角,在于四方海龙王宫各自别立。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复如是,道德晖赫,有四大宝无极之慧,则以于此四大慧宝劝化开导一切众生——诸学、不学、及至缘觉、菩萨——慧宝缘此致之,靡不济度。何谓为四?兴隆法乐至无所猗善权之慧、有数无数有为无为法宝藏慧、于诸法界而无所坏随时演慧、以得超度于时不时扰动之慧,是为四。则复以此四大之慧求如来藏、入道府库,不与众生而同尘垢,在于世间逮开士慧,令诸菩萨游诣四方所可玩习,无上正真而令坚住,立不退转,是为第四。」

于是颂曰:

「四珍之尊义,  逮致安妙藏,
 所以巨海中,  自然生诸宝。
 其如意明珠,  不离清净妙,
 分别在四面,  所处有光明。
 如来四品慧,  无量不可限,
 安住圣巍巍,  开道于五趣。
 斯无极至慧,  无有异想念,
 唯察诸十方,  所说无不达。◎

「◎复次,佛子!有彼巨海而复现于四大之宝如意之珠,威神巍巍,光明无极。斯如意宝功德之耀,消于大海所积聚水而令厥水不复游逸,斯以大海不增不减。以是之故,如意大珠至使大海常自停贮。何谓四?日之耀藏大如意宝、师子之步大如意宝、照燿光明大如意宝、无余究竟大如意宝,是四大宝。假使大海若无有此如意珠者,水当流溢,四大域界盪合漭瀁,至围神山、大围神山悉当没溺。其日耀藏如意宝珠则以二事变大海水,其光照之,消伏其水而令色变化,成像乳;师子之步如意宝光照变乳色,成如苏揣;照耀光明如意宝珠晖[火*佥]照之,除去苏像,犹劫烧时火[火*佥]盛赫皆焚天地;大如意光照于巨海令其无余,忽然灭尽,不知所归。如是,仁者!如来、正觉为众生故,则以四慧照燿一切。因斯明照,于诸菩萨至令逮成如来三昧。何谓为四?除灭众罪则以法河、究尽恩爱令成道化、皆以智明照于世间、如来之慧无冥无明为平等圣,是为如来四大之慧。为诸菩萨忍众恐惧、殖不可议功德之本,至于一品诸天、人民及阿须伦浊俗之众,不堪诸患无量苦痛。若值如来寂寞之地慧明所照,降伏诸着立于三昧,若闻法颂消生死海。遭遇如来所开化慧笃乐三昧,因得兴于大圣神通微妙行音,大慧照世消化众秽,致神足行能自成立,为世大明开道盲蔽,无冥、无明。以能蒙此如来慧圣,则能降伏世之邪智,大人之地无三昧定,灭除一切财业贿赂,身无所有而逮得此大道之慧。若无于斯如来四慧道德光明,假使欲令诸菩萨众逮得如来、至真、正觉三昧正定,未之有也,亦不能除生、老、病、死,四无所畏、无本际行,是为五事。」

于是颂曰:

「海水无限际,  而有四品宝,
 大力无极威,  次有微妙尊。
 四方域众流,  自然有万川,
 常入于大海,  大海无增减。
 慧处在法座,  决断诸所着,
 以法广布施,  欢喜无所说。
 安住有四慧,  咸为诸开士、
 最胜及菩萨,  未曾有众患。

「复次,佛子!犹如假喻,其下方水及至上界想无想天,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悉处虚空。如是计之,一切三界群生有形不离虚空,而想吾我虚无所计则无所猗,空无所着、亦不迫迮。生死亦然,察于十方所周虚空含受一切诸佛世界,亦无所受。如是,仁者!诸声闻乘、缘觉之慧,有为行慧、无为行慧,皆以依猗如来之慧。如来智慧之所开化,大道通达普入一切,无不周接、无所想念、亦无罣碍,辄以圣智多所济导,是为第六。」

于是颂曰:

「旨极从下方,  起至于上界,
 一切三千国,  欲色及无色。
 所住、无所住,  诸界无吾我,
 亦不计有常、  不念于断绝。
 安住慧如是,  一切慧之本,
 诸学及不学,  并诸缘觉乘,
 众菩萨明达,  而志怀愍哀,
 若建立道门,  佛智慧最上。

「复次,佛子!犹如下方而生大药达山王顶,号无根原。又,大药者,根通地下过于金刚六万八百千由旬,住于水界安隐而立,无能拔者。其原分布悉遍周匝阎浮提土,万物萌芽绕集一切树木根株——近茎生茎、近枝生枝、近节生节、近叶生叶、近华生华、近实生实——其有天下树木、华、果皆因之生。又,大药者,其根转体、体令根转,以用二事不生万物。近于地狱依水纯阴故,虽在于彼而不回转,是以于法而不得生。又,其余处大地之场所布根原,药之所生尽极其地,法应当然也。如来道慧亦复如是,从本清净则以大哀生坚固元,平等觉种乃为真谛,微妙达要而不可动,斯谓根也;善权方便则谓茎也;慧则枝也;法界,节也;一心脱门三昧正受无所破坏,叶也;觉意庄严,华也;究畅树形,诸通慧也;解度知见,实也;辩才之议靡不通达,则谓地也。其如来慧无有根着。用何等故而无根着?永无所信,是则名曰为究畅矣,则无根着。所可兴发,悉无所行;断菩萨行,则为无本,故谓如来也;演菩萨行,斯则名曰无所依猗。若有菩萨亲近如来无极慧原,则不违舍一切众生,因其道根而生大哀;近于茎者,坚精进也;因其茎次生其枝,度无极也,而长成就;近枝生叶,学于禁戒,静寂知时也;近于华者,谓诸相好、若干德本也;节,谓随时;次生果者,则谓究畅,不起法忍,至无麁辞,柔仁和雅;又,其实者为诸通慧,则为道果也。以是之故,如来之慧不由二事而有所生也。何等为二?谓无为及与有为之大旷谷。若堕于谿涧,而游无极、无为之事于诸声闻缘觉之乘。又,其志性不与俱合、亦无所畏,游于三爱三流之原,于如来慧亦无所生、亦不退还。若有所生,已达圣性、修平等心,于诸菩萨无有彼此,且观正觉大道晖赫、巍巍无底,而为真谛。慧不增减,其根坚住,令诸众生究竟通达了无笃信,是为佛子第七之事。」

于是颂曰:

「于雪山冈岭,  药名无根着,
 其药有大神,  威曜无等伦。
 普长育一切,  丛林诸树木,
 而根、茎、叶、枝,  枝因诸根无。
 一切诸佛种,  自然成道慧,
 德旨亦如是,  遵修一切智。
 晓了行佛道,  奉宣于圣路,
 等习于慈哀,  生长觉明哲。

「复次,佛子!譬劫灾变,大火熙赫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树木、药草、万物,及至围神、大围神山、大金刚山,莫不焚冶。假使有人取枯茭草、肥松、重阁以投盛火,于意云何?宁有一叶得不烧乎?」

答曰:「不得不烧,欲令不烧未之有也。」

报曰:「如是,尚可使火不烧树木,大积薪草有欲限节。如来圣慧三达神智,众生之数、国土多少、诸法之底、去来现在无央数劫令不普见、而有微碍不悉及者,未之有也。所以者何?正觉道慧无有限量、不可计会、靡不通彻,故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为第八。」

于是颂曰:

「若劫之遭患,  天地被陶冶,
 一时悉燋然,  男、女、树木、果。
 佛子且忆察,  于斯诸游居,
 金刚尚消融,  何况枯草木?
 山陵诸所有,  岂可脱不烧?
 安住之智慧,  皆能分别知。
 当来众生类、  若干劫佛土,
 诸佛悉明达,  如是无限量。

「复次,佛子!犹如灾变风起之时,而有大风名曰毁明,则发且兴毁坏围神、大围神山及金刚山,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吹令破散,使无有余。又复有风名因缘盖,吹于三千大千世界,飘举擎接越置他佛国。假使于彼因缘盖风独值自恣,无毁明风便当摧破十方不可限量诸佛境界。如是,仁者!如来则有无极大慧名曰毁坏一切尘欲,正觉以斯无极大慧吹除一切诸菩萨众尘劳、罣碍。如来次有无量圣达名曰总摄大权方便,则能消灭爱结之患至妙道场,因复开化新发菩萨、一切诸根未纯熟者。设诸如来不总摄斯大权方便成大道场,令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众修于声闻、缘觉之乘。世尊顺从善权方便,令诸菩萨大士之等超越声闻、缘觉之地,由斯自在而无所住,是为第九。」

于是颂曰:

「劫中若恐懅,  诸天乱不安,
 神围、须弥山,  咸悉为毁坏。
 风即时兴起,  无能制止者,
 无量诸佛土,  糜碎无有余。
 有诸十方者,  圣慈得自在,
 则以毁破碎,  诸菩萨尘劳。
 彼复有道风,  遵修于善权,
 寻便以救护,  声闻行者安。

「复次,佛子!如来之慧游入一切,圣智巍巍,靡不周遍一切黎庶终始之界。所以者何?若有欲想世尊之慧欲及达者,未之有也。又,如来慧悉离诸相,自在之慧则游自然,无所罣碍。如书一经,其卷大如三千世界;或有大经而未书成,犹如三千世界之海、或如神围山、如大神围、或如普地。举要言之,如千世界、或如四域天下之界、或如阎土、或如大海、如须弥山、如大神宫、欲行天舘、如色行天、如无色天。假集大经,广长、上下犹如三千大千世界,而有一尘在大经卷,又诸经上各各有尘,悉各周遍在大经里。当尔之时,有一丈夫自然出现,聪明智慧,身试入中。又有天眼,其眼清净,普有所见,则以天眼而观察之:『今斯经卷如是比像广大无极,其上则有少少尘耳,于诸众生无所加益。我身宁可以无极力、大精进势,裂坏此经、解散大卷,当以饶益一切黎庶。』适念此已,则时兴隆无极之力、精进之势,辄如所愿,取大经卷各自散解以给黎庶。如一经卷,众经之数亦复如是。若此,仁者!如来、至真以无量慧、不可计明,悉入一切众生江海心之所行,而普晓了群萌志操。如来之慧不可限量、靡不周达、不可穷极,正觉之智不可计会,观察一切萌类境界,怪未曾有:『斯众生类愚騃乃尔,不能分别如来圣慧。』世尊普入而自念曰:『吾宁可宣显示大道,使诸想缚自然蠲除。』如佛法身圣涂力势,当令舍离一切着念、设使晓了正真之慧谊所归趣、获致无极三昧之定、畅说正道、去一切想、诲令使念无上道慧、化诸黎庶在五趣者令达无极,是为,佛子!第十之事。如来、至真劝诸菩萨心入道义,如是比像济无央数诸菩萨等,蒙如来慧开化其心、使入大道也。」

于是颂曰:

「犹如有经卷,  大如三千界,
 自然有微尘,  悉散于其上。
 有一慧士夫,  明眼坏经卷,
 悉分别布散,  施于五趣人。
 世尊亦如是,  智慧如大海,
 见众生心意,  悉惑诸想念。
 佛以愍哀人、  为解除众想,
 诸菩萨戴仰,  谛蠲弃着次。

「复次,佛子!何谓菩萨游入如来之境界?于斯,菩萨慧入无碍,知一切界为如来界。一切佛土诸所有境、众生之界则悉无本,靡所部分,不有所坏。其法界者,无阴盖际。又,本际者,无际彊畔——犹如虚空,无有边崖、亦无有界、亦不不有——悉以游入如来境界。犹众生种不可限量、无有边崖;如来之界亦复若斯,不可限量、无有边际。所以者何?如其众生心之所念不可计会,如来寻则以无量慧而开化之。如龙王尊而得自在摄无量水,因时放雨不可计渧,不从内出亦不从外;如来境界亦复如是,从意所欲有所兴造即自然成,彼无所谘、亦无有师。如大海中水不可量,悉从龙王心所念生亦复如是;一切所有无量圣达至诸通慧行如法海,咸斯菩萨往古发心之所造愿,因从厥行而生差别。」问曰:「何谓无量为巨海者?何谓无限诸通慧海?」

曰:「无思议,多所解说至于大海。今粗举要,分别说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阎浮提有五百江河而入大海,拘耶尼域亦五百江入大海中,弗于逮域四千江河而入大海,郁单曰域具足万江流入大海。于意云何?此水合会流入大海宁增多不?」

答曰:「甚多。」

报曰:「十光龙王所雨之水则多于彼诸江之流。又,四大域所有诸水、十光龙王所雨之水入大海者,其水不如百光龙王之所雨水堕于海者为最多矣。又,四大域水、十光龙王、百光龙王所雨大水入巨海者,不如大游龙王身中所出入于大海,其水倍多。举要言之,如摩奈斯龙王雷吼所雨则复加倍,难头、惒难所出之雨,无量之光、妙群龙王、大[火*佥]龙王、大频申龙王雨亦如兹。斯十大龙王、立亿龙王各各降雨不可称限。其四大域巨海之水及十龙所雨之水并八十亿种龙王悉归巨海,不如阎浮提海龙王长子。诸大江河所有众水及诸洪雨,不如十光大龙王宫所出水;计四大域一切江河及前所说诸龙王雨、十光龙王、百光大龙王宫所出水,咸悉不如大严净龙王宫所出水。举要言之,摩奈斯、雷震、难头、惒难、无量光明及大妙若群、大明[火*佥]龙皆悉不如,斯十龙王及八十亿龙王宫所出水,则悉不如海龙王长子宫所出水。如是,诸龙王等水归大海,咸为不如海大龙王雨无所坏水为最多。

「其阎浮提水及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十光龙王宫殿所雨,百光龙王、大琉璃龙王宫殿所雨,摩奈斯龙王、雷震、难头、惒难、无量光明、妙君龙王、大明[火*佥]龙王及大频申龙王宫殿所出雨者,及八十亿种姓龙王所出,诸是有水及四大域海之龙王长子所雨、有海龙王无所坏雨,众大雨水咸悉不如海大龙王清琉璃中所出诸水而悉周遍充于大海,大海之水如是无限。

「又,如海水无有量者,其宝品界亦复无量、众生之界亦复无限、观于大身亦不可计。大海水不可限量,诸宝品种亦复无限。于,佛子!意所趣云何?其大海水宁无限乎?」

报曰:「无限。」

「如大海德无能计量,如来若斯,慧无限量,百倍、千万亿倍、巨亿万倍,无以为喻。不依言辞,随人所解,而以牵引大海譬喻,佛之大道圣过于兹。因假三昧,其明无边,则如来慧所达巍巍,犹如大海。其意无限,从初发意乃至菩萨一切智行而不断绝;道宝无量,一切道品、三宝之法不可尽极。劝化众生,当造斯观;诸学不学,其缘觉乘悉见济度,以无极谛志无所在,悉覩无量,住于第一欣然之地。始从菩萨便能至于无罣碍地,化诸菩萨令不废退,是为,佛子!诸菩萨众则能游于诸佛境界,亦能普周一切所有、亦无限量。」于是颂曰:

「积清净诸品,  无数不可量,
 众念之境界,  一切无边际。
 如意之齐限,  其心无所周,
 一切诸十力,  当求斯境界。
 犹如龙所处,  未曾有舍离,
 应其心所念,  而放于雨渧。
 设使心有来,  乃可得还反,
 其龙不有念:  『吾当有所雨。』
 诸十力如是,  未曾有来至、
 亦无有还反,  能仁不可得。
 永无所兴造,  况遣心有念?
 法界无限量,  犹如江河沙。
 其海无边际,  水及宝亦然,
 诸含血所居,  一切无限量,
 其水悉一味,  生者咸仰之,
 若处于此中,  不饮余水业。
 大圣亦如是,  妙慧无崖底,
 三宝无限碍,  道要不可计,
 诸学及不学、  人民无央数、
 不可计群萌,  志愿佛道慧。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圣慧无罣碍行?威仪、礼节犹若如来,往本无生、于当来世亦无所造,随时缘故而忽成矣。斯如来行,不起、无灭,不有、不无,亦不游入有为、无为。譬如法界,无有限量、亦无不限。所以者何?无有自然、亦无有身,故曰法界。大圣若斯,斯名如来,行无限量、亦不无限,游入无身、亦无自然。犹如飞鸟行虚空中,于百千岁而飞行者,如有所度、亦无所度,观前察后,其虚空者无有边际;如来之行亦复如是,于亿百千劫所讲无极、若叹有极,设无所说,其如来行故无边际。如来已住无罣碍行、亦无所住,而为众生畅现如是如是比行,佥度一切罣碍之迹。如金翅鸟王游在虚空,以清净眼观龙宫殿,变易本形、知应终者,骞翥奋翩,搏扬海水,波盪披竭,攫食诸龙及龙妻妾。如来若斯,慧无罣碍、住无底行,咸于法界普观众生诸根纯淑,因随宿本、殖众德原,寻以无极如来十力而示形像,入终始海、披生死渊、开导众庶、能为应器、挑出群黎,于终始海则建立志,于佛道法而悉断除一切言行,获致如来无所想念。以无想念,慧无罣碍,则为住立住无所住也。如日、月光照于天下,独己游步而无有侣,则无所立,行虚空路。人民瞻望,日、月不念:『吾有所奏,若复回还。』世尊如是,游于泥洹,入清净法亦无想念。于诸法界,示现、超度一切诸行,五趣群萌,亦无懈息,无所专信而则畅达,宣布佛事亦无往反。是为,佛子!诸菩萨等游入如来之慧行也,则无限量、亦无不限,代诸缘事也。」

于是颂曰:

「无本不可尽,  未曾有起、灭,
 有计无本者,  无处不可见。
 诸愍哀如斯,  其行无有量,
 无本者自然,  则无有二事。
 犹如此诸种,  法界无处所,
 亦复无限量、  亦无不限量;
 道行亦如斯,  圣达无崖底,
 所分别无极,  斯则无有身。
 如有鸟游步,  亿劫在虚空,
 前后亦如是,  虚无界适等。
 最胜百千劫,  讲论所当行,
 如方便随成,  不失于善德。
 金翅鸟在空,  遥望察水中,
 知龙命所终,  举食龙妃后。
 十力智自在,  烧尽诸尘劳、
 善造众德本、  拔出生死原。
 譬若如日、月,  游行虚空中,
 黎庶蒙安隐,  光亦无想念;
 世尊亦如是,  由法众无碍,
 开化无数众,  不兴诸想念。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开道?于斯,菩萨佥度一切诸所着行而不犹豫,平等法味,了不二入如来所阐,则复游入于无想觉、无行之觉、无处所觉、无限中觉、无边际觉。弃不成就,猗着中间,则观一切文字、音响而无处所,于诸言声而无言教。究竟尽极众生之行,奉平等觉,志性诸根、尘劳爱欲悉为清净,如来道眼一切普等一切三世。犹如大海,天下人民悉戴仰之,皆苞众生、见诸有身,故曰大海。如来之道亦复如是,覩群萌心、志性所归,虽有所照亦无照想则为自然,是故名曰如来之道。所开导之也,彼便以化所可开导,既讲文字、亦无所说。于一切响无所宣畅,虽有辞教,本无所言;纵有所仰、亦无所仰。又复劝化于群生类,今当演说举其大较。如来之道,所开化者成最正觉不限众生。如号如来也,如身住数、众国土数、一切三世之所有数、诸身住数亦复若兹,而无差别;如道教数、一切言数、如诸如来法界之数、如虚空数、无罣碍界、如诸御行之所开导、言教之界、如泥洹限、众生身形所处住数,亦复如是;口之言限亦复若兹,如身口数、无罣碍心所住限数,等无差特。彼以游入如此无数,则净三场致于道德。由是之故,等御己身及诸众生,覩见如是一切寂然,而察等导于泥洹界。已覩若斯之自然者,咸入一切则无自然、无尽自然。不起、不灭则亦自然,于我、非我亦复自然,于人、不人亦复自然,佛无所想亦复自然,法界自然、虚空自然亦无自然。已晓了此,成最正觉,逮致正法无余之慧,得覩如来无极大哀,多所开化诸群萌类。犹如虚空含受世界,一切方俗志性自然成于世间。如是比类,无尽、无长、亦无所生;所生澹泊亦复如是,成最正觉亦无所觉。又,其相者,亦无所相、亦复是相,而无若干。

「譬若士夫兴化变人,如江河沙等为诸如来也,令无比类、亦无形容,适化现此,则复宣举江河沙等皆为劫数。于意云何?其人所化,以奚等化而令发心成如来乎?」

白世尊曰:「如吾所知,当为显义。化如来数,如无所化;化数亦然。」

答曰:「善哉善哉,诚如所云。如是,佛子!一切群萌斯须之间皆逮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成菩萨数亦复若兹、其不成者亦复若此,无所增损。所以者何?又省于道,则无有相。其无相者,无成正觉无所长益,虽得正觉亦无所逮。是诸菩萨当以若兹入于如来,乃成正觉。若欲觉了,当作斯觉:『如来一相而同品类,则无品相。』斯则号曰慧成道觉三昧正受。通定意已,一一所觉法身无余,超于一切众生立身。犹如一人成最正觉至道门者,一切众生若成佛道至于法门亦复若兹,等无差别。使无量人逮成正觉门、游入住于无限诸身如来之界,无有涯底。众生之界不可计数,是诸菩萨游入如来成最正觉,一一得致,如众生本入如来身。所以者何?若得普入如来、至真、最正觉门,其身所行亦无所生、亦无所失。如获一事,其余亦然;一切法界作是游入,不离处所、不舍言辞。信此,如来法身者也。所以者何?若能普入乃成正觉,至无极慧,弘兹寂然,诣佛道树师子之座。

「复次,菩萨普了己心能成正觉,则入法身也。所以者何?如来、至真不舍心本乃致大道;如己心者,其余若斯,则以开导一切诸心,当造斯入。是为,佛子!诸菩萨众为诸大圣以此推入成最正觉,广远周普,普无不入而不违舍,无所继着则无休懈,无所笃信入不思议法品之门。」

于是颂曰:

「已脱二无二,  晓了一切法,
 等犹如虚空,  普解诸经典。
 等已无吾我,  是为解诸法,
 已分别圣觉,  一切无所觉。
 犹如四方域,  受诸有形体,
 等苞于川流,  是故字曰海。
 十力亦如是,  众生之海印,
 晓了其志性,  是故号分别。
 心意悉如化,  诸佛如化现,
 奉自然平等,  如化之所化。
 佛道皆辞说,  一切群萌类,
 本自然平等,  不增、无所损。
 最胜有三昧,  名曰善觉道,
 住于佛树间,  得成斯定意;
 则演出晖曜,  照无限黎庶,
 开道如莲华,  教诲于众生。
 若于当来劫,  众生国自然,
 思法亦如兹,  诸根及志性,
 一切平等观,  无吾我以所,
 以故无崖底,  觉了道之覆。
 行菩萨之道,  弘慈慧寂然,
 处树师子座,  逮成无上觉。
 道力无等伦,  法身圣巍巍,
 普入无不周,  不舍于众生。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音响所导法轮?其菩萨者,善立如来弘所思念:『一切黎庶悉无本末、无所成就,当入诸法,永无所住、断于一场、游于真谛。』诸所有法离诸见际,舍欲之际则无有际,便皆游入一切诸法;如虚空际无所行念,则为游入一切诸法,不可逮致本末永寂。一切诸法泥洹自然,其诸文字、音声之说悉以自然,斯乃游入至于法轮。咸悉遍畅如来之音,如呼声响,乃曰自然则入法轮。法门自然,一切诸音悉为一响,乃入法轮;本末无主、文字无尽,乃入法轮。于内、于外无所积聚,犹如一切文字所演诸所言辞。纵有言辞,不舍真谛——讲说往古、叹叙本末——无央数劫一切文字而不可尽。如是,仁者!如来、至真所转法轮,一切假号悉文字矣。畅说无尽则无笃信、悉无所有、亦无所思,而无有响、亦无所施,彼则所可转法轮者普入一切、亦无所入。如假文字,言曰『无矣』、若曰『镫明』,一切所造皆託言耳,悉入诸数。一切世俗所说度世,游入于斯,永无住者。是如来音普入一切众生之界、诸法身界、报应之事,永无所住。其诸群萌说若干种言辞之响,悉为宣畅一切如来法轮之音。所以者何?如来、至真所转法轮,悉出一切诸所音响而无进退。是菩萨者,游入如来所转法轮。菩萨大士当造立斯,入于如来陶演言辞不可限量。何谓如来所入言辞?如来、至真转法轮时,所演音声畅众生行、志操所好。所以者何?佛有三昧,名无罣碍究竟无畏转于法轮,以此定意正受之时,众生一切咸随其音而转法轮,一一正觉音从口出、一一言辞兴显群萌,譬喻之响悉各从志。假使以是三昧正受悦可众心,是为游入如来、至真所转法轮。以斯柔顺道法所说亦无所入,如此所游则乃入斯闻如来法圣教言辞,是为,佛子!诸菩萨众游入如来所转法轮至无限量。」

于是颂曰:

「其轮无限量,  成就究竟界,
 亦无所长益,  一切无二护,
 所说诸文字,  一切不可尽,
 十力亦如是,  法轮常无穷。
 讲说于律教,  入一切有为,
 亦复无所入;  佛轮亦如是。
 悉入诸言辞,  自然无所入,
 普宣于众生,  一切行无余。
 超有为三昧,  究竟诸定意,
 欲求妙法故,  是为佛定意。
 蒙佛恩所致,  达一切群黎,
 最胜所演音,  而畅柔软辞。
 以一言声教,  宣布诸众生;
 分为若干响,  讲咏无有余。
 佛为一切尊,  解了众生心,
 如有所说者,  黎庶闻其音。
 文字不处内,  亦无由于外,
 计斯悉灭尽,  真诚无所有。
 若转法轮者,  悉为众生故,
 且观诸十力,  变化所感动。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何谓,佛子!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现大灭度?于斯,菩萨欲入灭度,晓了一切本净自然,则为佛矣。犹如无本而归灭度,如来灭度亦复如是。又如本际,法界若斯,犹如虚空无极之界。又如本净,如真本际而离欲际、如无相际、无自然际,犹如一切诸法本净。如真本际取于灭度,如来灭度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应与不应,斯诸所有等无差特,无生、不起。设使诸法无生、不起,计于彼法无往、不往,无离、不离。又,如来者,不为兴发诸菩萨众谘嗟叹说;令取灭度,永寂无余。所以者何?一切如来悉立目前。若如现在,过去亦然、及复当来,一时悉逮速疾成慧,斯须得道。覩诸如来皆当宣畅色像、音响,不兴二想、亦不无二,弃诸思想、应菩萨行、捐舍诸猗。如来不念悦可众心,是为如来之灭度也。愍哀群生众想之患故兴出矣,亦不灭度。所以者何?如来所住,处在法界悦可众生,所以现身而有灭度。用之所由,法界无边;如日宫殿出于水中,则便普照一切天下。日之宫殿无所想念、亦不转移,而咸悉照,靡所不遍。诸水众器悉覩其影,举器无水,又日殿光则不复见。于意云何?岂可谓是日之咎也,而令其影不现器乎?」

答曰:「不也。无水,器咎,非日之咎。」

答曰:「如是,如来慧日往本所行至诸法界,皆为众生常演清净、兴自然事、逮致道念、显曜其心,而常覩见如来之身;破坏器人,心怀秽浊,不见威光。佛子!应当化度众类渴仰无如来故,为现灭度也,亦无有生、亦无不生、亦不灭度。」

于是颂曰:

「假如日遍照,  其界及边崖,
 难畏所见影,  适见不复见。
 人中尊如此,  普现于世间,
 众生离笃信,  诲示以无为。
 普观诸佛国,  等由若如幻,
 狎习众因缘,  而计于吾我。
 假使有造行,  究竟佛所作,
 或不见大圣,  所覩而不同。
 最胜有定意,  名曰解无常,
 佛以是造业,  然后现等生。
 以分别身形,  为无量无限,
 须臾遍十方,  佛犹如莲花。

「犹如火者,普为世间成所当熟,或于异时一聚落县而火忽灭。于意云何?将无一切诸世界火悉灭尽乎?」

答曰:「不也。」

报曰:「如是,如来皆入一切法界,悉遍无余。兴于佛事,则于异时复他佛土显发道意,便见灭度而不灭度,当以如斯入于如来之般泥洹。

「复次,佛子!假喻幻师善学幻术、晓了方便、悉通神呪,则住精进。皆化三千大千世界悉变为水,自现其身在郡国邑,幻术停住一切而建立威,欲得诣于他异郡国、县邑、州城便化没已。于意云何?将无幻术皆灭尽乎?」

答曰:「不也。」报曰:「如是,如来善觉无量慧幻、示现善权圣术之呪,普入一切,现诸法界,亦无所入。犹如幻化,现如来身处在法界究虚空界,则随众生之所信乐,各为化示诸佛之土而现灭度,不独一国示般泥洹。如来悉于一切法界靡不开达,是为,佛子!为菩萨者当知游入诸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大灭度。

「◎复次,佛子!如来、至真、等正觉又有三昧,名无所着定意正受现大灭度,适以斯定而正受时,如来仪体一一毛孔演出难计亿百千姟光明晖曜,一一光明变出莲花不可计会,一一莲华化作英妙无数自然师子床座,有化如来各坐诸座。如来则随众生畴数而自化立,形貌具足,真谛之德严净周备,悉是往古所志之愿。其有黎庶诸根纯熟,则寻了见如来从容,便随律教建立严净。当来本际顺从群萌志纯熟者,因律而度。其如来像,亦无有处、亦无不处,亦无所说、亦无不说,亦无有常、亦无不常。又复悉是诸如来等宿世本愿之所誓行,开示群萌、演达诸根,悉是威神所化圣至。斯为,佛子!诸菩萨众游入如来大般泥洹,所入无限、无所罣碍,究竟法界、无边中间虚空之界。又,如来者,则为自然,无起、无灭,处真本际。若欲现时,使诸黎庶悉得休息,普以威神有所建立,皆示一切众生法界,顺化其性而演法要,虽有缘觉唯菩萨了。」

于是颂曰:

「佛定王无着,  一切众生尊,
 大哀力无极,  周遍于身阴。
 处在正真道,  分别演法雨,
 光润无想念,  普世各各异。
 欲慕如斯慧,  诸十力之心,
 观察最胜圣,  以何等为道?
 普于诸十方、  黎庶诸有形,
 念一切悉空,  无自然、无身。
 菩萨善权慧,  变师子、莲花,
 安隐若干处,  众生之法界。
 一切安住圣,  自然成智谋,
 以此无极慧,  超越诸有身。
 已犹等解脱,  法界无人物,
 其在于十方,  缘觉所由居。
 唯有,佛子!斯,  达法界无余,
 又察诸法界,  不增、无所损。
 亲近最胜圣,  一切慧自在,
 习学若不学,  有为及无为。
 诸安住自在,  不损、无所增,
 不尽无所起,  佛慧不可限。
 犹如水流行,  渐渐如次遍,
 柔润于土地;  其水无谀谄,
 地亦无想念,  令水不周遍。
 遵修精进力,  一切广分别,
 十力无边际,  解诸众生界。
 斯等群萌类,  思惟安住慧,
 则随遵修行,  兴立精进事,
 知是不复久,  当建功德慧。

「何谓,佛子!菩萨而闻如来所现,当入一切众德之本?菩萨以斯无尽真行,不以虚妄观于如来。又,闻所说殖众德本,入于无量贪欲之行,威神究竟以等御之。生有为中,普具众愿而不可尽;游入无为,有所兴发当来之际而无边限;究竟色欲,逮自在地。如有一人以小小风欲坏金刚,其人虽尔不能谮增。当思其体不净之器,解散五藏悉无所有。又其风者,自然之法,有所毁落。如是,佛子!从于佛法,随如来教,殖德虽薄,皆以破坏一切有为所住尘劳。如来慧者,则应无为、悉无所有,除诸罣碍,如来所殖众德之本而无所灭。犹如有人积聚薪草如须弥山,如芥子火投于薪上即时悉然,令无所余。所以者何?其火之谊,主有所烧。行者如是,虽于如来种福德少,悉烧尘劳令无有余,速得亲近归于灭度。所以者何?则永究尽诸所蔽碍。已于如来种德本故,灭众瑕秽。如有大药名曰善见,设覩其色、闻声、嗅香、服食、佩形,眼、耳、鼻、舌、身、意自然得净;若终入地变为医药,则复疗病。如是,仁者!如来、至真为大药王,具以圣慧饶益众生,多所疗治。若觐如来色身,眼即清净;耳闻三昧,则得彻听;若嗅戒香,鼻自然净;服甞法味,充饱众行;其有得闻如来所讲,舌自然净,辩才无量;若有遭遇如来光明,便得法身;其有思念于如来者,其心等净;其有供养如来、至真,则成德本,除劳尘病。

「今属,佛子!劝喻显示,其有见闻于如来者,则能净除阴盖罪患。若见闻说、无欢喜信,佛令斯等殖成德本不为虚妄,至得灭度;是见如来若闻声者而得游入众德之本,因得除断诸不善之法,则普证明众道之元靡所乏短,悉以脱了。引诸譬喻,如来兴显一切咸备,不可引譬为假喻也。佛之功德不可思议,起度诸心,欲以开化群萌志性令得悦豫。以故,如来为诸菩萨引诸譬喻欲令解达,斯非正要。如是洪范则是如来祕奥之藏,斯则名曰一切世间所不及知,乃入如来之妙印也。如来大慧,无极圣明之种性也,名曰怀来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所不能及、名曰游入如来境界平等之土、名曰净群黎界悉令无余、名曰普说一切根原诸所罣碍。又复至真不为余人说斯弘典,唯为志求大乘行者无思议乘讲菩萨道。又,斯经典终不归余趣诸菩萨。

「犹如,佛子!转轮圣王,金轮、白象、绀马、明珠、玉女、藏臣、兵臣——自然七宝——有斯化来,不归余人,唯当趣王适太子也。所以者何?因其圣后怀胎而生,则为具足转轮圣王。设使正后生是太子则为具足,为圣王相;若寿终者,转轮圣王所有七宝七日之后悉没不现,则无有余。如是比像,经典之本终不归趣于他人也,唯当至于正觉长子、如来族姓道所生者、殖种如来之德本者。假至法身,遵修正士则当蒙恩,势不得久亦当逮成。如是色像——如来祕藏,经典之要——不断三宝;法若没尽,便无见者。所以者何?一切声闻及缘觉乘不能堪任,逮是经典亦不闻音,何况受持、讽诵、读者?唯归大人诸菩萨乎,书在经卷,靖着屋宇。是故,佛子!若有菩萨得闻斯讲,志性恂恂敬侍法师、供奉所安,当受斯典。所以者何?设有菩萨笃信景摸,当成无上正真之道。菩萨大士无央数亿百千姟劫奉行、积累六度无极,而复怀来道品之法,遵修悲哀、亦不入斯如来无极不可思议,不闻、不进,斯非名曰为菩萨也,于菩萨法为不长益,则不顺从如来胄绪。设有菩萨讲诸如来无罣碍慧,笃信入道而不狐疑,斯乃名曰为真菩萨,则不违失诸通慧彊,普能究竟一切世法大圣之行,随如来教于诸佛界而无所着,皆得建立诸菩萨法,便得通达诸佛正典而无沉吟。道品境界多所变动,由得自在立成诸法,于众菩萨威神巍巍,寻入如来无罣碍界。是以,菩萨若闻斯法,普至安住道意无限。

「又,其志性力势至真,皆弃众想、应与不应,入在圣明,一切如来悉在目前。所可念者,了虚空界、遵奉三昧、开心发寤。其有行入无量法界,为诸菩萨志所造立,成就众德而得自在,畅达通慧,除世众垢,发心无余。其国普周一切十方,入菩萨道,去、来、今佛合为一涂,等趣德本劝助圣道,导利群生使兴道心,开化未闻当入斯法。入无所入,无能得便,皆令诸法归无因缘,常造斯念:『顺一切智及一切法。』悉为无限。菩萨已能游入若兹,所思念者则为少事,所入难及,其慧自在,威神巍巍。」

普贤菩萨承佛圣旨说是法时,十方不可称计亿百千姟尘数诸佛国土六反震动、十八部变而现感应。如来威神显畅法施则雨天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散衣服饰、诸盖、幢幡,所雨众香超于天上诸名芬熏、杂香、擣香、天上璎珞。又复雨降大如意珠,又其光明越天所珍。赞曰:「善哉,菩萨之道过于诸天,永永无形而不可获。」

又,诸菩萨承己宿德遍雨瑰琦,不可思议清净严庄。诸佛国土成最正觉而悉云集,雨无量法、讲雅诵音、亦叹如来所讲言诏——犹如菩萨于四大域初成正觉,建立、发起、成就菩萨而令欣喜。如是,一切诸佛世界悉无有余,周接十方都不可计八十亿姟百千佛土满其中尘,各越如是诸佛国数。现在诸佛见普贤菩萨,闻所言讲而遥赞曰:「善哉善哉!卿族姓子!是为如来所分别说不可思议。所以者何?建立真谛,游入法界。」

又,是十方八十不可称计亿百千姟佛之世界满其中尘一切诸佛,自然有音而说经法:「吾等于此而现告诏,犹如余党被蒙开化,亦如一切诸佛讲法,等无差特。」

又,若百千国中尘数一切菩萨皆得神通、入诸三昧,因见十方佛当授决,一切悉获一生补处,归于无上正真之道。千佛国土满中尘数众生之类志发无上正真道意,皆为圣尊所见授决,尽于将来无数佛土满尘之劫当得为佛,号曰佛界之乎如来、至真、等正觉,而常建立于斯法,讲当来菩萨闻所未闻,宣畅、奉行于此四域一切世界众生悉知。

犹若此界群萌被蒙,开化道教而顺律者;十方佛国亦复如是,亿百千姟、不可限量、不可称计、不可思议、无有边际、道所化度、尽虚空界诸佛境土诸所黎庶咸被开化,十方诸佛威神照明、如来宿本建立所致,逮得诸法,遵修德本。如来圣慧无能喻者,佛教随时导利遍御,诸菩萨众所获从宜、诸根调定、宿世所行无所亡失。

普贤菩萨威神恢广,为诸通慧威圣恺悌,悉见十方不可计量亿百千姟佛土满尘诸菩萨等品数如是悉来集会,充于十方诸法境界;示现无极严净菩萨奋演大光,感动一切诸佛世界;惊骇天宫、降伏魔众,灭除一切众恶诸趣;宣畅如来无量威尊,不可称计诸法之乐赞如来德,弦出无量而雨一切,无有崖底;众宝奇特、种种供具示现无极。各各异身,一切咸为如来法门,己身之器所受无量,承佛圣旨,悉共同音,演一等声:「善哉善哉,卿佛之子,乃能颁宣如来无等伦法。又,所翫习皆顺普贤,达无量称,入音声号,亲从如来辞来至此。其佛世界名曰普光,其法亦然。如今于此等无有异,咸说斯法,承佛圣旨逮如来典。是为,佛子!证明现在佛所建立诣此众会。

「又如于今至此会者,十方法界所教无限亦复如是,咸同虚空。诸佛国土、一一界土、四方之域显示如来之所建立佛之国土不可限量,百千佛土满其中尘诸菩萨来皆是如来威神之德修无等伦。以此章句于是严饰,审谛无损、无能过者。」

于斯,普贤菩萨悉观一切诸菩萨德;察法际已,宣畅大圣之姓族也。理释诸佛无极之道,如来之法而无有侣,即便谘嗟广达无边,悉宿德本剖判光动一切无形。演说佛典,普解众生志性所趣,靡不遍覩,令诸群黎逮得,应时不舍法句;使诸菩萨念不可量道法光明,综了缕练;世尊无极建立无慢,现言歌咏,一切如来悉为一身、合一法体。又复宣畅往本大行,精进力势无所藏匿,吉祥之力等际所有。承佛威神,道之所感无可为喻、无言乃达。

尔时,普贤重告之曰:「菩萨大士逮得法忍有十事,以能具足于法忍者则无阴盖,便致一切法忍之地,于诸佛法而无罣碍。何谓为十?一、达音响,二、柔顺行,三、不起法忍,四曰、喻幻,五曰、野马,六曰、若梦,七曰、呼响,八曰、若影,九曰、如化,十曰、如空,是为菩萨逮十法忍。

「彼则何谓为音响忍?诸所闻音不怀恐怖、不畏、不懅,喜乐思顺,诸所遵行无所违失,是音响忍。

「何谓柔顺法忍?菩萨随顺应游法生而观察法,造立行等,不为逆乱。设使诸法应柔顺者,当度度之。志性清净,遵修平等,勤加精进,顺入成就,是柔顺法忍。

「何谓菩萨不起法忍?菩萨设覩诸法有所生者都无处所、不计灭尽、亦无所见。其不生者则无所灭、其无灭者则无所尽、其无尽者则无所坏、其无坏者则无崖底、其无底者则寂然地、其寂然地者则澹泊也、其澹泊者则无所行、其无所行者则无所愿,是为不起第三法忍。

「何谓菩萨喻幻法忍?晓了诸法一切如幻,因缘而成。笃信一法济度若干无央数法,以无数法等入一法、入于吾我、入无所入,诸所建立导利众行悉无所着。犹如巨象众乘之上,若幻不与众象、车骑、步人游居;不与男、女、童子、童女大小游居;不与树木、枝叶、华、实而俱游居。菩萨晓了一切诸法若如幻者,不合、不散、不与地、水、火、风而俱游居;不与昼、夜、十五日、一月、一岁而俱游居;不计百年、千年、不与日月劫数而俱游居;不与影响诸所见众而俱游居;不与若干、亦不若干而俱游居、不以若干入于一事而俱游居;不与微妙及劣下极,柔软、麁犷而俱游居;不与尠少、弘多游居;不与有限、无限游居;不与若干各异众会并处色者而俱游居。其众会者,不与幻变而俱游居;其所幻变,不与众会而俱游居。无居不居、无所不居,而等济度一切诸见及若干幻各各异见。于斯,诸见永无所见,乃见一切诸趣根原,是为,佛子!名曰菩萨游入如幻而度于世。世所行尘劳世、国土俗游法世、吾我世、痛痒世、有为世、离有世、合会世、无合会世、分别世、所造行世,是为菩萨济度世名。则为幻化普入诸世,不受众生、不坏众生,不受国土、不败国土,不受于法、亦不坏法,不念过事、于过去事亦无所想、亦不离想,亦无当来、亦无造行,不堕未然、不住现在、不毁所存,则于佛道而不驰骋、不想念道,亦不与佛、亦不劝佛而取灭度,不住诸愿、不舍所誓,遵修平等、亦不严净,无所罣碍。开道国土,劝使进入,无所破坏,住于法本而不动转。等入吾我、亦不违毁吾我之想,阴种诸入,训诲众行、蠲除所着、度脱黎庶。于斯诸行无所依猗,晓了诸法而悉平等,永不可得;分别诸法但假字耳,圣达明慧无能逝者。度脱众生恒顺时宜,亦不依猗群萌因缘。住于大哀,畅宿世行不可计会报应之事,皆令信了,是为幻喻第四法忍。

「何谓,佛子!菩萨大士野马法忍?菩萨晓世一切所有悉为慌惚,犹如野马,人遥覩之。如江河流而有波起,达士了之炎气无水。菩萨如是,分别诸法有无众事,无内、无外,不有、不无、亦无断灭,不计有常、不入教诲轻慢之内。观覩如有而无恶趣,心不归外、亦不处内。为一像貌、若干之像,知无像貌。一切诸法具足微妙皆悉无本,是为野马第五法忍。「何谓,佛子!菩萨大士喻梦法忍?菩萨观世犹如梦想,如人之梦不处于世、不从世兴、不从世生。又,梦者,梦无有欲界、亦无色界、无无色界。所以谓梦则无所生、悉无所有,梦无尘劳则无结恨。又计梦者,既无所生、亦无清净,梦不见梦。菩萨大士观一切世晓了如梦,亦无明达、亦无闇冥,梦者自然、梦无所着,梦者怳惚、梦者本净,有所建立而有此梦。梦无所坏,因所念想故而有斯梦。设能晓了一切诸法若如梦者,开导世间,是为若梦第六法忍。

「何谓,佛子!菩萨大士如响法忍?菩萨学法,所入诸音,设有所学,度于未度,学法开化,了于一切。犹若呼响,非不有声,然本悉寂,亦无所度。菩萨大士如是色像察于如来内外诸响,亦不别见内外诸事、亦不知外、亦不以内而了外事,不见所託,晓知言辞进退之宜,是为解知若干章句。因缘如响有所启导,于诸法施靡所不达,亦无所碍;有所学者,分别晓了一切诸声悉无所有。犹如天上殊妙玉女属天帝释,而以一口、身同时鼓出百千妓乐之音。又,其妓乐无所想念,口亦无念:『吾今演出百千妙响。』菩萨大士度诸境界亦无想念、亦无言辞,晓了权宜成无量音,方便无限度于世法亦不退还。常转诸界入群黎众,为诸会者分别说之,多所开导则建立之,口畅演现无罣碍音,遍诸佛土令其信乐。班宣经典训导蒸庶,为奋光明散照未悟,悉使觉了一切诸音,纵有所说,皆无所生。游若干音都无想念,益加开导,解无所生,宣诸觉场,逮至圣涂。菩萨大士已住于此等无所获、令普听者入于一切诸佛所兴、面见诸佛转于无限所度法轮,顺无想念,是为如响第七法忍。

「何谓,佛子!菩萨大士若影法忍?菩萨不没于世、不生于世、不游于世、不出于世表、不行于世、不信法界、不坏习俗。又,于世界亦无不坏、不至于世、不贪乐世、不御于世、不长于世。又,彼菩萨不处于世、亦不度世、亦不奉行菩萨之行,无所笃信,于大誓愿不实、不虚,不有、不无。无虚妄行,则趣一切诸佛之法,普周世间靡所不遍,于世俗法亦无所住,不随俗教。犹若如影,假如日殿、亦如月照,男、女、树木、山陵、屋宅、诸神宫殿、诸江河流若干种形,无量因缘不可尽极。诸所方面,因日光明悉覩众像,知其所趣如清净水。又如船师,若夜光珠因其所见而得自恣。于斯,所好当所施者;其不清净、无光耀者,悉蒙其明,而蒙晖照亦无所造。又,其光明亦无所有——无有音响,亦无所生——因其光明而有所别。然其光明无所游居,虽为清显亦复不与。清显同处于光明地亦谓光明,照若干流亦无所照,则无所周,影亦不入江河、泉源、大海、渊池。又计其影亦无所处、亦无所着,其影所现亦无鲜洁,不有瑕疵。斯影不现,则于彼间不猗得本;其影广现,无远、无近。

「菩萨如是,所开化者已及彼性,志行所趣而得自在。所观众生道慧之场,有所劝化他志所行,等无差特,分别己身所游道场而普审察己界、他界悉无二品。如种树者,从始生芽,展转滋茂,稍渐成长而生茎节、枝叶、华、实。菩萨如是,于己法界及与他界分别诸相,法无有二,则得超入无碍本际。彼菩萨身则得越过不可思议诸佛国土,见诸佛土亦无所着,于诸世界亦不转移,至诸佛界亦无所至。法身所至如日殿影在所具矣,其身普入,现一切界;有所现生,行无罣碍,亦不分身、亦无所行。无是世间世俗之想,蠲除方土虚无之辞、亦不散身,逮不终始,无所不覆。如来之种本际所行亦不复净身、口、意行,便得游入谘嗟无量,净一切身靡不周达,是为如影第八法忍。

「何谓,佛子!菩萨大士如化法忍?菩萨普入世俗,若有所至,观了众生一切如化,然不适识,念如化事。所谓化者,则谓一切诸有世界因所造行、思想所化,皆是一切苦乐颠倒斯化等类。一切世间悉缘无明,或以思想便成尘劳众想之念,因缘化生,由是建立宣畅谘嗟音响法律。以无想教而开化之,坚固不退,导令平等,悟诸不觉,立志誓愿,行如化者。观察如来大哀之行,黎庶化生晓了于斯,谓修法轮善权方便,以慧无畏、四分别辩圣达自在。如是,菩萨化度于世,超世功德、辩才自由恢弘无际,入于无量亿千之众,处于其中而得自恣,悉能晓了人行、天动、覩无圣路,示以大道如其所行无所违失。譬如化人则无所念、亦无所造,不兴心事、亦不于法而有所住,不从业起、亦不望报,无所游至不出于世、亦不于世而成正觉,亦不念法、不习诸法,亦不久住、亦不须臾,亦无所处、不行习俗,不长世间、无方面辞,不近诸限、亦无不限,不增、不损,无有笃信、亦无不信,无有贤圣、亦不凡夫,无有尘劳、亦不结恨,不没、不生,亦无有慧、亦无不慧,亦无所有、亦无微妙,不依猗世、亦不导御,于诸法界不智、不愚,亦无所受、亦无不受,无有五阴、亦不无阴,无有生死、亦不灭度,不有、不无。如是,菩萨游行于世,修菩萨行,晓了辩才,不建憍慢,覩见世间,无有自大,遵所修行。不为己身、不为世俗,无放逸者,而无吾我、离着贡高,亦不倚此、亦不依俗,舍其慢恣、无所想念,不处于世、不断于世,亦不于法而溢自在、不于人界有所猗着,无所开导、亦不处于众生之界,无有所愿、亦无想念、亦无所净。又,于诸法无所庄严,诸佛之法悉无所有,具足成就乃至大道。又斯诸法不有、不无,犹如彼化不有、不无。

「达化菩萨住于法忍而等晓了一切佛道,已得成就,造立诚谛,斯则菩萨周揽佛法,如化无处,普于佛道而无所获。众生之行无诸阴盖,不起有身、入一切身而开导之,有所建立而无所着。若见色者,于色如化,悉无所着,而等具足;真谛本际,自然之明有所照耀,于解脱法而无所猗;于一切法,现有所生而无所生。如彼化人无所识念,本性清净,有所受言如所谘讲,顺一切律、亦无想念。如化感动,变异所造,现来诣此一切如来至圣道场,无诸退缘、亦无所生,兴无罣碍,成一切力,悉无所想。如彼化人,其心咸达而不蔽碍围神之山,是为如化第九法忍。

「何谓,佛子!菩萨大士如空法忍?菩萨观入众生之界,犹如虚空,无有缘相;一切法众亦复如兹。入诸佛土而无有诚,诸法虚空无有二事,菩萨如斯入无所誓。犹如虚空苞诸佛土亦复如斯,无所缚着,兴于如来所入之力而俱游同。犹如虚空所入无二;道亦如斯,无去、来、今;慧亦如之,皆分别说一切诸法所入如是。菩萨大士逮得法忍,犹如虚空,所致圣慧亦复如兹。于斯诸乘有所致获悉如虚空,身,口,意所获自在。犹如虚空,所逮诸法因意所念而有所成。犹如虚空,于一切法而无所种,不没,不生;菩萨如是,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不终、不始。犹如虚空,无有处所、无能毁者,于诸通慧无有处所、亦无所坏。于诸佛力犹如虚空自然而住,于一切世而无所住,则为自然之境界也。菩萨如是,建立众生,亦无所立,一切如化。犹如虚空,不起、不灭、亦无所生,合受一切世界所有;菩萨大士如是,亦无所住、无所成就、有所严净也,因其普显一切世界。犹如虚空,无有处所、亦无方面,无有边际、亦无崖底,畅达深广,靡不周至;菩萨如是,无有处所、亦无方面而有所至也,于一切法宣达恢弘,等御诸行靡不周遍。犹如虚空,有住依立则无所生,而现众庶含裹众形;菩萨如是,不行、不住,游随众行而有所现、亦无所生。犹如虚空,无有形像、亦无不像,无清净行、亦无秽浊,因有道御;菩萨如是,无世形像、无度世像、无无量像,因有所现。

「犹如虚空,无有久固、无须臾立;菩萨如是,不久存立、不须臾住。犹如现影而无有影,为菩萨行若晓了此乃得究竟。行如虚空,现诸尘劳而无秽疵、现诸结恨而无怨憎;菩萨如是,则以道力降伏众魔,一切清净,其心鲜洁,寂寞、恬怕,等苞一切世间所有。又如虚空所裹世间,等无差特;菩萨如是,于一切法而悉平均。菩萨大士又于诸法亦无所碍、无所亡失。犹如虚空等裹一切,欲限虚空无有边际;菩萨如是,于一切法志性俱游。又,其道心无有边际。所以者何?其虚空者,所周平等。菩萨于己而遵修行,成就清净、造于平等为一周业,则以一事转为无量,普游诸刹。若如虚空,于诸佛土无所究竟而得具足,于诸方面而无所住,游入诸方成就神通,一切诸德、不可限量殊特之事自然具足,悉获诸法至度无极、得坚固术、志如虚空。若如金刚,于一切响无所想念,开导诸音则不违舍法轮之转。

「假使菩萨行能具足成斯忍者,则得自在、亦无所至,无往、无来,悉无所趣乃得自在而无所灭。便于无为而得由己,无所亡失除无实身,成就真体,顺如律教。心无所望则为一相,其身自在入于无相,则以无相无有限量。佛力无限,身普自恣,靡不周达,则护己行,身无所坏而得由己。坚固平等,有所降伏,一切普入,其因咸覩,眼则清净;已无阴盖离欲之行,亦无不行。犹如虚空,寂默无限,所入之处则以无忍无所不忍,是所谓功德也,己普辩大至于澹泊。犹如虚空,无有危厄;一切菩萨晓了所行、入于清净,心等如空,无所毁失。一切佛法若巨海,殊特无限,有所游入,无有断绝。入诸佛土,建立诱导无限国界众生之党,虚空无底,离诸色像、无众音响。察长见诸普随示现,寻开化之,具足成就,志固如空,无能沮败,其心坚强,悉得究竟。普等世界亦如虚空悉无所有,其坚固者,无趣诸世,除诸恩爱,能具大道。其劫悉烧天地然尽,不烧虚空,虚空总揽含受一切诸佛世界。菩萨如是入于诸力、建立无上正真之慧,是为,佛子!菩萨大士了诸法如空第十法忍。」

普贤菩萨说是经时,诸菩萨众,诸天、龙、神、阿须伦、世人,莫不欢喜。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四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