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空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菩提道场 第十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菩提道场第十五

  净空法师讲述

  【菩提道场(1)第十五】

  《解》这一品是介绍阿弥陀佛讲堂旁边的菩提树。

  《注》

  (1)(菩提道场)‘菩提’指菩提树,‘道场’指阿弥陀佛讲经的处所。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1)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

  《解》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讲堂周围有菩提宝树,高达四百万里,其树身粗大,周围一圈便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方伸展的范围有二十万里。

  《注》

  (1)(其本)指树的主干。

  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1),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2),众宝之王,以为璎珞(3)。云聚宝锞(4),饰诸宝柱(5);金珠铃铎(6),周匝条间(7)。珍妙宝网,罗覆(8)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9),无量光炎(10),照耀无极(11)。一切庄严,随应而现。

  《解》菩提树是由一切宝物自然合成,它的花果繁荣茂盛,并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处。又有红、绿、青、白等摩尼宝。摩尼是众宝之王,以此作为璎珞。由云聚宝所成的钩链,来装饰菩提树旁的宝柱。金珠铃铎遍悬于菩提树的枝条之间。珍稀奇妙的宝网,罗覆在菩提树上面。

  由于它是众宝所成的,所以有百千万光色交相辉映,自然发出无量的光芒,照耀之远无有极限。一切庄严之相,随著众生心念自然应现。

  《注》

  (1)(敷荣)‘敷’开放;‘荣’繁茂旺盛。

  (2)(摩尼宝)印度话,译为如意宝。

  (3)(璎珞)用珠宝缀成的装饰品。

  (4)(云聚宝锞)云聚宝是一种宝的名称。由云聚宝所成的钩链,称云聚宝□。

  (5)(宝柱)指树的主干。

  (6)(金珠铃铎)‘金’纯金,‘珠’珍珠,‘铃’铃铛。‘铎’是铃中的木舌,用以击铃使它发声。

  (7)(周匝条间)即遍悬于菩提树枝条之间。

  (8)(罗覆)罗列遍覆。

  (9)(互相映饰)彼此相照,互相辉映。

  (10)(光炎)即是光耀。

  (11)(无极)无有极限。

  微风徐动(1),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亮(2),微妙和雅(3)。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解》微风徐徐吹拂,摇动菩提树上的枝叶,发出无量妙法音声,传遍十方佛国。闻者清净舒畅,悲心智慧油然而生,音声微妙安和雅正,在十方世界的音声中,是无与伦比的。

  《注》

  (1)(徐动)慢慢地吹动。

  (2)(清畅哀亮)‘清畅’清净舒畅。‘哀亮’哀是悲哀,亮是明亮。这是说闻者能发大悲心开智慧。

  (3)(和雅)安和雅正。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1),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解》如果有众生见到了菩提树,听到宝树宣演的妙音,闻到它散发的宝香,尝到果实的美味,身体接触到它的光明,以及忆念宝树的种种功德,都能够得到六根清彻,永断烦恼、忧患。所以在修行上能安住于不退转,直到圆满成佛。

  《注》

  (1)(清彻)清净明彻。

  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1),二柔顺忍(2),三者无生法忍(3)。

  《解》又因为看见菩提树的缘故,立刻获得初地至八地大菩萨所证得的三种境界。从音响(一、二、三地),柔顺(四、五、六地),无生法(七、八、九地)中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注》

  (1)(音响忍)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闻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实,如空谷回响名音响忍。

  (2)(柔顺忍)对顺境不起欢喜心,对逆境不起嗔恚心,从顺逆境界中,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3)(无生法忍)以真实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事实真相中。这三种忍都是地上大菩萨所证得的境界。

  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1)。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2)故,本愿力(3)故,满足愿(4)故,明了,坚固,究竟愿(5)故。

  《解》佛告诉阿难:极乐世界如是希有不可思议的宝树花果都作佛事,使见闻的人都能破迷开悟。这都是无量寿佛的威神力、本愿力、满足愿、明了愿、坚固愿、究竟愿所成就的。

  《注》

  (1)(佛事)‘佛’觉悟,‘事’指事业。‘佛事’指讲经说法,令众生破迷开悟。

  (2)(威神力)指弥陀果德威神之力。

  (3)(本愿力)指弥陀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本愿是总,余四愿为别。

  (4)(满足愿)是四十八愿皆得圆满之实现。

  (5)(明了愿)是智慧,指弥陀的愿都是智慧所成就的。(坚固愿)是指弥陀永远精进没有退转的坚固愿力。(究竟愿)即帮助所有众生一生平等成佛的大愿。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