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一节 修行与婚姻责任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
● 中国大陆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 全国一亿多宗教信徒中,佛教信徒(居士)约为七千万人以上,包括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的出家僧尼仅20余万人,其中汉传僧尼十万余人;
换言之,佛教信徒绝大多数,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在家人,一万名信徒中不过有两名出家僧人。几千万在家佛教徒,分布中国广大城乡及各行各业,如何使他们按照佛陀的教义,过好合理、道德的居家生活,爱国爱教,奉献社会,净化世间,便成为一件颇具现实意义的事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常在讲经说法中开示家庭和乐和修行为善之道,这部分内容,对今天的广大在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好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导方针。
第一节、修行与婚姻责任
在佛教的五乘法里面,人乘的佛教对男女婚姻的态度是:不要求断欲,而是提倡节欲。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远离人群,不近女色,其实不是那样。也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学佛。当然,进一步修行,或自愿守持戒律的人,可修持五戒、菩萨戒等。这些戒对今天工商社会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记不住,也不易修成,但只要原则上不贪、不嗔、不痴就可以了。修行者到了相当层次后,也许会发大悲心,他就会自行修持较为严格的戒律,再高层次的修行者则会持守“菩提心戒”,但这都是发自内心,而非条文式的戒条而已。
最重要的是——学佛人随时要有慈悲心、利他心,总是以社会为重,以他人为重;如果能够时时处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佛教的慈悲、、宽容和利人,这就是在家居士对佛教的最大贡献了。
一、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
1、在家学佛也能成就
不少人执着地认为:在家干扰多,学佛难修。曾有一位学佛居士对我说:“在家里,我心就烦,到了寺庙,心情马上就舒畅了;所以,在家永远修不成,眼不见心不烦,只有走远点,才能修成功。”在许多人眼里,只有山中、寺庙里,才能修行,红尘家庭怎能修行呢?
也曾有不少人,向我询问出家的有关事宜。对其中年高岁大,且对佛教陌生者;以及虽然也能讲几句口头禅,但世俗习气甚重者,我往往劝他们打消这个念头。告诉他们出家并非容易之事,因为他们大都认为一入寺庙,就与红尘彻底脱钩了,自然就会烦恼顿消。但我告诉他们,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与烦恼;你们不能期望住在寺庙里的,就应该是圣人;只要是凡夫,就应该充许别人有烦恼、有矛盾;听到这里,对方往往睁大眼睛说:“出家人四大皆空,难道寺庙里还会有矛盾吗吗?”当我肯定的回答后,他们往往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说:“我还以为一出家就一了百了呢!”
认为学佛是极其崇高卓绝的,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尘世里的男女所能实践的观点;以及学佛必须离世弃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它僻静的处所去的观念,是一种片面的观念,是对佛的教诫,缺乏全面了解所产生的。有这种看法的人,大都只因听到或读到某些佛教的小册子,而这些小册子的作者,或许对佛教的整体并没有充份了解,因此所发表的见解是片面的;也有的则是一些人自己断章取义,想当然的误解佛法。
佛的教诫,不仅是为了寺院中的僧众而设,也是为了身有家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 ,是为了一切的人而设,没有任何分歧。
因为不论佛教是多么纯净而高尚,如果广大的群众,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将一无用处。可是,如果你能正确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是拘于某些文字,你便能够一面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诫。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住在边远之处,与世隔绝,比较易于接受佛法。但我认为大部分人不适应这种生活,离世的生活,会使得他们整个身心都变得沉郁滞钝,反而不利于发展他们的精神与理智的生活。
而真正的出离,并不就是将此身离开尘世。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说过:一个人可以住在林间修苦行,心中如仍然充满了染污不净的思想;另一个人住在城镇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无微瑕。两者之中,舍利弗说,在乡镇中过清净生活的人,远胜于住在林间的人,更为伟大。
面对一切诱惑而又能证果的在家人,当然要比那些不受外来干扰,潜心修习而获证果的比丘更值得赞叹。如佛陀时代,有一位大臣,当他骑在大象之上,穿戴着上等的衣着,但心澄净无染,当下作观,立刻就证得圣果。
对此,佛陀说道:
“寂静,自律,自信,纯洁,非伤非害一切有倩,此人即为婆罗门,隐者,沙门。”
“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法句经》第142偈
佛陀时代,许多在家居士并没有抛弃世间生活,而获证涅槃圣果。其中,最为虔诚、最为慷慨的在家信徒给孤独长者,修行证到圣位斯陀含果(二果),释迦族的大名为二果,陶工甘提柯罗为不还果(三果),净饭王(佛陀之父)死时,据说证阿罗汉果(四果),从此解脱了生死。
有人也许要问:如果常人可以过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习佛法,为什么佛要创立出家僧团呢?
其实,出家僧团是专为某些志愿献身的人而设的。这些人不但要发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为人类服务。一个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将一生整个地奉献出来为人群服务。出家僧人因为没有家室之累,也没有其它俗务的羁绊,可以根据佛陀教诫,将全部身心贡献于“增进多数人的福祉,增进多数人的快乐”。在历史过程中,佛教寺院不仅成为宗教中心,也成为学术文化的中心。
由于宿世因缘和愿力的不同,绝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走上出家修行的路。因此,对一般人而言,现实生活更直接、更有吸引力;而断欲去爱,别离家庭,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真理,奉献大众,这目标虽然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今中外,东西方的宗教中,能舍弃家庭追求真理的人:如比丘(尼)、道士(姑)、神父、修女等,从来都只占人类的极少数。故对普通人而言,不必去勉强效仿。
2、婚姻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生、完善人格
孔子曾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家学佛的人,下手处可以从夫妻、家庭做起,经由婚姻生活的锻练,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生活和人际处世,乃至认识社会人生。如果学佛者能在婚姻生活中,能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认真的修行人。
切不可小看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俱舍论记》言:“多思虑故名为人。”来自不同因缘、不同成长背景的夫妻,虽说彼此存有真挚的爱意,但人类具有的烦恼和矛盾,潜藏在心灵深处,当它生起时,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两人要长时期地和睦相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有许多学问。
当双方还只是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时,通常只会分享快乐,而不会患难与共,约会结束后,便各自回家,自己的问题自己烦恼,自己的责任自己照顾;当两人在一起时,都只是分享快乐而已。所以那时候的情况不太一样,感觉比较浪漫、唯美,即使有些小争吵,也会因为双方虽有些距离,也会很快就回心转意,并原谅对方。
然而一旦住在一起以后,大家就必须同甘共苦,这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才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了解熟悉彼此的习惯和点点滴滴,婚姻关系才能渐趋成熟。而且相处时间一久,伴侣内心深处的一面,也会慢慢显露出来,然后双方会逐渐习惯对方的优缺点,如早归、晚归等等,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彼此调适。
据说夫妻感情越好,两个人就会越来越相像。意思是说,夫妻彼此十分相爱,不知不觉地就会吸取对方的品质,然后变成同一体一般,连他们的表情也会跟着变改。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看起来越相像,就表示他们的感情越好。因为彼此相爱,表达方式和想法又很接近,“相由心生”,所以外表就跟着变改,然后看起来就越来越像。
坦白说,我们最爱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这样?我们每天花很多时间照镜子,把所剩无几的头发梳好,细细整理好那几根胡须……我们爱我们自己,这并没有错;但你要继续学习,学会爱别人、爱邻居、爱家人,你越多爱别人、关心别人,你的幸福感越会增加,古人云:“爱人者,人亦恒爱之”;你越多关心自己,你的烦恼就会愈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言:“反者,道之动。”
3、婚姻也是修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台湾著名居士李炳南先生针对学佛中存在的问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后学说:“我们学了几天佛,世间的事故人情天理一概不懂,对社会有何利益呢?学佛要先求人道,人道站得住脚,学佛才可以成功。自古以来没有坏人成佛的,曹操、王莽、秦桧这些坏人,有谁听说他们成了曹操佛,王莽佛,秦桧佛的?所以请大家先得保存人格。……我们学佛要注重实行,若无实行,讲多少也无用处。实行必先扎住根本,一棵树有了根本,才能发生枝干花果,立不住根本,永远不能成功。”
家和万事兴。做为一个学佛居士,首先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婚姻等,然后才能谈到其它。
佛说五乘法中,以人乘为本,强调注重人格修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而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
但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造成人心浮躁,故夫妻间易生矛盾;因此,现代夫妻应明确相处的基本原则。
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而不占有、关怀而不自私、随缘而不强求”。
但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而这也正是我们婚姻生活,带给修行者的正面意义之所在。
不知痛苦的人,没有资格话人生。
人类的快乐只存在表层的感官上,但痛苦却深入骨髓。唯有在肉体和精神、亲情和爱情、学问和财富、面包和尊严、家庭和事业的交缠冲突中,才更能体会人间的苦乐和竞逐的现实,对于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无奈,也才会有真实的体验,而这些都是修行人所应知应证的,尤其是发心学习菩萨的人,更应以此为成佛的道场。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绝大部分都是男女结成夫妻、组成家庭,并且在种种两难之间挣扎着,这当中有辛酸、有甘甜,却无一不是刻划入骨的激情。
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冲突、痛苦与无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谅无知、悲悯罪恶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说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空言呢?当知除了少数天纵英才之外,一般没有历经世事的人,不能体察人间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么的彷傍与无助,徘徊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由婚姻的生活,使人可以进入人间的天堂,也能使人坠入人间的炼狱。对于修行人,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
二、建设佛化家庭
1、佛化家庭的好处
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从而使佛教理念,成为全家的行动指南和准则,这就是佛化家庭。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围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到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完善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幸福。大家会从学佛者的模范言行中,受到感染,而对佛法生起好感与信心,并逐渐向信佛教靠拢,乃至皈依佛门,成为三宝弟子。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个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
要以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共同的信仰,家庭就会成为夫妻共同修行的道场。大家都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作为共同学习的目标,提升自己,净化自己。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建立起这样婚姻的共识,夫妻就能建设成为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家庭。
佛化家庭,最要不得的,是不从自己的身心净化去努力,而是从形式上追求,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分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这使得过着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们长大后,反对佛教的因缘了!有些丈夫为了避免争执,只好将就他的妻子,然而内心却是隔碍和不快。为了爱护自己的佛教,为了引导家属得到佛法的利乐,正信的在家信众,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发扬成绩,修正缺点。使自己成为佛教的实践者、报恩者,而不是以自己负面形象为佛教做广告,成为佛教的损害者!
2、佛化家庭与家庭主妇
佛化家庭的关键,往往与家庭主妇有很大关系。
在佛陀诞生之前,妇女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印度作家黑摩禅陀把妇女贬低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在佛陀降世之前,妇女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她们展示内在精神能力和思想才智的机会被剥夺了。
在佛陀的教法中,肯定了妇女对社会的重要性。
佛陀曾同拘萨罗国王谈过有关妇女之事。有一次,国王诚恳地同佛陀交谈,一侍卫走了过来,小声地告诉他,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国王一听这个消息,脸上一阵的不高兴。在古代印度(即使在今天也一样),女儿的出生不会给家庭带来快乐。这是由于多方面自私的原因,比如说提供嫁妆等问题。
不同于其它宗教师,佛陀对妇女作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并在如下的话语中表彰了妇女的四种品德:
有些女人真的比男人强,万民之主,把她抚养成人。
她们有智慧,有道德,忠贞诚实,敬奉婆婆如神明。
如此高贵的妻子会生下勇敢的儿子,统治王国的国王。
“有的女人比男人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特别是在妇女不受尊重的印度,没有一个宗教家说如此勇敢而又高尚的话语。
佛陀虽然看到妇女性格上的脆弱,但他教导人们要看到她们的内在美德;作为母亲,妇女在佛教中占有值得尊敬的地位,母亲被认为是升天的方便之梯,妻子是丈夫的最好朋友,同时,性别不是纯洁和服务的障碍。
女性比起男子来,虽有她的弱点,但女性的柔和、坚忍、慈爱,都胜过男人,而与大乘的特质相契合。一位贤慧的妻子,是家庭的融和安定力,也是丈夫在事业上成功的助力。在儿女的教育上,母亲的教导更重要。如果在家女众,能对佛法有真诚的信心,坚毅的愿力,正确的智力,这对于家庭、人间的净化和乐,可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在佛教弘扬方面,家庭主妇信佛,更是佛化家庭的主要力量。
佛陀时代,在广大学佛居士中,也有许多以虔敬、慷慨、信仰、学识和慈爱而著称的妇女。
《胜鬘经》中,由于胜鬘夫人的言行化导,首先化导了丈夫──“友称大王”。进一步,“城中女人,七岁以上,化以大乘;友称大王,亦以大乘化诸男子,七岁以上,举国人民皆向大乘”。胜鬘夫人还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饶益众生。
维莎诃是僧团的女大护法,在妇女界中犹为突出。
那库罗母是一位忠诚的妻子,她通过列举自己福德,把她的丈夫从死神口中挽救回来。
沙摩婆蹄是一位虔诚而又值得敬重的王后,当她被人用火烧死时,她没有恶意,反而对谋害之人施以慈爱心念。
玛理卡王后多次劝谏,安慰她的丈夫拘萨罗王。
女仆库玖陀罗讲说佛法,救度了众多的皈依者。
输曼努和输跋达是两位具典范品德的姐妹,对佛陀的信仰绝对的虔敬。
这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妇女在佛陀时代所起的伟大作用。
中国唐朝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为了唐朝和西藏两国的关系,嫁到了西藏,把汉传佛教也带到了西藏,为西藏佛教的渊流播下了重要的种子,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
在中国大陆,七、八千万佛教居士 中,女性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每逢过年过节或平时寺庙举办法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积极参与者,女性往往占绝对多数。
今天,妇女在家庭、杜会和国家中,有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尤其今日是妇女除了传统的责任(相夫教子、事奉公婆)以外,还参与到经济生产、杜会政治的行列中,这些更显示出妇女,比过去任何时代,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许多大道理在烦恼习气的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你们不觉得吗?
一些常闹家庭矛盾的学佛居士,经常感叹:“学佛后,也知道发脾气不对,但事到临头,便什么都忘了,只顾当时痛快,过后又后悔!”
道理知道,但又做不到,这就凡夫的通病,所谓——“看得破,跳不过;说得好,做不到!”
因此,光懂得大道理还不行,必须脚踏实地地依教奉行。要改造自己的生命,还得用佛法不断薰陶自己,在生活中磨练成长。
如能随时发现毛病,也是修行的一个进步。但要彻底摆脱烦恼习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修行,能使我们的心慢慢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为达此目的,每天应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宗教修持,如课诵、礼拜、念佛、持咒、静坐等;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以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宜。也可定期参加寺庙的法会活动、参加念佛七、禅修等。
日常功课,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一意,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增长。
另外,学佛居士要注意模范遵守法律、道德,并守持佛门戒律。
为什么要守持佛门戒律?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即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即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
持戒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修行从广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信仰差别
妥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仰差别,是许多学佛家庭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许多人为此出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人学佛,往往强迫全家学佛;夫妻中若一方学佛,则常为信仰而生矛盾。
相当一部分学佛居士,学佛后不是把重心放在自我修养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改造家人和同事、朋友,美名其曰:度化众生。城市中的学佛女性,此类倾向犹为突出,倘若不能同化全家,便认为他们与佛无缘,其心态由满腔热情转为不屑一顾,而把精力转投到他自认为有缘的人身上。
还有人在学佛上化的时间、精力过多,使家人大为不满。
一位青年学佛后,常常与居士们来往,见面便称“阿弥陀佛”长、“阿弥陀佛”短,十分亲热;谈起佛法,滔滔不绝,电话聊天,常常老半天。但对家庭,则甚为冷漠,使父母甚为不快。一次电话铃响,其母刚拿起电话,便听见一位居士话音:“阿弥陀佛!……”其母气恼地打断:“阿弥陀佛不在家!”随之“啪”地放下了电话。
在城市的学佛家庭,这类矛盾带来的麻烦似乎更多。最糟糕的是,许多有文化、懂道理的人面对这个问题,好象也无计可施。以至居士们在一起,谈到家庭婚姻,总是不少人唉声叹气,一筹末展的模样。
一般而言,中国人似乎大都缺乏宗教情怀与气质,宗教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甚少,对一般人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不大;加之“文化大革命”摧毁性地打击,许多人更是以无信仰而自诩。虽然现在不少人有了宗教信仰,但急于想同化全家的做法,显然操之过急,许多这样做的人,皆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家庭矛盾。
对此,我的建议是:勿着急,慢慢来,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神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累世有着深厚的因缘,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同业相聚”;他们的精神状况如何,皆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时,家庭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锻练环境。
许多因信仰而激发的矛盾,其症结来自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自我中心,因而导致产生宗教执着(所有执着本来皆应破除);同时,因为慈悲心、爱心不够,所以对家人缺乏最起码宽容和理解。而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心量不够,缺乏慈悲心,自然难于驾驭、处理好信仰差别带来的矛盾。
无论家人学佛还是不学佛,我们都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如果他们信仰其它宗教,我们则要抱着随缘、随喜的心来接受;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修养上做得比自己好,则应以欢喜、赞叹的心来学习。
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分别、执着与对立;二元对立的心态容易引发烦恼,与我们修行的初衷相去甚远。
要相信人们内在的觉性,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而完美的一面。
要相信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最好的人生之路;切不可认为自己学佛了,道德格修养马上就提升了。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心态是不对的,也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对家人的信仰问题,我们可以启发或提供帮助,但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动的;决不可一味地强迫家人接受佛教,即使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可勉强他们入教,包办代替的做法,在当今时代是行不通的,并且埋下潜在的隐患。应耐心等待他们,并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与爱心,这才是使他们接受佛法,获得真理与解脱最好的方法。
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也大可不必懊恼和沮丧,只要他们都能够健康、顺利、正直地走在人生路上,就应该欢喜、庆幸与感恩!
坦率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这些,这也是许多学佛家庭彼此仍不快乐的原因所在。
我曾听一位出家人讲述她侄女信教的一个故事:
当她尚未出家时,她曾非常努力地修学佛法,她的侄女也处处效仿,又念佛又吃素,非常认真,并宣言:“我要向姑姑学习,长大了我要出家修行!”
因为她全家大部分皆是佛教徒,对此不仅不反对,她姐姐(某市佛教协会成员)还因此为女儿自豪,并鞭策、鼓励她:出家好,我们全家支持你。
殊不知,女大十八变;其侄女因为成绩优异,几年后出国留学。当回国探亲时,已经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具有比她母亲更强的传教精神。对此,她母亲十分气恼,大加斥责,女儿毫不退让,称:佛教太消极了,缺乏人情味,不如基督教好!……。
这位出家人最后言:她姐姐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内心深感失败。
同样,在家庭里,如果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伴侣应该要这样、那样,要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对方没有那样做,或是没有依照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就会伤心、失望;甚至想结束这段婚姻关系。这真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婚姻并不是要束缚或奴役对方。当然也不能以宗教的名义,或一厢情愿的善念,而去强迫他(她)们达成自己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事,要求对方配合我们的期望,双方都互相这样期待,这就是婚姻成败的关键所在!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错,对方就越会批评你,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
要容许他人有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权利。
假如一个人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毋须面对不同的意见。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习尊重和处理与你的看法相距甚远的意见。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坦曾说,当他在办公室工作时,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言语行动中,将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加诸于同事身上。但是,当他在家中时,他完全按照缅甸的传统,包括语言、食物和宗教。这显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从来不会运用个人的影响力,强迫他人接受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 喜欢 (0)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