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课题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异见,渗入佛法,也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会议,先聚集众比丘,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主持,述佛所说,大众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 , 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 (1),成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传的经律,皆经结集而来。
结集三藏,本来只应有一次,然因历时既久,邪说又兴,影响教理,由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结集,而后三次的结集皆有不得已的理由,兹分述之于后:
第一次结集
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世王AJATASATRU (2) 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窟中 (3),然后在千人中, 再选出五百人, 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窟内听法,迦叶不许,因此在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另行结集。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
到了距佛灭百年时,有人因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一致赞成恪守释尊遗制,否决从宽,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ASOKA (4) 笃信佛法,外道为了生活,伪作比丘,混入佛教中,改窜佛典,扰乱教义,佛徒因不能明辨,被诱入邪见者很多。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子帝须MAUDGALAPUTRA为上首,在波吒利弗城PATALIPUTRA(即华氏城PATNA),整理正法,淘汰为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
公元七十年,健驮罗国GANDHARA (5) 迦腻色加王KANISKA (6),崇信佛法,日请一比丘,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问肋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从新结集,以定其议」。王如其所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VASUMITNA(世友菩萨)为上首,在迦湿弥罗城KASHMIR,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VIBHASA SASTRA,刻于赤铜碟中,建塔收藏,是为第四次结集。
备注:
(1) 贝叶─ ─ 印度古以贝多树叶写经文。故亦称贝叶。
(2) 阿世─ ─ 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囚父王频婆娑罗。即位后,并
吞小国,威震四邻。但因害父罪,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痊愈后,即皈依释尊,为佛门有力的护法。
(3) 七叶窟 ─ ─ 在王舍城侧之灵鹫山,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上,故名。
(4) 阿育王 ─ ─ 摩竭陀国国王,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人民无数,后改信佛教,为
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教师,于四方传法,使佛教发扬国外。
(5) 健驮罗国 ─ ─ 在印度西北克什米尔西境,周围多山,势极险峻,其山口缺处,为古代中印通道。
(6) 迦腻色加王 ─ ─ 原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举行第四次结集,建寺造塔,保藏三藏经典,或刻于赤铜碟中。其功绩与阿育王并称。
习题:
(一) 第一次集结在何处?由谁发起?多少人参加?谁负责经藏?谁负责律藏?
(二) 第一次集结,另有窟多结集,计有那几藏?
(三) 第二次集结是戒律上问题,如何讨论?结果如何决定?
(四) 第三次集结召集?谁为上首?地点在何处?目的何在?
(五) 第四次集结在何处?由谁召集?谁为上首?结集重要内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