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法基础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4.学佛的方法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4. 学佛的方法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苦、集、灭、道」四圣谛,即「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修道,是修学八正道,摄于戒、定、慧三学。三学包括戒学、定学和慧学。戒学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和正精进。定学包括正念和正定。慧学包括正见和正思惟。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生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此三学,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兹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亦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规范。我们起心动意,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们的根本烦恼,「贪、瞋、痴」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只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若欲前进一步则要积极的由内心自发为善。所谓为善,就是把贪、瞋、痴、杀、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已成为专门学问。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集聚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妄心产生,试看心上的妄念,前念未灭,后念已生,剎那不停,相续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众多,于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这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的全部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俱,若去除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以显露出来。正如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回归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就是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即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也就是广行六度。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其中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属于戒学;禅定属于定学;智慧属于慧学。

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各种法门,本着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优劣的执见,这样才会见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以选一种与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现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的缘起。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半晌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道,后世祖师才教人以参话头的方法而渐悟。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念,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悟,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味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识尽,并此无意味语,一并亡却。」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炼,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结印是为身密;口诵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的对象,心中观彼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表佛菩萨的本体,曰种子字。)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须经阿阇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人的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剎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一切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着,不去谴除,亦不随其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等大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佛者多修此法门,也是近现代较易普及的方便法门。

-----------------------------------

名词解释

参禅
参禅是禅宗的一种修法,有参古代公案的,也有参话头的,方法就是:抱定一句话头,一参到底,直到桶底脱落,一观到底,直见真心自性,即所谓见性成佛。

修密
是密宗的修法,有很多规则,必须严格遵守严持三密,即身、口、意,此修法必经上师亲授,不可自修自练,不然无法成就,反招魔境。

念佛
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方便简捷,易于普及,也是中国佛教在近、现代普遍倡导的方便法门。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