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白话解
-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白话
- 大般涅槃经 共40卷 白话译文(16卷)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10卷
- 阿含经典(白话)
- 药师经(白话)
- 地藏经(白话)
- 弥勒经典(白话)
- 净土经典(白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白话)
-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邱纪良教授 白话翻译)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 刘宋译本)(白话)
- 楞伽经 (白话)
- 法句经(白话)
- 百喻经 白话
- 佛遗教三经 白话文
- 解深密经 白话文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代文
- 佛经概说 白话文
- 安乐集 白话文 |
- 杂宝藏经白话
- 般舟三昧经白话文
- 那先比丘经 白话
- 佛说梵网经 白话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白话
- 成唯识论译注
- 本缘部 白话
- 宗镜录 白话
- 出三藏记集 白话
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1卷上之二
译文
(五)破除如生净土则唯有喜乐之事,而妨碍修道之错误见解。
问:或有人说,净土之中,唯有诸般快乐,多种喜悦之事,反而妨碍荒废了修道之业,何必定愿往生呢?
答:既然说是净土,就没有诸污秽。如谈到耽著於欢乐,便是贪爱烦恼,怎么能说是净呢?所以《大经》说:佛园净土的人天众生,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四十八愿」中说:十方人天众生来生於我国土者,其中若有贪念妄计其身的,我便不成无上正等正觉。《大经》又说:西方佛国的人天众生,无所谓适意不适意的感觉,又哪来耽著欢乐之理呢?
原典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者。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著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若言著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是故《大经》云:彼国(1)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四十八愿(2)云:十方人天,来至我国,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大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3),何有著乐之理也。
注释:
(1)彼国:即指西方极乐净土。
(2)四十八愿:指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在修习时所发之誓愿,具体内容见《无量寿经》。
(3)适莫:适者合适、适宜;莫者即不适宜。无所适莫即无适与不适之感,随意自在之意。
译文
㈥破认为求生净土只是小乘的观点。
问:也许有人说,求生净土,便是小乘教义,何必去修习它?
答:此说也不然。为什麽呢?只因小乘教义中,一向不谈往生净土的缘故。
原典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
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译文
(七)会通兜率天宫与西方净土之义,而劝众生归向西方净土。
问:若有人说,我宁愿生於兜率天宫,而不愿归向西方净土。这种说法又如何呢?
答:兜率天宫与西方净土之义并不相同。有一小部分似乎相近,但主要性质却不一样。有四种差别,哪四种呢?
其一,弥勒世尊在兜率天宫,为那儿诸天众敷演不退转之佛法,闻其法而生信仰者获得利益,名为信同。那儿的诸天众贪著欢乐,而未生信仰者数量也不少。而且,虽然生於兜率天,但其果位是退转之位,所以经中说:「三界没有安全之处,犹如一座起火的住宅。」
其二,往生兜率天者,寿命可得四千岁,命终之後,不免又退落重入轮回。
其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鸣声和诣风雅,但它们以各种天乐为缘,随顺於色、声、香、味、触五欲,对於圣道的修行没有帮助。但如得生阿孺陀国净土,则都是不退转之果位,更不会与舆仍要退转、重入轮回者杂居一处。又其果位是不再导致轮回的无漏位,已超出三界,不再堕入轮回。轮其寿命,即与诸佛一样,并不是用数字所能计算的。其土之水鸟树林,都能演说佛法,令人得到悟解,而证无无灭之涅槃境界。
其四,依据《大经》所说,以一种音乐来加以比较衡量。经中称赞说:「从世俗的帝王到六欲诸天,其音乐之声渐渐精妙,共有八重。一重比一重胜过亿万倍,其实树之音声美丽也是这样。还有自然精妙的伎乐,其法音清和,令闻者心神娱悦,哀婉雅亮,超於十方世界,所以稽首敬礼清净国土。」
原典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1)劝归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少分似同,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
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後,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於五欲(2),不资圣道(3)。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毘跋致(4),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5),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
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校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6),音乐转妙有八重,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动。」
注释:
(1)兜率:即指兜率净土,或称弥勒净土。佛家以弥勒菩萨圆寂後,即上升兜率天宫之内院,在那儿为诸天众说法,故以之为弥勒净土。弥勒净土的信仰傅入我国也很早,东晋时著名僧人释道安即持弥勒信仰;南北朝时,各地所开石窟造像,以及所作的各种佛像,也有很大一部分为弥勒像。直到南北朝末期、隋唐之际,阿弥陀净土信仰才逐渐高扬,最後取代弥勒净土之信仰,而成为净土宗的正统。
(2)五欲:指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对外界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爱憎之情感欲望。佛家认为这些欲望是有违真理,并妨碍对真理的追求,故认为应当摒弃。
(3)资圣道:指有助於对至极真理(圣道)的追求,并使功德增长的一切言行。
(4)阿毘跋致:即不退转。
(5)无漏:漏指烦恼,无漏即无烦恼。与有漏相对。佛家以涅槃境界、菩提智慧及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都称为无漏。
(6)六天:指欲界的六重天,或称「六欲天」,它们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因居於这些天中的诸天众都未离食、色诸欲,所以称为欲界六天。
译文
(八)论求生十方净土不如归向西方净土。
问:或有人言,我愿生於十方清净国土,但不愿归於西方一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答:两者之义并不完全相同,现分三点加以论述。哪三点呢?
其一,十方诸佛国土并非不清净,然而所临之境界宽,则其心容易暗昧;境狭,则其心容易专注。所以《十方随愿往生经》说,普广菩萨封佛说道:世尊,十方诸佛国土都是庄严清净国土,为什麽诸经中偏偏赞叹西方阿弥陀国,而劝众生往生其国土呢?佛告诉普广菩窿说,一切众生浊乱者多,而具有正念者少。为了让众生专心致志,所以特别赞叹阿弥陀佛国土,强调其与别的佛国土之不同。若能依照愿力修行,无不获得利益。
其二,十方净土虽然都是清净国土,但它们的深浅难以知晓,而阿弥陀佛清净国土乃是净土法门的初门。如何得知呢?依《华严经》说:「娑婆世界的一劫,当得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极乐世界的一劫则当袈裟幢世界的一日一夜。」如此说来,其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劫的差别。所以知西方极乐国土为净土之初门,因而诸佛著重劝导。诸方佛国都没有像阿弥陀佛国土那样为诸佛反复劝诱。所以信奉净土法门者多愿往生西方。
其三,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既是净土之初门,而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则是秽土的末处。何以得知呢?如《正法念经》说:「离此东北方,有一个世界名叫斯诃。其国田土中唯有三角形的沙石,一年下三次雨,一次降雨湿润不超过五寸地。生活於那儿的众生以果子为食,以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另外还有一个世界,其中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都有翅翼,能够飞行。相逢时互相吞食,不论善恶。」这难道不是秽土的起点吗?而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乃与贤圣等共处,因此唯此才是现土的终结之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的初门,即与娑婆世界依次相接,故此土众生往生於安乐世界较便利,为何而不前往呢?
原典
第八、校量愿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方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十方净国,不愿归西方,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於中有三。何者?
一、十方佛国非为不净,然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是故《十方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叹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志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二、十方净土,虽皆是净而深浅难知,弥陀净国,乃是净土之初门。何以得知?依《华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当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如是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为净土初门,是故诸佛偏劝也。馀方佛国,都不如此丁宁,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
三、弥陀净国,既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即是秽土末处。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经》云:「从此东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诃,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湿润不过五寸,其土众生唯食果子,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复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飞行,逢者相瞰,不简善恶。」此岂不名秽土始处?然娑婆依报(2),乃与贤圣同流,唯此乃是秽土终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初门,即与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注释:
(1)类:相似之意。不类即不相似、不同。
(2)依报:也称作依果。佛家用以指众生之身所依之处,也就是所处的世界、国土、山河大地以及房舍、器具等。众生之身是由於感前业的果报而受,因此得为正报,其所依存的生存环境也就被称为依报。
译文
(九)依照《摄论》与此经不同之处,分辨所谓别时意语。
《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说下品根机的人,现世造下重罪,临命终时,相遇信奉佛法的人,劝导他以十念诵阿弥陀佛名虢,就能往生极乐净土。而依摄论师则说,这是佛说的别时意语。又,自古以来许多论师,多将此文判断为:临终十念,只能作为可以往生之因,而非即时得以往生。何以得知呢?如《摄论》中说:「如有人以一个金钱作生意,通遇贸易,可赚得一千个金钱,但并非一天就可赚得。」故尔可知所谓十念成就者,只能作往生之因,未能即得往生,所以名别时意语。
但如此解释,其实并不然。为什麽呢?凡菩萨作论解释佛经,都是想发挥佛的本意,与圣情相契合。如有所作之论与经义相违的,便是错误的。现解释一下所谓别时意语,这是说佛平常说法时,都是阐明前因後果,使道理炳然而愿。而今此部《观无量寿经》中,唯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以十念成就,即得往生极乐净土,也未说他遇去是有因还是无因。这只是世尊为劝引将来造下恶业的人,令他们在临终时能舍恶归善,乘此十念功德而往生净土,所以隐去了他前世的因缘。这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而谈果,适才称作别时意语。
何以见得?要知道所谓十念成就者,都是有遇去因缘的。如《涅槃经》说的:「如有人在遇去世已经供养遇半恒河沙数的诸佛,现在又娶大乘心愿,就能於此恶浊世中,听闻大乘佛法而不生诽谤,但不一定另有其他功德。如果已经供养了一恒河沙数的佛,现在又经发心,然後听闻大乘经教,则不但能不谤大乘佛法,而且还会心生欢喜快乐。」 以这些经文来加以验证,就可知道凡是十念成就者,都是有遇去世因缘存在的。这是真实不虚之事,如果他没有遇去世的因缘,就无缘相逢信佛的善知识,更何况十念便可得成就呢?论中说:「以一个金钱贸易而得一千个金钱,并非一日就能获得」的话,如据佛意,则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能乘念往生净土,若诸论师能破除遇去的错误见解,依据佛意,以遇去因缘的角度来探讨此十念成就,能这样理解,则能上顺佛经,下合诸论,此即是经论相辅相成,使往生净土之路通达,不再有疑惑之情。
原典
第九、据《摄论》(1)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语者。
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2),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
如此解者,将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後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3)。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
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於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馀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後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耪,复加爱乐。」
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论云:「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闭过去因,理亦无爽,若作此解,即上顺佛经,下合论意,即是经论相扶,往生路通,无复疑惑也。
注释:
(1)摄论:即《摄大乘论》,古代印度大乘论师、大乘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的无著所造。阐述大乘教义的重要论著。汉文有三种译本,以真谛所译影响较大。
(2)临终十念:即十念,十遍念佛之意。据《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下品下生者,因作五逆十恶,本应堕於恶道,受苦无穷,但其临命终时,相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并告之言,只要至心称念无量寿佛,使念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因称佛名之故,即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後即得往生西方。此即临终十念之意。
(3)宿因:指宿世之因。佛家所言今世之果即由前世之因而成,此即为宿因。
译文
第三、广设问答,解释各种疑问。以下就《大智度论》内容广设问答。
问:一切众生,自旷始以来久远之时,造下各种引起轮回的行为业力,使自己沉沦於三界之内。为什麽说能不断此系属三界的业力,只需用很短时间诵念阿弥陀佛,就能超出三界,往生於佛国净土呢?如此说来,此系属三界业力之义,又怎麽解释呢?
答:有二种解释。一是就佛法之理来勘破,二是借比喻以阐明。所说就佛法之理者,诸佛如来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有大乘的广博智慧,还有无与伦比的最上、最胜智慧。如此不可思议智慧力量,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这样许多智慧真是不可思议。
下面借比喻以说明,有七种比喻:
其一、譬如有一百个民夫,花百年时间积聚柴火,高达千仞,但一旦有像黄豆般大的火苗焚烧起来,只需半日便能烧尽。怎麽能说百年稹聚的柴火,半日不能烧尽呢?
其二、譬如有癖病(一种饮水不消,遇寒气而积块於腹之病,俗名痞块)者,乘了别人的船,因顺风顺水,顺流而下一日千里。怎麽可说生癖病的人,决不能一日千里呢?
其三、如贫穷微贱之人,因获得一祥瑞的宝物,进贡国王,王因庆贺获宝而给以重赏,使那贫者顿晴富贵起来。怎能说以数十年工作,备尽辛勤,尚且达不到这样,而那贫者暴富决无此事呢?
其四、如病弱者,靠自己的力量连驴背都上不去,但因随从转轮圣王出行,便能在虚空中飞行。我们怎能说,以那病弱者之力,决不能升於虚空中呢?
其五、又如有由十人始能围抱那样粗的绳索,需一千多人力才能制成,但有童子以剑挥去,须臾之间便斩为两段,怎可言以童子之力,必不能断此绳索呢?
其六、又如鸩鸟入水,河里的鱼蚌都被毒死,犀角触泥,死者也能救活。怎麽能说性命一断,便不可生呢?
其七、好像黄鹄鸟唤子安,子安复生,岂可说已入坟下千载,决不可能复活了呢?
世上一切事物,都有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 。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怎麽能以有限的认识能力,去怀疑无限的事物现象呢?又,在五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中,以佛法最为不可思议。你以束缚三界的业力为重,去怀疑用较少时间诵念佛名为轻,认为这决不能往生於安乐国土,必定证悟佛法,这是错误的。
原典
第三、明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论》广施问答。
问曰:但一切众生,从旷大劫(1)来,备造有漏之业,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系业(2),直尔少时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有二种解释:一就法来破,二借喻以显。言就法者,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显。
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豆许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尽也?
第二、譬如癖(3)者,寄载他船,因风帆势,一日至於千里。岂可得言癖者,云何 一日至千里也?
第三、亦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王,王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望。岂可得言,以数十年仕,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而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也?
第四、犹如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行,便乘虚空,飞腾自在。岂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虚空也?
第五、又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攸尔两分。岂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断索也?
第六、又如鸩鸟入水,鱼蚌斯鳖皆死(4);犀角触泥,死者还活(5)。岂可得言,性命一断,不可生也?
第七、亦如黄鹄唤子安,子安还活(6)。岂可得言,坟下千龄,决无可生也?
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7),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汝岂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又五不思议(8)中,佛法最不可思议,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9)者,是事不然。
注释:
(1)旷大劫:即旷劫。旷者时间久远之意,旷劫,指时间极其久远。
(2)系业:佛家以众生所造之业力,系属於三界,随众生生命的轮回而流转,绝不断灭,故称之为系业。
(3)癖:一种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疾病。据《诸病源侯论》言,由於「饮水积聚,聚於膀胱,遇冷热相搏,因而作癖。」
(4)鸩鸟入水一句:鸩是傅说中的一种毒鸟,性喜食蛇。其羽毛为紫绿色,放入酒中即能毒死人,故说「鸩鸟入水,惫蚌斯鳖皆死。」
(5)犀角触泥一句:犀角为一种名贵药材,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热病神昏,发狂吐血等症,并相傅有起死还生之神效,故言「犀角触泥,死者还活。」
(6)黄鹄唤子安一句:黄鹄为鸟名,一说即天鹅。子安为古代傅说中的仙人。相傅子安死,葬陵阳山下,後有黄鹄棲其塚树,鸣呼子安,子安即乘黄鹄而去。语见汉·刘向《列仙傅》。
(7)自力他力:以自己的领悟能力读诵经典,修习功德,以证得悟解,称为自力。以阿弥陀佛愿力,愿求往生,靠佛力扶持得不退转位,因而精勤修习,以证佛果,称为他力。他力之说,是净土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8)五不思议:指五种不可思议之事。这五种事,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以及《净土论注》等,是一众生多少,二业力,三龙力,四禅定力,五佛法力。《智度论》又说:「於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
(9)正定聚:三聚之一(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据《大智度论》等说,以能破颠倒妄心者,即称为正定。正定聚即指具有佛家所说的正确思维及认认,并能正确修行而必定能证悟佛法真理者。
译文
问:大乘经中说,业力之道,如同一杆秤,哪颐重就沉向哪头。为什麽说众生自成形以来,或百年,或十年,一直至今,无恶不造,而临终一遇信奉佛法之人,以十念相续诵佛名号,即得往生净土呢?如果是这样,大乘经中的业力哪儿重即引向何方之义,如何使人相信呢?
答:你所说亲生以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的功德焉经,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轻重之羲,应该取决於心、取决於椽、取决於决定之念,而不在於时间长短、多寡而定。
为什麽说是取决於心呢?因为其人造罪时,只是依据虚妄颠倒之心而作。而此十念称佛名号,则是由善知识以方便力安慰他,使他闻得佛法真理而作。一是产生於真实之理,一是发起於虚妄之心,两者怎能相比呢?譬如千年暗室,一旦光线射入,上便光明朗朗,岂可说黑暗在室千年,而不能马上除去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说:「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然於亿万劫中,因爱欲而为各种罪所覆盖,但若听闻佛法後能一反过去,心念向善,其罪即得消尽。」这就是说要取决於心。
为何又说取决於缘呢?这是说其人造罪时,自是依止於妄想而作,依人生各种烦恼的果报而有众生。今所说此十念,是依止于无上信仰之心,是依据阿弥陀如来的真实清净无量功德之名号而生的。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彻筋破骨,但若听闻药鼓之声,便能箭出而毒除。岂可说因为箭深毒厉,以致於听到药鼓音声,仍不能拔箭去毒呢?这就是所谓取决於缘。
又,为何说在於决定呢?其人造罪时,是因为「有後心」、「有间心」的作用。
现在所说的十念,则是由无後心和无间心而生起,所以说是决定。又《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阴风如刀,肢解他的身体,死亡的痛苦逼迫他的精神,使他心身遭受极大的畏惧和恐怖。所以一遇信奉佛法的善知识,就会产生勇猛的气慨,使心相继诵念佛号,十念相继就是增长他的善根,使他得以往生佛国。又好像有人临阵杀敌,必定竭尽自己全力。十念之善也是那样,尽了自己的全部善力。又如人在临终时,若产生一念邪见,便会增加自己的罪恶心,便会推翻自己积聚的所有福慧,即刻堕入恶道。」
原典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院路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1)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後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後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路之时,刀风(2)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注释 :
(1)依止:依即依赖,止为止於某处。
(2)刀风:比喻风之猛利,有如刀一样。佛家言,人命将终之畸,有风气起,能吹断人的筋骨血髓,如同利刃肢解人体,引起极大的痛苦,此即谓之刀风。
译文
问:既然说临终十念所生的善能灭尽一生的恶业,从而得以往生净土,未知多少时刻才算作十念?
答:如按经论所说,则以百分之一的生灭为一刹那,六十个刹那就是一念。这是按照佛经的一般解释。现在所说的「念」,则不取这种计算时刻的解释。只要忆念阿弥陀佛,若从总体观想,或从个别局部地观想,随著心念所缘,不间杂其他杂念,就可称为十念。
又,所谓、十念相续」者,只是圣人们概而言之,只要能稹念凝思,尊注於一心而不思虑其他雉事,使善菜得成即可。也不需劈心费力去记住数字。另外,如果是修 行已久的人念佛,应如上面所说:但若是刚弱始念佛的人修行峙,也可用琵敷的方法。
又,所谓「十念相续」者,只是圣人们概而言之,只要能积念凝思,专注于一心而不思虑其他杂事,使善业得成即可。也不需劳心费力去记住数字。另外,如果是修行已久的人念佛,应如上面所说;但若是刚开始念佛的人修行时,也可用记数的方法。这也是依照先圣之教。
原典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1),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氵凡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迳於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
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2)成办,便能不用,亦未劳纪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注释:
(1)一刹那:是形容时间极短的时间计量单位。有多种不同说法。一般解释为一弹指间,有六十五刹那。
(2)业道:众生所作善恶之业,能使人趋向於轮回之道,故称之为业道。
译文
问:我现在想要依你所劝修行念佛三昧,但不知在计念时会产生什麽情况?
答:譬如有人在空旷之虚,正好碰见怨家或强盗,拔刀来追杀。此人立即逃走,看到前面有一条大河拦住去路,他必定未到河边即思考:我到河边,是脱下衣服渡河呢?还是就这样穿著衣服渡遇去?如脱衣渡河,恐怕时间来不及;如穿衣服渡河,又怕首级难以保全。此时他只能一心思念如何渡河,没有心思再想其他杂事。修行念佛者也是这样,念阿弥陀佛时,也好像那人思考如何渡河,必须念念相继,没有其他念头杂於其间。或可思念佛的法身,或可意念佛的神通力量,或忆念佛的无比智慧,或忆念佛眉间的白毫相,或忆念佛的其他各种美好相貌,或忆念佛的本誓愿等。称名念佛也是这样,只要能专心一致,相续不断地诵念,定能往生于佛前。
劝谕後代学佛之人,若欲会通真俗二辞之义,知晓虽念佛而念不可得,便是进入了智慧门;如能系念於佛而此念相续不断,便是功德门。所以经中说:「菩窿摩诃萨必须坚持以功德、智慧修其心。」如刚开始学佛者,未能破除有相之见,但只要能依佛形相专心致志地念佛,必定能得往生,不要有任何怀疑。
原典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味(1),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答曰:譬如有人,於空旷回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馀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2),或念佛相好(3),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今劝後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注释:
(1)念佛三昧:是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一种禅定三昧。佛教的诸禅观之一,也是净土宗特别重视的一种修习内容。念佛三昧的方法,很早就傅入漠地。东汉支识所译的《般舟三昧经》中,就曾说到,行者若以一昼夜,及至七天七夜,一心念十方佛,便能在禅定中见到佛现眼前。东晋时,卢山慧远大师就在般若台阿弥陀佛像前发愿往生,并与同道诸人共修念佛三昧。《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行念佛三昧,即能除无量亿生死之罪,见十方诸佛现前等等。
(2)毫相:即眉间白毫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3)相好: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略称。佛家说成佛者以功德圆满,其身上能呈现出与众生不同的种种特异的相状,概括而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简称为相好。
译文
又问:《无量寿经》说:「十方众生,至心信奉及乐於来生我国土者,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相续,若还不能往生的话,我决不成无上正等正觉。」今有世人听说此圣教後,便於现世一点也不在意修行,任意所为,唯想在将临终时再修行念佛,对这种人和事当如何看待?
答:道种作法是完全错误的。为什麽呢?经中说十念相续,似乎不难,但诸凡夫心如野马,意如猿猴,经常守持不住,何曾停息过?必须先发起信心,预先克期念佛,使习惯自然养成,然後善根得以坚固。
如佛告诉国王:如人平时积累善行,其死时便无恶念。如树先已倾斜,那麽它必随弯处倒下。若肢解形体的刀风一旦刮起,百苦汇集於身,假如不是平时积习成性,临时念佛,是起不了有力的功用!应该预先约好志同道合者三、五人,临命终时,互相不断开示启发,为其称诵阿蒲陀佛名号,求生安乐净土,念佛之声不断相续,使成十念。好像以鼠印於印泥,印虽坏而印文成。这样命终时,就是生於安乐国土时。一旦进入必定证悟者的行列,还有什麽可忧虑的?大家应该衡量一下这种巨大的利益,为什麽不预先修行克期念佛呢?
原典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1),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辨?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鼠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注释:
(1)六尘:指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以此等客观外在的境界,能引起众生心念欲望,有污清净之心,所以称之为尘。
译文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一切众生归根到底没有生灭,好像虚空一般。」为什麽天亲、能树菩萨等都愿意往生呢?
答:说众生毕竟没有生灭、有如虚空者,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如凡人所见实有众生、实有生死等。但若从菩萨往生而言,其毕竟如虚空,就如说兔子角一样虚假不实。二者,现在所说的生是由因缘而生,因为是因缘而生,所以这种生就是假名;因为是假名,所以这个生就是无生。这与佛法道理并不违背,并非如凡夫所说真的有众生,真的有生死啊!
原典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1)。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2)。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注释:
(1)兔角:本为虚无之物,佛家用以比喻虚妄不实之意。
(2)因缘生:佛家讲因缘,谓世界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起,故称因缘生。
译文
又问:生是事物的「有」之本,乃是各种累滞的根源。若知道这一点,那麽舍生而求无生者可有解脱的希望。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此生而求那生,这个生何时才能完结呢?
答:然而那净土乃是阿弥陀佛清净本愿的无生之生,并非如三界众生,因爱染而执著之生也。为什么呢?法性清净,其本质上是没有生灭的。所说生者,只是往生者的情而已。
原典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1),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2)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3)众生,爱染虚妄执着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注释:
(1)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元即本源,渊源之意。佛家追求不生不灭,涅槃寂静之境界,故以生为累。因为有生,而产生老、病、死等一系列烦恼,有生而有爱欲等诸欲望执著,所以说生为有本,是众累之元。
(2)无生:即没有生灭,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3)三有:即指三界。以三界众生欲有、色有、无色有,故称三有。是世俗世界的统称。
译文
又问:如上所言,能理解生无生灭者,当为上品生者,如果是这样,那麽下品往生,乘十念而生净土者,岂不是取其实生吗?若认为实生者,即堕於二疑(疑事、疑理),这样,一恐怕不得往生净土,二又不能作为无生之因啊。
答:可从三方面来解答。
一、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放之於浊水之中,因为宝珠之力,使水即得澄清。这就如同人虽有无数生死罪浊,但若闻阿弥陀佛至极无生清净名号,就好像摩尼宝珠投入浑浊的心水之中,即能灭除罪念,使心澄清,便能得往生。
二、如用玄黄色的丝帛包裹摩尼宝珠,投之於水,水即变成玄黄色。清净佛土有阿弥陀佛名号为无上宝珠,以佛的无量功德为帛包裹,投之於往生者的心水之中,怎能不使它转生为无生之智呢?
三、好像在冰上燃火,火猛则使冰融化,冰化为水则将火浇灭。下品往生之人,虽不知诸法本性无生无灭之理,但以称念佛名号之功德力得以往生,愿生佛国净土,既至无生无灭的境界,其有生灭的见解之火就自然消灭了。
原典
又问曰:如上所言,知生无生,当上品生者。若尔,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岂非取实生也?若实生者,即堕二疑(1),一恐不得往生,二谓此相善不能与无生为因也。
答曰:释有三番。
一、譬如净摩尼珠(2),置之漏水,以珠威力,水即澂清。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便往生。
二、如净摩尼珠,以玄黄帛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岂不能转生为无生智乎?
三、亦如冰上然火,火猛则冰液,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
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注释
(1)二疑:於佛法之理生犹豫不决之心,称之为疑。疑分二种,即疑事、疑理,称为二疑。大乘佛教认为此二疑有碍佛道之修行,故都应断除。
(2)净摩尼珠:即摩尼宝珠,又称如意珠。一说出自於龙脑,又说出於摩竭大鱼之脑等等。相传此珠毒不能侵,火不能烧。《涅槃经》中锐此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译文
又问:依何种身而说往生呢?
答:世间之人都是五蕴和合而成,只是假名称作「人」,在这些假名人中,修习各种法门,以前後相续之念(心的思维作用)为因。秽土的假名人投生於净土後,前后两者不能肯定说是同一人,也不能说两者完全不同。前心与后心也是这样。为什么呢?若肯定是同一人,那麽便否定了因果作用;若肯定两者完全不同,则否定了他们之间的相续关系。以此义故,横与竖虽然有别,但始终是同一个修行者。
原典
又问曰:依何身故,说往生也?
答曰:於此闻假名人(1)中,修诸行门,前念与後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後心亦如是。何以故?若决定一,则无因果;若决定异,则非相续。以是义故,横竖(2)虽别,始终是一行者也。
注释:
(1)假名人:佛家义为,众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物质及精神因素和合而成,离开此五种因素,则无众生的存在,因此众生的个体实际上是虚妄不实,仅仅是以假名得作为「人」,所以叫假名人。
(2)横竖:空间的广延称为横,时间的延续为称为竖,指时间与空间。此句的意思是说,众生往生净土以後,时间与空间都有了差异,秽土的众生与净土的众生既非一,亦非异。但从生命延续的角度来看,始终是一个修行者。
译文
又问:若人只要能称佛名号,就能除却各种障碍,那样的话,就好像有人以手指指月亮,不仅月光能除去黑暗,连这个人的手指也能消除黑暗了。
答:世上万物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为什麽呢?有的事物名称与实际相契合,其名即体现了法;有的事物名称与实质并不相符,名和法自然就有差别。名法相符合者,就如诸佛、菩萨的名号、各咱禁咒以及经文等等。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使在酉时、亥时行此禁咒,便能使病患者得以痊癒。又如有人被狗咬伤,以炙过的虎骨治疗,患者立即得癒。如当时没有虎骨,即以手掌按摩患处,口中唤称「虎来虎来」,患者也舍痊癒。
或者假如有人脚筋扭伤,以炙木瓜枝治疗,患者即能痊癒。如当时没有木瓜,则以热的手抚於患处,口中唤言「木瓜木瓜」,患者也能得癒,我曾亲自试遇其功效。为什麽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所唤之名与其理相契合的缘故。以名与理法不相符合的现象,就如以手指指月之例。
原典
又问曰:若人但能称佛名号,能除诸障者,若尔,譬如有人以指指月,此指应能破闇也。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何者?自有名即法,自有名异法。有名即法者,如诸佛菩萨名号、禁咒音辞、修多罗(1)章句等是也。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令酉、亥行禁,患者亦愈。又如有人被狗所啮,炙虎骨熨之,患者即愈。或时无骨,好攋(2)掌摩之,口中唤言:「虎来虎来」,患者亦愈。
或复有人患脚转筋,炙木瓜枝熨之,患者即愈。或无木瓜,炙手磨之,口唤:「木瓜木瓜」,患者亦愈。吾身得其效也。何以故?以名即法故。有名异法者,如以指指月是也。
注释
(1)修多罹:梵语音译,或作修妒路、素怛缆等。本来的意思是以线贯花,使之不散。以佛教经文能贯通佛法大意,故以修多罗指经,特指怨、律、论三藏中的经藏部分。
(2)攋:音辣,即以手掌披。
译文
又问:如人只要能称念弥陀名号,就可灭除十方众生的无明黑暗,得以往生净土。然而有的人称名忆念,但其无明愚昧仍然留存,不能满足其所愿,这是什麽道理呢?
答:这是因为没有如实修行,故其所称之名号与义不相契合的缘故。为何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他不知诸佛之身,即是世界万物真理之法身,而将他看作寻常物质之身。
此外另有三种不相应之义:一是他的信心不淳,若存若亡。二是他信心不专一,犹犹豫豫而不坚定之故。三是他信心未能相续不断,中间夹有杂念的缘故。这三者是互相牵连的,若能相续不断,则是专心一意。但能专心一意,便是淳纯之心。如果有了此淳心、一心和相继之心,便一定能得往生。
原典
又问曰:若人但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1)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馀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注释:
(1)无明:佛家指凡夫因不懂佛教真理而愚昧无知,故又称为痴,或愚痴。这是引起众生轮回的根本原因。由无明而引起的认识及心念,都是虚幻不实,要证悟涅槃之理,必须要灭除无明。
译文
第三大门可分作四层加以评述:
一、辨别难行道和易行道。
二、说明时机和劫运的大小区别。
三、明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处於此三界五道中,乘著善、惑两种业力,遭受苦、乐两种果报,轮回无穷,无数次投生。
四、援引诸佛菩萨等圣者之教,加以证明,以劝导後人产生信仰,追求往生西方净土。
原典
第三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
第二、明时劫大小不同。
第三、明从无始(1)世劫已来,处此三界五道,乘善、恶二业,受苦、乐两报,轮回无穷,受生(2)无数。
第四、将圣教证成,劝後代生信求往。
注释:
(1)无始: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众生,都以因缘之故而不断流转轮回,每一生命都由前世因果而来,每一事物均以因缘和合而成,既无开始的一端,故而称之为「无始」。
(2)受生:众生受因果之报而投生於六道之中,即称之为「受生」。
译文
第一、分辨难行道和易行道。先提出此两种途径,然後再加以问答解释。我们既
然居住在似烈火燃烧著的三界之内,实在想想应该感到畏惧恐怖。唯有仰仗大圣佛陀,
以三乘之车求得解脱,而羊车和鹿车,仅是佛的方便说教,末达究竟证悟的境界。佛陀呵斥邪见,认为它们阻碍了进一步追求佛道之途。於是进行迂迥曲折的诱导。如果不经过羊车、鹿车而直接攀登大乘之车,虽也是修行的一种途径,但只恐怕现在处於退转之位的众生,因修行的路途艰难遥远,自己德行未立,难以获得进展。所以龙树菩萨说:「要求得不退转位,有两种途径。一是难行道,二是易行道。」
所谓难行道,是说在充满五种秽浊污垢的世界,没有佛陀降世的时候,追求一直向上而不退转的果位很难。这些困难有很多种,大致而言有五种。哪五种呢?一是与佛法相违背的各种外道教义兴盛,扰乱了菩萨追求佛法之道。二是追求小乘果位的声闻弟子们,只求个人的自我解脱,阻碍了慈悲普度的大乘佛法傅播。三是不信佛法的恶人乱世,破坏别人的殊胜功德。四是三界众生中所有的人和诸天,都颠倒善恶因果,破坏别人的修行。五是光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没有佛的本愿力,亦即是说没有他力的扶持。诸如上述各种事,触目皆是,好像陆上行路,光靠两腿步行,十分艰难,所以称作难行道。
所谓易行道者,是因为信仰佛教的因缘,发愿往生净土,起大智慧心,建立功德,修各项善业,依藉佛的愿力,即能得到往生。加以佛力护持,即能进入大乘正定聚。所谓「正定聚」就是能一直通向无上正觉而决不再退转的果位。这就是如同行水路,乘坐舟船,较为省力快乐,所以名易行道。
问:佛法圆满的境界是一个整体,没有差别的,修习佛道的因缘也应当与此相应,为什麽在此土修因向佛果是难行道,而往生净土以期望菩提佛果,别名易行道呢?
答:诸部大乘佛典说明,一切修行方法,都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之分。什麽叫自力?譬如有人惧怕生死,发心出家,修习禅定,激发神通,游行於四天下,这就名为自力。什麽叫他力?例如有羸弱体虚之人,以自己的力量还上不了驴背,但若随从转轮圣王,却能随行於虚空中,周游四天下。这是借助了转轮王的威力,所以名为他力。众生也是这样,在此土发起信心,修习功德,发愿往生净土,这是自力。临命终之际,阿弥陀佛坐莲台前来接引,即得往生西方净土,此为他力。
所以《无量寿经》说:「十方人天如果想要往生安乐国土者,无不是以阿弥陀如来弘大誓愿力为助长自己善缘的力量。如不这样,那麽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徒然虚设的。」这是告诉后来的学佛者,既然有他力可以凭藉,就不必自己束缚自己,枉自在三界火宅中多受煎熬。
原典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者,於中有二:一出二种道,二问答解释。余既自居火界(1),实想怀怖,仰惟大圣三车(2)招慰,且羊鹿之运,权息未达,佛诃邪执,障上求菩提,纵後回向,仍名迂回。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险径遥长,自德未立,难可升进。是故龙树菩萨云:「求阿毘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言难行道者,谓在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毘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所有人天,颠倒善果,坏人梵行(3)。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故曰「难行道」。
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毘跋致不退位也。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故名「易行道」也。
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游四天下,名为自力。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
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4)也。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後学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注释
(1)火界:指世俗众生所居之三界。因三界之中,充满各种烦恼众苦,有如一座火宅,众生在其中无片刻之安,故称之为火界,或火宅。
(2)三车:指羊车、鹿车和大白牛车。用以比喻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下文羊鹿之运,即指羊车和鹿车,也即声闻和缘觉行者,语见《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3)梵行:清净无欲之行,称之梵行。也泛指一切追求证悟佛理之修行。
(4)增上缘:佛家所说的「四缘」(即生成和引起事物现象的四类条件)之一。指对事物现象的生成和发展产生帮助的因素。这里指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众生修习往生西方净土的推动力,故称之为增上缘。
译文
二、辨明劫运之大小。如《大智度论》中说,劫有三种:一、小劫,二、中劝,三、大劫。
假如有一个四十里见方的城廊,其中堆满芥子,高也四十里。有诸长寿天众,每隔三年去其一粒,这样一直到芥子全部去尽,其所需要的年代,即称之为一小劫。
如有一个八十里见方的城廓,其中堆满了八十里高的一堆芥子,也如前面听说那样,直到芥子去尽,方称为一中劫。
如是一百二十里方圆的城廓,堆满同样高的芥子,再如前一样去尽,所需时间方称为一大劫。
或者是以一长寿诸天,每隔三年以仅仅三铢的天衣,挥拂一块八十里高下方圆的巨石,一直到巨石被拂尽,所需的年数,称为一中劫。其小石和大石,也类似於前中劫那样,这儿就不再赘述。
原典
第二、明劫之大小舌,如《智度论》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满中芥子,有长寿诸天,三年去一,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1)一拂,天衣重三铢,为拂不已,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注释:
(1)天衣:为诸天所穿之衣,重量极轻。《璎珞本业经》中说,净居天之衣,重三铢。铢为古代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
译文
第三层内容可分作五点解释:
㈠明无始以来经历了许多劫,众生在此轮回无穷,无数次投生。如《智度论》说,在人世中,或者在张家死而生於王家,死於王家后又生於李家,如此这般,遍尽阎浮提界。或在同一家中生,或投生於别一家;或是在南阎浮提死而投生於西拘耶尼洲。其余三方天下,也如我们阎浮提洲一样。或如在四方天下死,另投生於四天王天,也是如此。或在四天王天死,投生於忉利天上;在忉利天死,投生於另外更上的四重天,也都是这样。色界还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这儿死去投生於那儿,每重天中都是这样。或于色界死,生于阿鼻地狱;在阿鼻地狱死,投生于其他地狱;在其他地狱死,投生於畜生道中;畜生道中死的,又投生於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的,或生於人、天之中,如是这般轮回於六道之中,备尝苦报和乐报,生死无穷。胎生的是这样,其余卵生、湿生、化生的也是这样。
所以《正法念处经》说:「菩萨为济度众生而化生现形,告诉诸天众说,众生经过此百千道生死,执著欢乐而放逸自己,不修习佛道、不知不觉间,前世福报享受已尽,到这时乃要堕入三恶道中,遭受各种痛苦。」
所以《涅槃经》也说:「这一身体是各种苦聚集而成,身上一切都是不洁净的,充满各种扼缚、痈疮等,根本没有意义和利益可言。不仅人类之身是这样,即使享受各种欢乐、幸福的诸天之身,也都是这样。」
所以经中又说:「要劝大家精勤修行,不要放逸。」为什么呢?因为放逸是众恶之本,不放逸、勤於修行,才是众善之渊。就如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是各种光亮中最明亮的,不放逸之法也是这样,在各种善法中是最上的善法。也如同须弥山是所有山中最高的山,不放逸法也是所有善法中最高的善法。为什么呢?一切恶法都是由放逸而产生,一切善法则以不放逸为根本。
原典
第三门中有五番:
第一明从无始劫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如《智度论》云,在於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尽阎浮提(1)界,或重生,或异家生。或南阎浮提死,西拘耶尼生,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2)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3)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4);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系地狱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道,受苦乐二报,生死无穷。胎生(5)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是故《正法念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6)不修道,不觉往福侵已尽,还堕三涂受众苦。」
是故《涅槃经》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
是故又彼经云:「勤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是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於诸山中,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犹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注释
(1)阎浮提:即佛家所指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所居之处,在须弥山之南部,又称为南赡部洲。佛家称我们所住之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之四周有四大洲,东方为东胜身洲,南方为南赡部洲,西方为西牛货洲,即下文所说的西拘耶尼。北方为此俱卢洲。此四大洲又称为四天下。
(2)四天王天:是四位护世天王所居之处,位於须弥山的半山腰。佛教相传,那儿住著四个天王,各自守护著一方天下。
(3)忉利天:欲界六天之一,在四天王天之上,须弥山顶。
(4)阿鼻地狱:意为无间地狱,是说入此地狱者将受苦无间,故称。是佛教所说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将堕入此地狱中。
(5)胎生:与卵生、湿生、化生一起,是佛家所说的生命诞生的四种形式。下文的三生,即指卵生,湿生、化生。
(6)放逸:指在身心上放纵自己的欲望,因而离诸善行,妨碍众生之修道,是诸烦恼法中的一种,与不故逸相对。
译文
㈡问:虽然无始以来,六道轮回没有边际,但不知一劫之中,既称为流转,则要经过几次投胎?
答:如《涅槃经》所说,取来整个世界的草木,将它们截为四寸长短的计数筹码,用以计算一劫之中,因多次投生而有的父母数量,其数是令人惊愕不已的。或者说在一劫之中,因投生而吸饮的母乳,比四大海的海水还要多。或者说在一劫中多次死去而遗留下来的身骨,好像毘富罗山那么高。这样,自久远之劫以来,徒然沉沦於生死轮回之中,一直到如今,还是一个凡夫之身,何曾考虑过这些问题?真是令人伤叹不已!
原典
第二问曰:虽云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际,而未知一劫之中,受几身数而言流转?
答曰:如《涅槃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1)草木,截为四寸筹,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2)。或云一劫之中所饮母乳,多於四大海水。或云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毘富罗山(3)。如是远劫已来,徒受生死,至於今日,犹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伤叹不已。
注释:
(1)三千大千世界:或称三千世界,或称大千世界。泛指一佛所教化的区域。
(2)澌:音斯,尽的意思。
(3)毘富罗山:古印度摩竭陀国境内的一座大山,为当时著名的山,故佛经中常用以为喻。
译文
㈢又问:既说久远旷劫以来,曾经投生受身无数次,这是为让人产生厌弃的情绪概而言之呢?还是确有经文加以证实的?
答:这些都是大圣之教,有明文可查。如《法华经》说:「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号称大通智胜如来的佛陀出世,当时有十六个王子,各升座说法教化众生。每一个王子都教化了六百万亿恒河沙数的众生。其佛灭度以来,已经至极久远,所以其数更无法数清了。」为什么呢?经中说: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以为墨。佛说,此人过一千个这样的国土才用墨点一点,而且这一点只是微尘那样大小,尽所有土地,用尽这么多墨。佛说,此人所经国土,不论点与不点的,都抹为尘土,以一尘为一劫,那位佛灭度以来,已经超过了这么多数的劫。现在的众生,乃是当时十六个王子座下曾受教法之众。所以经中又说:「以这样的因缘而说这部《法华经》。」《涅槃经》中又说:「一是王子,一是穷人,两者不断往返转生。」所说的王子乃是现在的释迦佛,亦是当时的第十六个王子;所说的穷人即是现在的芸芸众生。
原典
第三又问曰:既云旷大劫来,受身无数者,为当直尔总说令人生厌?为常亦有经文来证?
答曰:皆是圣教明文,何者?如《法华经》云:「过去不可说久远大劫,有佛出世,号大通智胜如来。有十六王子,各升法座,教化众生。一一王子,各各教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其佛灭度已来,至极久远,犹不可数知。」何者?经云:总取三千大千世界大地,磨以为墨。佛言,是人过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佛言,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幼,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今日众生,乃是彼时十六王子座下,曾受教法,是故经云:「以是本因缘,为说《法华经》。」《涅槃经》复云:「一是王子,一是贫人,如是二人互相往反。」言王子者,今日释迦如来,乃是彼时第十六王子也;言贫人者,今日众生等是。
译文
㈣问:如此众生既然流转於许多劫中,然三界之中,投生於哪一道的众生最多呢?
答:虽然说是处於流转之中,但是六道之中,以投生於三恶道中较多。如经中说:「於虚空中量取约八个手臂方圆的面积,从地上一直通向色究竟天,在这个范围内所有可见的众生数量,即多於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和诸天之数。」所以知道投生於恶道的众生较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恶容易,而善心难以生成。只要看看现在的众生,一得到富贵,便做出放逸自己而破坏了戒法之事。诸天之中也是这样,耽著於欢乐的比较多。所以经中说:「众生等如此流转於生死之间,经常以三恶道为自己投生之家,而於人、天之中则短时地投来即便匆匆离去,好像是旅途中的客店而已。」
依《大庄严经论》,劝一切众生经常要系念现前。偈说:
当你年富力强而无各种忧患之时,
常常会有懈怠之情而不愿努力修行;
贪著于经营种种世俗的事务,
从未想到要修习布施、戒律和禅定。
一旦生命即将终结死到临头,
方悔恨平时未及时修习善行,而於此时才临时抱佛脚;
聪明的人应当於平时仔细观察,
灭除色、声、香、味、触等种种欲念妄想。
只有平时努力修行,守持心念者,
临终时才不会产生悔恨;
心念意志既然专注於一,
就不会产生杂乱之念。
有智者平时常守持己心,
临终时意念才不会散乱;
如平时不修习使心专注於一,
临终时心意必然散乱。
此心如经常放逸散乱,
就如同以石磨来训练战马;
如果战斗一旦爆发,
这些战马就只会回旋而不会勇往直前。
原典
第四问曰:此等众生,既云流转多劫,然三界之中,何趣受身为多?
答曰:虽言流转,然於三恶道中,受身偏多。如经说云:「於虚空中,量取方圆八肘(1),从地至於色究竟天(2),於此量内,所有可见众生,即多於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之身。」故知恶道身多。何故如此?但恶法易起,善心难生故也。今时但看现在众生,若得富贵,唯事放逸破戒。天中即复著乐者多。是故经云:「众生等是流转,恒三恶道为常家,人天暂来即去,名为客舍故也。」
依《大庄严论》,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
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
贪营众事务,不修施戒禅。
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
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3)想,
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
心意既专至,无有错乱念。
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
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
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磑,
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注释:
(1)肘:古印度度量长度的单位,据《俱舍论》说,以二十四指节为一肘。《四分律羯磨疏》言一肘为一尺八寸,另有多种说法。
(2)色究竟天:色界诸天之一,位於色界的最上一层。
(3)五欲:指人的心念对於外界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欢喜爱乐,或厌恶痛恨之情感。佛家以五欲为引起人的烦恼,妨害修行的因素,故而当断除。
(4)磑:碾米用的石磨。
译文
㈤又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久远劫来应逢许多佛,为什么至今仍是轮回於生死之中,没有出离三界火宅?
答:依照大乘圣教所说,是因为众生没有获得二种能排除生死的殊胜法门,所以未能出离三界火宅。哪二种胜法呢?一是圣道,二是往生净土。其中圣道一种现在难以证悟,一则因为离诸佛陀圣者时代遥远,二则因为佛理深奥而众生理解能力太差。所以《大集月藏经》说:「在末法时代中,亿亿众生生起修道之心,没有一人能获道的。当今正是末法时代,现在世界充满五种污浊,因此唯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往佛道。」所以《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曾经发愿,如有众生,即使一生造恶,但只要临命终时刻,以十念相续,称诵我的名字,就必能往生於我的国土。如不能往生的话,我决不证悟无上正等正觉。」
又由於一切众生都不自量力,对於大乘佛法、诸法实相、第一义空等佛法真理都未曾用心,如说到小乘佛法修行四谛、八圣道支,乃至一直修到阿那含、阿罗汉果位,断灭欲界的五种结惑,除去色界、无色界的五种结惑,无论道俗都是如此。纵然获得人天果报,都是因为行五戒十善才能招致此等果报,然而能获这种果报的人也很稀少。如说到起恶心、造罪业,却如暴风骤雨,既凶又猛。所以诸佛以大慈悲之心,劝引众生归向净土。即使一生造罪者,只要能专心致志地经常念佛,一切障孽自然能消除,定然可以得到往生。为什么不想想,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往生的信念呢。
原典
第五又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看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1)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2),断五下(3),除五上(4)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注释:
(1)末法:即末法时期。佛教认为,当佛陀入灭後,佛法的流传,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当末法时期,佛法将灭,众生根机浅钝,无法证悟佛道。末法思想是净土信仰的重要基础。
(2)那含、罗汉:即阿那含、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者证悟的果位。阿那含意为不还,指通过修行,已断灭欲界九品之惑,不再来欲界受生。阿罗汉果若狭义言之,则是小 乘修行的最高果位,意为无学,指到达了修行的顶端。获此果位者已灭尽烦恼,应受人天供养,并进入涅槃境界,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之中。
(3)五下:指五下分结,结是系缚而不得解脱的意思。五下分结是欲界的五种结惑,因它们起自欲界,不能超出欲界,所以称之为下分结,是相对於色界、无色界的上分结而言。
(4)五上:即指色界、无色界的五上分结。所有五下,五上结惑,都属众生之烦恼,因此须断除。
译文
第四、以下引证佛陀圣教,以劝导众生欣求往生,坚定信念。按《观佛三昧海经》说:「那时聚会中有财首菩萨对佛说:『世尊,我追忆过去无数劫以前,有佛出世,也称作释迦牟尼佛。其佛灭后,有一个名叫金幢的王子,心怀骄慢邪见,不信奉佛法。有一位善知识名叫定自在的比丘告诉王子说,世上有佛像,极为可爱,你可到塔中去看一看,观看一下佛的形像。这时王子听从了善友的劝导,进塔中观看佛像。他见到佛像的各种美好相貌,对比丘说,佛像端严尚且如此,更何况佛陀的真身呢?北丘告诉王子,见到佛像,如不能礼拜,也应当称言南无佛。王子回宫以后,心中还在思念塔中的佛像,即於下半夜睡梦中见到佛像,心中生起极大的欢喜之情。随后便舍弃了邪见,归依了佛、法、僧三宝。寿尽命终以后,由於先前入塔称念佛号的功德,即得相逢九百亿亿的佛。并且在诸佛跟前经常精进修行,获得了很深的念佛三昧功德。由于念佛三昧的功力,又使诸佛现於面前,都授予他将来必定成佛的预记。从那时以来,经历了百万无数劫而从不堕於恶道中,直到今日获得了健行禅定。那时的王子,就是我财首也。』当时会中还有十方无数诸大菩萨,各自叙说自己的本缘,都是因依仗念佛之力而得果。」
佛告诉弟子阿难:「此观佛三昧,是医治一切众生犯罪的药。是破戒者的救护,是迷途者的指引,能使盲者复明,能启发愚者的智慧,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搏杀诸烦恼贼的勇将,是诸佛世尊的无碍神通,是引发首楞严等诸禅定的渊源。」佛告诉阿难:「你今要好好护持此念佛三昧,千万不能忘记丢失。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诸佛,都说此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乃至现在贤劫的千佛,从开始发心时,都是因为此念佛三昧力量的缘故,而获得无上圆满的智慧。」
又如《目连所问经》中说:「佛告诉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水中浮动的草木,前後互不相顾,但都会聚於大海中。世间也是这样,虽然有豪贵,富乐自在,但却不免生老病死之苦。只因不信佛经,所以到下一世为人更加痛苦,不能投生於千佛的国土。所以我说无量寿佛国土,易往易行,但人们不能修行往生,反而从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这样的人是无眼的瞎子,是无耳的聋子。」经教既然如此说,我们何不舍弃难行道而选择易行道呢!
原典
自下第四,引圣教证成,动信求生者。依《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有财首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世,亦名释迦牟尼佛。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曰金幢,憍慢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世有佛像,极为可爱,可暂入塔,观佛形像。时彼王子,从善友语,入塔观像,见像相好,白言:比丘,佛像端严,犹尚如此,况佛真身!比丘告言:王子,今见佛像,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还宫系念,念塔中像。即於后夜,梦见佛像,心大欢喜,舍离邪见,归依三宝,随寿命终。由前入塔,称佛功德,即得值遇九百亿那由他佛,於诸佛所,常勤精进,恒得甚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力故,诸佛现前,皆与授记(1)。从是以来,百万阿僧祇劫,不堕恶道。乃至今日,获得首楞严三昧。尔时王子者,今我财首是也。』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
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闇者灯,烦恼贼中大勇猛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2)。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味,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3)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味力故,得一切种智。」
又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有浮草木,前不顾后,后不顾前,都会大海。世间亦尔,虽有豪贵,富乐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佛经,後世为人,更甚困剧,不能得生于佛国土,是故我说无量寿佛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经教既尔,何不舍难依易行道矣!
注释:
(1)授记:授与记别,指佛对诸弟子作将来必定作佛的预言,一作记莂。
(2)游戏:指诸佛、菩萨以神通力游於世间,以佛法教化众生为自娱之事,称之为游戏。
(3)贤劫:劫即梵语音译劫波之略,是形容时间长久的计时单位。佛家指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劫时为贤劫。据说在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劫中,将有一千佛出世,所以称贤劫。
♡ 喜欢 (0)
译文
(五)破除如生净土则唯有喜乐之事,而妨碍修道之错误见解。
问:或有人说,净土之中,唯有诸般快乐,多种喜悦之事,反而妨碍荒废了修道之业,何必定愿往生呢?
答:既然说是净土,就没有诸污秽。如谈到耽著於欢乐,便是贪爱烦恼,怎么能说是净呢?所以《大经》说:佛园净土的人天众生,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四十八愿」中说:十方人天众生来生於我国土者,其中若有贪念妄计其身的,我便不成无上正等正觉。《大经》又说:西方佛国的人天众生,无所谓适意不适意的感觉,又哪来耽著欢乐之理呢?
原典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者。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著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若言著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是故《大经》云:彼国(1)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又四十八愿(2)云:十方人天,来至我国,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大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3),何有著乐之理也。
注释:
(1)彼国:即指西方极乐净土。
(2)四十八愿:指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在修习时所发之誓愿,具体内容见《无量寿经》。
(3)适莫:适者合适、适宜;莫者即不适宜。无所适莫即无适与不适之感,随意自在之意。
译文
㈥破认为求生净土只是小乘的观点。
问:也许有人说,求生净土,便是小乘教义,何必去修习它?
答:此说也不然。为什麽呢?只因小乘教义中,一向不谈往生净土的缘故。
原典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
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译文
(七)会通兜率天宫与西方净土之义,而劝众生归向西方净土。
问:若有人说,我宁愿生於兜率天宫,而不愿归向西方净土。这种说法又如何呢?
答:兜率天宫与西方净土之义并不相同。有一小部分似乎相近,但主要性质却不一样。有四种差别,哪四种呢?
其一,弥勒世尊在兜率天宫,为那儿诸天众敷演不退转之佛法,闻其法而生信仰者获得利益,名为信同。那儿的诸天众贪著欢乐,而未生信仰者数量也不少。而且,虽然生於兜率天,但其果位是退转之位,所以经中说:「三界没有安全之处,犹如一座起火的住宅。」
其二,往生兜率天者,寿命可得四千岁,命终之後,不免又退落重入轮回。
其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鸣声和诣风雅,但它们以各种天乐为缘,随顺於色、声、香、味、触五欲,对於圣道的修行没有帮助。但如得生阿孺陀国净土,则都是不退转之果位,更不会与舆仍要退转、重入轮回者杂居一处。又其果位是不再导致轮回的无漏位,已超出三界,不再堕入轮回。轮其寿命,即与诸佛一样,并不是用数字所能计算的。其土之水鸟树林,都能演说佛法,令人得到悟解,而证无无灭之涅槃境界。
其四,依据《大经》所说,以一种音乐来加以比较衡量。经中称赞说:「从世俗的帝王到六欲诸天,其音乐之声渐渐精妙,共有八重。一重比一重胜过亿万倍,其实树之音声美丽也是这样。还有自然精妙的伎乐,其法音清和,令闻者心神娱悦,哀婉雅亮,超於十方世界,所以稽首敬礼清净国土。」
原典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1)劝归净土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少分似同,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
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後,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於五欲(2),不资圣道(3)。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毘跋致(4),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5),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
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校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6),音乐转妙有八重,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动。」
注释:
(1)兜率:即指兜率净土,或称弥勒净土。佛家以弥勒菩萨圆寂後,即上升兜率天宫之内院,在那儿为诸天众说法,故以之为弥勒净土。弥勒净土的信仰傅入我国也很早,东晋时著名僧人释道安即持弥勒信仰;南北朝时,各地所开石窟造像,以及所作的各种佛像,也有很大一部分为弥勒像。直到南北朝末期、隋唐之际,阿弥陀净土信仰才逐渐高扬,最後取代弥勒净土之信仰,而成为净土宗的正统。
(2)五欲:指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对外界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爱憎之情感欲望。佛家认为这些欲望是有违真理,并妨碍对真理的追求,故认为应当摒弃。
(3)资圣道:指有助於对至极真理(圣道)的追求,并使功德增长的一切言行。
(4)阿毘跋致:即不退转。
(5)无漏:漏指烦恼,无漏即无烦恼。与有漏相对。佛家以涅槃境界、菩提智慧及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都称为无漏。
(6)六天:指欲界的六重天,或称「六欲天」,它们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因居於这些天中的诸天众都未离食、色诸欲,所以称为欲界六天。
译文
(八)论求生十方净土不如归向西方净土。
问:或有人言,我愿生於十方清净国土,但不愿归於西方一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答:两者之义并不完全相同,现分三点加以论述。哪三点呢?
其一,十方诸佛国土并非不清净,然而所临之境界宽,则其心容易暗昧;境狭,则其心容易专注。所以《十方随愿往生经》说,普广菩萨封佛说道:世尊,十方诸佛国土都是庄严清净国土,为什麽诸经中偏偏赞叹西方阿弥陀国,而劝众生往生其国土呢?佛告诉普广菩窿说,一切众生浊乱者多,而具有正念者少。为了让众生专心致志,所以特别赞叹阿弥陀佛国土,强调其与别的佛国土之不同。若能依照愿力修行,无不获得利益。
其二,十方净土虽然都是清净国土,但它们的深浅难以知晓,而阿弥陀佛清净国土乃是净土法门的初门。如何得知呢?依《华严经》说:「娑婆世界的一劫,当得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极乐世界的一劫则当袈裟幢世界的一日一夜。」如此说来,其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劫的差别。所以知西方极乐国土为净土之初门,因而诸佛著重劝导。诸方佛国都没有像阿弥陀佛国土那样为诸佛反复劝诱。所以信奉净土法门者多愿往生西方。
其三,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既是净土之初门,而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则是秽土的末处。何以得知呢?如《正法念经》说:「离此东北方,有一个世界名叫斯诃。其国田土中唯有三角形的沙石,一年下三次雨,一次降雨湿润不超过五寸地。生活於那儿的众生以果子为食,以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另外还有一个世界,其中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都有翅翼,能够飞行。相逢时互相吞食,不论善恶。」这难道不是秽土的起点吗?而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乃与贤圣等共处,因此唯此才是现土的终结之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的初门,即与娑婆世界依次相接,故此土众生往生於安乐世界较便利,为何而不前往呢?
原典
第八、校量愿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方者。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十方净国,不愿归西方,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於中有三。何者?
一、十方佛国非为不净,然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是故《十方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叹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志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二、十方净土,虽皆是净而深浅难知,弥陀净国,乃是净土之初门。何以得知?依《华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当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如是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为净土初门,是故诸佛偏劝也。馀方佛国,都不如此丁宁,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
三、弥陀净国,既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即是秽土末处。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经》云:「从此东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诃,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湿润不过五寸,其土众生唯食果子,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复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飞行,逢者相瞰,不简善恶。」此岂不名秽土始处?然娑婆依报(2),乃与贤圣同流,唯此乃是秽土终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初门,即与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注释:
(1)类:相似之意。不类即不相似、不同。
(2)依报:也称作依果。佛家用以指众生之身所依之处,也就是所处的世界、国土、山河大地以及房舍、器具等。众生之身是由於感前业的果报而受,因此得为正报,其所依存的生存环境也就被称为依报。
译文
(九)依照《摄论》与此经不同之处,分辨所谓别时意语。
《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说下品根机的人,现世造下重罪,临命终时,相遇信奉佛法的人,劝导他以十念诵阿弥陀佛名虢,就能往生极乐净土。而依摄论师则说,这是佛说的别时意语。又,自古以来许多论师,多将此文判断为:临终十念,只能作为可以往生之因,而非即时得以往生。何以得知呢?如《摄论》中说:「如有人以一个金钱作生意,通遇贸易,可赚得一千个金钱,但并非一天就可赚得。」故尔可知所谓十念成就者,只能作往生之因,未能即得往生,所以名别时意语。
但如此解释,其实并不然。为什麽呢?凡菩萨作论解释佛经,都是想发挥佛的本意,与圣情相契合。如有所作之论与经义相违的,便是错误的。现解释一下所谓别时意语,这是说佛平常说法时,都是阐明前因後果,使道理炳然而愿。而今此部《观无量寿经》中,唯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以十念成就,即得往生极乐净土,也未说他遇去是有因还是无因。这只是世尊为劝引将来造下恶业的人,令他们在临终时能舍恶归善,乘此十念功德而往生净土,所以隐去了他前世的因缘。这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而谈果,适才称作别时意语。
何以见得?要知道所谓十念成就者,都是有遇去因缘的。如《涅槃经》说的:「如有人在遇去世已经供养遇半恒河沙数的诸佛,现在又娶大乘心愿,就能於此恶浊世中,听闻大乘佛法而不生诽谤,但不一定另有其他功德。如果已经供养了一恒河沙数的佛,现在又经发心,然後听闻大乘经教,则不但能不谤大乘佛法,而且还会心生欢喜快乐。」 以这些经文来加以验证,就可知道凡是十念成就者,都是有遇去世因缘存在的。这是真实不虚之事,如果他没有遇去世的因缘,就无缘相逢信佛的善知识,更何况十念便可得成就呢?论中说:「以一个金钱贸易而得一千个金钱,并非一日就能获得」的话,如据佛意,则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能乘念往生净土,若诸论师能破除遇去的错误见解,依据佛意,以遇去因缘的角度来探讨此十念成就,能这样理解,则能上顺佛经,下合诸论,此即是经论相辅相成,使往生净土之路通达,不再有疑惑之情。
原典
第九、据《摄论》(1)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语者。
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2),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
如此解者,将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後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3)。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
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於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馀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後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耪,复加爱乐。」
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论云:「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闭过去因,理亦无爽,若作此解,即上顺佛经,下合论意,即是经论相扶,往生路通,无复疑惑也。
注释:
(1)摄论:即《摄大乘论》,古代印度大乘论师、大乘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的无著所造。阐述大乘教义的重要论著。汉文有三种译本,以真谛所译影响较大。
(2)临终十念:即十念,十遍念佛之意。据《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下品下生者,因作五逆十恶,本应堕於恶道,受苦无穷,但其临命终时,相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并告之言,只要至心称念无量寿佛,使念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因称佛名之故,即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後即得往生西方。此即临终十念之意。
(3)宿因:指宿世之因。佛家所言今世之果即由前世之因而成,此即为宿因。
译文
第三、广设问答,解释各种疑问。以下就《大智度论》内容广设问答。
问:一切众生,自旷始以来久远之时,造下各种引起轮回的行为业力,使自己沉沦於三界之内。为什麽说能不断此系属三界的业力,只需用很短时间诵念阿弥陀佛,就能超出三界,往生於佛国净土呢?如此说来,此系属三界业力之义,又怎麽解释呢?
答:有二种解释。一是就佛法之理来勘破,二是借比喻以阐明。所说就佛法之理者,诸佛如来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有大乘的广博智慧,还有无与伦比的最上、最胜智慧。如此不可思议智慧力量,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这样许多智慧真是不可思议。
下面借比喻以说明,有七种比喻:
其一、譬如有一百个民夫,花百年时间积聚柴火,高达千仞,但一旦有像黄豆般大的火苗焚烧起来,只需半日便能烧尽。怎麽能说百年稹聚的柴火,半日不能烧尽呢?
其二、譬如有癖病(一种饮水不消,遇寒气而积块於腹之病,俗名痞块)者,乘了别人的船,因顺风顺水,顺流而下一日千里。怎麽可说生癖病的人,决不能一日千里呢?
其三、如贫穷微贱之人,因获得一祥瑞的宝物,进贡国王,王因庆贺获宝而给以重赏,使那贫者顿晴富贵起来。怎能说以数十年工作,备尽辛勤,尚且达不到这样,而那贫者暴富决无此事呢?
其四、如病弱者,靠自己的力量连驴背都上不去,但因随从转轮圣王出行,便能在虚空中飞行。我们怎能说,以那病弱者之力,决不能升於虚空中呢?
其五、又如有由十人始能围抱那样粗的绳索,需一千多人力才能制成,但有童子以剑挥去,须臾之间便斩为两段,怎可言以童子之力,必不能断此绳索呢?
其六、又如鸩鸟入水,河里的鱼蚌都被毒死,犀角触泥,死者也能救活。怎麽能说性命一断,便不可生呢?
其七、好像黄鹄鸟唤子安,子安复生,岂可说已入坟下千载,决不可能复活了呢?
世上一切事物,都有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 。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怎麽能以有限的认识能力,去怀疑无限的事物现象呢?又,在五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中,以佛法最为不可思议。你以束缚三界的业力为重,去怀疑用较少时间诵念佛名为轻,认为这决不能往生於安乐国土,必定证悟佛法,这是错误的。
原典
第三、明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论》广施问答。
问曰:但一切众生,从旷大劫(1)来,备造有漏之业,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系业(2),直尔少时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有二种解释:一就法来破,二借喻以显。言就法者,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显。
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豆许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尽也?
第二、譬如癖(3)者,寄载他船,因风帆势,一日至於千里。岂可得言癖者,云何 一日至千里也?
第三、亦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王,王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望。岂可得言,以数十年仕,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而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也?
第四、犹如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行,便乘虚空,飞腾自在。岂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虚空也?
第五、又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攸尔两分。岂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断索也?
第六、又如鸩鸟入水,鱼蚌斯鳖皆死(4);犀角触泥,死者还活(5)。岂可得言,性命一断,不可生也?
第七、亦如黄鹄唤子安,子安还活(6)。岂可得言,坟下千龄,决无可生也?
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7),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汝岂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又五不思议(8)中,佛法最不可思议,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9)者,是事不然。
注释:
(1)旷大劫:即旷劫。旷者时间久远之意,旷劫,指时间极其久远。
(2)系业:佛家以众生所造之业力,系属於三界,随众生生命的轮回而流转,绝不断灭,故称之为系业。
(3)癖:一种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疾病。据《诸病源侯论》言,由於「饮水积聚,聚於膀胱,遇冷热相搏,因而作癖。」
(4)鸩鸟入水一句:鸩是傅说中的一种毒鸟,性喜食蛇。其羽毛为紫绿色,放入酒中即能毒死人,故说「鸩鸟入水,惫蚌斯鳖皆死。」
(5)犀角触泥一句:犀角为一种名贵药材,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热病神昏,发狂吐血等症,并相傅有起死还生之神效,故言「犀角触泥,死者还活。」
(6)黄鹄唤子安一句:黄鹄为鸟名,一说即天鹅。子安为古代傅说中的仙人。相傅子安死,葬陵阳山下,後有黄鹄棲其塚树,鸣呼子安,子安即乘黄鹄而去。语见汉·刘向《列仙傅》。
(7)自力他力:以自己的领悟能力读诵经典,修习功德,以证得悟解,称为自力。以阿弥陀佛愿力,愿求往生,靠佛力扶持得不退转位,因而精勤修习,以证佛果,称为他力。他力之说,是净土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8)五不思议:指五种不可思议之事。这五种事,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以及《净土论注》等,是一众生多少,二业力,三龙力,四禅定力,五佛法力。《智度论》又说:「於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
(9)正定聚:三聚之一(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据《大智度论》等说,以能破颠倒妄心者,即称为正定。正定聚即指具有佛家所说的正确思维及认认,并能正确修行而必定能证悟佛法真理者。
译文
问:大乘经中说,业力之道,如同一杆秤,哪颐重就沉向哪头。为什麽说众生自成形以来,或百年,或十年,一直至今,无恶不造,而临终一遇信奉佛法之人,以十念相续诵佛名号,即得往生净土呢?如果是这样,大乘经中的业力哪儿重即引向何方之义,如何使人相信呢?
答:你所说亲生以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的功德焉经,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轻重之羲,应该取决於心、取决於椽、取决於决定之念,而不在於时间长短、多寡而定。
为什麽说是取决於心呢?因为其人造罪时,只是依据虚妄颠倒之心而作。而此十念称佛名号,则是由善知识以方便力安慰他,使他闻得佛法真理而作。一是产生於真实之理,一是发起於虚妄之心,两者怎能相比呢?譬如千年暗室,一旦光线射入,上便光明朗朗,岂可说黑暗在室千年,而不能马上除去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说:「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然於亿万劫中,因爱欲而为各种罪所覆盖,但若听闻佛法後能一反过去,心念向善,其罪即得消尽。」这就是说要取决於心。
为何又说取决於缘呢?这是说其人造罪时,自是依止於妄想而作,依人生各种烦恼的果报而有众生。今所说此十念,是依止于无上信仰之心,是依据阿弥陀如来的真实清净无量功德之名号而生的。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彻筋破骨,但若听闻药鼓之声,便能箭出而毒除。岂可说因为箭深毒厉,以致於听到药鼓音声,仍不能拔箭去毒呢?这就是所谓取决於缘。
又,为何说在於决定呢?其人造罪时,是因为「有後心」、「有间心」的作用。
现在所说的十念,则是由无後心和无间心而生起,所以说是决定。又《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阴风如刀,肢解他的身体,死亡的痛苦逼迫他的精神,使他心身遭受极大的畏惧和恐怖。所以一遇信奉佛法的善知识,就会产生勇猛的气慨,使心相继诵念佛号,十念相继就是增长他的善根,使他得以往生佛国。又好像有人临阵杀敌,必定竭尽自己全力。十念之善也是那样,尽了自己的全部善力。又如人在临终时,若产生一念邪见,便会增加自己的罪恶心,便会推翻自己积聚的所有福慧,即刻堕入恶道。」
原典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院路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1)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後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後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路之时,刀风(2)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注释 :
(1)依止:依即依赖,止为止於某处。
(2)刀风:比喻风之猛利,有如刀一样。佛家言,人命将终之畸,有风气起,能吹断人的筋骨血髓,如同利刃肢解人体,引起极大的痛苦,此即谓之刀风。
译文
问:既然说临终十念所生的善能灭尽一生的恶业,从而得以往生净土,未知多少时刻才算作十念?
答:如按经论所说,则以百分之一的生灭为一刹那,六十个刹那就是一念。这是按照佛经的一般解释。现在所说的「念」,则不取这种计算时刻的解释。只要忆念阿弥陀佛,若从总体观想,或从个别局部地观想,随著心念所缘,不间杂其他杂念,就可称为十念。
又,所谓、十念相续」者,只是圣人们概而言之,只要能稹念凝思,尊注於一心而不思虑其他雉事,使善菜得成即可。也不需劈心费力去记住数字。另外,如果是修 行已久的人念佛,应如上面所说:但若是刚弱始念佛的人修行峙,也可用琵敷的方法。
又,所谓「十念相续」者,只是圣人们概而言之,只要能积念凝思,专注于一心而不思虑其他杂事,使善业得成即可。也不需劳心费力去记住数字。另外,如果是修行已久的人念佛,应如上面所说;但若是刚开始念佛的人修行时,也可用记数的方法。这也是依照先圣之教。
原典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1),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氵凡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迳於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
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2)成办,便能不用,亦未劳纪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注释:
(1)一刹那:是形容时间极短的时间计量单位。有多种不同说法。一般解释为一弹指间,有六十五刹那。
(2)业道:众生所作善恶之业,能使人趋向於轮回之道,故称之为业道。
译文
问:我现在想要依你所劝修行念佛三昧,但不知在计念时会产生什麽情况?
答:譬如有人在空旷之虚,正好碰见怨家或强盗,拔刀来追杀。此人立即逃走,看到前面有一条大河拦住去路,他必定未到河边即思考:我到河边,是脱下衣服渡河呢?还是就这样穿著衣服渡遇去?如脱衣渡河,恐怕时间来不及;如穿衣服渡河,又怕首级难以保全。此时他只能一心思念如何渡河,没有心思再想其他杂事。修行念佛者也是这样,念阿弥陀佛时,也好像那人思考如何渡河,必须念念相继,没有其他念头杂於其间。或可思念佛的法身,或可意念佛的神通力量,或忆念佛的无比智慧,或忆念佛眉间的白毫相,或忆念佛的其他各种美好相貌,或忆念佛的本誓愿等。称名念佛也是这样,只要能专心一致,相续不断地诵念,定能往生于佛前。
劝谕後代学佛之人,若欲会通真俗二辞之义,知晓虽念佛而念不可得,便是进入了智慧门;如能系念於佛而此念相续不断,便是功德门。所以经中说:「菩窿摩诃萨必须坚持以功德、智慧修其心。」如刚开始学佛者,未能破除有相之见,但只要能依佛形相专心致志地念佛,必定能得往生,不要有任何怀疑。
原典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味(1),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答曰:譬如有人,於空旷回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馀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2),或念佛相好(3),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今劝後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注释:
(1)念佛三昧:是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一种禅定三昧。佛教的诸禅观之一,也是净土宗特别重视的一种修习内容。念佛三昧的方法,很早就傅入漠地。东汉支识所译的《般舟三昧经》中,就曾说到,行者若以一昼夜,及至七天七夜,一心念十方佛,便能在禅定中见到佛现眼前。东晋时,卢山慧远大师就在般若台阿弥陀佛像前发愿往生,并与同道诸人共修念佛三昧。《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行念佛三昧,即能除无量亿生死之罪,见十方诸佛现前等等。
(2)毫相:即眉间白毫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3)相好: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略称。佛家说成佛者以功德圆满,其身上能呈现出与众生不同的种种特异的相状,概括而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简称为相好。
译文
又问:《无量寿经》说:「十方众生,至心信奉及乐於来生我国土者,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相续,若还不能往生的话,我决不成无上正等正觉。」今有世人听说此圣教後,便於现世一点也不在意修行,任意所为,唯想在将临终时再修行念佛,对这种人和事当如何看待?
答:道种作法是完全错误的。为什麽呢?经中说十念相续,似乎不难,但诸凡夫心如野马,意如猿猴,经常守持不住,何曾停息过?必须先发起信心,预先克期念佛,使习惯自然养成,然後善根得以坚固。
如佛告诉国王:如人平时积累善行,其死时便无恶念。如树先已倾斜,那麽它必随弯处倒下。若肢解形体的刀风一旦刮起,百苦汇集於身,假如不是平时积习成性,临时念佛,是起不了有力的功用!应该预先约好志同道合者三、五人,临命终时,互相不断开示启发,为其称诵阿蒲陀佛名号,求生安乐净土,念佛之声不断相续,使成十念。好像以鼠印於印泥,印虽坏而印文成。这样命终时,就是生於安乐国土时。一旦进入必定证悟者的行列,还有什麽可忧虑的?大家应该衡量一下这种巨大的利益,为什麽不预先修行克期念佛呢?
原典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1),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辨?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鼠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注释:
(1)六尘:指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以此等客观外在的境界,能引起众生心念欲望,有污清净之心,所以称之为尘。
译文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一切众生归根到底没有生灭,好像虚空一般。」为什麽天亲、能树菩萨等都愿意往生呢?
答:说众生毕竟没有生灭、有如虚空者,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如凡人所见实有众生、实有生死等。但若从菩萨往生而言,其毕竟如虚空,就如说兔子角一样虚假不实。二者,现在所说的生是由因缘而生,因为是因缘而生,所以这种生就是假名;因为是假名,所以这个生就是无生。这与佛法道理并不违背,并非如凡夫所说真的有众生,真的有生死啊!
原典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1)。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2)。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注释:
(1)兔角:本为虚无之物,佛家用以比喻虚妄不实之意。
(2)因缘生:佛家讲因缘,谓世界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起,故称因缘生。
译文
又问:生是事物的「有」之本,乃是各种累滞的根源。若知道这一点,那麽舍生而求无生者可有解脱的希望。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此生而求那生,这个生何时才能完结呢?
答:然而那净土乃是阿弥陀佛清净本愿的无生之生,并非如三界众生,因爱染而执著之生也。为什么呢?法性清净,其本质上是没有生灭的。所说生者,只是往生者的情而已。
原典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1),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2)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3)众生,爱染虚妄执着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注释:
(1)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元即本源,渊源之意。佛家追求不生不灭,涅槃寂静之境界,故以生为累。因为有生,而产生老、病、死等一系列烦恼,有生而有爱欲等诸欲望执著,所以说生为有本,是众累之元。
(2)无生:即没有生灭,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3)三有:即指三界。以三界众生欲有、色有、无色有,故称三有。是世俗世界的统称。
译文
又问:如上所言,能理解生无生灭者,当为上品生者,如果是这样,那麽下品往生,乘十念而生净土者,岂不是取其实生吗?若认为实生者,即堕於二疑(疑事、疑理),这样,一恐怕不得往生净土,二又不能作为无生之因啊。
答:可从三方面来解答。
一、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放之於浊水之中,因为宝珠之力,使水即得澄清。这就如同人虽有无数生死罪浊,但若闻阿弥陀佛至极无生清净名号,就好像摩尼宝珠投入浑浊的心水之中,即能灭除罪念,使心澄清,便能得往生。
二、如用玄黄色的丝帛包裹摩尼宝珠,投之於水,水即变成玄黄色。清净佛土有阿弥陀佛名号为无上宝珠,以佛的无量功德为帛包裹,投之於往生者的心水之中,怎能不使它转生为无生之智呢?
三、好像在冰上燃火,火猛则使冰融化,冰化为水则将火浇灭。下品往生之人,虽不知诸法本性无生无灭之理,但以称念佛名号之功德力得以往生,愿生佛国净土,既至无生无灭的境界,其有生灭的见解之火就自然消灭了。
原典
又问曰:如上所言,知生无生,当上品生者。若尔,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岂非取实生也?若实生者,即堕二疑(1),一恐不得往生,二谓此相善不能与无生为因也。
答曰:释有三番。
一、譬如净摩尼珠(2),置之漏水,以珠威力,水即澂清。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便往生。
二、如净摩尼珠,以玄黄帛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岂不能转生为无生智乎?
三、亦如冰上然火,火猛则冰液,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
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注释
(1)二疑:於佛法之理生犹豫不决之心,称之为疑。疑分二种,即疑事、疑理,称为二疑。大乘佛教认为此二疑有碍佛道之修行,故都应断除。
(2)净摩尼珠:即摩尼宝珠,又称如意珠。一说出自於龙脑,又说出於摩竭大鱼之脑等等。相传此珠毒不能侵,火不能烧。《涅槃经》中锐此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译文
又问:依何种身而说往生呢?
答:世间之人都是五蕴和合而成,只是假名称作「人」,在这些假名人中,修习各种法门,以前後相续之念(心的思维作用)为因。秽土的假名人投生於净土後,前后两者不能肯定说是同一人,也不能说两者完全不同。前心与后心也是这样。为什么呢?若肯定是同一人,那麽便否定了因果作用;若肯定两者完全不同,则否定了他们之间的相续关系。以此义故,横与竖虽然有别,但始终是同一个修行者。
原典
又问曰:依何身故,说往生也?
答曰:於此闻假名人(1)中,修诸行门,前念与後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後心亦如是。何以故?若决定一,则无因果;若决定异,则非相续。以是义故,横竖(2)虽别,始终是一行者也。
注释:
(1)假名人:佛家义为,众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物质及精神因素和合而成,离开此五种因素,则无众生的存在,因此众生的个体实际上是虚妄不实,仅仅是以假名得作为「人」,所以叫假名人。
(2)横竖:空间的广延称为横,时间的延续为称为竖,指时间与空间。此句的意思是说,众生往生净土以後,时间与空间都有了差异,秽土的众生与净土的众生既非一,亦非异。但从生命延续的角度来看,始终是一个修行者。
译文
又问:若人只要能称佛名号,就能除却各种障碍,那样的话,就好像有人以手指指月亮,不仅月光能除去黑暗,连这个人的手指也能消除黑暗了。
答:世上万物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为什麽呢?有的事物名称与实际相契合,其名即体现了法;有的事物名称与实质并不相符,名和法自然就有差别。名法相符合者,就如诸佛、菩萨的名号、各咱禁咒以及经文等等。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使在酉时、亥时行此禁咒,便能使病患者得以痊癒。又如有人被狗咬伤,以炙过的虎骨治疗,患者立即得癒。如当时没有虎骨,即以手掌按摩患处,口中唤称「虎来虎来」,患者也舍痊癒。
或者假如有人脚筋扭伤,以炙木瓜枝治疗,患者即能痊癒。如当时没有木瓜,则以热的手抚於患处,口中唤言「木瓜木瓜」,患者也能得癒,我曾亲自试遇其功效。为什麽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所唤之名与其理相契合的缘故。以名与理法不相符合的现象,就如以手指指月之例。
原典
又问曰:若人但能称佛名号,能除诸障者,若尔,譬如有人以指指月,此指应能破闇也。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何者?自有名即法,自有名异法。有名即法者,如诸佛菩萨名号、禁咒音辞、修多罗(1)章句等是也。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令酉、亥行禁,患者亦愈。又如有人被狗所啮,炙虎骨熨之,患者即愈。或时无骨,好攋(2)掌摩之,口中唤言:「虎来虎来」,患者亦愈。
或复有人患脚转筋,炙木瓜枝熨之,患者即愈。或无木瓜,炙手磨之,口唤:「木瓜木瓜」,患者亦愈。吾身得其效也。何以故?以名即法故。有名异法者,如以指指月是也。
注释
(1)修多罹:梵语音译,或作修妒路、素怛缆等。本来的意思是以线贯花,使之不散。以佛教经文能贯通佛法大意,故以修多罗指经,特指怨、律、论三藏中的经藏部分。
(2)攋:音辣,即以手掌披。
译文
又问:如人只要能称念弥陀名号,就可灭除十方众生的无明黑暗,得以往生净土。然而有的人称名忆念,但其无明愚昧仍然留存,不能满足其所愿,这是什麽道理呢?
答:这是因为没有如实修行,故其所称之名号与义不相契合的缘故。为何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他不知诸佛之身,即是世界万物真理之法身,而将他看作寻常物质之身。
此外另有三种不相应之义:一是他的信心不淳,若存若亡。二是他信心不专一,犹犹豫豫而不坚定之故。三是他信心未能相续不断,中间夹有杂念的缘故。这三者是互相牵连的,若能相续不断,则是专心一意。但能专心一意,便是淳纯之心。如果有了此淳心、一心和相继之心,便一定能得往生。
原典
又问曰:若人但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1)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馀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注释:
(1)无明:佛家指凡夫因不懂佛教真理而愚昧无知,故又称为痴,或愚痴。这是引起众生轮回的根本原因。由无明而引起的认识及心念,都是虚幻不实,要证悟涅槃之理,必须要灭除无明。
译文
第三大门可分作四层加以评述:
一、辨别难行道和易行道。
二、说明时机和劫运的大小区别。
三、明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处於此三界五道中,乘著善、惑两种业力,遭受苦、乐两种果报,轮回无穷,无数次投生。
四、援引诸佛菩萨等圣者之教,加以证明,以劝导後人产生信仰,追求往生西方净土。
原典
第三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
第二、明时劫大小不同。
第三、明从无始(1)世劫已来,处此三界五道,乘善、恶二业,受苦、乐两报,轮回无穷,受生(2)无数。
第四、将圣教证成,劝後代生信求往。
注释:
(1)无始: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众生,都以因缘之故而不断流转轮回,每一生命都由前世因果而来,每一事物均以因缘和合而成,既无开始的一端,故而称之为「无始」。
(2)受生:众生受因果之报而投生於六道之中,即称之为「受生」。
译文
第一、分辨难行道和易行道。先提出此两种途径,然後再加以问答解释。我们既
然居住在似烈火燃烧著的三界之内,实在想想应该感到畏惧恐怖。唯有仰仗大圣佛陀,
以三乘之车求得解脱,而羊车和鹿车,仅是佛的方便说教,末达究竟证悟的境界。佛陀呵斥邪见,认为它们阻碍了进一步追求佛道之途。於是进行迂迥曲折的诱导。如果不经过羊车、鹿车而直接攀登大乘之车,虽也是修行的一种途径,但只恐怕现在处於退转之位的众生,因修行的路途艰难遥远,自己德行未立,难以获得进展。所以龙树菩萨说:「要求得不退转位,有两种途径。一是难行道,二是易行道。」
所谓难行道,是说在充满五种秽浊污垢的世界,没有佛陀降世的时候,追求一直向上而不退转的果位很难。这些困难有很多种,大致而言有五种。哪五种呢?一是与佛法相违背的各种外道教义兴盛,扰乱了菩萨追求佛法之道。二是追求小乘果位的声闻弟子们,只求个人的自我解脱,阻碍了慈悲普度的大乘佛法傅播。三是不信佛法的恶人乱世,破坏别人的殊胜功德。四是三界众生中所有的人和诸天,都颠倒善恶因果,破坏别人的修行。五是光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没有佛的本愿力,亦即是说没有他力的扶持。诸如上述各种事,触目皆是,好像陆上行路,光靠两腿步行,十分艰难,所以称作难行道。
所谓易行道者,是因为信仰佛教的因缘,发愿往生净土,起大智慧心,建立功德,修各项善业,依藉佛的愿力,即能得到往生。加以佛力护持,即能进入大乘正定聚。所谓「正定聚」就是能一直通向无上正觉而决不再退转的果位。这就是如同行水路,乘坐舟船,较为省力快乐,所以名易行道。
问:佛法圆满的境界是一个整体,没有差别的,修习佛道的因缘也应当与此相应,为什麽在此土修因向佛果是难行道,而往生净土以期望菩提佛果,别名易行道呢?
答:诸部大乘佛典说明,一切修行方法,都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之分。什麽叫自力?譬如有人惧怕生死,发心出家,修习禅定,激发神通,游行於四天下,这就名为自力。什麽叫他力?例如有羸弱体虚之人,以自己的力量还上不了驴背,但若随从转轮圣王,却能随行於虚空中,周游四天下。这是借助了转轮王的威力,所以名为他力。众生也是这样,在此土发起信心,修习功德,发愿往生净土,这是自力。临命终之际,阿弥陀佛坐莲台前来接引,即得往生西方净土,此为他力。
所以《无量寿经》说:「十方人天如果想要往生安乐国土者,无不是以阿弥陀如来弘大誓愿力为助长自己善缘的力量。如不这样,那麽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徒然虚设的。」这是告诉后来的学佛者,既然有他力可以凭藉,就不必自己束缚自己,枉自在三界火宅中多受煎熬。
原典
第一、辨难行道易行道者,於中有二:一出二种道,二问答解释。余既自居火界(1),实想怀怖,仰惟大圣三车(2)招慰,且羊鹿之运,权息未达,佛诃邪执,障上求菩提,纵後回向,仍名迂回。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险径遥长,自德未立,难可升进。是故龙树菩萨云:「求阿毘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言难行道者,谓在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毘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略述有五,何者?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所有人天,颠倒善果,坏人梵行(3)。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故曰「难行道」。
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毘跋致不退位也。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故名「易行道」也。
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游四天下,名为自力。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
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4)也。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後学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注释
(1)火界:指世俗众生所居之三界。因三界之中,充满各种烦恼众苦,有如一座火宅,众生在其中无片刻之安,故称之为火界,或火宅。
(2)三车:指羊车、鹿车和大白牛车。用以比喻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下文羊鹿之运,即指羊车和鹿车,也即声闻和缘觉行者,语见《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3)梵行:清净无欲之行,称之梵行。也泛指一切追求证悟佛理之修行。
(4)增上缘:佛家所说的「四缘」(即生成和引起事物现象的四类条件)之一。指对事物现象的生成和发展产生帮助的因素。这里指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众生修习往生西方净土的推动力,故称之为增上缘。
译文
二、辨明劫运之大小。如《大智度论》中说,劫有三种:一、小劫,二、中劝,三、大劫。
假如有一个四十里见方的城廊,其中堆满芥子,高也四十里。有诸长寿天众,每隔三年去其一粒,这样一直到芥子全部去尽,其所需要的年代,即称之为一小劫。
如有一个八十里见方的城廓,其中堆满了八十里高的一堆芥子,也如前面听说那样,直到芥子去尽,方称为一中劫。
如是一百二十里方圆的城廓,堆满同样高的芥子,再如前一样去尽,所需时间方称为一大劫。
或者是以一长寿诸天,每隔三年以仅仅三铢的天衣,挥拂一块八十里高下方圆的巨石,一直到巨石被拂尽,所需的年数,称为一中劫。其小石和大石,也类似於前中劫那样,这儿就不再赘述。
原典
第二、明劫之大小舌,如《智度论》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满中芥子,有长寿诸天,三年去一,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1)一拂,天衣重三铢,为拂不已,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注释:
(1)天衣:为诸天所穿之衣,重量极轻。《璎珞本业经》中说,净居天之衣,重三铢。铢为古代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
译文
第三层内容可分作五点解释:
㈠明无始以来经历了许多劫,众生在此轮回无穷,无数次投生。如《智度论》说,在人世中,或者在张家死而生於王家,死於王家后又生於李家,如此这般,遍尽阎浮提界。或在同一家中生,或投生於别一家;或是在南阎浮提死而投生於西拘耶尼洲。其余三方天下,也如我们阎浮提洲一样。或如在四方天下死,另投生於四天王天,也是如此。或在四天王天死,投生於忉利天上;在忉利天死,投生於另外更上的四重天,也都是这样。色界还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这儿死去投生於那儿,每重天中都是这样。或于色界死,生于阿鼻地狱;在阿鼻地狱死,投生于其他地狱;在其他地狱死,投生於畜生道中;畜生道中死的,又投生於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的,或生於人、天之中,如是这般轮回於六道之中,备尝苦报和乐报,生死无穷。胎生的是这样,其余卵生、湿生、化生的也是这样。
所以《正法念处经》说:「菩萨为济度众生而化生现形,告诉诸天众说,众生经过此百千道生死,执著欢乐而放逸自己,不修习佛道、不知不觉间,前世福报享受已尽,到这时乃要堕入三恶道中,遭受各种痛苦。」
所以《涅槃经》也说:「这一身体是各种苦聚集而成,身上一切都是不洁净的,充满各种扼缚、痈疮等,根本没有意义和利益可言。不仅人类之身是这样,即使享受各种欢乐、幸福的诸天之身,也都是这样。」
所以经中又说:「要劝大家精勤修行,不要放逸。」为什么呢?因为放逸是众恶之本,不放逸、勤於修行,才是众善之渊。就如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是各种光亮中最明亮的,不放逸之法也是这样,在各种善法中是最上的善法。也如同须弥山是所有山中最高的山,不放逸法也是所有善法中最高的善法。为什么呢?一切恶法都是由放逸而产生,一切善法则以不放逸为根本。
原典
第三门中有五番:
第一明从无始劫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如《智度论》云,在於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尽阎浮提(1)界,或重生,或异家生。或南阎浮提死,西拘耶尼生,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2)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3)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4);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系地狱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道,受苦乐二报,生死无穷。胎生(5)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是故《正法念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6)不修道,不觉往福侵已尽,还堕三涂受众苦。」
是故《涅槃经》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
是故又彼经云:「勤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是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於诸山中,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犹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注释
(1)阎浮提:即佛家所指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所居之处,在须弥山之南部,又称为南赡部洲。佛家称我们所住之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之四周有四大洲,东方为东胜身洲,南方为南赡部洲,西方为西牛货洲,即下文所说的西拘耶尼。北方为此俱卢洲。此四大洲又称为四天下。
(2)四天王天:是四位护世天王所居之处,位於须弥山的半山腰。佛教相传,那儿住著四个天王,各自守护著一方天下。
(3)忉利天:欲界六天之一,在四天王天之上,须弥山顶。
(4)阿鼻地狱:意为无间地狱,是说入此地狱者将受苦无间,故称。是佛教所说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将堕入此地狱中。
(5)胎生:与卵生、湿生、化生一起,是佛家所说的生命诞生的四种形式。下文的三生,即指卵生,湿生、化生。
(6)放逸:指在身心上放纵自己的欲望,因而离诸善行,妨碍众生之修道,是诸烦恼法中的一种,与不故逸相对。
译文
㈡问:虽然无始以来,六道轮回没有边际,但不知一劫之中,既称为流转,则要经过几次投胎?
答:如《涅槃经》所说,取来整个世界的草木,将它们截为四寸长短的计数筹码,用以计算一劫之中,因多次投生而有的父母数量,其数是令人惊愕不已的。或者说在一劫之中,因投生而吸饮的母乳,比四大海的海水还要多。或者说在一劫中多次死去而遗留下来的身骨,好像毘富罗山那么高。这样,自久远之劫以来,徒然沉沦於生死轮回之中,一直到如今,还是一个凡夫之身,何曾考虑过这些问题?真是令人伤叹不已!
原典
第二问曰:虽云无始劫来,六道轮回无际,而未知一劫之中,受几身数而言流转?
答曰:如《涅槃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1)草木,截为四寸筹,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2)。或云一劫之中所饮母乳,多於四大海水。或云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毘富罗山(3)。如是远劫已来,徒受生死,至於今日,犹作凡夫之身,何曾思量,伤叹不已。
注释:
(1)三千大千世界:或称三千世界,或称大千世界。泛指一佛所教化的区域。
(2)澌:音斯,尽的意思。
(3)毘富罗山:古印度摩竭陀国境内的一座大山,为当时著名的山,故佛经中常用以为喻。
译文
㈢又问:既说久远旷劫以来,曾经投生受身无数次,这是为让人产生厌弃的情绪概而言之呢?还是确有经文加以证实的?
答:这些都是大圣之教,有明文可查。如《法华经》说:「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号称大通智胜如来的佛陀出世,当时有十六个王子,各升座说法教化众生。每一个王子都教化了六百万亿恒河沙数的众生。其佛灭度以来,已经至极久远,所以其数更无法数清了。」为什么呢?经中说: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以为墨。佛说,此人过一千个这样的国土才用墨点一点,而且这一点只是微尘那样大小,尽所有土地,用尽这么多墨。佛说,此人所经国土,不论点与不点的,都抹为尘土,以一尘为一劫,那位佛灭度以来,已经超过了这么多数的劫。现在的众生,乃是当时十六个王子座下曾受教法之众。所以经中又说:「以这样的因缘而说这部《法华经》。」《涅槃经》中又说:「一是王子,一是穷人,两者不断往返转生。」所说的王子乃是现在的释迦佛,亦是当时的第十六个王子;所说的穷人即是现在的芸芸众生。
原典
第三又问曰:既云旷大劫来,受身无数者,为当直尔总说令人生厌?为常亦有经文来证?
答曰:皆是圣教明文,何者?如《法华经》云:「过去不可说久远大劫,有佛出世,号大通智胜如来。有十六王子,各升法座,教化众生。一一王子,各各教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其佛灭度已来,至极久远,犹不可数知。」何者?经云:总取三千大千世界大地,磨以为墨。佛言,是人过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佛言,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幼,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今日众生,乃是彼时十六王子座下,曾受教法,是故经云:「以是本因缘,为说《法华经》。」《涅槃经》复云:「一是王子,一是贫人,如是二人互相往反。」言王子者,今日释迦如来,乃是彼时第十六王子也;言贫人者,今日众生等是。
译文
㈣问:如此众生既然流转於许多劫中,然三界之中,投生於哪一道的众生最多呢?
答:虽然说是处於流转之中,但是六道之中,以投生於三恶道中较多。如经中说:「於虚空中量取约八个手臂方圆的面积,从地上一直通向色究竟天,在这个范围内所有可见的众生数量,即多於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和诸天之数。」所以知道投生於恶道的众生较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恶容易,而善心难以生成。只要看看现在的众生,一得到富贵,便做出放逸自己而破坏了戒法之事。诸天之中也是这样,耽著於欢乐的比较多。所以经中说:「众生等如此流转於生死之间,经常以三恶道为自己投生之家,而於人、天之中则短时地投来即便匆匆离去,好像是旅途中的客店而已。」
依《大庄严经论》,劝一切众生经常要系念现前。偈说:
当你年富力强而无各种忧患之时,
常常会有懈怠之情而不愿努力修行;
贪著于经营种种世俗的事务,
从未想到要修习布施、戒律和禅定。
一旦生命即将终结死到临头,
方悔恨平时未及时修习善行,而於此时才临时抱佛脚;
聪明的人应当於平时仔细观察,
灭除色、声、香、味、触等种种欲念妄想。
只有平时努力修行,守持心念者,
临终时才不会产生悔恨;
心念意志既然专注於一,
就不会产生杂乱之念。
有智者平时常守持己心,
临终时意念才不会散乱;
如平时不修习使心专注於一,
临终时心意必然散乱。
此心如经常放逸散乱,
就如同以石磨来训练战马;
如果战斗一旦爆发,
这些战马就只会回旋而不会勇往直前。
原典
第四问曰:此等众生,既云流转多劫,然三界之中,何趣受身为多?
答曰:虽言流转,然於三恶道中,受身偏多。如经说云:「於虚空中,量取方圆八肘(1),从地至於色究竟天(2),於此量内,所有可见众生,即多於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之身。」故知恶道身多。何故如此?但恶法易起,善心难生故也。今时但看现在众生,若得富贵,唯事放逸破戒。天中即复著乐者多。是故经云:「众生等是流转,恒三恶道为常家,人天暂来即去,名为客舍故也。」
依《大庄严论》,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
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
贪营众事务,不修施戒禅。
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
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3)想,
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
心意既专至,无有错乱念。
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
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
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磑,
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注释:
(1)肘:古印度度量长度的单位,据《俱舍论》说,以二十四指节为一肘。《四分律羯磨疏》言一肘为一尺八寸,另有多种说法。
(2)色究竟天:色界诸天之一,位於色界的最上一层。
(3)五欲:指人的心念对於外界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欢喜爱乐,或厌恶痛恨之情感。佛家以五欲为引起人的烦恼,妨害修行的因素,故而当断除。
(4)磑:碾米用的石磨。
译文
㈤又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久远劫来应逢许多佛,为什么至今仍是轮回於生死之中,没有出离三界火宅?
答:依照大乘圣教所说,是因为众生没有获得二种能排除生死的殊胜法门,所以未能出离三界火宅。哪二种胜法呢?一是圣道,二是往生净土。其中圣道一种现在难以证悟,一则因为离诸佛陀圣者时代遥远,二则因为佛理深奥而众生理解能力太差。所以《大集月藏经》说:「在末法时代中,亿亿众生生起修道之心,没有一人能获道的。当今正是末法时代,现在世界充满五种污浊,因此唯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往佛道。」所以《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曾经发愿,如有众生,即使一生造恶,但只要临命终时刻,以十念相续,称诵我的名字,就必能往生於我的国土。如不能往生的话,我决不证悟无上正等正觉。」
又由於一切众生都不自量力,对於大乘佛法、诸法实相、第一义空等佛法真理都未曾用心,如说到小乘佛法修行四谛、八圣道支,乃至一直修到阿那含、阿罗汉果位,断灭欲界的五种结惑,除去色界、无色界的五种结惑,无论道俗都是如此。纵然获得人天果报,都是因为行五戒十善才能招致此等果报,然而能获这种果报的人也很稀少。如说到起恶心、造罪业,却如暴风骤雨,既凶又猛。所以诸佛以大慈悲之心,劝引众生归向净土。即使一生造罪者,只要能专心致志地经常念佛,一切障孽自然能消除,定然可以得到往生。为什么不想想,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往生的信念呢。
原典
第五又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看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1)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2),断五下(3),除五上(4)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注释:
(1)末法:即末法时期。佛教认为,当佛陀入灭後,佛法的流传,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当末法时期,佛法将灭,众生根机浅钝,无法证悟佛道。末法思想是净土信仰的重要基础。
(2)那含、罗汉:即阿那含、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者证悟的果位。阿那含意为不还,指通过修行,已断灭欲界九品之惑,不再来欲界受生。阿罗汉果若狭义言之,则是小 乘修行的最高果位,意为无学,指到达了修行的顶端。获此果位者已灭尽烦恼,应受人天供养,并进入涅槃境界,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之中。
(3)五下:指五下分结,结是系缚而不得解脱的意思。五下分结是欲界的五种结惑,因它们起自欲界,不能超出欲界,所以称之为下分结,是相对於色界、无色界的上分结而言。
(4)五上:即指色界、无色界的五上分结。所有五下,五上结惑,都属众生之烦恼,因此须断除。
译文
第四、以下引证佛陀圣教,以劝导众生欣求往生,坚定信念。按《观佛三昧海经》说:「那时聚会中有财首菩萨对佛说:『世尊,我追忆过去无数劫以前,有佛出世,也称作释迦牟尼佛。其佛灭后,有一个名叫金幢的王子,心怀骄慢邪见,不信奉佛法。有一位善知识名叫定自在的比丘告诉王子说,世上有佛像,极为可爱,你可到塔中去看一看,观看一下佛的形像。这时王子听从了善友的劝导,进塔中观看佛像。他见到佛像的各种美好相貌,对比丘说,佛像端严尚且如此,更何况佛陀的真身呢?北丘告诉王子,见到佛像,如不能礼拜,也应当称言南无佛。王子回宫以后,心中还在思念塔中的佛像,即於下半夜睡梦中见到佛像,心中生起极大的欢喜之情。随后便舍弃了邪见,归依了佛、法、僧三宝。寿尽命终以后,由於先前入塔称念佛号的功德,即得相逢九百亿亿的佛。并且在诸佛跟前经常精进修行,获得了很深的念佛三昧功德。由于念佛三昧的功力,又使诸佛现於面前,都授予他将来必定成佛的预记。从那时以来,经历了百万无数劫而从不堕於恶道中,直到今日获得了健行禅定。那时的王子,就是我财首也。』当时会中还有十方无数诸大菩萨,各自叙说自己的本缘,都是因依仗念佛之力而得果。」
佛告诉弟子阿难:「此观佛三昧,是医治一切众生犯罪的药。是破戒者的救护,是迷途者的指引,能使盲者复明,能启发愚者的智慧,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搏杀诸烦恼贼的勇将,是诸佛世尊的无碍神通,是引发首楞严等诸禅定的渊源。」佛告诉阿难:「你今要好好护持此念佛三昧,千万不能忘记丢失。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诸佛,都说此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乃至现在贤劫的千佛,从开始发心时,都是因为此念佛三昧力量的缘故,而获得无上圆满的智慧。」
又如《目连所问经》中说:「佛告诉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水中浮动的草木,前後互不相顾,但都会聚於大海中。世间也是这样,虽然有豪贵,富乐自在,但却不免生老病死之苦。只因不信佛经,所以到下一世为人更加痛苦,不能投生於千佛的国土。所以我说无量寿佛国土,易往易行,但人们不能修行往生,反而从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这样的人是无眼的瞎子,是无耳的聋子。」经教既然如此说,我们何不舍弃难行道而选择易行道呢!
原典
自下第四,引圣教证成,动信求生者。依《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有财首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世,亦名释迦牟尼佛。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曰金幢,憍慢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告王子言,世有佛像,极为可爱,可暂入塔,观佛形像。时彼王子,从善友语,入塔观像,见像相好,白言:比丘,佛像端严,犹尚如此,况佛真身!比丘告言:王子,今见佛像,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还宫系念,念塔中像。即於后夜,梦见佛像,心大欢喜,舍离邪见,归依三宝,随寿命终。由前入塔,称佛功德,即得值遇九百亿那由他佛,於诸佛所,常勤精进,恒得甚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力故,诸佛现前,皆与授记(1)。从是以来,百万阿僧祇劫,不堕恶道。乃至今日,获得首楞严三昧。尔时王子者,今我财首是也。』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
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闇者灯,烦恼贼中大勇猛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2)。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味,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3)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味力故,得一切种智。」
又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有浮草木,前不顾后,后不顾前,都会大海。世间亦尔,虽有豪贵,富乐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佛经,後世为人,更甚困剧,不能得生于佛国土,是故我说无量寿佛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经教既尔,何不舍难依易行道矣!
注释:
(1)授记:授与记别,指佛对诸弟子作将来必定作佛的预言,一作记莂。
(2)游戏:指诸佛、菩萨以神通力游於世间,以佛法教化众生为自娱之事,称之为游戏。
(3)贤劫:劫即梵语音译劫波之略,是形容时间长久的计时单位。佛家指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劫时为贤劫。据说在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劫中,将有一千佛出世,所以称贤劫。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安乐集 1 卷上之一
下一篇:安乐集 2 卷下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