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白话解
-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白话
- 大般涅槃经 共40卷 白话译文(16卷)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10卷
- 阿含经典(白话)
- 药师经(白话)
- 地藏经(白话)
- 弥勒经典(白话)
- 净土经典(白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白话)
-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邱纪良教授 白话翻译)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 刘宋译本)(白话)
- 楞伽经 (白话)
- 法句经(白话)
- 百喻经 白话
- 佛遗教三经 白话文
- 解深密经 白话文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代文
- 佛经概说 白话文
- 安乐集 白话文 |
- 杂宝藏经白话
- 般舟三昧经白话文
- 那先比丘经 白话
- 佛说梵网经 白话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白话
- 成唯识论译注
- 本缘部 白话
- 宗镜录 白话
- 出三藏记集 白话
安乐集 2 卷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2卷下
译文
第四大门分三部分评述。第一、印度三藏法师及我国的诸大德们,在详尽审视佛陀圣教後,都赞叹归向诸佛净土,今依据此而劝众生归依净土。第二、依据各部大乘经论所说,凡圣修习入道者,多明以念佛三昧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者的种种奇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原典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1)三藏法师(2)并此土大德(3)等,皆共详审圣教,欢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人,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注释:
(1)中国:指古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地区。
(2)三藏法师:指通晓经、律、论三藏的僧人。
(3)大德:本为对长老比丘或佛、菩萨的尊称,後也用作对有德高僧的尊称。
译文
一、以印度及我国诸大德的修行实践为依据。我本人因眼目不明而没什么见识,岂敢擅自为言?但以多年游历及披阅典籍所见所闻为根据,以示恭敬而有师承相传。这些大德是哪几位呢?首先是印度的大乘法师菩提流支三藏,其次有呵避名利的慧宠法师,接著有平常讲演佛法时,每每感得诸圣者前来听讲的道场法师;还有和光弧棲,享誉於魏、齐两朝的昙鸾法师,以禅观独秀的大海禅师,以及聪慧守戒的齐朝上统法上法师。以上六位法师都精於二谛义理,二谛是佛法的纲领,而他们的志向行为无与伦比,自古至今实为稀有。如此大师都能详尽审视大乘教法,而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
有人问道:既然说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不知这些法师临命终时,是否都有什么应验?
答:都有灵验,绝不虚言。如昙鸾法师健在时,经常修习净土,也常常有世俗的人呵责法师说:「十方佛国都是净土,你为何独专意於西方净土呢?这岂不是会产生偏见吗?」法师回答说:「我既是凡夫,智慧短浅,还未获得果位,信念力必须均衡,好像用草引牛,心念须恒常系於槽枥之上,岂能放纵而全无归宿?」虽然不断有责难者提出许多疑问,但法师却坚定而不动摇。
所以无论一切道俗,只要与法师有一面之遇,假如此人尚未产生信仰,则劝其信仰佛法;如已对佛法产生信仰,则劝其归向佛国净土。所以法师临命终时,寺旁左右道俗都看到旛旗天花映满寺院,尽闻异香及音乐声前来迎接法师往生。其余的各位法师,临命终时,也都有各种祥瑞徵兆。如想要具体地敍述各种往生的状况,则都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
原典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余五翳面墙(1)岂宁自辄(2)?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3);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法师:次有大德和光孤栖,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海禅师;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4)。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斯乃佛法网维,志行殊伦,古今实希,皆共详审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不?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5),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杂者纷纭,而法师独决。
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苦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徵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不可思议也。
注释:
(1)五翳面墙:翳是遮蔽的意思。五翳即是五种遮蔽眼目的东西。面墙,比喻一个人学问粗疏,见闻浅薄,好像面对著墙壁,什么都看不见。《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这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2)自辄:辄本是古代车箱两旁向外翻出的木板,以供凭倚之处,形状如同车之两耳。後引申为倚恃妄作。自辄,即为自专,独断之意。
(3)流支三藏:指北魏时,来自北印度的译经三藏菩提流支(一作菩提留支)。他除了译出许多佛教经论之外,曾向昙鸾法师傅授《观无量寿经》,阐述西方净土信仰的道理,并引导昙鸾法师归向净土信仰。他还译出《无量寿经论》(《往生论》),此论后来成了中国佛教净土宗依据的主要论著。
(4)齐朝上统:即指北齐时著名僧人法上。因他曾任北齐的最高僧官上统(大统),因此称齐朝上统。自流支三藏以下,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等人,都为当时净土信仰的实践者,故而道绰在这儿举他们为例,以劝导众人归向净土。
(5)未入地位句:地位即阶位。佛法之修行,分为一定的阶段,每一阶段修习的内容以及所获功德果伍都不一样。这里的「智慧浅短,未入地位」等等,亦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译文
二、说明西土和此土诸部经典,多阐明以念佛三昧为宗旨。可分八点,前二点说明一相三昧,後六点就缘依相来说明念佛三昧。
㈠依《花首经》说,佛告诉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种叫一相三味,另一种叫众相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是说有菩萨闻得某世界有某如来现在演说佛法,菩萨以此佛的形相安置於前,或端坐於道场中,或如在说法之形,大众围绕四周。取如此之相,收摄眼、耳、鼻、舌、身诸感官,并使心不驰散,专心意念於一佛,念念不舍。这样从如来的形相推及世界之实相,进而进一步理解此实相就是无相。经常这样观行,不离此缘,这时佛像就会现於面前,为菩萨说法。这时菩萨内心深处生起恭敬之心,或浅或深,听闻接受此佛法,转而更生敬重之心。菩萨住於这样的三昧中,闻说世界万物就是生灭变化之理,听闻後即信受奉持此教法,从三昧而起,即能为诸信众演说此法。佛告诉坚意菩萨,这就是菩萨进入的一相三昧门。
原典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1),後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味,二者有众相三昧。
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塲,苔转*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於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注释:
(1)一相三昧:三昧即禅定。以息心静虑,观一佛之相而进入禅定之境界,即称之为一相三昧。後文引《花首经》,即对一相三昧之修行作具体的解释。
译文
㈡依据《文殊般若经》说明一行三昧。当时文殊菩萨对佛说:「世尊,什么叫做一行三昧呢?」佛告诉他说:「所谓一行三昧,就是信奉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在空闲的地方,舍去各种扰乱心意的念头,端正身体,面对佛陀所在的方向,并不是从佛陀的外在相貌,而是专心系念一佛,专称其佛名号,使自己的忆念不间断。就在忆念中便能见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这是什么缘故呢?忆念此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即能与无数佛的无边功德契合无二,这就称为菩萨的一行三昧。」
原典
第二、依《文殊般若》明一行三昧(1)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味?」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间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放?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味。」
注释:
(1)一行三昧:即一相三昧。因行此三昧时,以心定於一行,故名。《三藏法数》四说:「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
译文
(三)依《涅槃经》说,佛说道:「如有人只要能专心一意,经常修习念佛三味,那么在十方诸佛处,就能经常见到此人,好像就在面前。」所以《涅槃经》说:「佛告诉迦叶菩萨,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致志念佛,若在山林中,若在村落间,若白天若黑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在眼前,常与此人同住,并施受佛法。」
原典
第三,依《涅槃经》,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入,如现在前。」是故《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与此人而住受施(1)。」
注释:
(1)受施:指受与施。受为领纳,施为给予。
译文
㈣依《观经》及其他诸部经典说,所修万行,但能回向发愿,莫不往生,然而睡以念佛一门尤为重要。为什么呢?仔细审量佛陀圣教,有始益与终益两种,如欲生善心而起修行,则普遍贯通於各种修行方式中;如灭恶消灾,则能总治各种顷恼惑障。所以经中说,念佛众生,摄取此功德而不舍,寿终必将往生此佛国土,此即名为始益。
说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住世时间长久,但经亿兆载长久的时间,也会示现灭度之相。当其进入涅槃之时,唯有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住持安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因而阿弥陀佛灭度後,安乐净土也与他在世时一样。然而其国众生,一切没有见过阿弥陀佛者,唯有将意念专注于阿弥陀佛而得往生者,仍可常见阿弥陀佛依然还在,并未灭度,这就是终时益也。而修习其馀各种法门的,只要将其修习功德回向净土,都得住生,但佛世尊灭度後,则有见过佛和未见佛时区别,所以奉劝后人仔细审量,从而使大家都能得到长远之益处也。
原典
第四、依《观经》及余诸部,所修万行但能回头,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放下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
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按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馀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劝後代审量,使沾远益也。
译文
㈤依《般舟经》所说,一时有位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听说有阿弥陀佛,於是屡屡系念,因系念的缘故,得见阿弥陀佛。既见到佛,即向佛请教,应当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往生其佛国土?这时阿弥陀佛告诉他说,想要投生於我国土的众生,应当经常念我的名号,不要歇息,这时便能来生我国土。应当思念佛身的各种圆满相好,佛的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原典
第五、依《般舟经》云,时有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译文
㈥依《大智度论》有三种解释:
一是佛乃无上法王,菩萨是法王之臣,尊重信服的唯是佛世尊,所以应当常常念佛。
二是有诸菩萨说,我从无始旷劫以来,得蒙佛世尊长养我们的法身、智慧之身、大慈悲身。我们的禅定功德、所获的智慧以及无量的行愿,都是由於佛陀的恩惠而成。为了报答佛恩,所以愿经常亲近於佛。就好比大臣承蒙帝王的恩宠,经常思念其主一样。
三是有诸菩萨这样说,我在证得果位之前,处於修行过程中,由於遇到不信佛法的恶友,诽谤佛教真理,因而堕於恶道之中,经过无数劫的痛苦,其间虽然也修习过其他法门,但未能出离三界之苦。後来遇到一位善知识,教我修习念佛三昧,那时即摒除了各种烦恼惑障而获得解脱,有这等巨大功德利益,所以愿意常不离佛。
原典
第六,依《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
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
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当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
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於因地(1),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於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於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注释
(1)因地:与果地相对,指获得—定果位之前的修行阶段。佛家重因果,任何果报必然有其相应的各种因缘构成,这些因缘的形成过程,相对于这一果报而言,即为因地。
译文
㈦依《华严经》说:「宁愿於无量劫中,备受一切苦难,而终究不远离如来,不睹自在之力。」又说:「念佛三昧必能见佛,命终之后生於佛前,见其临终劝其念佛,又示尊像令他瞻仰致敬。」
又,善财童子参访各各善知识,来到功德云比丘处,对比丘说:「大师,什么叫修习菩萨道,而归向普贤行愿呢?」 这时比丘告诉善财童子说:「我只知道在世尊如大海一样的智慧中,有一法门叫做念佛三昧。什么叫念佛三昧呢?即在此三昧中,能够看到一切诸佛及其眷属、庄严清净的佛刹,还能使众生远离各种颠倒妄想。念佛三味法门能在极其细微的境界中,看到一切佛的自在境界,从而得如实而不颠倒的智慧。念佛三昧能生起一切佛的国土,没有什么能毁坏此国土。能普见十方谙佛,得三世如实不颠倒的智慧。」
当时功德云比丘还告诉善财说:「佛法深广有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但我所知晓的,唯有这一念佛三昧法门,至於其他各种微妙境界,有许许多多,只是我所未知也。」
原典
第七,依《华严经》云:「宁於无量劫,具受一切苦,终不远如来,不睹自在力。」又云:「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後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合瞻敬。」
又,善财童子求善知识(1),诣功德云比丘所,白言:「大师,云何修菩萨道,归普贤行(2)也?」是时,比丘告善财曰:「我於世尊智慧海中,唯知—法,谓念佛三味门。何者?於此三昧门中,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者,於微细境界中,见一切佛自在境界,得诸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者,能起—切佛刹,无能坏者,普见诸佛,得三世不颠倒。」
时功德云比丘告善财言:「佛法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者,唯得此一念佛三昧门,余妙境界,出过数量,我所未知也。」
注释:
(1)善财童子求善知识:见《华严经·入法界品》,是说善财童子发心修佛道,在文殊师利菩萨指点下,先后参访五十三位圣贤,最后得成正果的故事。下文功德云比丘即其中之。
(2)普贤行:即指普贤行愿。据《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说,普贤菩萨修行时,曾发下十个大愿,因其广大,故又称为愿海,并常常被作为一切菩萨行的代表。
译文
㈧《海龙王经》说,当时海龙王曾对佛说:「世尊,弟子希望求土阿弥陀佛国,应当怎样修行,才能往生其土?」佛告诉龙王:「若希望生极乐国土者,应当修行八种法。哪八种呢?一是常念诸佛,二是供养如来,三是赞叹佛世尊,四是制作佛像、修积各种功德,五是回向发愿往生净土,六是心不生怯弱,七是一心精进,八是追求佛法无上真正智慧。」佛又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只要具备此八法,便能常不离佛。」
问:如未具足完备此八法,是否能够投生於佛前而不离佛呢?
答:肯定能生,不必有怀疑。怎么知道的呢?如佛说《宝云经》时,也说明十种修行具备,便得往生净土,常不离佛。当时有除盖障菩萨问佛说:「不具足完备此十行,能生净土吗?」佛说:「能生。只要能在十行之中有一行具足无阙失,其余九行都会清净不失,不必怀疑。」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说:「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哪四种呢?一是自己修习善法,并劝导众生,都作往生净土见如来之心念。二是不仅自己,还要劝他人乐於听闻佛法。三是自劝及劝他人一起发无上正等正觉大心。四是一心专意行念佛三昧。具备此四种行,那么一切投生之处,经常是在佛前,不离开诸佛国土。
又经中说:「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什么是三十二器呢?行布施能得大富贵,因此布施是大富之器。同样,忍辱是形貌端正之器。持戒是成就圣身之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剑树、镬汤之器。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之器。这儿约略举以上六器,余者不多赘述。
圣者所教既是这样,行者发愿往生,为何不常念佛呢?又依《月灯三昧经》说:「忆念佛的相好及德行,就能使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不乱,使心意不迷惑,于是契合佛法,得以听闻而智慧如大海。聪明的人住于此三昧中,将自己的心念收摄专一,就能见到千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数恒河沙数的佛陀。」
原典
第八、依《海龙王经》,时海龙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当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龙王:「若欲生彼国者,当行八法。何等为八?一者常念诸佛。二者供养如来。三者咨嗟世尊。四者作佛形像,修诸功德。五者回愿往生。六者心不怯弱。七者一心精进。八者求佛正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斯八法,常不离佛也。」
问曰:不具八法,得生佛前,不离佛不?
答曰:得生不疑。何以得知?如佛说《宝云经》时,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不?」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云:「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专一,就能见到干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敷恒河沙数的佛陀。一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
又经云;「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何者?布施是大富器(1),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创树、镬汤器,发菩提心是成佛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器。略举六门,余者不述。
圣教既尔,行者愿生,何不常念佛也?又依《月灯三昧经》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注於是三味,摄念行於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
注释:
(1)布施是大富器等句:佛家从因果报应之学说出发,认为行布施者,将来必得大富,故而言布施是大富器。下文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译文
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三昧的种种利益。有五种问答。
第一问:今说常修念佛三昧,是否不再修习其他三昧呢?
答:今所说常念,也不是说不行其他三昧。但以修行念佛三昧多的原因,所以说常念,并非说全不修行其他三昧了。
第二问说,如劝常修念佛三昧,与其余三昧相比较,有没有高下优劣呢?
答:念佛三昧的殊胜之相是下可思议的。这如何知道呢?如大乘经中说,其余各种三昧并非不能静虑,怎么说呢?有的禅定只能除去贪欲,却不能除去瞋念和愚痴;有的禅定只能除去瞋念,却不能除去愚痴和贪欲;有的禅定只能除愚痴,而不能除去贪欲和瞋念。也有的禅定只能除灭现在的各种烦恼障碍,却不能除去过去和未来的一切烦恼障碍。如果能常修念佛三昧,则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障碍,全都能除去。
第三问:念佛三昧既然能除障得福,其功德利益巨大,不知是否也能有助於修行的人,使之延年益寿否?
答:必然有帮助。为什么会呢?如《惟无三昧经》说,有兄弟二人,哥哥相信因果,弟弟对佛法没有信心,但善於相法。他在镜中见到自己面上已出现死相,过不了七天必死无疑。这时有智慧者教他去请教佛陀。当时佛告诉他说,过不了七天是确实不虚的。但若能够一心念佛、修习戒行,或者可能度过难关。他回去后即依佛教化而专心念佛。至第六天,即有二个鬼前来,因听到他念佛的声音,竟无法靠近他身边。二鬼回去告诉阎王,阎王拿起命符来看,只见符上已有注文说,由於持戒念佛的功德而生於夜摩天上去了。
又如《譬喻经》中说,有一长者不信罪福之报,年已五十,一夜忽然梦见鬼卒拿了链索和命符前来,十日之内要将他拘去。其人梦醒后,非常惶恐畏怖。至天明后寻找相师占梦,相师作卦,卦兆说十日之内有刹鬼必欲加害。此人听了更加害怕,来到佛处求教。佛对他说,若想攘灾避祸,从今以后,必须专心一意持戒念佛、烧香燃灯、悬缯挂旛,信心向著佛、法、僧三宝,即可免此死。此人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到时刹鬼到门口,是此人修功德,於是无法加害,便离开了。这个人因此功德寿满百年,死後得生天处。还有一长者名叫执持,因退了守戒之心,结果现生遭到恶鬼的责打。
第四问:此念佛三昧,能够对治诸烦恼障碍,招来世间的果报,那么能不能感得出世的正觉呢?
答:能够。为什么呢?就如《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从初地一直到十地,每一地中都叙述了进入此必须加力修行的功德,到该地功德圆满时,便升入上一地。如此加力修行直到完成。随后,经中总结说:「这些菩萨,虽然也修其他诸行,但都离不开念佛、念法、念僧,并以各种精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此经文而证,可以得知诸菩萨,乃至修行已得一定等级地位的,也都要经常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注满功德海。更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怎能不学念佛呢?何以如此说?因为此念佛三昧的功德,具备了一切能通往涅槃彼岸的四摄、六充之缘故。
第五问:初地以上的菩萨,与佛陀一同证悟佛法真理,就如生於佛陀家中,将来必能成佛、济度众生,何必更要学念佛三昧而愿见佛陀呢?
答:说起佛法真如之理广大无边,与虚空一样,难以量知。譬如有一个巨大的暗室,如果仅点燃一、二盏灯,虽然局部地方亮了一些,但整个室内仍是暗的。随著灯的渐渐增多,光亮也慢慢增加,但无论如何也及不上阳光的照射。菩萨证悟的智慧,虽然一级级相连通,自有等级依次而上,但怎能比得上如同太阳的光明般的佛智慧呢?
原典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有其五番:
第一问曰:今云常修念佛三昧,仍不行余三昧也?
答曰: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馀三昧,但行念佛三昧多故,故言常念,非谓全不行余三昧也。
第二问曰:若劝常修念佛三昧,与余三昧能有阶降以不?
答曰:念佛三味,胜相不可思议。此云何知?如摩诃衍(1)中说云:诸余三昧,非不三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第三问曰:念佛三昧既能除障,得福功利大者,未审亦能资益行者,使延年益寿以不?
答曰:必得。何者?如《惟无三昧经》云,有兄弟二人,兄信因果,弟无信心,而能善解相法。因其镜中,自见面上,死相已现,不过七日。时有智者,教往问佛。佛时报言,七日不虚,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还告阎罗王,阎罗王索符,已注云,由持戒念佛功德,生第三炎天(2)。
又《譬喻经》中,有一长者,不信罪福,年已五十,忽夜梦见刹鬼索符,来欲取之,不过十日。其人眠觉,惶怖非常,至明求觅相师占梦。师作卦兆云:有刹鬼必欲相害,不过十日。其人惶怖倍常,指佛求请。佛时报云:若欲攘此,从今已去,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然(3)灯、悬缯旛盖、信向三宝,可免此死。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刹鬼到门,见修功德,遂不能害,鬼即走去。其人缘斯功德,寿满百年,死得生天。复有一长者,名曰执持,退戒还佛,现被恶鬼打之。
第四问曰:此念佛三昧,但能对治诸障,唯招世报,亦能远感出世无上菩提以不?
答曰:得。何者?如《华严经·十地品》(4)云,始从初地,乃至十地,於一一地中,皆说入地加行道(5)。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讫,即皆结云:「是诸菩萨,虽修余行,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上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斯文证,得知诸菩萨等,乃至上地,常学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满功德海。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不学念佛也?何以故?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6),通行通伴故。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7),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闇室,若然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闇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注释:
(1)摩诃衍:梵文音译,全称摩诃衍那,大乘之意。
(2)第三炎天:炎天又译作夜摩天。为欲界六天的第三重,在忉利天之上,兜率天之下。
(3)然:通燃。
(4)华严经·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的一品,主要讲述菩萨在修习佛道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个阶位,并详细阐述了这十个阶位的修习内容和所得的功德果位。
(4)加行道:道即佛道,指能通向涅槃境界的途征。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5)加行道:道即佛道,指通通向涅槃境界的途径。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6)四摄六度:四摄和六度的合称。四摄是菩萨应行的四种能摄受众生,使众生归向佛道的事情。六度是应修的六种能到达涅槃境界的通道。四摄六度有时又作六度四摄,大乘佛教用以概括大乘佛教徒应当修习的一切法门。
(7)生佛家:佛家即指净土,净土是佛的住处,因此称为佛家。入地的菩萨,将来必证佛果,因此等於已入佛家中,所以称之为生佛家。
译文
第五大门分四部分论述:第一、广明修道之长短,欲使众生迅速获得不退转位。第二、比较此土与净土的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往生净土之心。第三、比较此土和净土之净秽,也即有烦恼障碍与无烦恼障凝之比较。第四、援引大圣教导加以证实,奉劝後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净土。
原典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第二、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1)比校。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後代生信求往。
注释:
(1)漏无漏:烦恼为漏,无漏即无烦恼。秽土充满烦恼,因此为漏;净土没有烦恼,故为无漏。所以以漏,无漏称秽、净二土。
译文
一、明修道长短者,可从两方面加以论述。先说明修道之长短,接著加以问答解释。
先明长短,一切众生无不厌弃痛苦,希求快乐,畏惧束缚,追求解脱。都愿意早日证悟无上觉悟智慧,但必须以发无上觉悟之心为先。但此心难以识别,难以发起,即使能发得此心,也须依据佛经而修习十种行。此十种行即是信心、精进、忆念、持戒、禅定、智慧、行舍(内心平等而无执著)、护法、发愿、回向,从而进一步达到无上觉悟的境界。然而修道之身,必须相续不绝,历经一万劫,才能证得不退转的果位。当今凡夫根机不稳,有如鸿毛随风飘移,这称作「假名」,也叫做「不定聚」或「外凡夫」。并未出离三界火宅,怎么知道的呢?据《菩萨璎珞经》说:「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另外,一劫之中经过的生死投生次数尚不可计算,何况於一万劫中,徒然遭受痛苦焚烧呢?如果能了解且信奉佛经所说,愿意往生净土,随生命的长短,尽此一生即能投生佛国净土,达到不退转的阶位。这种功德利益兴修道一万劫相等,各位佛弟子们,何不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不舍难求易呢?
如《俱舍论》中,也明难行、易行两种道。所谓难行者,如《论》中所说,於三大阿僧祇劫中,每一劫都须具备福德、智慧等有助於证悟的功德,六种能到达湼盘的修行方法以及所有一切修行功德。每一种修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百万种艰难,然後才能逐步进位,所以是难行道。所谓易行道者,即《论》中所说,由其他的方便之道而得解脱者,名易行道。今既劝告众生同归极乐国土,所修一切功德都回向极乐净土,只要能专心致志,寿尽以後必得往生於极乐净土,得真实究竟之快乐。岂可不称作易行之道呢?应当懂得这个道理啊!
下面再以问答进行说明。
问:既然说愿生净土者,随著此生命尽即得往生,是否有圣教证明呢?
答:大略从七部经典中加以引证。
一、依《大经》说,佛告诉弟子阿难,如有众生希今望今世得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各种功德,愿往生其佛国土,就能获得往生。所以经中赞叹说:「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观无量寿经》在九品往生之内,都说临命终时,正念阿弥陀佛,即能往生。
三、依《起信论》所说,佛陀教导众生,应洞观佛法真理平等如实而无差别。也有刚开始发心修行的菩萨,信仰之心较为软弱而不坚定,自称不能经常逢遇佛陀,亲承供养,所以想要退转。应当知道如来有各种方便法门,能够摄引护持众生信心。如以专心一意念佛的因缘,便能随愿而往生净土,以常见佛的缘故,可以永远脱离诸恶道。
四、仇《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当时释尊告诉比丘:我当为你们演说西方安乐世界的事情。那儿现在有佛,称号为阿弥陀。如有四众弟子能正念受持此佛名号,坚定自己信心,时时刻刻忆念不忘,在十日十夜中灭除散乱之心,精勤地修习念佛三昧,如能令此心念相继不断,十日之中,必能见到阿弥陀佛,都能够往生西方净土。
五、依《法鼓经》说,如人临终之时,不能依念,但知那儿国土有佛在世,心里作往生其佛土的意愿,也能够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说,若有众生临终之时,或已死去堕入地狱内,由其家内眷属为亡者念佛,并为他转诵祈福,此亡者即能出离地狱,往生净土。更何况现在能自己修习念佛,怎么会无法往生呢?所以经中说:「现在眷属,为亡者追福,如以祭品供祀先祖,其先祖定能得食。」
七,广引诸经加以证实。如《大法鼓经》说,如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一意称念诸佛名号的,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必然常见此人如在眼前,所以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在十方净土中必随其意愿而得往生。
又《大悲经》说,什么叫大悲?如专心念佛相续不断,随其命终,必定生於安乐净土。如能展转相劝,合他人也一齐念佛者,当知此等众生都可称作行大悲的人。
所以《涅槃经》说,佛告诉大王,假如你打开国库的宝藏,在一个月内布施一切众生,所得的功德,不及有人口称念佛一声,此功德超过打开库藏布施众生的功德,不知多少倍。
又《增一阿含经》说,佛对弟子阿难说:「如有众生供养整个阎浮提世界中所有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的功德多不多?」阿难对佛说:「世尊,很多很多,无法以数字计算。」佛对阿难说:「如有众生,以善心相续称念佛的名号,虽然只是如同取一滴牛乳般那么短的时间,所得功德比之前者,更多得无法估量。」
《大品经》说:「若有人以未入禅定之心,即散乱心念佛,及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也是这样,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故而可知念佛的利益巨大而不可思议。《十往生经》及诸大乘经等,都有明文可以证实,这就不再具体引证了。
原典
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1)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
一、明延促者,但—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慧、舍、护法、发愿、回向,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迳一万劫,始证不退位。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2),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3),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据《菩萨璎珞经》:「具辩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显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
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於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4)六波罗蜜(5),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
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6),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不?
答曰:有七番,皆引经论证成。
一,依《大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故《大经》赞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依《观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
三,依《起信论》云,教诸众生,劝观真如平等一实。亦有始发意菩萨,其心软弱,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以常见佛故,永离恶道。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7),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 ,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
五、依《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云,若有临终及死堕地狱,家内眷属,为其亡者念佛及转诵斋福,亡者即出地狱,往生净土。混其现在自能修念,何以不得往生者也。是故彼经云:「现在着属为亡者追福,如饷(8)远人,定得食也。」
第七、广引诸经证成。如《大法鼓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是故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又《大悲经》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是故《涅槃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校量。
又《增一阿含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供养一阎浮提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功德,宁为多不?」阿难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数量。」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构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量,无有能量者。」
《大品经》云:「苦人散心(9)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十往生经》,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注释:
(1)延促:延者长,促者短。延促即长短之意。
(2)轻毛:即指羽毛,以其极轻而随风飘荡不定。比喻凡夫根机浅薄,信仰不坚,进退未定,有如羽毛之飘荡,未有一定。
(3)不定聚:三聚之一。指凡夫众生根性不定,或可证悟佛道,或不得证悟。参见前「正定聚」之注文。
(4)资粮:资为资助,粮为粮食。人的生活,必须依靠粮食以资自己的身体。佛家以修习功德善根,作为自己追求佛道的精神粮食,故喻之为资粮。
(5)六波罗蜜:即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家以修此六种行即可达到涅槃境界,故称为六度。参见「四摄六度」注。
(6)究竟清凉:指获得解脱以后的涅槃境界。佛家以众生所居之世界为三界火宅,与此相对,脱离三界轮回的涅槃境界,便是究竟清凉之处。
(7)四众:比丘和比丘尼,为出家两众;优婆塞和优婆夷(男、女居士),为在家两众,合称四众。是佛教最基本的信众,故有时亦作四众弟子。
(8)饷:指以食物款待,这儿指以祭品祭祀亡故的先人,远人即指先祖之灵。孔子有曰:「慎终追远」。
(9)散心:与定心相对,指未加收摄的散乱之心。
译文
二、比较此土与净土之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发往生净土之心。由於此方秽土,众生心念散乱,难以进入禅定境界,即使通过修习而得禅定,也只能获烦恼界的诸禅定,未断喜欲、食欲等情。而且即使能降伏业力,获生於上界诸天的果报,但一旦寿命享尽,还是要堕入轮回。所以《智度论》说,以听闻佛法,守持戒律而入於禅定者,仍然未能获得断尽烦恼的无漏法。虽然说可有此功德,但此事尚未可信。但如果愿修习往生西方净土,所行之事和所生之境都是光明清净,容易进入禅定境界,灭除多劫以来之罪,永远进入快速上进的禅观中,得毕竟如实之涅槃境地,如诸部大乘经典经常演说的那样。
问:如西方众生根机殊胜,可以感得禅定境界:此土境界诸天人色身根劣,就不能进入禅定境界吗?
答:若论修习禅定之因,该贯通於彼土(净土)与此土,然而彼±境界果位是不退转,并具有他力护持,所以说是殊胜。此土虽然克期修习禅定,但光有自己的功力,缺少他力护持,业力报尽不免重入退转之位,就这一点而论,此土不如净土。
原典
第二、次明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生者。但此方秽境,乱想难人,就令修得,唯获事定(1),多喜味染(2)。又复但能伏业(3),报生上界,寿尽多退。是故《智度论》云,多闻持戒禅,末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是事未可信。若欲向西修习,事境光净,定观易成,除罪多劫,永定速进,究竟清凉,如大经广说。
问曰:若西方境界胜,可为禅定感;此界色天劣,不应为禅定招?
答曰:若论修定因,该通於彼此。然彼界位是不退,并有他力持,是故说为胜。此处虽复修定克,但有自分因,阙无他力摄,业尽不免退,就此说不如。
注释:
(1)事定:又作事禅,相对於理禅而言。指还未断绝烦恼的初级禅定境界。又可称为「有漏定。」
(2)味染:染即染污,贪著於饮食味欲,即为味染。
(3)伏业:伏为降伏、制伏之意。伏业即为能降伏业力。
译文
三、此土和彼土是秽界和净界二种境界,也即是有漏与无漏之差别。如说此处境界,只有地狱、饿鬼、畜生三种归途。到处是丘坑山涧、沙石棘刺、水早暴风、雷电霹雳、虎狼毒兽、强盗恶贼、荒乱破散,水、火、风三种灾难不停地破坏世界。说到此界众生,刚唯有贪、瞋、痴三毒,八种颠倒之见,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所追逐,深深的污秽罪恶,不可具体言说,所以名为有漏,令人深可厌也。
再看看往生净土者,据《大经》说,十方人天只要往生西方净土,无不获得种种利益。为什么呢?一旦生於彼极乐国土,行则有金莲捧足,坐则有宝座承受身躯,出则有帝释天王在前开道,入则有大梵天王随从於後。一切圣贤众都是我的亲属朋友,阿弥陀佛则是我的大师。宝树宝林之下,随我任意翱翔。八功德池中,任由我神游濯足。身体与佛同为金色,寿命与佛同样长远。学习则各种法门齐头并进,修禅则真俗二谛虚通融合。济度十方众生则可运用大神通,若入禅定境界则进入三解脱门。出游则入八正道,至归则到达大涅槃。一切众生只要往生彼国净土,都能证悟此大利益,何不思量要快速往生呢。
原典
第三、据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者,若论此处境界,唯有三涂、丘坑,山涧沙卤,棘剌水旱,暴风恶触,雷电霹雳,虎狼毒兽,恶贼恶子,荒乱破散,三灾败坏。语论正报(1),三毒八倒(2),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之所追逐,深可秽恶,不可具说,故名有漏,深可厌也。
往生彼国胜者,据《大经》云,十方入天但生彼国者,莫不皆获种种利益也。何者?一生彼国者,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3)在前,入则梵王(4)从後;一切圣众与我亲朋,阿弥陀佛为我大师。宝树宝林之下,任意翱翔,八德池中,游神濯足。形则身同金色,寿则命与佛齐,学则众门并进,止则二谛虚融。十方济运,则乘大神通;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至则到大涅槃。一切众生,但至彼国者,皆证此益,何不思量不速去也。
注释:
(1)正报:众生本身之个体,乃由过去世所作之因而受,故称正报。与依报相对,见前「依正」之注。
(2)三毒八倒:三毒指贪、瞋、痴。八倒指凡夫与二乘人执迷的八种颠倒妄见。即凡夫以世间之苦和不净等执迷为常、乐、我、净,称凡夫四倒。二乘人以涅槃的常、乐、我,净执迷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称二乘四倒,合为八倒。
(3)帝释:即帝释天,有时又译作释提桓因,为欲界六天之一的忉利天主,佛教的护法天人之一。
(4)梵王:又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等。本为印度教主神之一,後作为佛教的护法天人,为色界的初禅天之王。又常侍佛之右边,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请佛转*轮。
译文
四、引证大圣教导,奉劝后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依《观佛三昧海经》说,当时聚会中有十方诸佛,各於花台中结跏趺坐,显现於空中。以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诉大众说:「你们应当知道,在过去无量世时,有名叫宝威德上王的佛出世。此佛出世也如现在释迦佛那样说三乘之法。其佛灭度後,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带领弟子九人,前往佛塔礼拜佛像,见佛宝像端正庄严,诸弟子观後敬礼佛像,以目注视观瞻,各说一偈赞叹佛像。後来他们都随寿命长短,命终以後,投生於佛前。从此以後,恒常得遇无数佛陀。他们於诸佛之处,广修各种清净无欲之法,得深广如海之念佛三昧。既得此三昧,诸佛现眼前,即为他们授记,於十方诸处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即是我身,其余九方诸佛即是当时的弟子九人。十方佛世尊因礼拜佛塔,并以一偈赞叹佛的缘故而得成佛,他们并非别人,就是我等十方佛也。」这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种光明,显现色身和眉间白毫光,各自坐於释迦佛床边,告知阿难说:「你知道吗?释迦文佛历经无数精进修行,修习百千种苦行,才求得无上佛智,得到此身果报。我们现在告诉你,你要护持佛所说的话,为未来世的天龙大众、四部弟子等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完此话,十方诸佛都向释迦文佛致意、询问,问毕即各还本国。
原典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愿往者。依《观佛三昧经》(1)云,尔时,会中有十方诸佛,各於华台中结跏趺坐,於空中现。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大众言:「汝等当知,我念过去无量世时,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彼佛出时,亦如今日说三乘法。彼佛灭後,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将弟子九人,往诣佛塔,礼拜佛像。见一宝像严显可观,观已敬礼,目谛观之,各说一偈,用为赞叹。随寿修短,各自命终。即命终已,即生佛前。从此已後,恒得值遇无量诸佛,於诸佛所,广修梵行,得念佛三昧海(2),既得此已,诸佛现前,即与授记,於十方面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者,即我身是。自余九方诸佛者,即是本昔弟子九人是。十方佛世尊,因由礼塔一偈赞故,得成为佛,岂异人乎?我等十方佛是。」是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光明,显现色身白毫相光,各各皆坐释迦佛床,告阿难言:「汝知释迦文佛,无数精进,百千苦行,求佛智慧,报得是身。今为汝说,汝持佛语,为未来世天龙大众,四部弟子,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是语已,然後问讯释迦文佛,问讯讫已,各还本国。
注释:
(1)观佛三昧经:编按:《大正藏》为观佛三昧海经。
(2)念佛三昧海:以念佛三昧功德广大,其深如海,故喻之。
译文
第六大门分三部分加以论证。第一、将十方净土进行比较。第二,从教义加以推理。第三、辨别佛经的住世毁灭问题。
一、以十方净土加以比较,有三点:
㈠如《随愿往生经》说,十方佛国都是庄严清净国土,随愿都得往生。虽然如此,但都不如西方无量寿佛国。为何这样说呢?因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菩萨发心时,是从我们这个国土去的,因而与此土众生特别有缘。所以释迦佛处处赞叹归向西方。
㈡据《大经》说,法藏菩萨在修习成佛的过程中,於世饶王佛处发弘大誓愿,要修习净土法门。佛为他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情况,其中天人的善恶,国土的精粗都显现於面前。此时法藏菩萨意在西方成佛,直到现在还在那儿,这是第二个证明。
㈢据《观无量寿经》中说,韦提希夫人又请现净土,如来在光台上为她显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希夫人对佛说:「此诸佛土虽然清净光明,但我乐於投生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这是第三证。所以知道各种净土中,安乐世界最为优胜。
原典
第六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校。第二,义推。第三、辨经住灭。
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校者,有其三番:
一、如《随愿往生经》云,十方佛国皆悉严净,随愿并得往生。虽然,悉不如西方无量寿国。何意如此?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於此众生,仿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二、据《大经》,法藏菩萨(1)因中,於世饶王佛所,具发弘愿,取诸净土。时佛为说二百一十忆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精粗,悉现与之。於时法藏菩萨,愿取西方成佛,今现在彼,是二证也。
三、依此《观经》中,韦提(2)夫人复请净土,如来光台为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夫人白佛言:「此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是其三证。故知诸净土中,安乐世界最胜也。
注释:
(1)法藏菩萨:即西方阿弥陀佛之前身。当其未成佛时,曾在世饶王佛时为国王,后舍国出家为比丘,号法藏。关於法藏菩萨之事迹,详见《无量寿经》。
(2)韦提:(编按:《大正藏》中的观无量寿佛经作韦提希。详见大正十二·页三四一中)
译文
二、从教义推理。问:为什么应当面向西方而坐,礼拜诵念所观的对象?
答:以我们阎浮提世界而言,日出的东方是日生之处,日落的西方是日死之处。借助於死地,可使我们神志清明,趣入佛道。所以法藏菩萨愿意成佛於西方,以大悲心接引众生。由坐观礼拜念佛等面向佛陀,是随顺世俗的礼仪。如是圣人,则得自在飞行之报,不必区分方向、场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随,如向其他方向则西往必难。所以《智度论》说,有一比丘身体康健之时诵念《阿弥陀经》以及《般若波罗蜜经》,他临命终时告诉弟子说,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呈现在我面前。於是合掌归依,顷刻间便舍命而去。弟子们依照火葬法以火焚尸。当一切烧尽後,唯有舌根不烂,如同生前。弟子遂取之建塔供养。龙树菩萨解释说:「由於诵念《阿弥陀经》的缘故,所以临终时佛亲自来接引;以诵念《般若波罗蜜经》的缘故,所以得舌根不烂。」以此文证明,可知所修一切行业,只要能回向,没有不往生的。
所以《须弥四域经》说,天地初成时,还没有日月星辰,纵然有天人降下,也只能以项背之光照明。那时人民有很多苦恼,於是阿弥陀佛派遣二名菩萨,一位叫宝应声,另一位叫宝吉祥,也就是伏牺和女娲。此二菩萨共同商量,到第七层梵王天上取了七种宝物来到此界,创造了日月星辰及二十八星宿以照耀天下。定下了春、夏、秋、冬四时。当时两位菩萨一起商量说,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都要西向运行,一切诸天人民都应稽首礼敬阿弥陀佛,所以至今日月星辰都是倾向西方运行。
原典
第二、义推者。问曰:何故要须面向西坐,礼念观者?
答曰:以阎浮提云,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於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由坐观礼念等面向佛者,是随世礼仪。若是圣人,得飞报自在,不辨方所。伹凡夫之人,身心相随,若向余方,西往必难。是故《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诵《阿弥陀经》(1)及念《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告弟子言,阿弥陀佛与诺圣众,今在我前。合掌归依,须臾舍命。於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尸。一切烧尽,唯有舌根一种,与本不异。遂即收取,起塔供养。龙树菩萨释云:「诵《阿弥陀经》故,是以垂终佛自来迎;念《般若波罗蜜》故,所以舌根不尽。」以斯文证,故知一切行业,但能回向,无不住也。
故《须弥四域经》(2)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尔时人民,多生苦恼。於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娲是。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是以日月星辰,皆悉倾心向彼,故西流也。
注释:
(1)阿弥陀经:净土三部经之一,又作《小无量寿经》或《小经》。通行的为後秦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主要论述西方安乐国土的庄严和殊胜之景象。此经流傅极广,亦被作为寺院日常早、晚课必诵的经典之一。
(2)须弥四域经:(编按:本经未收入于《大正藏》)
译文
三、辨别佛经的住灭。谓释迦牟尼佛灭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到时众生灭尽,诸经都遭毁灭。如来因悲哀痛惜众生,特地留下此经住世百年。以此可证,安乐国土,虽是净土,然而其体贯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於上位。凡夫处於三界火宅,当一心一意,於相而求,以便能够往生西方。
原典
第三、辩经住灭者。谓释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众生灭尽,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以斯文证,故知彼国虽是净土,然体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上位。凡夫火宅,一向(1)乘相往生(2)也。
注释:
(1)一向:意向专於一处,无间杂余念。
(2)乘相往生:上根利机者,知实相无相之理;凡夫劣机,则以相而求,亦得往生,所以称为乘相往生。
译文
第七大门中分两部分论述:一是以此土和彼土的相状来说明束缚和解脱,加以比较品评。二是辨明此土彼土修道用功的轻重,所获果报的真假,以劝导众生回向彼国净土。
一、品评此土彼土的相状,来说明束缚和解脱。若取西方净土之相,则迅速获得解脱,纯粹享受极乐,使智慧之眼开朋。如取此方秽土之相,唯有虚妄欢乐、愚昧痴盲,各种厄难束缚以及忧患恐怖。
有人问:按照大乘佛经所说,都说诸法无相才是出离三界的要道,执著於事物之相,拘泥於物体的质碍,不免被烦恼恶业所污、所缚。现在劝导众生舍弃秽土,祈求往生净土,这是为什么呢?
答:两者意义并不一样。为何这么说呢?所谓「相」有二种,一是于色、声、香、味、触等可感知的,能引起欲望的境界,产生虚妄的爱欲贪染之心,从而随著感觉的对象而产生执著之情。这一类的相,又称之为「缚」。二是喜爱佛的功德,愿求生於诸佛净土,虽说也是相,但实际上应称为「解脱」。何以得知呢?如《十地经》说,进入初地的菩萨,尚自观察二谛之义,激励自心心念,先凭藉万法之相而追求,最终则达到无相的境界,如此渐渐增进功力,体验得无上正觉。到达第七地阶位时,有相之心开始息灭;到第八地阶位,就不用再凭藉万法事相而追求佛法了。这时所修的各项功德才称作无功用。
所以论中说,七地以下,以贪於诸恶为障碍,以爱欲善法加以对治;八地以上,以爱欲善法为障碍,以无贪欲之念加以对治。何况今愿生净土者都是凡夫,所修善根,都从爱乐佛的功德而生,怎可说是束缚呢?所以《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是善爱,一是不善爱。不善之爱,唯有诸愚夫求之。善法之爱,是诸菩萨所求。」所以《净土论》说:「观佛国土,是清净之味。摄受引导众生,是大乘佛法之味。比类诸事而发起修行之愿,是诸佛净土之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如此无数佛道之味,所以虽是取相,也不应当看作是执缚。此外,所说净土诸相,即是断灭烦恼,解脱轮回的无漏之相,也就是诸法实相。
原典
第七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门中,此彼取相,料简缚脱。第二、次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故劝向彼。
第一、此披取相,料简缚脱者。若取西方净相,疾得解脱,纯受极乐,智眼开朗。苦取此方秽相,唯有妄乐、痴盲、厄缚、忧怖。
问曰:依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忻净,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於五尘欲境(1),妄爱贪染、随境执著,此等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2)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於相求,方名无功用也。
是故《论》(3)云,七地已还,恶贪为障,善贪(4)为治。八地已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是故《净土论》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昧,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又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
注释:
(1)五尘欲境:以色、声、香、味、触为五根(即众生之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对之境,并能引起爱贪等欲,所以称为五尘欲境。
(2)十地经: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叙述大乘修行者十地阶位,后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为《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本,参见前《华严经·十地品》之注。
(3)论:这儿的《论》即指《十地经论》,古印度世亲(一作天亲)著,北魏菩提流支译,是解释《十地经》的论著,参见前注。
(4)善贪:爱欲於五戒十善等诸善业。
译文
二、论明此土彼土修道用功的轻重,以及所获果报的真假。如欲发心归向西方净土者,只需用较少的时间礼佛、观想、忆念等,随寿命长短,命终之时,佛光灿烂,阿弥陀佛以莲台前来接引,迅速投生西方,获得不退转果位。所以《大经》说:「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者,若不是一直向前修至涅槃境地,而中间有人仍往回退转重堕轮回者,我决不成无上正觉。」在此土修习,要花许多时间,要完整地修行施、戒、忍、进、定、慧等六度万行,如不修满一万劫,仍不免堕於三界火宅,所以说花费功力十分巨大,而所获果报则往往虚假不实。《大经》又说:「生於我国土者,能够横向截断生命轮回的钩锁,超出轮回的五种趣向。」
今对此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来看,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五种趣向,都是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纯粹是诸恶所归之处,所以名为恶趣;娑婆世界的人、天两道,以杂业所归向,也名为恶趣。如依此方世界修习对治,必须先断见惑,脱离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厄难之因,灭除此三途之果。然后断修惑,离开人、天果报之因,灭除人、天果报。如此修行,都是渐渐依次修行而断除,所以不能称为横断。如得往生弥陀净土,则能立时摒舍娑婆世界的五道趣向,所以称作横截。五恶趣者,这是截断其果位。其趣自然而闭者,是闭其得果之因。这是说明所离升道没有穷极,彰其所得。如能起回向之愿,愿生於西方净土,上尽自己一生的生命,下至临终时十念称佛名号,没有不往生佛国净土的。一旦到达彼佛国土,就可立即进入决定向上而不退转的地位。这与在此土修行一万劫有同样的功德。
原典
第二段中,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者。若欲发心归西者,单用少时礼观念等,随寿长短,临命终时,光台迎接,迅至彼方,位阶不退。是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不取正觉。」此方多时具修施、戒、忍、进、定、慧,未满一万劫已来,恒未免火宅,颠倒坠堕,故名用功至重,获报伪也。《大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1)」
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纯恶所归,名为恶趣。婆婆人天,杂业(2)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治断除,无断见惑(3),离三涂因,灭三涂果。後断修惑(4),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若能作意回愿向西,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
注释:
(1)五恶趣:指众生轮回流转的五个趣向,即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者。
(2)杂业:间杂有善、恶诸等业报的,称为杂业。
(3)见惑:以错误的认识而得出的错误见解。佛家专指因不明佛法之理,而对世界、人生所产生的种种观点。为佛教修习过程中,於见道时所断之惑。
(4)修惑:因不明佛理,迷於事物而产生的贪、瞋、痴等情欲,为修道所断之惑与见惑一起称为二惑。
译文
第八大门分三部分论述:第一、略举诸经加以论证,以劝奉众生舍此世界,欣喜彼佛国净土。第二、将弥陀佛、释迦佛二位加以几较。第三、解释住生净土的意向。
一、略举诸部大乘经典加以论述,以劝奉众生舍弃此土,乐生净土。一部是在耆阇崛山说的《无量寿经》二卷。第二部是《观无量寿经》一部,是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两处说法。三是《小无量寿经》,在舍卫国一次说法。四、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证。五、有《无量清净觉经》二卷,一会说法。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其余诸部大乘经论,指说赞叹西方净土之处甚多,如《请观音》、《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所作论中,赞叹奉劝不止一处。其余诸佛净土却没有这样多次地反复叮嘱。
原典
第八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略举诸经来证,劝舍此忻彼。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校。第三、释往生意。
第一、略举诸大乘经来证,皆劝舍此悕彼者。一、谓耆阇崛山(1)说《大经》二卷。二、《观经》一部,王宫、耆阇两会正说。二、《小卷无量寿经》,舍卫(2)一说。四、复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证。五、复有《无量清净觉经》(3)二卷(4),一会正说。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诸余大乘经论,指赞处多,如《请观音》、《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论,叹劝非一。余方净土,皆不如此丁宁。
注释:
(1)耆阇崛山: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东北部,相传释迦佛陀曾多次在这儿演说佛法,《无量寿经》即是在此说。
(2)舍卫:古印度北憍萨罗国都城,有时亦以城名为国名,称舍卫国。相传释迦成道后,曾住此说法多年,《阿弥陀经》即在此城中祇树给孤独园中说。
(3)无量清净觉经:全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为《无量寿经》的异译本。
(4)二卷:《大正藏》版为四卷。
译文
二、以弥陀、释迦二佛加以比较,是说此土佛陀释迦如来,住於世间八十年,暂时显现随即逝去,一去而不返。这些时间在忉利诸天还不到一日。又释迦在世时,救世济人之缘力也较弱,例如在毘舍离国救人治病等。这怎么说呢?当时毘舍离国人民遭受五种恶病,这五种恶病一是眼赤如血,二是两耳出脓,三是鼻中流血,四是舌噤无声,五是所食之物都化为粗涩的东西。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觉思维意识活动,部被闭塞而停止,犹如醉汉。这时有五夜叉鬼,或名讫拏迦罗的,他们面黑如墨而生五眼,嘴中生出狗牙,专门吸人精气。国中良医耆婆竭尽全力却无法救治。这时有一个叫做月盖的长者,率领众病人前来佛陀处,叩头哀求。
那时释迦世尊生无量悲愍之心,告诉诸病人说: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你们应一心台掌求见。於是,大众都听从了佛陀的教化,合掌哀求。这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观音、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为众生说大神咒,使一切病苦都得消除,恢复如初。虽然二位佛陀的神通力量是相同的,但释迦佛并不显出自己的能力,有意表明阿弥陀佛的长处,欲使一切众生都归向於西方净土。所以释迦如来处处赞叹归向西方,就是这个意思。故而昙鸾法师下决心归向西方净土,依照《无量寿经》发出赞叹说:
安乐世界的声闻、菩萨弟子们,
洞达通晓人天的智慧。
身相庄严与人天并无差别,
但以随顺他方之故而名。
他们的颜容相貌端正无比,
他们的身体精微奇妙非人天所及,
虚无之身实乃无极之体,
所以我顶礼敬拜平等度人的佛陀世尊。
原典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校者,谓此佛释迦如来,八十年住世,暂现即去,去而不返。比於忉利诸天,不至一日。又释迦在时,救缘亦弱,如毘含离国(1)救人现患等。何者?时毘舍离国人民遭九种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无声,五者所食之物化为粗涩。六谶闭塞,犹如醉人。有五夜叉(2),或名讫拏迦罗,面黑如墨,而有五眼,狗牙上出,吸人精气。良医耆婆,尽其道术所不能救。时有月盖长者为首,部领病人,皆来归佛,叩头求哀。
尔时,世尊起无量悲愍,告病人曰: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汝等一心合掌求见。於是大众皆从佛劝,合掌求哀。尔时彼佛放大光明,观音、大势一是俱到,说大神咒,一切病苦,皆悉消除,平复如故。然二佛神力,应亦齐等。但释迦如来,不申己能,故显彼长,欲使一切众生,莫不齐归。是故释迦处处叹归,须知此意也。是故,昙鸾法师正意归西,故傍《大经》奉赞云:
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3)。
注释:
(1)毘舍离国:释迦时代,印度诸大国之一,在中印度,是著名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处。
(2)夜叉:又作药叉、阅叉等,古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精灵,也有将它看作恶鬼的。
(3)平等力:以如来具有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悲力,故以平等力作为佛的尊称。
译文
三、分二部分解释往生净土之意。一是释往生意向,二是问答解释。
第一问:今愿生净土,未知应当作何意愿?
答:只欲迅速成就自利、利他之功德。以利益万物既深又广,得十信、三贤之位,并摄引领受佛法正教,与之完全契合无二,证悟佛性,明晓诸法实相,以智慧观照自己内心之光明,有无之二谛,因果的先後,十地阶位之优劣,三种法忍,三道次第,得金刚般锐利无比的功德,证得无上正觉之涅槃境界。由於大乘法门运载众生的范围广阔,欲无限时地住于世间,是为了度尽陷于无边生死海的众生的缘故。
第二问有三点解释。
问:愿生佛国净土者,而又希望利益他人,如果这样,所济拔的众生是在此土,现在已发这种济度众生的心愿,那就应在此国土救度众生。为何发此心愿後,却反而先愿往生净土,好像舍弃了众生,只是自己追求菩提之乐呢?
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如《智度论》说,譬如有两个人,都看到自己的父母眷属跌落在深渊里。一人直接前来,尽力搭救他们,但因力所不及,反而跌落,与他们一起沉没。另一人则奔走远处,找来一艘船,驾船前来解救,使大家都得脱离险境。菩萨的修习也是这样。如未发心时,处於生死流转中,与其他众生没有什么区别。但如已发无上菩提之心,就当先愿往生净土,取来大悲之船,以辩才无碍为动力,驾入生死大海之中,济度众生。
其二、《大论》还说,菩萨生净土中,具有大神通,得无碍之辩才,但在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使众生生善灭恶,增进修道之阶位,以符合菩萨心意。如不生净土而即在此秽土中拔济众生,更无此利益,就如同逼鸡下水,怎能使它不湿透呢?
其三,《无量寿经》赞曰:
安乐佛国的诸菩们,
可以随著自己的智慧宣说佛法。
於自己和万物已没有差别看法,
洁净如莲花而不受任何尘染。
他往来进止如同泛舟於湖上,
以利益和安抚众生作为己任。
他断灭了彼我的差别之见,
燃起智慧的火炬照亮了茫茫长夜。
他已具足三明六通之功德,
以菩萨所修万行而观照内心。
如此这般功德无边无量,
所以我一心愿生於那佛国净土。
原典
第二、释往生意者,就中有二:一、释往生意,二、问答解释。
第一问曰:今愿生净土,未知作何意也?
答曰:只欲疾成,自利利他,利物深广,十信(1)三贤(2),摄受正法,契会不二,见证佛性,明晓实相,观照晖心,有无二谛,因果先後,十地优劣,三忍(3)三道(4),金刚无碍,证大涅槃。大乘宽运,欲无限时住,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问有三番。
问曰:愿生净土,拟欲利物者,若尔,所拔众生,今现在此,已能发得此心,只应在此拔苦众生,何因得此心竟,先愿生净土?似如舍众生,自求菩萨乐也。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如《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二、《大论》复云,菩萨生净土,具大神通,辩才无碍,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令众生善灭恶,增道进位,称菩萨意。若即在秽土拔济者,阙无此益,如似逼鸡人水,岂能不湿也?
三、《大经》赞云:
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
於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华不受尘。
往来进止若氵凡舟,利安为务舍适莫。
彼己犹空断二想,然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5)皆已足,菩萨万行观心眼。
如是功德无边量,是故至心愿生彼。
注释:
(1)十信:大乘佛教修行者的修行阶位中最初该行的十种行,具体指: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编按:亦有具其他不同的说法)。因修入佛道,以信心为先,所以称之为十信。
(2)三贤: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的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
(3)三忍:忍即体悟、认识事理而安住於佛道不动其心。三忍有多种解释。善导法师在解说《观无量寿经》中,提出为喜忍(因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之心)、悟忍(因念佛而得悟解)、信忍(因念佛而住於正信)。
(4)三道:佛教修行的三个阶位:见道(通过修行初明佛教之真理而断除见惑之阶位)、修道(领悟真理後反复修习,以断贪、瞋、痴等烦恼)。无学道(已断三界烦恼,修习圆满)。三道依次渐进修习,具体内容,大小乘有不同说法。
(5)三明六通:通过修习,达於无学位,除尽愚闇,而於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明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译文
第九大门分两部分论述。第一、苦与乐,善与恶之对比。第二、此土与净土众生寿命长短的北较。
一、可分两部分:先是论苦乐、善恶的相对,接著引经文为证。先说苦乐、善恶之相对,在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虽然有苦、乐两种果报,但常常是乐少苦多。重则堕於地狱、畜生、饿鬼道中遭受各种痛苦,轻则在人、天道中也有刀兵、疾病的折磨。流转相继,久远劫来从无间断。纵然在人、天道中,偶尔也有少许欢乐之时,但也好像泡沫、闪电那样速起速灭。所以说是唯苦唯恶。但在西方弥陀净土中,连水鸟树林,也经常发出宣演佛法的声言,明白地宣讲佛道之理,清静纯净,使众生都能悟入佛道。
下面再引经文为证。《净土论》说:「十方人天生於西方净土者,能与净心菩萨的功德一般无二。」净心菩萨与修得十地果位的菩萨一样,毕竟要作成寂灭忍之位,信心和功德更不会退转。又《无量寿经》所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有五种大利益:第一是经中说,有十方人、天众生投生到我净土后,如其身体不是真金色,那我决不成就无上正觉。第二说,十方人、天众生往生我净土后,如其相貌不同,有美有丑,那我决不成佛。第三说,十方人、天众生投生我国土后,如不得宿命智,乃至不能了知无数劫中之事的话,我决不成佛。第四说,十方人、天众生投生我国土后,如不得天耳通,乃至不能听闻无数劫中诸佛所说,并且不能全部接受护持的话,我决不成佛。第五说,十方人、天众生来生我国土后,如不得他心智,乃至不知无数佛国中众生心念的话,我决不成佛。
如果说到西方佛国功德利益之事,难以具体地一一陈说,只要发愿往生,必然可得不可思议之际遇。所以西方净土是唯善唯乐,无苦无恶的啊!
原典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校。
就初段中有二:一、苦乐善恶相对,二、引大经为证。初言苦乐善恶相对者,在此娑婆世界,虽有苦乐二报,恒以乐少苦多。重则三涂痛烧,轻则人天刀兵、疾病,相续连注,远劫已来,无有断时。纵有人天少乐,犹如泡沫电光,速起速灭。是故名为唯苦唯恶。弥陀净国,水鸟树林,常吐法音,明宣道教(1),具足清白,能令悟入。
二、引圣教为证者,《净土论》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2),故更不退转。又引《大经》四十八愿中,有五番大益:第一《大经》云,有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二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宿命智(3),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四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4),下至不闻万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五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他心智(5),下至不知百千亿那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欲论彼国利益之事,难可具陈,但当愿生,必不可思议。是故彼方唯善唯乐,无苦无恶也。
注释:
(1)道教:以佛法之道教化众生。
(2)寂灭忍:已断各种烦恼,并获得高级阶位的修行者,安忍於寂灭壮态,进入涅槃寂静之境界,称之为寂灭忍。
(3)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久远劫世宿命及所作之事的智慧。
(4)天耳通:六通之—,指能闻听六道众生的喜忧之声以及世间各种声音的神通。
(5)他心智:即六通中的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所念之事的神通.
译文
二、明寿命之长短。我们世界众生的寿命,长者也大致不过百年。百年之内,或长或短。有出生後即夭亡的,也育童年身亡的,更有在母胎中即不幸堕亡的。怎么会这样呢?这实在是由於众生的造作成因很杂,所以所受的果报也不一样,因此《涅槃经》说,造作的业力如果是黑的,则所受的果报也黑;造作的业力白,则得到的果报也白。纯净和混杂的业力果报也是如此。
又据《净度菩萨经》说,人的寿命百岁,但因黑夜睡眠就已消耗了其中的一半,即是减去了五十年。就在这五十年内,十五岁以前还是小孩子,不懂得善恶,八十岁以后已是老年,精神昏惑体弱身虚,因而备受老苦。自此以外,仅剩下十五年中,外则有官家的逼迫,又要戍边征战,服各种劳役,或被关入牢笼;内则家中门户吉凶,各种杂事牵缠,煢煢孑立,惶恐失措,有欲望而不得满足,照此推算,一生中能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修行道业呢?如此想想,岂不感到悲哀!又怎能不产生厌恶之情呢?
经中又说,人生於世间,凡经一日一夜,即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生起恶心,将受一次恶身之报;十念念恶,则将受十次恶身之报;百念念恶,将受百次恶身之报。算来每一众生於一生之中,百年念恶,其恶将遍满三千国土,所受恶身也将遍满此数。恶法是这样,善法也是这样。一念起善心,则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就将受一百善身之报。算来每一众生一生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也将遍满。如果有十年五年,或更多年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无量寿佛国土,即受净土法身,其寿命之长远不可思议。现在既然在此秽土寿命短促,果报随即报应,若求生阿弥陀佛净土,则其寿命长远而不可思议!所以《无量寿经》说,佛告诉弟子舍利弗:「那位佛为什么称作阿弥陀佛呢?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於那佛国者,其寿命长远可达亿百千劫,与佛一样,所以称作阿弥陀佛。」每位众生应当思量此大利益,都应发愿住生西方。
又《善王皇帝尊经》说:「有人学习佛道,思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土者,昼夜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日,至六日、七日,忆念西方,如在此过程中还有悔念者,听闻我说此善王之功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菩萨一齐飞来,接引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土中,终不得止。」
下面再引《大经》之偈加以证实:
若有众生生於安乐国土者,
都具备三十二种大人相好。
他们智慧圆满具足入於甚深佛法,
研究畅述佛道要义而无任何障碍。
随著根机利钝而安住於佛法之道,
从三种法忍直到无数不可说法门。
经常自在地入於宿命通等五通法,
直到佛地而不再杂於其他恶趣中。
除了生於他方五浊恶世中,
以示现如同大觉世尊之功德。
生於安乐国能成就如此大利益,
所以应当至心发愿生於彼土。
原典
第二、明寿命长短者。此方寿命,大期不过百年。百年之内,少出多减,或生年夭丧,乃至童子身亡,或腹胞胎伤堕。何意然者?良由众生作因时杂,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是故《涅槃经》云,作业时黑,果报亦黑;作业时白,果报亦白。净杂亦尔。
又据《净度菩萨经》云,人寿百岁,夜消其半,即是减却五十年也。就五十年内,十五已来未知善恶,八十已去昏耄虚劣,故受老苦。自此之外,唯有十五年在。於中外则王官逼迫,长征远防,或系在牢狱;内则门户吉凶,众事牵缠,茕茕忪忪,常求不足。如斯推计,可有几时得修道业?如此思量,岂不哀哉!何得不厌?
又彼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念恶,得十生恶身;百念念恶,受一百恶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恶,恶即遍满三千国土,受其恶身。恶法既尔,善法亦然。一念起善,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受一百善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亦满。若得十年五年念阿弥陀佛,或至多年,后生无量寿国,即受净土法身,恒沙无尽,不可思议也。今既秽土短促,命报不远,若生阿弥陀净国,寿命长远不可思议,是故《无量寿经》云,佛告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彼国者,寿命长远,亿百千劫,与佛同等,故号阿弥陀。」各宜量此利大,皆愿往生也。
又《善王皇帝尊经》云:「其有人学道,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忆念昼夜一日,若二日,或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至六日七日,若复於中欲还悔者,闻我说是善王功德,命欲尽时,有八菩萨,皆悉飞来迎取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终不得止。」自此已下,又引《大经》偈为证。赞云:
其有众生生安乐,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满足入深法,究畅道要无障碍。
随根利钝成就忍,三忍乃至不可说,
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
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1),
生安乐国成大利,是故至心愿生彼。
注释:
(1)大牟尼:为佛陀的尊号。牟尼本意为寂默、能仁,以佛陀为无上觉者,已灭三界烦恼,进入涅槃寂静之境界,故称为大牟尼。
译文
第十大门分两部分评述:第一、依据《大经》引类证诚,第二、解释回向之义。
一、依据《大经》引类证诚。十方诸佛,无不劝引众生归向西方净土。十方菩萨,无不一同生於西方。十方人天都有归向西方之意,所以可知这是令人不可思议之事。故而《大经》赞叹说:
神力无边的阿弥陀佛啊!
十方无数佛都赞叹你。
东方无数诸佛国土中,
不计其数的菩萨来观见你。
大家都供养安乐净土,
菩萨、声闻弟子以及大众,
都来听受经法,敷演佛道,
其余九方的众生也是如此。
二、解释回向之义。一切众生既然都有佛性,人人都应具有发愿成佛之心。然而按照所修的行业,如未修满一万劫,则仍然不能出离三界火宅,仍不免处於轮回之中。所以圣者怜愍众生受此长久之苦,劝谕大家回向西方极乐国土,可得大利益。然而回向之功,不超过六种,哪六种呢?一是将所作的各种德业回向弥陀国土。既到其国,还得六种神通用以济度众生,此即是不住於道。二是回因向果。三是回下向上。四是回迟向速,就是不住於世间而往生净土。五是将所修功德回施众生,令他们产生向善之心。六是回向内部以除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大致有此六种,所以《大经》说:「若有众生投生於我国土者,自然胜进,超出寻常各阶位的修行,直到修成佛道,更无回复退转之难。」所以《大经》赞说:
安乐国土菩萨和声闻弟子,
功德利益这世界无法相比。
释迦佛陀以无碍雄辩口才,
设诸比喻略示其功德利益:
从最微贱乞丐到人间帝王,
从人间帝王再比较金轮王,
如是依次展转至六欲诸天,
次第差别都如乞丐与帝王。
以诸天色像比喻安乐众生,
其间相差又何止千万亿倍,
这都因法藏比丘愿力所为,
故应当稽首顶礼大愿心力。
原典
第十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依《大经》引类认识,第二、释回向义。
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者,十方诸佛,无不劝归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十方人无,有意齐归。故知不可思议事也。是放《大经》赞云:
神力无极阿弥陀,十方无量佛所赞。
东方恒沙诸佛国,菩萨无数悉往观。
亦复供养安乐国,菩萨声闻诸大众。
听受经法宣道化,自余九方亦如是。
第二,释迥向义者,但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愿成佛心。然依所修行业,未满一万劫已来,犹未出火界,不免轮回。是故圣者愍斯长苦,劝迥向西,为成大益。然回向之功,不越於六,何等为六?一者、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也。五、迥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只成斯六,是故《大经》云:「其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然胜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至成佛道,更无回复之难。」故《大经》赞云:
安乐菩萨声闻辈,於此世界无比方。
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
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
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类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於彼,千万亿倍非其类,
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酋顶礼大心力(1)。
注释:
(1)大心力:佛陀之尊称,用以赞佛陀心力之大智大用。
译文
第十一大门略作两部分评述:第一、劝谕一切众生依托善知识而起往生西方之意。第二、分辨投生因缘的优劣。
一、劝谕众生依托善知识者。依《法句经》所说,应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对佛陀说:「世尊,什么叫做善知识呢?」佛说:「所谓善知识,是能说深奥的佛法,比如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於实际等。并能於诸法毕竟空中,建立一切诸法者,才能称为善知识。能称为善知识的(人),是你们的父母,因为他能培养抚育你们的智慧之身。善知识是你们的眼目,因为能使你们看清一切善、恶之道。善知识是你们的大船,因为能渡你们出离生死苦海。善知识是你们粗大的绳索,因为能挽坺你们出离生死轮迥。」
佛陀又劝道:「虽与众生作善知识,但必须归向西方净土。」为什么呢?因为住在这生死火界之中,有违佛法修行的境遇很多,容易产生畏缩退转之心,难以出离三界火宅。所以舍利弗於此世界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历了六十劫,却因遇见恶人,要求他施舍眼睛,遂使他生退转之心。故知在此三界火宅中修道甚难,因而劝归西方净土。一旦得到往生,戒、定、慧三学自然迅速增长,普遍具备六度万行之修行法门。所以《大经》说,弥陀净土中没有一丝一毫造作恶业之地。
原典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第一,劝一切众生,讬善知识作向西意。第二、死後辨生缘胜劣。
第一、劝讬善知识者,依《法句经》,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善知识也?」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於实际。然於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诸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絙绳(1),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又劝:「虽与众生作善知识,必须归西。」何以故?由住斯火界违顺境(2)多,多有退没,难出故也。是故,舍利弗於此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六十劫,逢恶知识乞眼因缘,遂即迟转。故知火界倾道甚难,故劝归西方。一得往生,三学(3)自然胜进,万行普备。故《大经》云,弥陀净国,无造恶之地如毛发许也。
注释:
(1)絙绳:粗大的绳索。
(2)违顺境:指不利於佛法修习的环境。
(3)三学:戒、定、慧三者,实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於此,故当精勤修学。三学若加上解脱与解脱知见,则成所谓的「五分法身」。
译文
二、辨别众生死後投生的优劣。此界众生,寿命终了之後,莫不凭藉善、恶二种业力,经常受制於司命之狱。因虚妄、爱欲、烦恼等各种业力互相交替而孕此生身。从无数久远之劫以来,未能幸免脱离这种流转。如能产生信、愿归向西方净土,策励自己意愿专心致志,到生命即将结束时,有阿弥陀佛与观音等圣众,捧著放光莲台前来迎接。修行者心生欢喜,跟随诸圣,双手合掌,乘其莲台,须臾即到西方净土,满心快乐,直至修行成佛。
又,一切众生所造业力不同,共可分为三种,即上、中、下。将来无不到阎罗王前接受判决。若能信仰佛法,发愿往生净土,所修各种行为善业,全部回向西方,临命终时,佛陀自来接引往生,而不用到阎罗殿前接受审判了。
原典
第二、次辩众生死後受生胜劣者。此界众生寿尽命终,莫不皆乘善恶二业,恒为司命狱率,妄爱烦恼,相与受生。乃从无数劫来,未能免离。若能生信,归向净土,策意专精,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圣众,光台迎接,行者欢喜随从,合掌乘台,须臾即到,无不快乐,乃至成佛。
又复一切众生,造业不同,有其三种,谓上中下,莫不皆诣阎罗取判,若能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所修行业,并皆回向,命欲终时,佛自来迎,不于死王(1)也。
注释:
(1)死王:即指阎罗王,以其统管阴曹,为冥府之王,故称死王。
译文
第十二大门中,即以《十往生经》为证,奉劝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如佛在说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时,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十往生经》中,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这件事该如何?唯愿佛陀为我们大家解说。」
佛告阿难说:「所谓观身之法,即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部因缘,不观内部因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这才是正确真实的观身之法。除了这种观身法外,想在十方处处另外寻求,则无其他方法可得到解脱。」
佛又告诉阿难:「只要自观其身,善力自然产生,正念自然萌发,解脱自然获得。为什么呢?譬如有人,以精进、正直之心而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人不必去刻意追求解脱而解脱自然会获得。」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世间众生如有这样正确理解解脱的,那就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中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众生没有得到解脱,这是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是虚妄之念过多,缺少真实观法,更没有正确、真实之念。由於这种缘故,堕地狱者多而获解脱者少。譬如有人对於自己父母以及师长、僧伽,外现孝顺之情而内怀不孝之心,外现精进之貌而内怀不实之心。这样的恶人,报应虽还未到,但离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已经不远了。没有正念就不能得到解脱。」
阿难又对佛说:「如果这样,那么应修行什么善根,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呢?」
佛告诉阿难:「你现在仔细听著,找为你解说。有十往生法,可以得到解脱。哪十种呢?一是观身正念,常以欢喜之心,将饮食、衣服等施於佛陀和僧人,可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二是正确地思念,以甘甜奇妙的良药,施与生病的比丘以及一切众生,得以往生阿弥陀佛国。三是正确思念,不残害每一个生命,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四是正确思念,从师长受持戒律,修习清净、智慧之行,心常怀欢喜之情,便得往生阿弥陀佛国,五是正确思念,孝顺父母,敬奉师长,不起骄横傲慢之心,可往生阿弥陀佛国。六是正确思念,前往僧人居住之处,恭敬佛塔、寺院,听闻佛法,解得义理,可往生阿弥陀佛国。七是以正确的意念,於一日一夜中,受持八关斋戒而不破任何一戒,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八是以正确之念,若能在斋月斋日中,远离所居的房舍,常到良师之处,使得往生阿弥陀佛国。九是正确思念,常能守持清净戒律,勤於修习禅定,守护佛法,口不出恶言,如能这样,便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国。十是正确思念,对无上佛道不起诽谤心,精进修行、守持清净戒律,并教化缺乏智慧者,广泛传布经典、佛法,教化无数众生。这样的人,都能得到往生。」
这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叫山海慧,对佛说:「世尊,那个阿弥陀佛国土,有什么奇妙快乐、特别美好之事,使一切众生都愿往生去西方呢?」佛告诉山海慧菩萨:「你现在应当起立,双手合掌,面正对西方,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这时一切大众都起立合掌,一起谛观阿弥陀佛。於是阿弥陀佛显示大神通力,放出大光明,照于山海慧菩萨之身。这时山海慧菩萨等,即刻见到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美妙之事,都是七种宝物组成。有七宝山、七宝国土,就连水鸟树林,也都常演说著佛法。国中每天都宣讲微妙的佛法。生於其国之众生从不行世俗之事,勤於修习佛法。口中说的是佛法广大平等之语,耳中听的足广大平等之声,心中理解的是广大平等的佛法义理。
这时山海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等今天看见西方国土殊胜奇妙之利益,令人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生都得往生西方,然後我们亦愿生於西方国土。」佛对他说:「正确谛观思念,得真正的解脱,都可生於西方国土。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地信奉此经,爱悦欢喜此经,并以此劝导众生,那么说的和听的人,都可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如有这样的人,我从今天起每天常令二十五位菩萨护持此人,常使此人无病无恼。如人或其他众生有不便之处,於行住坐卧间,不管白天黑夜,我都使他们常得安稳。」
山海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今顶礼纳受世尊的教导,不敢有丝毫怀疑之心。然而世间众生,多有诽谤,不相信此经典,这样的人,今後会怎样呢?」佛告诉山海慧菩萨:「今後在阎浮提内,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此经者,或产生瞋恚之念,心怀诽谤之意,由这种诽谤正法的缘故,此人於现世中,必致各种恶病缠身,或身上各种器官不健全,聋肓瘖瘂水肿鬼魅,使他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直到死後,堕於地狱,於八万劫中受极大的苦恼,百千万世中都听不到饮水和食物之名。受过地狱的罪之後,还要投生於牛、马、猪、羊之胎,为人所宰杀,受极大的痛苦。然後投生为人,又常生於低下卑贱之处,百千万世不能自由自在,永远听不到三宝之名。」所以在无智无信的人中,不要宣说此部经典。
撰集和流通之德,
普施於一切众生,
先发无上菩提心,
同归向西方净国,
其修成佛法正道。
原典
第十大门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经》为证,劝往生也。如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十往生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
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於自父母,及以师僧,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涂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阿难复白佛言:「若如是者,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脱?」
佛告阿难:「汝今善听,吾今为汝说。有十往生法,可得解脱。云何为十?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於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四者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心常怀欢喜,往生阿弥陀佛国。五者正念,孝顺於父母,敬奉於师长,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弥陀佛国。六者正念,往诣於僧房,恭敬於塔寺,闻法解一义,往生阿弥陀佛国。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1)不破一,往生阿弥陀佛国。八者正念,若能斋月斋日中,远离於房舍,常诣於善师,往生阿弥陀佛国。九者正念,常能持净戒,勤修於禅定,护法不恶口(2),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弥陀佛国。十者正念,若於无上道,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如是诸人等,悉皆得往生。」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山海慧,白佛言:「世尊,彼阿弥陀国,有何妙乐胜事, 一切众生,皆愿往生彼?」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即见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轮(3),彼国人民不习外事(4),正习内事,口说方等(5)语,耳听方等声,心解方等义。
尔时,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观见彼国胜妙利益,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生,悉皆往生,然後我等亦愿生彼国。」佛记之曰:「正观正念,得正解脱,皆悉生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
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顶受尊教,不敢有疑。然世有众生,多有诽谤,不信是经,如是之入,於後云何?」佛告山海慧菩萨:「於後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瘖瘂,水腫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於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後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足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
选集流通德,
普施於一切,
先发善提心,
同归向净国,
皆其成佛道。
注释:
(1)八戒斋:即八戒,八斋戒,在家居士所奉持的戒条。具体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睡坐高广华丽之床、不以华鬘装饰及观听歌舞、不非时食。此八条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合称八戒斋。
(2)恶口:粗俗的谩骂之言。
(3)常转*轮:轮本为古印度一种兵器,以佛法能摧毁邪魔外道,如同以兵器击败敌方,故称之为*轮。转*轮,即演说和传播佛法。相传释迦佛成道之初,即在鹿野苑为五比丘演说四谛之理,佛教史上称为「初转*轮」。
(4)外事:佛教以外之事,称为外事,与内事相对。佛家以内、外区别世俗与佛教之事物,如外典、外道等。
(5)方等:方广平等,泛指一切大乘佛教经典教义等。
♡ 喜欢 (0)
译文
第四大门分三部分评述。第一、印度三藏法师及我国的诸大德们,在详尽审视佛陀圣教後,都赞叹归向诸佛净土,今依据此而劝众生归依净土。第二、依据各部大乘经论所说,凡圣修习入道者,多明以念佛三昧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者的种种奇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原典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1)三藏法师(2)并此土大德(3)等,皆共详审圣教,欢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人,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注释:
(1)中国:指古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地区。
(2)三藏法师:指通晓经、律、论三藏的僧人。
(3)大德:本为对长老比丘或佛、菩萨的尊称,後也用作对有德高僧的尊称。
译文
一、以印度及我国诸大德的修行实践为依据。我本人因眼目不明而没什么见识,岂敢擅自为言?但以多年游历及披阅典籍所见所闻为根据,以示恭敬而有师承相传。这些大德是哪几位呢?首先是印度的大乘法师菩提流支三藏,其次有呵避名利的慧宠法师,接著有平常讲演佛法时,每每感得诸圣者前来听讲的道场法师;还有和光弧棲,享誉於魏、齐两朝的昙鸾法师,以禅观独秀的大海禅师,以及聪慧守戒的齐朝上统法上法师。以上六位法师都精於二谛义理,二谛是佛法的纲领,而他们的志向行为无与伦比,自古至今实为稀有。如此大师都能详尽审视大乘教法,而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
有人问道:既然说赞叹归向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不知这些法师临命终时,是否都有什么应验?
答:都有灵验,绝不虚言。如昙鸾法师健在时,经常修习净土,也常常有世俗的人呵责法师说:「十方佛国都是净土,你为何独专意於西方净土呢?这岂不是会产生偏见吗?」法师回答说:「我既是凡夫,智慧短浅,还未获得果位,信念力必须均衡,好像用草引牛,心念须恒常系於槽枥之上,岂能放纵而全无归宿?」虽然不断有责难者提出许多疑问,但法师却坚定而不动摇。
所以无论一切道俗,只要与法师有一面之遇,假如此人尚未产生信仰,则劝其信仰佛法;如已对佛法产生信仰,则劝其归向佛国净土。所以法师临命终时,寺旁左右道俗都看到旛旗天花映满寺院,尽闻异香及音乐声前来迎接法师往生。其余的各位法师,临命终时,也都有各种祥瑞徵兆。如想要具体地敍述各种往生的状况,则都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
原典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余五翳面墙(1)岂宁自辄(2)?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3);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法师:次有大德和光孤栖,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海禅师;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4)。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斯乃佛法网维,志行殊伦,古今实希,皆共详审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不?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5),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杂者纷纭,而法师独决。
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苦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徵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不可思议也。
注释:
(1)五翳面墙:翳是遮蔽的意思。五翳即是五种遮蔽眼目的东西。面墙,比喻一个人学问粗疏,见闻浅薄,好像面对著墙壁,什么都看不见。《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这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2)自辄:辄本是古代车箱两旁向外翻出的木板,以供凭倚之处,形状如同车之两耳。後引申为倚恃妄作。自辄,即为自专,独断之意。
(3)流支三藏:指北魏时,来自北印度的译经三藏菩提流支(一作菩提留支)。他除了译出许多佛教经论之外,曾向昙鸾法师傅授《观无量寿经》,阐述西方净土信仰的道理,并引导昙鸾法师归向净土信仰。他还译出《无量寿经论》(《往生论》),此论后来成了中国佛教净土宗依据的主要论著。
(4)齐朝上统:即指北齐时著名僧人法上。因他曾任北齐的最高僧官上统(大统),因此称齐朝上统。自流支三藏以下,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等人,都为当时净土信仰的实践者,故而道绰在这儿举他们为例,以劝导众人归向净土。
(5)未入地位句:地位即阶位。佛法之修行,分为一定的阶段,每一阶段修习的内容以及所获功德果伍都不一样。这里的「智慧浅短,未入地位」等等,亦是道绰法师的自谦之语。
译文
二、说明西土和此土诸部经典,多阐明以念佛三昧为宗旨。可分八点,前二点说明一相三昧,後六点就缘依相来说明念佛三昧。
㈠依《花首经》说,佛告诉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种叫一相三味,另一种叫众相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是说有菩萨闻得某世界有某如来现在演说佛法,菩萨以此佛的形相安置於前,或端坐於道场中,或如在说法之形,大众围绕四周。取如此之相,收摄眼、耳、鼻、舌、身诸感官,并使心不驰散,专心意念於一佛,念念不舍。这样从如来的形相推及世界之实相,进而进一步理解此实相就是无相。经常这样观行,不离此缘,这时佛像就会现於面前,为菩萨说法。这时菩萨内心深处生起恭敬之心,或浅或深,听闻接受此佛法,转而更生敬重之心。菩萨住於这样的三昧中,闻说世界万物就是生灭变化之理,听闻後即信受奉持此教法,从三昧而起,即能为诸信众演说此法。佛告诉坚意菩萨,这就是菩萨进入的一相三昧门。
原典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1),後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味,二者有众相三昧。
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塲,苔转*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於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注释:
(1)一相三昧:三昧即禅定。以息心静虑,观一佛之相而进入禅定之境界,即称之为一相三昧。後文引《花首经》,即对一相三昧之修行作具体的解释。
译文
㈡依据《文殊般若经》说明一行三昧。当时文殊菩萨对佛说:「世尊,什么叫做一行三昧呢?」佛告诉他说:「所谓一行三昧,就是信奉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在空闲的地方,舍去各种扰乱心意的念头,端正身体,面对佛陀所在的方向,并不是从佛陀的外在相貌,而是专心系念一佛,专称其佛名号,使自己的忆念不间断。就在忆念中便能见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这是什么缘故呢?忆念此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即能与无数佛的无边功德契合无二,这就称为菩萨的一行三昧。」
原典
第二、依《文殊般若》明一行三昧(1)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味?」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间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放?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味。」
注释:
(1)一行三昧:即一相三昧。因行此三昧时,以心定於一行,故名。《三藏法数》四说:「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
译文
(三)依《涅槃经》说,佛说道:「如有人只要能专心一意,经常修习念佛三味,那么在十方诸佛处,就能经常见到此人,好像就在面前。」所以《涅槃经》说:「佛告诉迦叶菩萨,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致志念佛,若在山林中,若在村落间,若白天若黑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在眼前,常与此人同住,并施受佛法。」
原典
第三,依《涅槃经》,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入,如现在前。」是故《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与此人而住受施(1)。」
注释:
(1)受施:指受与施。受为领纳,施为给予。
译文
㈣依《观经》及其他诸部经典说,所修万行,但能回向发愿,莫不往生,然而睡以念佛一门尤为重要。为什么呢?仔细审量佛陀圣教,有始益与终益两种,如欲生善心而起修行,则普遍贯通於各种修行方式中;如灭恶消灾,则能总治各种顷恼惑障。所以经中说,念佛众生,摄取此功德而不舍,寿终必将往生此佛国土,此即名为始益。
说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住世时间长久,但经亿兆载长久的时间,也会示现灭度之相。当其进入涅槃之时,唯有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住持安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因而阿弥陀佛灭度後,安乐净土也与他在世时一样。然而其国众生,一切没有见过阿弥陀佛者,唯有将意念专注于阿弥陀佛而得往生者,仍可常见阿弥陀佛依然还在,并未灭度,这就是终时益也。而修习其馀各种法门的,只要将其修习功德回向净土,都得住生,但佛世尊灭度後,则有见过佛和未见佛时区别,所以奉劝后人仔细审量,从而使大家都能得到长远之益处也。
原典
第四、依《观经》及余诸部,所修万行但能回头,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放下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
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按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馀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劝後代审量,使沾远益也。
译文
㈤依《般舟经》所说,一时有位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听说有阿弥陀佛,於是屡屡系念,因系念的缘故,得见阿弥陀佛。既见到佛,即向佛请教,应当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往生其佛国土?这时阿弥陀佛告诉他说,想要投生於我国土的众生,应当经常念我的名号,不要歇息,这时便能来生我国土。应当思念佛身的各种圆满相好,佛的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原典
第五、依《般舟经》云,时有跋陀和菩萨,於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译文
㈥依《大智度论》有三种解释:
一是佛乃无上法王,菩萨是法王之臣,尊重信服的唯是佛世尊,所以应当常常念佛。
二是有诸菩萨说,我从无始旷劫以来,得蒙佛世尊长养我们的法身、智慧之身、大慈悲身。我们的禅定功德、所获的智慧以及无量的行愿,都是由於佛陀的恩惠而成。为了报答佛恩,所以愿经常亲近於佛。就好比大臣承蒙帝王的恩宠,经常思念其主一样。
三是有诸菩萨这样说,我在证得果位之前,处於修行过程中,由於遇到不信佛法的恶友,诽谤佛教真理,因而堕於恶道之中,经过无数劫的痛苦,其间虽然也修习过其他法门,但未能出离三界之苦。後来遇到一位善知识,教我修习念佛三昧,那时即摒除了各种烦恼惑障而获得解脱,有这等巨大功德利益,所以愿意常不离佛。
原典
第六,依《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
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
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当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
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於因地(1),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於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於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注释
(1)因地:与果地相对,指获得—定果位之前的修行阶段。佛家重因果,任何果报必然有其相应的各种因缘构成,这些因缘的形成过程,相对于这一果报而言,即为因地。
译文
㈦依《华严经》说:「宁愿於无量劫中,备受一切苦难,而终究不远离如来,不睹自在之力。」又说:「念佛三昧必能见佛,命终之后生於佛前,见其临终劝其念佛,又示尊像令他瞻仰致敬。」
又,善财童子参访各各善知识,来到功德云比丘处,对比丘说:「大师,什么叫修习菩萨道,而归向普贤行愿呢?」 这时比丘告诉善财童子说:「我只知道在世尊如大海一样的智慧中,有一法门叫做念佛三昧。什么叫念佛三昧呢?即在此三昧中,能够看到一切诸佛及其眷属、庄严清净的佛刹,还能使众生远离各种颠倒妄想。念佛三味法门能在极其细微的境界中,看到一切佛的自在境界,从而得如实而不颠倒的智慧。念佛三昧能生起一切佛的国土,没有什么能毁坏此国土。能普见十方谙佛,得三世如实不颠倒的智慧。」
当时功德云比丘还告诉善财说:「佛法深广有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但我所知晓的,唯有这一念佛三昧法门,至於其他各种微妙境界,有许许多多,只是我所未知也。」
原典
第七,依《华严经》云:「宁於无量劫,具受一切苦,终不远如来,不睹自在力。」又云:「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後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合瞻敬。」
又,善财童子求善知识(1),诣功德云比丘所,白言:「大师,云何修菩萨道,归普贤行(2)也?」是时,比丘告善财曰:「我於世尊智慧海中,唯知—法,谓念佛三味门。何者?於此三昧门中,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者,於微细境界中,见一切佛自在境界,得诸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者,能起—切佛刹,无能坏者,普见诸佛,得三世不颠倒。」
时功德云比丘告善财言:「佛法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者,唯得此一念佛三昧门,余妙境界,出过数量,我所未知也。」
注释:
(1)善财童子求善知识:见《华严经·入法界品》,是说善财童子发心修佛道,在文殊师利菩萨指点下,先后参访五十三位圣贤,最后得成正果的故事。下文功德云比丘即其中之。
(2)普贤行:即指普贤行愿。据《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说,普贤菩萨修行时,曾发下十个大愿,因其广大,故又称为愿海,并常常被作为一切菩萨行的代表。
译文
㈧《海龙王经》说,当时海龙王曾对佛说:「世尊,弟子希望求土阿弥陀佛国,应当怎样修行,才能往生其土?」佛告诉龙王:「若希望生极乐国土者,应当修行八种法。哪八种呢?一是常念诸佛,二是供养如来,三是赞叹佛世尊,四是制作佛像、修积各种功德,五是回向发愿往生净土,六是心不生怯弱,七是一心精进,八是追求佛法无上真正智慧。」佛又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只要具备此八法,便能常不离佛。」
问:如未具足完备此八法,是否能够投生於佛前而不离佛呢?
答:肯定能生,不必有怀疑。怎么知道的呢?如佛说《宝云经》时,也说明十种修行具备,便得往生净土,常不离佛。当时有除盖障菩萨问佛说:「不具足完备此十行,能生净土吗?」佛说:「能生。只要能在十行之中有一行具足无阙失,其余九行都会清净不失,不必怀疑。」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说:「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哪四种呢?一是自己修习善法,并劝导众生,都作往生净土见如来之心念。二是不仅自己,还要劝他人乐於听闻佛法。三是自劝及劝他人一起发无上正等正觉大心。四是一心专意行念佛三昧。具备此四种行,那么一切投生之处,经常是在佛前,不离开诸佛国土。
又经中说:「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什么是三十二器呢?行布施能得大富贵,因此布施是大富之器。同样,忍辱是形貌端正之器。持戒是成就圣身之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剑树、镬汤之器。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之器。这儿约略举以上六器,余者不多赘述。
圣者所教既是这样,行者发愿往生,为何不常念佛呢?又依《月灯三昧经》说:「忆念佛的相好及德行,就能使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不乱,使心意不迷惑,于是契合佛法,得以听闻而智慧如大海。聪明的人住于此三昧中,将自己的心念收摄专一,就能见到千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数恒河沙数的佛陀。」
原典
第八、依《海龙王经》,时海龙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当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龙王:「若欲生彼国者,当行八法。何等为八?一者常念诸佛。二者供养如来。三者咨嗟世尊。四者作佛形像,修诸功德。五者回愿往生。六者心不怯弱。七者一心精进。八者求佛正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斯八法,常不离佛也。」
问曰:不具八法,得生佛前,不离佛不?
答曰:得生不疑。何以得知?如佛说《宝云经》时,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不?」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
又《大树紧那罗王经》云:「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专一,就能见到干亿位如来,亦能逢遇无敷恒河沙数的佛陀。一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
又经云;「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何者?布施是大富器(1),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创树、镬汤器,发菩提心是成佛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器。略举六门,余者不述。
圣教既尔,行者愿生,何不常念佛也?又依《月灯三昧经》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注於是三味,摄念行於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
注释:
(1)布施是大富器等句:佛家从因果报应之学说出发,认为行布施者,将来必得大富,故而言布施是大富器。下文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译文
三、问答解释,显示念佛三昧的种种利益。有五种问答。
第一问:今说常修念佛三昧,是否不再修习其他三昧呢?
答:今所说常念,也不是说不行其他三昧。但以修行念佛三昧多的原因,所以说常念,并非说全不修行其他三昧了。
第二问说,如劝常修念佛三昧,与其余三昧相比较,有没有高下优劣呢?
答:念佛三昧的殊胜之相是下可思议的。这如何知道呢?如大乘经中说,其余各种三昧并非不能静虑,怎么说呢?有的禅定只能除去贪欲,却不能除去瞋念和愚痴;有的禅定只能除去瞋念,却不能除去愚痴和贪欲;有的禅定只能除愚痴,而不能除去贪欲和瞋念。也有的禅定只能除灭现在的各种烦恼障碍,却不能除去过去和未来的一切烦恼障碍。如果能常修念佛三昧,则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障碍,全都能除去。
第三问:念佛三昧既然能除障得福,其功德利益巨大,不知是否也能有助於修行的人,使之延年益寿否?
答:必然有帮助。为什么会呢?如《惟无三昧经》说,有兄弟二人,哥哥相信因果,弟弟对佛法没有信心,但善於相法。他在镜中见到自己面上已出现死相,过不了七天必死无疑。这时有智慧者教他去请教佛陀。当时佛告诉他说,过不了七天是确实不虚的。但若能够一心念佛、修习戒行,或者可能度过难关。他回去后即依佛教化而专心念佛。至第六天,即有二个鬼前来,因听到他念佛的声音,竟无法靠近他身边。二鬼回去告诉阎王,阎王拿起命符来看,只见符上已有注文说,由於持戒念佛的功德而生於夜摩天上去了。
又如《譬喻经》中说,有一长者不信罪福之报,年已五十,一夜忽然梦见鬼卒拿了链索和命符前来,十日之内要将他拘去。其人梦醒后,非常惶恐畏怖。至天明后寻找相师占梦,相师作卦,卦兆说十日之内有刹鬼必欲加害。此人听了更加害怕,来到佛处求教。佛对他说,若想攘灾避祸,从今以后,必须专心一意持戒念佛、烧香燃灯、悬缯挂旛,信心向著佛、法、僧三宝,即可免此死。此人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到时刹鬼到门口,是此人修功德,於是无法加害,便离开了。这个人因此功德寿满百年,死後得生天处。还有一长者名叫执持,因退了守戒之心,结果现生遭到恶鬼的责打。
第四问:此念佛三昧,能够对治诸烦恼障碍,招来世间的果报,那么能不能感得出世的正觉呢?
答:能够。为什么呢?就如《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从初地一直到十地,每一地中都叙述了进入此必须加力修行的功德,到该地功德圆满时,便升入上一地。如此加力修行直到完成。随后,经中总结说:「这些菩萨,虽然也修其他诸行,但都离不开念佛、念法、念僧,并以各种精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此经文而证,可以得知诸菩萨,乃至修行已得一定等级地位的,也都要经常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注满功德海。更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怎能不学念佛呢?何以如此说?因为此念佛三昧的功德,具备了一切能通往涅槃彼岸的四摄、六充之缘故。
第五问:初地以上的菩萨,与佛陀一同证悟佛法真理,就如生於佛陀家中,将来必能成佛、济度众生,何必更要学念佛三昧而愿见佛陀呢?
答:说起佛法真如之理广大无边,与虚空一样,难以量知。譬如有一个巨大的暗室,如果仅点燃一、二盏灯,虽然局部地方亮了一些,但整个室内仍是暗的。随著灯的渐渐增多,光亮也慢慢增加,但无论如何也及不上阳光的照射。菩萨证悟的智慧,虽然一级级相连通,自有等级依次而上,但怎能比得上如同太阳的光明般的佛智慧呢?
原典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有其五番:
第一问曰:今云常修念佛三昧,仍不行余三昧也?
答曰: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馀三昧,但行念佛三昧多故,故言常念,非谓全不行余三昧也。
第二问曰:若劝常修念佛三昧,与余三昧能有阶降以不?
答曰:念佛三味,胜相不可思议。此云何知?如摩诃衍(1)中说云:诸余三昧,非不三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第三问曰:念佛三昧既能除障,得福功利大者,未审亦能资益行者,使延年益寿以不?
答曰:必得。何者?如《惟无三昧经》云,有兄弟二人,兄信因果,弟无信心,而能善解相法。因其镜中,自见面上,死相已现,不过七日。时有智者,教往问佛。佛时报言,七日不虚,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还告阎罗王,阎罗王索符,已注云,由持戒念佛功德,生第三炎天(2)。
又《譬喻经》中,有一长者,不信罪福,年已五十,忽夜梦见刹鬼索符,来欲取之,不过十日。其人眠觉,惶怖非常,至明求觅相师占梦。师作卦兆云:有刹鬼必欲相害,不过十日。其人惶怖倍常,指佛求请。佛时报云:若欲攘此,从今已去,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然(3)灯、悬缯旛盖、信向三宝,可免此死。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刹鬼到门,见修功德,遂不能害,鬼即走去。其人缘斯功德,寿满百年,死得生天。复有一长者,名曰执持,退戒还佛,现被恶鬼打之。
第四问曰:此念佛三昧,但能对治诸障,唯招世报,亦能远感出世无上菩提以不?
答曰:得。何者?如《华严经·十地品》(4)云,始从初地,乃至十地,於一一地中,皆说入地加行道(5)。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讫,即皆结云:「是诸菩萨,虽修余行,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上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斯文证,得知诸菩萨等,乃至上地,常学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满功德海。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不学念佛也?何以故?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6),通行通伴故。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7),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闇室,若然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闇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注释:
(1)摩诃衍:梵文音译,全称摩诃衍那,大乘之意。
(2)第三炎天:炎天又译作夜摩天。为欲界六天的第三重,在忉利天之上,兜率天之下。
(3)然:通燃。
(4)华严经·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的一品,主要讲述菩萨在修习佛道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个阶位,并详细阐述了这十个阶位的修习内容和所得的功德果位。
(4)加行道:道即佛道,指能通向涅槃境界的途征。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5)加行道:道即佛道,指通通向涅槃境界的途径。加行即加力而行之意。加行道又称方便道,是为断除烦恼而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顶、忍、世等一法)之位。
(6)四摄六度:四摄和六度的合称。四摄是菩萨应行的四种能摄受众生,使众生归向佛道的事情。六度是应修的六种能到达涅槃境界的通道。四摄六度有时又作六度四摄,大乘佛教用以概括大乘佛教徒应当修习的一切法门。
(7)生佛家:佛家即指净土,净土是佛的住处,因此称为佛家。入地的菩萨,将来必证佛果,因此等於已入佛家中,所以称之为生佛家。
译文
第五大门分四部分论述:第一、广明修道之长短,欲使众生迅速获得不退转位。第二、比较此土与净土的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往生净土之心。第三、比较此土和净土之净秽,也即有烦恼障碍与无烦恼障凝之比较。第四、援引大圣教导加以证实,奉劝後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净土。
原典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第二、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1)比校。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後代生信求往。
注释:
(1)漏无漏:烦恼为漏,无漏即无烦恼。秽土充满烦恼,因此为漏;净土没有烦恼,故为无漏。所以以漏,无漏称秽、净二土。
译文
一、明修道长短者,可从两方面加以论述。先说明修道之长短,接著加以问答解释。
先明长短,一切众生无不厌弃痛苦,希求快乐,畏惧束缚,追求解脱。都愿意早日证悟无上觉悟智慧,但必须以发无上觉悟之心为先。但此心难以识别,难以发起,即使能发得此心,也须依据佛经而修习十种行。此十种行即是信心、精进、忆念、持戒、禅定、智慧、行舍(内心平等而无执著)、护法、发愿、回向,从而进一步达到无上觉悟的境界。然而修道之身,必须相续不绝,历经一万劫,才能证得不退转的果位。当今凡夫根机不稳,有如鸿毛随风飘移,这称作「假名」,也叫做「不定聚」或「外凡夫」。并未出离三界火宅,怎么知道的呢?据《菩萨璎珞经》说:「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另外,一劫之中经过的生死投生次数尚不可计算,何况於一万劫中,徒然遭受痛苦焚烧呢?如果能了解且信奉佛经所说,愿意往生净土,随生命的长短,尽此一生即能投生佛国净土,达到不退转的阶位。这种功德利益兴修道一万劫相等,各位佛弟子们,何不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不舍难求易呢?
如《俱舍论》中,也明难行、易行两种道。所谓难行者,如《论》中所说,於三大阿僧祇劫中,每一劫都须具备福德、智慧等有助於证悟的功德,六种能到达湼盘的修行方法以及所有一切修行功德。每一种修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百万种艰难,然後才能逐步进位,所以是难行道。所谓易行道者,即《论》中所说,由其他的方便之道而得解脱者,名易行道。今既劝告众生同归极乐国土,所修一切功德都回向极乐净土,只要能专心致志,寿尽以後必得往生於极乐净土,得真实究竟之快乐。岂可不称作易行之道呢?应当懂得这个道理啊!
下面再以问答进行说明。
问:既然说愿生净土者,随著此生命尽即得往生,是否有圣教证明呢?
答:大略从七部经典中加以引证。
一、依《大经》说,佛告诉弟子阿难,如有众生希今望今世得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各种功德,愿往生其佛国土,就能获得往生。所以经中赞叹说:「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观无量寿经》在九品往生之内,都说临命终时,正念阿弥陀佛,即能往生。
三、依《起信论》所说,佛陀教导众生,应洞观佛法真理平等如实而无差别。也有刚开始发心修行的菩萨,信仰之心较为软弱而不坚定,自称不能经常逢遇佛陀,亲承供养,所以想要退转。应当知道如来有各种方便法门,能够摄引护持众生信心。如以专心一意念佛的因缘,便能随愿而往生净土,以常见佛的缘故,可以永远脱离诸恶道。
四、仇《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当时释尊告诉比丘:我当为你们演说西方安乐世界的事情。那儿现在有佛,称号为阿弥陀。如有四众弟子能正念受持此佛名号,坚定自己信心,时时刻刻忆念不忘,在十日十夜中灭除散乱之心,精勤地修习念佛三昧,如能令此心念相继不断,十日之中,必能见到阿弥陀佛,都能够往生西方净土。
五、依《法鼓经》说,如人临终之时,不能依念,但知那儿国土有佛在世,心里作往生其佛土的意愿,也能够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说,若有众生临终之时,或已死去堕入地狱内,由其家内眷属为亡者念佛,并为他转诵祈福,此亡者即能出离地狱,往生净土。更何况现在能自己修习念佛,怎么会无法往生呢?所以经中说:「现在眷属,为亡者追福,如以祭品供祀先祖,其先祖定能得食。」
七,广引诸经加以证实。如《大法鼓经》说,如善男子、善女人,常能专心一意称念诸佛名号的,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必然常见此人如在眼前,所以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在十方净土中必随其意愿而得往生。
又《大悲经》说,什么叫大悲?如专心念佛相续不断,随其命终,必定生於安乐净土。如能展转相劝,合他人也一齐念佛者,当知此等众生都可称作行大悲的人。
所以《涅槃经》说,佛告诉大王,假如你打开国库的宝藏,在一个月内布施一切众生,所得的功德,不及有人口称念佛一声,此功德超过打开库藏布施众生的功德,不知多少倍。
又《增一阿含经》说,佛对弟子阿难说:「如有众生供养整个阎浮提世界中所有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的功德多不多?」阿难对佛说:「世尊,很多很多,无法以数字计算。」佛对阿难说:「如有众生,以善心相续称念佛的名号,虽然只是如同取一滴牛乳般那么短的时间,所得功德比之前者,更多得无法估量。」
《大品经》说:「若有人以未入禅定之心,即散乱心念佛,及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也是这样,至其苦尽而福则不尽。故而可知念佛的利益巨大而不可思议。《十往生经》及诸大乘经等,都有明文可以证实,这就不再具体引证了。
原典
第一、氵凡明修道延促(1)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
一、明延促者,但—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慧、舍、护法、发愿、回向,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迳一万劫,始证不退位。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2),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3),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据《菩萨璎珞经》:「具辩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显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
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於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4)六波罗蜜(5),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
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6),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不?
答曰:有七番,皆引经论证成。
一,依《大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故《大经》赞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依《观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
三,依《起信论》云,教诸众生,劝观真如平等一实。亦有始发意菩萨,其心软弱,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以常见佛故,永离恶道。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7),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 ,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
五、依《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云,若有临终及死堕地狱,家内眷属,为其亡者念佛及转诵斋福,亡者即出地狱,往生净土。混其现在自能修念,何以不得往生者也。是故彼经云:「现在着属为亡者追福,如饷(8)远人,定得食也。」
第七、广引诸经证成。如《大法鼓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是故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又《大悲经》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是故《涅槃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校量。
又《增一阿含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供养一阎浮提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功德,宁为多不?」阿难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数量。」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构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量,无有能量者。」
《大品经》云:「苦人散心(9)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十往生经》,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注释:
(1)延促:延者长,促者短。延促即长短之意。
(2)轻毛:即指羽毛,以其极轻而随风飘荡不定。比喻凡夫根机浅薄,信仰不坚,进退未定,有如羽毛之飘荡,未有一定。
(3)不定聚:三聚之一。指凡夫众生根性不定,或可证悟佛道,或不得证悟。参见前「正定聚」之注文。
(4)资粮:资为资助,粮为粮食。人的生活,必须依靠粮食以资自己的身体。佛家以修习功德善根,作为自己追求佛道的精神粮食,故喻之为资粮。
(5)六波罗蜜:即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家以修此六种行即可达到涅槃境界,故称为六度。参见「四摄六度」注。
(6)究竟清凉:指获得解脱以后的涅槃境界。佛家以众生所居之世界为三界火宅,与此相对,脱离三界轮回的涅槃境界,便是究竟清凉之处。
(7)四众:比丘和比丘尼,为出家两众;优婆塞和优婆夷(男、女居士),为在家两众,合称四众。是佛教最基本的信众,故有时亦作四众弟子。
(8)饷:指以食物款待,这儿指以祭品祭祀亡故的先人,远人即指先祖之灵。孔子有曰:「慎终追远」。
(9)散心:与定心相对,指未加收摄的散乱之心。
译文
二、比较此土与净土之禅观利益,以劝众生发往生净土之心。由於此方秽土,众生心念散乱,难以进入禅定境界,即使通过修习而得禅定,也只能获烦恼界的诸禅定,未断喜欲、食欲等情。而且即使能降伏业力,获生於上界诸天的果报,但一旦寿命享尽,还是要堕入轮回。所以《智度论》说,以听闻佛法,守持戒律而入於禅定者,仍然未能获得断尽烦恼的无漏法。虽然说可有此功德,但此事尚未可信。但如果愿修习往生西方净土,所行之事和所生之境都是光明清净,容易进入禅定境界,灭除多劫以来之罪,永远进入快速上进的禅观中,得毕竟如实之涅槃境地,如诸部大乘经典经常演说的那样。
问:如西方众生根机殊胜,可以感得禅定境界:此土境界诸天人色身根劣,就不能进入禅定境界吗?
答:若论修习禅定之因,该贯通於彼土(净土)与此土,然而彼±境界果位是不退转,并具有他力护持,所以说是殊胜。此土虽然克期修习禅定,但光有自己的功力,缺少他力护持,业力报尽不免重入退转之位,就这一点而论,此土不如净土。
原典
第二、次明此彼禅观比校劝往生者。但此方秽境,乱想难人,就令修得,唯获事定(1),多喜味染(2)。又复但能伏业(3),报生上界,寿尽多退。是故《智度论》云,多闻持戒禅,末得无漏法。虽有此功德,是事未可信。若欲向西修习,事境光净,定观易成,除罪多劫,永定速进,究竟清凉,如大经广说。
问曰:若西方境界胜,可为禅定感;此界色天劣,不应为禅定招?
答曰:若论修定因,该通於彼此。然彼界位是不退,并有他力持,是故说为胜。此处虽复修定克,但有自分因,阙无他力摄,业尽不免退,就此说不如。
注释:
(1)事定:又作事禅,相对於理禅而言。指还未断绝烦恼的初级禅定境界。又可称为「有漏定。」
(2)味染:染即染污,贪著於饮食味欲,即为味染。
(3)伏业:伏为降伏、制伏之意。伏业即为能降伏业力。
译文
三、此土和彼土是秽界和净界二种境界,也即是有漏与无漏之差别。如说此处境界,只有地狱、饿鬼、畜生三种归途。到处是丘坑山涧、沙石棘刺、水早暴风、雷电霹雳、虎狼毒兽、强盗恶贼、荒乱破散,水、火、风三种灾难不停地破坏世界。说到此界众生,刚唯有贪、瞋、痴三毒,八种颠倒之见,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所追逐,深深的污秽罪恶,不可具体言说,所以名为有漏,令人深可厌也。
再看看往生净土者,据《大经》说,十方人天只要往生西方净土,无不获得种种利益。为什么呢?一旦生於彼极乐国土,行则有金莲捧足,坐则有宝座承受身躯,出则有帝释天王在前开道,入则有大梵天王随从於後。一切圣贤众都是我的亲属朋友,阿弥陀佛则是我的大师。宝树宝林之下,随我任意翱翔。八功德池中,任由我神游濯足。身体与佛同为金色,寿命与佛同样长远。学习则各种法门齐头并进,修禅则真俗二谛虚通融合。济度十方众生则可运用大神通,若入禅定境界则进入三解脱门。出游则入八正道,至归则到达大涅槃。一切众生只要往生彼国净土,都能证悟此大利益,何不思量要快速往生呢。
原典
第三、据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者,若论此处境界,唯有三涂、丘坑,山涧沙卤,棘剌水旱,暴风恶触,雷电霹雳,虎狼毒兽,恶贼恶子,荒乱破散,三灾败坏。语论正报(1),三毒八倒(2),忧悲嫉妒,多病短命,饥渴寒热,常为司命害鬼之所追逐,深可秽恶,不可具说,故名有漏,深可厌也。
往生彼国胜者,据《大经》云,十方入天但生彼国者,莫不皆获种种利益也。何者?一生彼国者,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3)在前,入则梵王(4)从後;一切圣众与我亲朋,阿弥陀佛为我大师。宝树宝林之下,任意翱翔,八德池中,游神濯足。形则身同金色,寿则命与佛齐,学则众门并进,止则二谛虚融。十方济运,则乘大神通;晏安暂时,则坐三空门。游则入八正之路,至则到大涅槃。一切众生,但至彼国者,皆证此益,何不思量不速去也。
注释:
(1)正报:众生本身之个体,乃由过去世所作之因而受,故称正报。与依报相对,见前「依正」之注。
(2)三毒八倒:三毒指贪、瞋、痴。八倒指凡夫与二乘人执迷的八种颠倒妄见。即凡夫以世间之苦和不净等执迷为常、乐、我、净,称凡夫四倒。二乘人以涅槃的常、乐、我,净执迷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称二乘四倒,合为八倒。
(3)帝释:即帝释天,有时又译作释提桓因,为欲界六天之一的忉利天主,佛教的护法天人之一。
(4)梵王:又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等。本为印度教主神之一,後作为佛教的护法天人,为色界的初禅天之王。又常侍佛之右边,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请佛转*轮。
译文
四、引证大圣教导,奉劝后人产生信仰,愿求往生。依《观佛三昧海经》说,当时聚会中有十方诸佛,各於花台中结跏趺坐,显现於空中。以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诉大众说:「你们应当知道,在过去无量世时,有名叫宝威德上王的佛出世。此佛出世也如现在释迦佛那样说三乘之法。其佛灭度後,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带领弟子九人,前往佛塔礼拜佛像,见佛宝像端正庄严,诸弟子观後敬礼佛像,以目注视观瞻,各说一偈赞叹佛像。後来他们都随寿命长短,命终以後,投生於佛前。从此以後,恒常得遇无数佛陀。他们於诸佛之处,广修各种清净无欲之法,得深广如海之念佛三昧。既得此三昧,诸佛现眼前,即为他们授记,於十方诸处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即是我身,其余九方诸佛即是当时的弟子九人。十方佛世尊因礼拜佛塔,并以一偈赞叹佛的缘故而得成佛,他们并非别人,就是我等十方佛也。」这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种光明,显现色身和眉间白毫光,各自坐於释迦佛床边,告知阿难说:「你知道吗?释迦文佛历经无数精进修行,修习百千种苦行,才求得无上佛智,得到此身果报。我们现在告诉你,你要护持佛所说的话,为未来世的天龙大众、四部弟子等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完此话,十方诸佛都向释迦文佛致意、询问,问毕即各还本国。
原典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愿往者。依《观佛三昧经》(1)云,尔时,会中有十方诸佛,各於华台中结跏趺坐,於空中现。东方善德如来为首,告大众言:「汝等当知,我念过去无量世时,有佛名宝威德上王。彼佛出时,亦如今日说三乘法。彼佛灭後,末世之中,有一比丘,将弟子九人,往诣佛塔,礼拜佛像。见一宝像严显可观,观已敬礼,目谛观之,各说一偈,用为赞叹。随寿修短,各自命终。即命终已,即生佛前。从此已後,恒得值遇无量诸佛,於诸佛所,广修梵行,得念佛三昧海(2),既得此已,诸佛现前,即与授记,於十方面随意作佛。东方善德佛者,即我身是。自余九方诸佛者,即是本昔弟子九人是。十方佛世尊,因由礼塔一偈赞故,得成为佛,岂异人乎?我等十方佛是。」是时十方诸佛,从空而下,放千光明,显现色身白毫相光,各各皆坐释迦佛床,告阿难言:「汝知释迦文佛,无数精进,百千苦行,求佛智慧,报得是身。今为汝说,汝持佛语,为未来世天龙大众,四部弟子,说观佛相好及念佛三昧。」说是语已,然後问讯释迦文佛,问讯讫已,各还本国。
注释:
(1)观佛三昧经:编按:《大正藏》为观佛三昧海经。
(2)念佛三昧海:以念佛三昧功德广大,其深如海,故喻之。
译文
第六大门分三部分加以论证。第一、将十方净土进行比较。第二,从教义加以推理。第三、辨别佛经的住世毁灭问题。
一、以十方净土加以比较,有三点:
㈠如《随愿往生经》说,十方佛国都是庄严清净国土,随愿都得往生。虽然如此,但都不如西方无量寿佛国。为何这样说呢?因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菩萨发心时,是从我们这个国土去的,因而与此土众生特别有缘。所以释迦佛处处赞叹归向西方。
㈡据《大经》说,法藏菩萨在修习成佛的过程中,於世饶王佛处发弘大誓愿,要修习净土法门。佛为他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情况,其中天人的善恶,国土的精粗都显现於面前。此时法藏菩萨意在西方成佛,直到现在还在那儿,这是第二个证明。
㈢据《观无量寿经》中说,韦提希夫人又请现净土,如来在光台上为她显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希夫人对佛说:「此诸佛土虽然清净光明,但我乐於投生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这是第三证。所以知道各种净土中,安乐世界最为优胜。
原典
第六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校。第二,义推。第三、辨经住灭。
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校者,有其三番:
一、如《随愿往生经》云,十方佛国皆悉严净,随愿并得往生。虽然,悉不如西方无量寿国。何意如此?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於此众生,仿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二、据《大经》,法藏菩萨(1)因中,於世饶王佛所,具发弘愿,取诸净土。时佛为说二百一十忆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精粗,悉现与之。於时法藏菩萨,愿取西方成佛,今现在彼,是二证也。
三、依此《观经》中,韦提(2)夫人复请净土,如来光台为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夫人白佛言:「此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是其三证。故知诸净土中,安乐世界最胜也。
注释:
(1)法藏菩萨:即西方阿弥陀佛之前身。当其未成佛时,曾在世饶王佛时为国王,后舍国出家为比丘,号法藏。关於法藏菩萨之事迹,详见《无量寿经》。
(2)韦提:(编按:《大正藏》中的观无量寿佛经作韦提希。详见大正十二·页三四一中)
译文
二、从教义推理。问:为什么应当面向西方而坐,礼拜诵念所观的对象?
答:以我们阎浮提世界而言,日出的东方是日生之处,日落的西方是日死之处。借助於死地,可使我们神志清明,趣入佛道。所以法藏菩萨愿意成佛於西方,以大悲心接引众生。由坐观礼拜念佛等面向佛陀,是随顺世俗的礼仪。如是圣人,则得自在飞行之报,不必区分方向、场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随,如向其他方向则西往必难。所以《智度论》说,有一比丘身体康健之时诵念《阿弥陀经》以及《般若波罗蜜经》,他临命终时告诉弟子说,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呈现在我面前。於是合掌归依,顷刻间便舍命而去。弟子们依照火葬法以火焚尸。当一切烧尽後,唯有舌根不烂,如同生前。弟子遂取之建塔供养。龙树菩萨解释说:「由於诵念《阿弥陀经》的缘故,所以临终时佛亲自来接引;以诵念《般若波罗蜜经》的缘故,所以得舌根不烂。」以此文证明,可知所修一切行业,只要能回向,没有不往生的。
所以《须弥四域经》说,天地初成时,还没有日月星辰,纵然有天人降下,也只能以项背之光照明。那时人民有很多苦恼,於是阿弥陀佛派遣二名菩萨,一位叫宝应声,另一位叫宝吉祥,也就是伏牺和女娲。此二菩萨共同商量,到第七层梵王天上取了七种宝物来到此界,创造了日月星辰及二十八星宿以照耀天下。定下了春、夏、秋、冬四时。当时两位菩萨一起商量说,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都要西向运行,一切诸天人民都应稽首礼敬阿弥陀佛,所以至今日月星辰都是倾向西方运行。
原典
第二、义推者。问曰:何故要须面向西坐,礼念观者?
答曰:以阎浮提云,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於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由坐观礼念等面向佛者,是随世礼仪。若是圣人,得飞报自在,不辨方所。伹凡夫之人,身心相随,若向余方,西往必难。是故《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诵《阿弥陀经》(1)及念《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告弟子言,阿弥陀佛与诺圣众,今在我前。合掌归依,须臾舍命。於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尸。一切烧尽,唯有舌根一种,与本不异。遂即收取,起塔供养。龙树菩萨释云:「诵《阿弥陀经》故,是以垂终佛自来迎;念《般若波罗蜜》故,所以舌根不尽。」以斯文证,故知一切行业,但能回向,无不住也。
故《须弥四域经》(2)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尔时人民,多生苦恼。於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娲是。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是以日月星辰,皆悉倾心向彼,故西流也。
注释:
(1)阿弥陀经:净土三部经之一,又作《小无量寿经》或《小经》。通行的为後秦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主要论述西方安乐国土的庄严和殊胜之景象。此经流傅极广,亦被作为寺院日常早、晚课必诵的经典之一。
(2)须弥四域经:(编按:本经未收入于《大正藏》)
译文
三、辨别佛经的住灭。谓释迦牟尼佛灭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到时众生灭尽,诸经都遭毁灭。如来因悲哀痛惜众生,特地留下此经住世百年。以此可证,安乐国土,虽是净土,然而其体贯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於上位。凡夫处於三界火宅,当一心一意,於相而求,以便能够往生西方。
原典
第三、辩经住灭者。谓释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众生灭尽,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以斯文证,故知彼国虽是净土,然体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上位。凡夫火宅,一向(1)乘相往生(2)也。
注释:
(1)一向:意向专於一处,无间杂余念。
(2)乘相往生:上根利机者,知实相无相之理;凡夫劣机,则以相而求,亦得往生,所以称为乘相往生。
译文
第七大门中分两部分论述:一是以此土和彼土的相状来说明束缚和解脱,加以比较品评。二是辨明此土彼土修道用功的轻重,所获果报的真假,以劝导众生回向彼国净土。
一、品评此土彼土的相状,来说明束缚和解脱。若取西方净土之相,则迅速获得解脱,纯粹享受极乐,使智慧之眼开朋。如取此方秽土之相,唯有虚妄欢乐、愚昧痴盲,各种厄难束缚以及忧患恐怖。
有人问:按照大乘佛经所说,都说诸法无相才是出离三界的要道,执著於事物之相,拘泥於物体的质碍,不免被烦恼恶业所污、所缚。现在劝导众生舍弃秽土,祈求往生净土,这是为什么呢?
答:两者意义并不一样。为何这么说呢?所谓「相」有二种,一是于色、声、香、味、触等可感知的,能引起欲望的境界,产生虚妄的爱欲贪染之心,从而随著感觉的对象而产生执著之情。这一类的相,又称之为「缚」。二是喜爱佛的功德,愿求生於诸佛净土,虽说也是相,但实际上应称为「解脱」。何以得知呢?如《十地经》说,进入初地的菩萨,尚自观察二谛之义,激励自心心念,先凭藉万法之相而追求,最终则达到无相的境界,如此渐渐增进功力,体验得无上正觉。到达第七地阶位时,有相之心开始息灭;到第八地阶位,就不用再凭藉万法事相而追求佛法了。这时所修的各项功德才称作无功用。
所以论中说,七地以下,以贪於诸恶为障碍,以爱欲善法加以对治;八地以上,以爱欲善法为障碍,以无贪欲之念加以对治。何况今愿生净土者都是凡夫,所修善根,都从爱乐佛的功德而生,怎可说是束缚呢?所以《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是善爱,一是不善爱。不善之爱,唯有诸愚夫求之。善法之爱,是诸菩萨所求。」所以《净土论》说:「观佛国土,是清净之味。摄受引导众生,是大乘佛法之味。比类诸事而发起修行之愿,是诸佛净土之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如此无数佛道之味,所以虽是取相,也不应当看作是执缚。此外,所说净土诸相,即是断灭烦恼,解脱轮回的无漏之相,也就是诸法实相。
原典
第七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门中,此彼取相,料简缚脱。第二、次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故劝向彼。
第一、此披取相,料简缚脱者。若取西方净相,疾得解脱,纯受极乐,智眼开朗。苦取此方秽相,唯有妄乐、痴盲、厄缚、忧怖。
问曰:依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忻净,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於五尘欲境(1),妄爱贪染、随境执著,此等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2)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於相求,方名无功用也。
是故《论》(3)云,七地已还,恶贪为障,善贪(4)为治。八地已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是故《净土论》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昧,毕竟住持不虚作味。」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又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
注释:
(1)五尘欲境:以色、声、香、味、触为五根(即众生之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对之境,并能引起爱贪等欲,所以称为五尘欲境。
(2)十地经: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叙述大乘修行者十地阶位,后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为《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本,参见前《华严经·十地品》之注。
(3)论:这儿的《论》即指《十地经论》,古印度世亲(一作天亲)著,北魏菩提流支译,是解释《十地经》的论著,参见前注。
(4)善贪:爱欲於五戒十善等诸善业。
译文
二、论明此土彼土修道用功的轻重,以及所获果报的真假。如欲发心归向西方净土者,只需用较少的时间礼佛、观想、忆念等,随寿命长短,命终之时,佛光灿烂,阿弥陀佛以莲台前来接引,迅速投生西方,获得不退转果位。所以《大经》说:「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者,若不是一直向前修至涅槃境地,而中间有人仍往回退转重堕轮回者,我决不成无上正觉。」在此土修习,要花许多时间,要完整地修行施、戒、忍、进、定、慧等六度万行,如不修满一万劫,仍不免堕於三界火宅,所以说花费功力十分巨大,而所获果报则往往虚假不实。《大经》又说:「生於我国土者,能够横向截断生命轮回的钩锁,超出轮回的五种趣向。」
今对此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来看,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五种趣向,都是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纯粹是诸恶所归之处,所以名为恶趣;娑婆世界的人、天两道,以杂业所归向,也名为恶趣。如依此方世界修习对治,必须先断见惑,脱离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厄难之因,灭除此三途之果。然后断修惑,离开人、天果报之因,灭除人、天果报。如此修行,都是渐渐依次修行而断除,所以不能称为横断。如得往生弥陀净土,则能立时摒舍娑婆世界的五道趣向,所以称作横截。五恶趣者,这是截断其果位。其趣自然而闭者,是闭其得果之因。这是说明所离升道没有穷极,彰其所得。如能起回向之愿,愿生於西方净土,上尽自己一生的生命,下至临终时十念称佛名号,没有不往生佛国净土的。一旦到达彼佛国土,就可立即进入决定向上而不退转的地位。这与在此土修行一万劫有同样的功德。
原典
第二段中,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者。若欲发心归西者,单用少时礼观念等,随寿长短,临命终时,光台迎接,迅至彼方,位阶不退。是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不取正觉。」此方多时具修施、戒、忍、进、定、慧,未满一万劫已来,恒未免火宅,颠倒坠堕,故名用功至重,获报伪也。《大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1)」
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纯恶所归,名为恶趣。婆婆人天,杂业(2)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治断除,无断见惑(3),离三涂因,灭三涂果。後断修惑(4),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若能作意回愿向西,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
注释:
(1)五恶趣:指众生轮回流转的五个趣向,即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者。
(2)杂业:间杂有善、恶诸等业报的,称为杂业。
(3)见惑:以错误的认识而得出的错误见解。佛家专指因不明佛法之理,而对世界、人生所产生的种种观点。为佛教修习过程中,於见道时所断之惑。
(4)修惑:因不明佛理,迷於事物而产生的贪、瞋、痴等情欲,为修道所断之惑与见惑一起称为二惑。
译文
第八大门分三部分论述:第一、略举诸经加以论证,以劝奉众生舍此世界,欣喜彼佛国净土。第二、将弥陀佛、释迦佛二位加以几较。第三、解释住生净土的意向。
一、略举诸部大乘经典加以论述,以劝奉众生舍弃此土,乐生净土。一部是在耆阇崛山说的《无量寿经》二卷。第二部是《观无量寿经》一部,是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两处说法。三是《小无量寿经》,在舍卫国一次说法。四、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证。五、有《无量清净觉经》二卷,一会说法。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其余诸部大乘经论,指说赞叹西方净土之处甚多,如《请观音》、《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所作论中,赞叹奉劝不止一处。其余诸佛净土却没有这样多次地反复叮嘱。
原典
第八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略举诸经来证,劝舍此忻彼。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校。第三、释往生意。
第一、略举诸大乘经来证,皆劝舍此悕彼者。一、谓耆阇崛山(1)说《大经》二卷。二、《观经》一部,王宫、耆阇两会正说。二、《小卷无量寿经》,舍卫(2)一说。四、复有《十方随愿往生经》明证。五、复有《无量清净觉经》(3)二卷(4),一会正说。六、更有《十往生经》一卷。诸余大乘经论,指赞处多,如《请观音》、《大品经》等,又如龙树、天亲等论,叹劝非一。余方净土,皆不如此丁宁。
注释:
(1)耆阇崛山: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东北部,相传释迦佛陀曾多次在这儿演说佛法,《无量寿经》即是在此说。
(2)舍卫:古印度北憍萨罗国都城,有时亦以城名为国名,称舍卫国。相传释迦成道后,曾住此说法多年,《阿弥陀经》即在此城中祇树给孤独园中说。
(3)无量清净觉经:全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为《无量寿经》的异译本。
(4)二卷:《大正藏》版为四卷。
译文
二、以弥陀、释迦二佛加以比较,是说此土佛陀释迦如来,住於世间八十年,暂时显现随即逝去,一去而不返。这些时间在忉利诸天还不到一日。又释迦在世时,救世济人之缘力也较弱,例如在毘舍离国救人治病等。这怎么说呢?当时毘舍离国人民遭受五种恶病,这五种恶病一是眼赤如血,二是两耳出脓,三是鼻中流血,四是舌噤无声,五是所食之物都化为粗涩的东西。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觉思维意识活动,部被闭塞而停止,犹如醉汉。这时有五夜叉鬼,或名讫拏迦罗的,他们面黑如墨而生五眼,嘴中生出狗牙,专门吸人精气。国中良医耆婆竭尽全力却无法救治。这时有一个叫做月盖的长者,率领众病人前来佛陀处,叩头哀求。
那时释迦世尊生无量悲愍之心,告诉诸病人说: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你们应一心台掌求见。於是,大众都听从了佛陀的教化,合掌哀求。这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观音、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为众生说大神咒,使一切病苦都得消除,恢复如初。虽然二位佛陀的神通力量是相同的,但释迦佛并不显出自己的能力,有意表明阿弥陀佛的长处,欲使一切众生都归向於西方净土。所以释迦如来处处赞叹归向西方,就是这个意思。故而昙鸾法师下决心归向西方净土,依照《无量寿经》发出赞叹说:
安乐世界的声闻、菩萨弟子们,
洞达通晓人天的智慧。
身相庄严与人天并无差别,
但以随顺他方之故而名。
他们的颜容相貌端正无比,
他们的身体精微奇妙非人天所及,
虚无之身实乃无极之体,
所以我顶礼敬拜平等度人的佛陀世尊。
原典
第二、弥陀释迦二佛比校者,谓此佛释迦如来,八十年住世,暂现即去,去而不返。比於忉利诸天,不至一日。又释迦在时,救缘亦弱,如毘含离国(1)救人现患等。何者?时毘舍离国人民遭九种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无声,五者所食之物化为粗涩。六谶闭塞,犹如醉人。有五夜叉(2),或名讫拏迦罗,面黑如墨,而有五眼,狗牙上出,吸人精气。良医耆婆,尽其道术所不能救。时有月盖长者为首,部领病人,皆来归佛,叩头求哀。
尔时,世尊起无量悲愍,告病人曰:西方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汝等一心合掌求见。於是大众皆从佛劝,合掌求哀。尔时彼佛放大光明,观音、大势一是俱到,说大神咒,一切病苦,皆悉消除,平复如故。然二佛神力,应亦齐等。但释迦如来,不申己能,故显彼长,欲使一切众生,莫不齐归。是故释迦处处叹归,须知此意也。是故,昙鸾法师正意归西,故傍《大经》奉赞云:
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3)。
注释:
(1)毘舍离国:释迦时代,印度诸大国之一,在中印度,是著名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处。
(2)夜叉:又作药叉、阅叉等,古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精灵,也有将它看作恶鬼的。
(3)平等力:以如来具有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悲力,故以平等力作为佛的尊称。
译文
三、分二部分解释往生净土之意。一是释往生意向,二是问答解释。
第一问:今愿生净土,未知应当作何意愿?
答:只欲迅速成就自利、利他之功德。以利益万物既深又广,得十信、三贤之位,并摄引领受佛法正教,与之完全契合无二,证悟佛性,明晓诸法实相,以智慧观照自己内心之光明,有无之二谛,因果的先後,十地阶位之优劣,三种法忍,三道次第,得金刚般锐利无比的功德,证得无上正觉之涅槃境界。由於大乘法门运载众生的范围广阔,欲无限时地住于世间,是为了度尽陷于无边生死海的众生的缘故。
第二问有三点解释。
问:愿生佛国净土者,而又希望利益他人,如果这样,所济拔的众生是在此土,现在已发这种济度众生的心愿,那就应在此国土救度众生。为何发此心愿後,却反而先愿往生净土,好像舍弃了众生,只是自己追求菩提之乐呢?
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如《智度论》说,譬如有两个人,都看到自己的父母眷属跌落在深渊里。一人直接前来,尽力搭救他们,但因力所不及,反而跌落,与他们一起沉没。另一人则奔走远处,找来一艘船,驾船前来解救,使大家都得脱离险境。菩萨的修习也是这样。如未发心时,处於生死流转中,与其他众生没有什么区别。但如已发无上菩提之心,就当先愿往生净土,取来大悲之船,以辩才无碍为动力,驾入生死大海之中,济度众生。
其二、《大论》还说,菩萨生净土中,具有大神通,得无碍之辩才,但在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使众生生善灭恶,增进修道之阶位,以符合菩萨心意。如不生净土而即在此秽土中拔济众生,更无此利益,就如同逼鸡下水,怎能使它不湿透呢?
其三,《无量寿经》赞曰:
安乐佛国的诸菩们,
可以随著自己的智慧宣说佛法。
於自己和万物已没有差别看法,
洁净如莲花而不受任何尘染。
他往来进止如同泛舟於湖上,
以利益和安抚众生作为己任。
他断灭了彼我的差别之见,
燃起智慧的火炬照亮了茫茫长夜。
他已具足三明六通之功德,
以菩萨所修万行而观照内心。
如此这般功德无边无量,
所以我一心愿生於那佛国净土。
原典
第二、释往生意者,就中有二:一、释往生意,二、问答解释。
第一问曰:今愿生净土,未知作何意也?
答曰:只欲疾成,自利利他,利物深广,十信(1)三贤(2),摄受正法,契会不二,见证佛性,明晓实相,观照晖心,有无二谛,因果先後,十地优劣,三忍(3)三道(4),金刚无碍,证大涅槃。大乘宽运,欲无限时住,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问有三番。
问曰:愿生净土,拟欲利物者,若尔,所拔众生,今现在此,已能发得此心,只应在此拔苦众生,何因得此心竟,先愿生净土?似如舍众生,自求菩萨乐也。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如《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二、《大论》复云,菩萨生净土,具大神通,辩才无碍,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令众生善灭恶,增道进位,称菩萨意。若即在秽土拔济者,阙无此益,如似逼鸡人水,岂能不湿也?
三、《大经》赞云:
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
於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华不受尘。
往来进止若氵凡舟,利安为务舍适莫。
彼己犹空断二想,然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5)皆已足,菩萨万行观心眼。
如是功德无边量,是故至心愿生彼。
注释:
(1)十信:大乘佛教修行者的修行阶位中最初该行的十种行,具体指: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编按:亦有具其他不同的说法)。因修入佛道,以信心为先,所以称之为十信。
(2)三贤: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的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
(3)三忍:忍即体悟、认识事理而安住於佛道不动其心。三忍有多种解释。善导法师在解说《观无量寿经》中,提出为喜忍(因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之心)、悟忍(因念佛而得悟解)、信忍(因念佛而住於正信)。
(4)三道:佛教修行的三个阶位:见道(通过修行初明佛教之真理而断除见惑之阶位)、修道(领悟真理後反复修习,以断贪、瞋、痴等烦恼)。无学道(已断三界烦恼,修习圆满)。三道依次渐进修习,具体内容,大小乘有不同说法。
(5)三明六通:通过修习,达於无学位,除尽愚闇,而於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明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译文
第九大门分两部分论述。第一、苦与乐,善与恶之对比。第二、此土与净土众生寿命长短的北较。
一、可分两部分:先是论苦乐、善恶的相对,接著引经文为证。先说苦乐、善恶之相对,在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虽然有苦、乐两种果报,但常常是乐少苦多。重则堕於地狱、畜生、饿鬼道中遭受各种痛苦,轻则在人、天道中也有刀兵、疾病的折磨。流转相继,久远劫来从无间断。纵然在人、天道中,偶尔也有少许欢乐之时,但也好像泡沫、闪电那样速起速灭。所以说是唯苦唯恶。但在西方弥陀净土中,连水鸟树林,也经常发出宣演佛法的声言,明白地宣讲佛道之理,清静纯净,使众生都能悟入佛道。
下面再引经文为证。《净土论》说:「十方人天生於西方净土者,能与净心菩萨的功德一般无二。」净心菩萨与修得十地果位的菩萨一样,毕竟要作成寂灭忍之位,信心和功德更不会退转。又《无量寿经》所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有五种大利益:第一是经中说,有十方人、天众生投生到我净土后,如其身体不是真金色,那我决不成就无上正觉。第二说,十方人、天众生往生我净土后,如其相貌不同,有美有丑,那我决不成佛。第三说,十方人、天众生投生我国土后,如不得宿命智,乃至不能了知无数劫中之事的话,我决不成佛。第四说,十方人、天众生投生我国土后,如不得天耳通,乃至不能听闻无数劫中诸佛所说,并且不能全部接受护持的话,我决不成佛。第五说,十方人、天众生来生我国土后,如不得他心智,乃至不知无数佛国中众生心念的话,我决不成佛。
如果说到西方佛国功德利益之事,难以具体地一一陈说,只要发愿往生,必然可得不可思议之际遇。所以西方净土是唯善唯乐,无苦无恶的啊!
原典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校。
就初段中有二:一、苦乐善恶相对,二、引大经为证。初言苦乐善恶相对者,在此娑婆世界,虽有苦乐二报,恒以乐少苦多。重则三涂痛烧,轻则人天刀兵、疾病,相续连注,远劫已来,无有断时。纵有人天少乐,犹如泡沫电光,速起速灭。是故名为唯苦唯恶。弥陀净国,水鸟树林,常吐法音,明宣道教(1),具足清白,能令悟入。
二、引圣教为证者,《净土论》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2),故更不退转。又引《大经》四十八愿中,有五番大益:第一《大经》云,有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二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宿命智(3),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四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4),下至不闻万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五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他心智(5),下至不知百千亿那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欲论彼国利益之事,难可具陈,但当愿生,必不可思议。是故彼方唯善唯乐,无苦无恶也。
注释:
(1)道教:以佛法之道教化众生。
(2)寂灭忍:已断各种烦恼,并获得高级阶位的修行者,安忍於寂灭壮态,进入涅槃寂静之境界,称之为寂灭忍。
(3)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久远劫世宿命及所作之事的智慧。
(4)天耳通:六通之—,指能闻听六道众生的喜忧之声以及世间各种声音的神通。
(5)他心智:即六通中的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所念之事的神通.
译文
二、明寿命之长短。我们世界众生的寿命,长者也大致不过百年。百年之内,或长或短。有出生後即夭亡的,也育童年身亡的,更有在母胎中即不幸堕亡的。怎么会这样呢?这实在是由於众生的造作成因很杂,所以所受的果报也不一样,因此《涅槃经》说,造作的业力如果是黑的,则所受的果报也黑;造作的业力白,则得到的果报也白。纯净和混杂的业力果报也是如此。
又据《净度菩萨经》说,人的寿命百岁,但因黑夜睡眠就已消耗了其中的一半,即是减去了五十年。就在这五十年内,十五岁以前还是小孩子,不懂得善恶,八十岁以后已是老年,精神昏惑体弱身虚,因而备受老苦。自此以外,仅剩下十五年中,外则有官家的逼迫,又要戍边征战,服各种劳役,或被关入牢笼;内则家中门户吉凶,各种杂事牵缠,煢煢孑立,惶恐失措,有欲望而不得满足,照此推算,一生中能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修行道业呢?如此想想,岂不感到悲哀!又怎能不产生厌恶之情呢?
经中又说,人生於世间,凡经一日一夜,即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生起恶心,将受一次恶身之报;十念念恶,则将受十次恶身之报;百念念恶,将受百次恶身之报。算来每一众生於一生之中,百年念恶,其恶将遍满三千国土,所受恶身也将遍满此数。恶法是这样,善法也是这样。一念起善心,则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就将受一百善身之报。算来每一众生一生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也将遍满。如果有十年五年,或更多年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无量寿佛国土,即受净土法身,其寿命之长远不可思议。现在既然在此秽土寿命短促,果报随即报应,若求生阿弥陀佛净土,则其寿命长远而不可思议!所以《无量寿经》说,佛告诉弟子舍利弗:「那位佛为什么称作阿弥陀佛呢?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於那佛国者,其寿命长远可达亿百千劫,与佛一样,所以称作阿弥陀佛。」每位众生应当思量此大利益,都应发愿住生西方。
又《善王皇帝尊经》说:「有人学习佛道,思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土者,昼夜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日,至六日、七日,忆念西方,如在此过程中还有悔念者,听闻我说此善王之功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菩萨一齐飞来,接引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土中,终不得止。」
下面再引《大经》之偈加以证实:
若有众生生於安乐国土者,
都具备三十二种大人相好。
他们智慧圆满具足入於甚深佛法,
研究畅述佛道要义而无任何障碍。
随著根机利钝而安住於佛法之道,
从三种法忍直到无数不可说法门。
经常自在地入於宿命通等五通法,
直到佛地而不再杂於其他恶趣中。
除了生於他方五浊恶世中,
以示现如同大觉世尊之功德。
生於安乐国能成就如此大利益,
所以应当至心发愿生於彼土。
原典
第二、明寿命长短者。此方寿命,大期不过百年。百年之内,少出多减,或生年夭丧,乃至童子身亡,或腹胞胎伤堕。何意然者?良由众生作因时杂,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是故《涅槃经》云,作业时黑,果报亦黑;作业时白,果报亦白。净杂亦尔。
又据《净度菩萨经》云,人寿百岁,夜消其半,即是减却五十年也。就五十年内,十五已来未知善恶,八十已去昏耄虚劣,故受老苦。自此之外,唯有十五年在。於中外则王官逼迫,长征远防,或系在牢狱;内则门户吉凶,众事牵缠,茕茕忪忪,常求不足。如斯推计,可有几时得修道业?如此思量,岂不哀哉!何得不厌?
又彼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念恶,得十生恶身;百念念恶,受一百恶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恶,恶即遍满三千国土,受其恶身。恶法既尔,善法亦然。一念起善,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受一百善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亦满。若得十年五年念阿弥陀佛,或至多年,后生无量寿国,即受净土法身,恒沙无尽,不可思议也。今既秽土短促,命报不远,若生阿弥陀净国,寿命长远不可思议,是故《无量寿经》云,佛告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彼国者,寿命长远,亿百千劫,与佛同等,故号阿弥陀。」各宜量此利大,皆愿往生也。
又《善王皇帝尊经》云:「其有人学道,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忆念昼夜一日,若二日,或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至六日七日,若复於中欲还悔者,闻我说是善王功德,命欲尽时,有八菩萨,皆悉飞来迎取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终不得止。」自此已下,又引《大经》偈为证。赞云:
其有众生生安乐,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满足入深法,究畅道要无障碍。
随根利钝成就忍,三忍乃至不可说,
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
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1),
生安乐国成大利,是故至心愿生彼。
注释:
(1)大牟尼:为佛陀的尊号。牟尼本意为寂默、能仁,以佛陀为无上觉者,已灭三界烦恼,进入涅槃寂静之境界,故称为大牟尼。
译文
第十大门分两部分评述:第一、依据《大经》引类证诚,第二、解释回向之义。
一、依据《大经》引类证诚。十方诸佛,无不劝引众生归向西方净土。十方菩萨,无不一同生於西方。十方人天都有归向西方之意,所以可知这是令人不可思议之事。故而《大经》赞叹说:
神力无边的阿弥陀佛啊!
十方无数佛都赞叹你。
东方无数诸佛国土中,
不计其数的菩萨来观见你。
大家都供养安乐净土,
菩萨、声闻弟子以及大众,
都来听受经法,敷演佛道,
其余九方的众生也是如此。
二、解释回向之义。一切众生既然都有佛性,人人都应具有发愿成佛之心。然而按照所修的行业,如未修满一万劫,则仍然不能出离三界火宅,仍不免处於轮回之中。所以圣者怜愍众生受此长久之苦,劝谕大家回向西方极乐国土,可得大利益。然而回向之功,不超过六种,哪六种呢?一是将所作的各种德业回向弥陀国土。既到其国,还得六种神通用以济度众生,此即是不住於道。二是回因向果。三是回下向上。四是回迟向速,就是不住於世间而往生净土。五是将所修功德回施众生,令他们产生向善之心。六是回向内部以除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大致有此六种,所以《大经》说:「若有众生投生於我国土者,自然胜进,超出寻常各阶位的修行,直到修成佛道,更无回复退转之难。」所以《大经》赞说:
安乐国土菩萨和声闻弟子,
功德利益这世界无法相比。
释迦佛陀以无碍雄辩口才,
设诸比喻略示其功德利益:
从最微贱乞丐到人间帝王,
从人间帝王再比较金轮王,
如是依次展转至六欲诸天,
次第差别都如乞丐与帝王。
以诸天色像比喻安乐众生,
其间相差又何止千万亿倍,
这都因法藏比丘愿力所为,
故应当稽首顶礼大愿心力。
原典
第十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依《大经》引类认识,第二、释回向义。
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者,十方诸佛,无不劝归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十方人无,有意齐归。故知不可思议事也。是放《大经》赞云:
神力无极阿弥陀,十方无量佛所赞。
东方恒沙诸佛国,菩萨无数悉往观。
亦复供养安乐国,菩萨声闻诸大众。
听受经法宣道化,自余九方亦如是。
第二,释迥向义者,但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愿成佛心。然依所修行业,未满一万劫已来,犹未出火界,不免轮回。是故圣者愍斯长苦,劝迥向西,为成大益。然回向之功,不越於六,何等为六?一者、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也。五、迥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只成斯六,是故《大经》云:「其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然胜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至成佛道,更无回复之难。」故《大经》赞云:
安乐菩萨声闻辈,於此世界无比方。
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
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
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类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於彼,千万亿倍非其类,
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酋顶礼大心力(1)。
注释:
(1)大心力:佛陀之尊称,用以赞佛陀心力之大智大用。
译文
第十一大门略作两部分评述:第一、劝谕一切众生依托善知识而起往生西方之意。第二、分辨投生因缘的优劣。
一、劝谕众生依托善知识者。依《法句经》所说,应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对佛陀说:「世尊,什么叫做善知识呢?」佛说:「所谓善知识,是能说深奥的佛法,比如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於实际等。并能於诸法毕竟空中,建立一切诸法者,才能称为善知识。能称为善知识的(人),是你们的父母,因为他能培养抚育你们的智慧之身。善知识是你们的眼目,因为能使你们看清一切善、恶之道。善知识是你们的大船,因为能渡你们出离生死苦海。善知识是你们粗大的绳索,因为能挽坺你们出离生死轮迥。」
佛陀又劝道:「虽与众生作善知识,但必须归向西方净土。」为什么呢?因为住在这生死火界之中,有违佛法修行的境遇很多,容易产生畏缩退转之心,难以出离三界火宅。所以舍利弗於此世界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历了六十劫,却因遇见恶人,要求他施舍眼睛,遂使他生退转之心。故知在此三界火宅中修道甚难,因而劝归西方净土。一旦得到往生,戒、定、慧三学自然迅速增长,普遍具备六度万行之修行法门。所以《大经》说,弥陀净土中没有一丝一毫造作恶业之地。
原典
第十一大门中,略作两番料简:第一,劝一切众生,讬善知识作向西意。第二、死後辨生缘胜劣。
第一、劝讬善知识者,依《法句经》,与众生作善知识。有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善知识也?」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於实际。然於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诸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絙绳(1),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又劝:「虽与众生作善知识,必须归西。」何以故?由住斯火界违顺境(2)多,多有退没,难出故也。是故,舍利弗於此发心,修菩萨行,已经六十劫,逢恶知识乞眼因缘,遂即迟转。故知火界倾道甚难,故劝归西方。一得往生,三学(3)自然胜进,万行普备。故《大经》云,弥陀净国,无造恶之地如毛发许也。
注释:
(1)絙绳:粗大的绳索。
(2)违顺境:指不利於佛法修习的环境。
(3)三学:戒、定、慧三者,实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於此,故当精勤修学。三学若加上解脱与解脱知见,则成所谓的「五分法身」。
译文
二、辨别众生死後投生的优劣。此界众生,寿命终了之後,莫不凭藉善、恶二种业力,经常受制於司命之狱。因虚妄、爱欲、烦恼等各种业力互相交替而孕此生身。从无数久远之劫以来,未能幸免脱离这种流转。如能产生信、愿归向西方净土,策励自己意愿专心致志,到生命即将结束时,有阿弥陀佛与观音等圣众,捧著放光莲台前来迎接。修行者心生欢喜,跟随诸圣,双手合掌,乘其莲台,须臾即到西方净土,满心快乐,直至修行成佛。
又,一切众生所造业力不同,共可分为三种,即上、中、下。将来无不到阎罗王前接受判决。若能信仰佛法,发愿往生净土,所修各种行为善业,全部回向西方,临命终时,佛陀自来接引往生,而不用到阎罗殿前接受审判了。
原典
第二、次辩众生死後受生胜劣者。此界众生寿尽命终,莫不皆乘善恶二业,恒为司命狱率,妄爱烦恼,相与受生。乃从无数劫来,未能免离。若能生信,归向净土,策意专精,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圣众,光台迎接,行者欢喜随从,合掌乘台,须臾即到,无不快乐,乃至成佛。
又复一切众生,造业不同,有其三种,谓上中下,莫不皆诣阎罗取判,若能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所修行业,并皆回向,命欲终时,佛自来迎,不于死王(1)也。
注释:
(1)死王:即指阎罗王,以其统管阴曹,为冥府之王,故称死王。
译文
第十二大门中,即以《十往生经》为证,奉劝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如佛在说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时,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十往生经》中,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这件事该如何?唯愿佛陀为我们大家解说。」
佛告阿难说:「所谓观身之法,即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部因缘,不观内部因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这才是正确真实的观身之法。除了这种观身法外,想在十方处处另外寻求,则无其他方法可得到解脱。」
佛又告诉阿难:「只要自观其身,善力自然产生,正念自然萌发,解脱自然获得。为什么呢?譬如有人,以精进、正直之心而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人不必去刻意追求解脱而解脱自然会获得。」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世间众生如有这样正确理解解脱的,那就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中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众生没有得到解脱,这是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是虚妄之念过多,缺少真实观法,更没有正确、真实之念。由於这种缘故,堕地狱者多而获解脱者少。譬如有人对於自己父母以及师长、僧伽,外现孝顺之情而内怀不孝之心,外现精进之貌而内怀不实之心。这样的恶人,报应虽还未到,但离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已经不远了。没有正念就不能得到解脱。」
阿难又对佛说:「如果这样,那么应修行什么善根,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呢?」
佛告诉阿难:「你现在仔细听著,找为你解说。有十往生法,可以得到解脱。哪十种呢?一是观身正念,常以欢喜之心,将饮食、衣服等施於佛陀和僧人,可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二是正确地思念,以甘甜奇妙的良药,施与生病的比丘以及一切众生,得以往生阿弥陀佛国。三是正确思念,不残害每一个生命,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四是正确思念,从师长受持戒律,修习清净、智慧之行,心常怀欢喜之情,便得往生阿弥陀佛国,五是正确思念,孝顺父母,敬奉师长,不起骄横傲慢之心,可往生阿弥陀佛国。六是正确思念,前往僧人居住之处,恭敬佛塔、寺院,听闻佛法,解得义理,可往生阿弥陀佛国。七是以正确的意念,於一日一夜中,受持八关斋戒而不破任何一戒,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八是以正确之念,若能在斋月斋日中,远离所居的房舍,常到良师之处,使得往生阿弥陀佛国。九是正确思念,常能守持清净戒律,勤於修习禅定,守护佛法,口不出恶言,如能这样,便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国。十是正确思念,对无上佛道不起诽谤心,精进修行、守持清净戒律,并教化缺乏智慧者,广泛传布经典、佛法,教化无数众生。这样的人,都能得到往生。」
这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叫山海慧,对佛说:「世尊,那个阿弥陀佛国土,有什么奇妙快乐、特别美好之事,使一切众生都愿往生去西方呢?」佛告诉山海慧菩萨:「你现在应当起立,双手合掌,面正对西方,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这时一切大众都起立合掌,一起谛观阿弥陀佛。於是阿弥陀佛显示大神通力,放出大光明,照于山海慧菩萨之身。这时山海慧菩萨等,即刻见到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美妙之事,都是七种宝物组成。有七宝山、七宝国土,就连水鸟树林,也都常演说著佛法。国中每天都宣讲微妙的佛法。生於其国之众生从不行世俗之事,勤於修习佛法。口中说的是佛法广大平等之语,耳中听的足广大平等之声,心中理解的是广大平等的佛法义理。
这时山海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等今天看见西方国土殊胜奇妙之利益,令人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生都得往生西方,然後我们亦愿生於西方国土。」佛对他说:「正确谛观思念,得真正的解脱,都可生於西方国土。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地信奉此经,爱悦欢喜此经,并以此劝导众生,那么说的和听的人,都可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如有这样的人,我从今天起每天常令二十五位菩萨护持此人,常使此人无病无恼。如人或其他众生有不便之处,於行住坐卧间,不管白天黑夜,我都使他们常得安稳。」
山海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今顶礼纳受世尊的教导,不敢有丝毫怀疑之心。然而世间众生,多有诽谤,不相信此经典,这样的人,今後会怎样呢?」佛告诉山海慧菩萨:「今後在阎浮提内,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此经者,或产生瞋恚之念,心怀诽谤之意,由这种诽谤正法的缘故,此人於现世中,必致各种恶病缠身,或身上各种器官不健全,聋肓瘖瘂水肿鬼魅,使他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直到死後,堕於地狱,於八万劫中受极大的苦恼,百千万世中都听不到饮水和食物之名。受过地狱的罪之後,还要投生於牛、马、猪、羊之胎,为人所宰杀,受极大的痛苦。然後投生为人,又常生於低下卑贱之处,百千万世不能自由自在,永远听不到三宝之名。」所以在无智无信的人中,不要宣说此部经典。
撰集和流通之德,
普施於一切众生,
先发无上菩提心,
同归向西方净国,
其修成佛法正道。
原典
第十大门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经》为证,劝往生也。如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十往生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
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於自父母,及以师僧,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涂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阿难复白佛言:「若如是者,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脱?」
佛告阿难:「汝今善听,吾今为汝说。有十往生法,可得解脱。云何为十?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於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四者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心常怀欢喜,往生阿弥陀佛国。五者正念,孝顺於父母,敬奉於师长,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弥陀佛国。六者正念,往诣於僧房,恭敬於塔寺,闻法解一义,往生阿弥陀佛国。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1)不破一,往生阿弥陀佛国。八者正念,若能斋月斋日中,远离於房舍,常诣於善师,往生阿弥陀佛国。九者正念,常能持净戒,勤修於禅定,护法不恶口(2),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弥陀佛国。十者正念,若於无上道,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如是诸人等,悉皆得往生。」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山海慧,白佛言:「世尊,彼阿弥陀国,有何妙乐胜事, 一切众生,皆愿往生彼?」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即见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轮(3),彼国人民不习外事(4),正习内事,口说方等(5)语,耳听方等声,心解方等义。
尔时,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观见彼国胜妙利益,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生,悉皆往生,然後我等亦愿生彼国。」佛记之曰:「正观正念,得正解脱,皆悉生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
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顶受尊教,不敢有疑。然世有众生,多有诽谤,不信是经,如是之入,於後云何?」佛告山海慧菩萨:「於後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瘖瘂,水腫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於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後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足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
选集流通德,
普施於一切,
先发善提心,
同归向净国,
皆其成佛道。
注释:
(1)八戒斋:即八戒,八斋戒,在家居士所奉持的戒条。具体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睡坐高广华丽之床、不以华鬘装饰及观听歌舞、不非时食。此八条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合称八戒斋。
(2)恶口:粗俗的谩骂之言。
(3)常转*轮:轮本为古印度一种兵器,以佛法能摧毁邪魔外道,如同以兵器击败敌方,故称之为*轮。转*轮,即演说和传播佛法。相传释迦佛成道之初,即在鹿野苑为五比丘演说四谛之理,佛教史上称为「初转*轮」。
(4)外事:佛教以外之事,称为外事,与内事相对。佛家以内、外区别世俗与佛教之事物,如外典、外道等。
(5)方等:方广平等,泛指一切大乘佛教经典教义等。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下一篇:安乐集 源流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