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白话解
-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白话
- 大般涅槃经 共40卷 白话译文(16卷)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10卷
- 阿含经典(白话)
- 药师经(白话)
- 地藏经(白话)
- 弥勒经典(白话)
- 净土经典(白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白话)
-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邱纪良教授 白话翻译)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 刘宋译本)(白话)
- 楞伽经 (白话)
- 法句经(白话)
- 百喻经 白话
- 佛遗教三经 白话文
- 解深密经 白话文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代文
- 佛经概说 白话文
- 安乐集 白话文
- 杂宝藏经白话
- 般舟三昧经白话文
- 那先比丘经 白话
- 佛说梵网经 白话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白话
- 成唯识论译注
- 本缘部 白话
- 宗镜录 白话
- 出三藏记集 白话
佛说梵网经 卷上 菩萨心地品上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经典
佛说梵网经卷上
菩萨心地品上
译文
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天,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与无量大梵天王,以及无量无数菩萨众,转说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的心地法门品。
这时,释迦牟尼佛全身放如如智慧光,逼照天王宫乃至莲华台藏世界。此间,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见此往未曾有之光,皆欢喜快乐,然不知此光依何因何缘而放,故皆生疑念。不仅地上众生如此,就是有身光之无量天人,因心昏蒙亦不知佛光之因缘。
那时候,聚此听法的无量菩萨中,有位大菩萨,名玄通华光主菩萨,从大庄严光明正定中起定,随承佛之神力,放金刚白云色光,遍照一切世界。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萨,因光明所照,皆不约而同集会此处,异口同声问,这光是何因缘,又问证得佛果时乃何等境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上擎不接此光所照一切世界之大众,归于莲华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见卢舍那佛坐百万亿莲华赫赫放光的光明座上。释迦牟尼佛与大众,皆礼拜卢舍那佛足下。
释迦牟尼佛礼毕问道:「这世界中,地上及广大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欲修佛道,然以何『因行』,方至佛果?证得佛果之时,又是何等境界?」(这里仅为略问,在大部六十一品中,对成佛真因种子有详细地论述)。
那时候,卢舍那佛闻此请教,非常欢喜,即将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成佛道,证佛果之根本——正定,显现于大众,令其体悟。接着,卢舍那佛诏告大众,汝等诸佛弟子,当仔细听闻教法,善思惟义理而修行。
我卢舍那已历百数劫,修此三十心十地,以此为因,经历无数劫,方证成无上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
莲华台上住着本佛(即卢舍那自己),其台四周有千叶围绕,每一叶都为一世界,故有千世界。我这本迹之佛,化身为千释迦(即化迹佛),据此千世界。今就千叶中一叶言之,这一世界,有百亿须弥山,每座须弥山有一日月环绕,故有百亿日月;每一日月,有四天不,故有百亿四天下;每一天下,又有一南阎浮提,合为百亿南阎浮提。千释迦又化为百亿释迦,一一坐此菩提树下,皆说卢舍那佛所传心地法门品。其余九百九十九叶上,释迦亦显现为千百亿释迦,各各皆说此心地法门品。
这千叶上千释迦是我的化身,而千百亿释迦则是千释迦的化身。所以说,我为本源佛,号为卢舍那佛。
原典
佛说梵网经①卷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②译
菩萨心地品③之上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④中,摩醯首罗⑤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⑥,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华台藏世界⑦,卢舍那⑧佛所说心地法门⑨品。
是时,释迦身放慧光⑩,所照从此天王宫⑾,乃至莲华台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各各相视,欢喜快乐,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缘,皆生疑念。无量天人,亦生疑念。
尔时,众中玄通华光主菩萨⑿,从大庄严华光明三昧⒀起,以佛神力,放金刚白云⒁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与共同心异口问此光,光为何等相?
是时,释迦即擎接⒂此世界大众,还至莲华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⒃,见卢舍那佛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时释迦及诸大众,一时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
释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虚空,一切众生为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道⒄?当成佛果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广问一切菩萨种子⒅。
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⒆,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诸大众。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
我已百阿僧只劫⒇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21,号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22。
其台周徧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後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23,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24,百亿南阎浮提25,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26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
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注释
①佛说梵网经: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里特指卢舍那佛化为千释迦,千释迦又化为千个百亿释迦,于诸世界,为人天凡夫等说法。梵网,指大梵天王宫中之网罗幢,此网有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摄,不相妨碍,有似法门理事互摄之象,故以无量网孔,喻无量世界,亦喻无量佛教门。经,在佛教来说,凡记载佛说法的东西都称为经,或经典,亦作契经,即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②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指姚兴之後秦。三藏,佛经很多,略说分为三藏:经、律、论。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法师,解三藏法,以法为师,又以三藏之法为人之师。鸠摩罗什,人名。鸠摩罗,华言童寿,童年而有耆寿之德,故云童寿;什,善识此方文字知识。
③菩萨心地品:《梵网经》中的一品。菩萨,梵言云菩提萨埵 ,华言觉有情,即觉悟了的众生。当然菩萨特点在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心地有二义:㈠就本经言,心即三十心,地即十地。㈡就法而言,即指众生本源心地。品,类也。
④第四禅地:佛教认为色界有四地,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第四禅地即舍念清净地。
⑤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又云威灵、三目。此天为三界尊极之至。
⑥大梵天王:一四天下,有十八梵天,百亿日月,亦有百亿大梵天王。此王为该世界的尊主。
⑦莲华台藏世界:佛经记载,华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华台,上大下小,共有二十层,状如莲华形,藏有无边数的世界,故名莲华台藏世界。极乐世界在此世界的十三层中。
⑧卢舍那:即净满,烦恼惑已净,功德圆满。
⑨法门:法,轨持;门,通达。依法修行可直达佛地。
⑩慧光:智光。一切众生皆具慧光,但因无明障蔽,慧光不显,故除尽无明便可发人人心中本有之慧光。
⑾天王宫:大梵王之宫。
⑿玄通华光主菩萨:此菩萨因德行智慧明妙能通达佛放光甚深之道,并能于众中作唱导之主,以此德行故立此名。
⒀大庄严华光明三昧:大即体大,庄严即相大,华光明用大,此乃法、报、化三身之圆果。三昧,即正定。
⒁金刚白云:金刚,喻坚固,表法身德。白,净无瑕玷,表般若德。云,万德丛集,表解脱德。
⒂擎接:擎上接下。
⒃紫金刚光明宫中:紫金刚光明,表菩提智境。宫中,表涅槃理境。理以智明,智系理发,以理契智,圆融无碍。
⒄十地道:十地,指三十心十地中的十地。道,佛果。
⒅种子:佛教取植物种子,喻生起行为或现象的一种精神力量。
⒆虚空光体性:虚空,荡无纤尘。光,遍照法界。体性,实相。
⒇百阿僧只劫:百阿僧只,指无数。劫,又译劫波,这是印度表示极其长久时间的单位。
21等正觉:这是最高的觉者,获得真正觉悟的人。
22莲华台藏世界海:即莲华台藏世界。
23须弥山:山名。须弥,即妙高义。
24四天下:在须弥山四方的大陆,即全世界。
25南阎浮提:地名。它在须弥山南,四大部洲之一,为诸佛示生之处。此洲有一大树名阎浮提,余洲皆无,故以此为名。
26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开悟成道,故称「觉树」。此树属桑科的乔木。
译文
那时候,卢舍那佛在莲华台藏世界,又广泛回答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的心地法品。
诸千释迦,千百亿释迦当知,「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这十发趣心皆趣向佛果。
你们当知,从这「十发趣心」入「坚法忍」中,有「十长养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这十长养心皆趣向佛果。
你们当知,从这「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是「十金刚心」,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此十心亦趣向佛果。
你们当知,再从「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是十地,即: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这十地亦皆趣佛果。
诸释迦佛,你们当知,这四十法门品(即上述三十心十地),是我作菩萨时,修入佛果的根源。你们应像我往昔那样,修证这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乃至十地,以证成佛果。这样诸漏永尽,万德圆极,且不变不迁,又具「十力」、「十八不共法」,而法身、化身、报身三身圆满具足。
那时候,卢舍那佛坐在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大光明座上,千华上的佛,千百亿佛,一切世界诸佛,皆会聚在旁。其中有位叫华光王大智明菩萨,从坐着站起,对卢舍那佛道:「世尊,您刚才简略说了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以及十地之『名相』,然其中之义,未能尽解,请详细解说,详细解说。」而妙觉果海金刚宝藏一切智门,在大部内<如来百观品>中已详明。
那时候,卢舍那佛对大家道:「诸佛请聆听,先为你们说十发趣心。」
原典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广答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心地法品。
诸佛当知,坚信忍①中,十发趣心向果②。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
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心,入坚法忍③中,十长养④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⑤中,十金刚⑥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
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⑦中,十地⑧向果。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是四十法门⑨品,我先为菩萨时,修入佛果之根源。如是一切众生,人发趣,长养,金刚,十地,证当成果。无为无相⑩,大满常住⑾,十力⑿,十八不共行⒀,法身智身满足⒁。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华上佛,千百亿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萨,名华光王大智明菩萨,从坐而立,白卢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开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名相,其一一义中,未可解了,唯愿说之,唯愿说之。」妙极金刚宝藏一切智门,<如来百观品>中已明。
尔时,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云何义者,发趣中。」
注释
①坚信忍:从外道、凡夫位,信仰中道佛性,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以证发趣位。
②十发趣心向果:十发趣,即十住之位,大乘的修行者到达这阶位,便趣向佛,故称发趣。心向果,一一心皆向佛果。
③坚法忍:从法趣位,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乃证长养位。
④十长养:这是十行之位,到这个阶段,便会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故称长养。
⑤坚修忍:修长养心,坚固成忍,乃证金刚位。
⑥十金刚:这是十回向之位,到达此阶段,便会坚强地积集善根,故称金刚。
⑦坚圣忍:以中道观,修习圣法,成坚固忍,乃证十地位。
⑧十地:这是修行的最後之位。地,有负荷一切之义;菩萨在这十地中,依持佛智,负荷一切众生,支持他们,故称地。
⑨四十法门:即三十心十地。
⑩无为无相:不是由因缘、条件造作而成的,又无相对形相。 ⑾大满常住:大满,万德圆极。常住,不变不迁。
⑿十力:十种智力。即:㈠知处非处智力,知物之道理与非道理之能力。㈡知三世业报智力。㈢了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知四禅、八解脱、三三昧等禅定能力。㈣知根上下智力,即知众生的根机优劣的能力。㈤知种种胜解智力,即知众生种种愿望之能力。㈥知种种界智力,即知众生与诸法的本性的能力。㈦遍趣行智力,即了知众生种种归趣的能力。㈧知宿住随念智力,即了知自他过去世的事的能力。㈨死生智力,即了知众生生死之事之能力。㈩知漏尽智力,即如实了知烦恼断尽的境地与达到的方法的能力。
⒀十八不共行:佛特有的十八种特征或功德,不与其他众生共有。具体指:㈠身无失,㈡口无失,㈢意无失,㈣无不定心,㈤无异想,㈥无不舍心,即照知诸法,无有一法不舍,㈦欲无减,即度众生之欲望不减,㈧念无减,㈨精进无减,㈩智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身业随智慧行,(十四)口业随智慧行,(十五)意业随智慧行,(十六)知过去无碍,(十七)知现在无碍,(十八)知未来无碍。
⒁法身智身满足:法身,佛自身精神主体。智身,具足完全智慧的佛身。满足,法身满足故常住,智身满足故无为无相。
十发趣心
第一舍心
译文
佛弟子,应舍弃一切: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奴婢,乃至自己身体等,毫不吝惜。
一切万物,现象虽有,本质却空,只因「无明」蔽障,方使凡夫外道妄计有我、有人、有物,以为情之所知,目之所见皆实,并以我为主宰,生种种贪着。其实一切万法(包括身体、外物)都是假,都是众缘和合而成。
二乘之人以为佛说十二因缘是实法,其实因缘和合而生灭的仅仅是现象,是假有,而本质则是无生灭,是空。本质既不属生灭法,则缘生无合,缘灭无散,亦无受合散者。
十二因缘之三世因果生灭既假,则现在之法:「十二入」、「十八界」和「五蕴」身心等,一切凡夫所计之种种有,都是「一合相」,本无我及我所之相。
总之,一切万法,若内五蕴身心,若外国土、田宅等皆空,故不见有舍者、受者和舍物。菩萨修智观,一当彻见万法皆假,皆幻化,而本性虚空。当修观成就,即入「真空三昧」。
原典
若佛子,一切舍: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男女①、己身有为诸物,一切舍。
无为无相,我人知见,假会合成②,主者③造作我见④。
十二因缘⑤,无合无散无受者⑥。
十二入⑦、十八界⑧、五阴⑨,一切一合相⑩,无我我所相。
假成诸法⑾,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萨尔时名如假会观⑿现前,故舍心入空三昧⒀。
注释
①男女:指男女奴婢。
②假会合成:假,假借。假象缘会合而成。
③主者:即主宰。
④我见:外道将五蕴假合之身视为常,执为实我的邪见。
⑤十二因缘:即十二因果关系,具体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⑥无合无散无受者:是指万法与法体的关系。万法因缘而生,法体本来不生,故无合;万法因缘而灭,法体本来不灭,故无散;既无生灭合散,亦无受彼生灭者。
⑦十二入:指内六根外六尘,互相摄入,亦名十二处。具体指: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
⑧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六尘参见注⑦,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⑨五阴:又称五蕴。「蕴」,集合、积集。五蕴指构成人类身心的五种条件。即:色、受、想、行、识。
⑩一合相:多种东西集合起来,而成一个相状。众缘和合而成一合相。
⑾假成诸法:指诸法本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来皆是假成。
⑿假会观:从假入空,名为假会观。
⒀空三昧:观空之禅定。
第二戒心
译文
佛弟子,大乘佛戒不同于小乘戒律执着于有,以为有戒相可持,可约束于身;也不是无戒,似凡夫、外道那样,以为无戒可持,恣意妄为,不受束缚。它是种无受而受,无戒而戒的大戒。菩萨以自性为戒,虽了知性体如虚空,本无垢染,亦不妨随之修行。
大乘「十善戒法」,虽师师相授,而实非师授而有,因为这戒法,一切众生本性中各各具足。以此对治的欺盗乃至贪、瞋、邪见等恶法,本无聚集者。此恶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未生无藏处,欲生无来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法性无污染也。
虽然如此,佛弟子仍常行法性中,本自具足一切性德。即:慈(不杀)、良(不盗)、清(不淫)、直(不两舌)、正(不恶口)、实(不妄言、不绮语)、正见(不痴)、舍(不贪)、喜(不瞋)等。这十善体性可以制止凡夫、外道的「八种颠倒」。
菩萨了达自性本源之戒,不但恶戒(邪魔外道之戒)体空,即使善戒亦体空,因为俱为对待。既然善恶皆空,则正戒性离,邪戒性离,有戒性离,无戒性离。如此一切性离,则清净体性便显现出来,以益众生。
原典
若佛子,戒,非非戒①,无受者②。
十善戒③,无师说法。欺盗乃至邪见,无集者④。
慈、良、清、直、正、实、正见、舍、喜等,是十成体性⑤,制止八倒⑥。一切性离⑦,一道清净⑧。
注释
①戒,非非戒:寂光认为此句应为「非戒,非非戒」。《续藏经·梵纲经直解》第一篇六十一套第一册十五——十六页。
②无受者:指大乘菩萨戒无受而受,无戒而戒,即不着有、无二边。
③十善戒:受持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这是菩萨的家戒法。
④无集者:即无聚集者,因为恶法本空。
⑤十戒体性:十戒,即十善戒。体性,事物的实体为体,其体的不变性为性。
⑥八倒:即八种颠倒。凡夫有四种:将无常计为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无净计净。二乘亦有四种:即将常计无常,乐计无乐,我计为无我,净计无净。
⑦一切性离:指正戒性、邪戒性、有戒性、无戒性等皆已远离。
⑧一道清净:指本源清净体性。
第三忍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三忍」皆以「无相慧」(觉诸法为空,无自性之智慧)为体性,本乎此妙慧而起光照,观一切「坏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观一切处「行苦」,本无生灭,故忍亦为名无生行忍;观一切「苦苦」,得具实相(本体),了知实相即真如,故忍名如苦忍。若无此三忍之力,一切行皆不能成就,故无量行,一一名忍。
菩萨以妙慧观「坏苦」境界,内无能受之我,外无能打之人,中间无所用之刀杖等,故亦无瞋心。四者皆无,故名「如如」。
再观「行苦」境界,了知无苦、集等二差别之谛,惟是一真实相;虽无一一谛,而并无无相;虽有一真实相,而亦无有相;亦非心与非心之相,亦无缘与无缘之相。
复观「苦苦」境界,了知立(站立)、住(安住)、动(行动)、止(卧止),我、人、束缚、解脱等,一切法当体皆空,而忍相亦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忍,有无相慧①体性。一切空②,空忍。一切处忍③,名无生行忍。一切处得,名如④苦忍。无量行,一一名忍。
无受,无打,无刀杖瞋心,皆如如⑤。
无一一谛⑥,一相⑦,无无相⑧,有无有相⑨,非非心相⑩,缘无缘相。
立住动止,我人缚解⑾,一切法如⑿,忍相不可得。
注释
①无相慧:证中道之理,离二边之相的智慧。
②一切空:义为观一切坏苦,了知本空。
③一切处忍:智旭注「一切处行苦,皆本无生,名无生行忍」。《藕益大师全集·梵网合注》十一卷,十八页。
④如:真如、实相。
⑤如如:即真如。
⑥一一谛:谛,真理。佛教说谛或真理,有几层面。首先,关于现象的真理,这是俗谛或称为假谛;关于本质方面的真理,则是真谛,或第一义谛。一一谛,即指真、俗之谛。
⑦一相:此处指实相。
⑧无无相:没有无相。
⑨有无有相:虽有一实相,而无有相。
⑩非非心相:亦非心与非心之相。
⑾缚解:缚着与解脱。
⑿一切法如:一切万法,当体皆真如。
第四进心
译文
佛弟子,应在行、住、坐、卧一切时间里,进修菩提,降伏其心,而入于空,观照万法,了知一切假会和成,当体全空。
菩萨将空观、假观互融,直趋中道最高处,于此,观一切有为之法,彻见空无所有,然皆即真如。即所谓,有亦真如,无亦真如,总不离法性。故从天地间等世间法,乃至三宝等出世间法,以及一切贤圣诚信,进修之道等皆为真如显现。菩萨于世间与出世间法,修习精进,证得空、无生、无作三解脱,然亦无三解脱之慧可得。
菩萨起真空观入世谛法,亦与空法无二,以自性清净心,发起种种精进,心心相续,分分增进,直趋佛位,故为无相精进。
原典
若佛子,若四威仪①,一切时行伏空②,假会法性③。
登无生山④,而见一切有无,如有如无。天地青黄赤白⑤一切入,乃至三宝智性⑥,一切信,进道。空、无生、无作⑦,无慧⑧。
起空入世谛法⑨,亦无二相,续空心通达,进分善根⑩。
注释
①四威仪:四,是指行、住、坐、卧。威仪,即有威可折伏众生,有仪可摄受众生。
②伏空:伏,降伏其心;空,入于空。
③法性:法的本性,现象存在的本性,与真如实相同义。
④无生山:中道最高处。
⑤天地青黄赤白:指世间法。
⑥三宝智性:泛指出世间法。
⑦空、无生、无作:为三解脱法。
⑧无慧:此处义为无三解脱慧。
⑨世谛法:世俗之理。
⑩善根:菩提本心,为众善之根本。
第五定心
译文
佛弟子,能定之心与所定之境,虽皆寂灭无相,而能具无量行。「四无量定」不仅三乘圣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会证,并依此定力证得自性体性与圣性相应。
一切我见、人见、作者见、受者见都会产生执缚、邪见之性,它们都是障道因缘,一遇散乱境风鼓动心海,便随波逐浪,流转于生死,无有穷尽。然这一切皆可依定力而寂灭,就是说入定后,不着意求寂而自行灭亡。是以凡夫、二乘八种倒见亦皆不寂而灭。
菩萨依静(定)慧观照一切假会之法,皆依此定力而念念寂灭,而一切三界苦果,及其罪性亦皆依此定力而灭。一当苦果、罪性既灭,则生慈悲等一切善。
原典
若佛子,寂灭①,无相无相②,无量行。无量心三昧,凡夫圣人,无不入三昧,体性相应③。
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缚见性④,是障因缘,散风动心,不寂而灭。空空八倒⑤,无缘。
假静慧观⑥,一切假会,念念⑦寂灭。一切三界⑧果⑨罪性⑩,皆由定灭,而生一切善。
注释
①寂灭:涅槃异名。指种种身心动作念虑停息,一切烦恼消失的静寂境地;这是佛觉悟了的境界。
②无相无相:指能定之心与所定之境皆寂灭无相。
③体性相应:指自性体性与圣性相应。
④缚见性:即缚着、邪见种性。
⑤空空八倒:指八种颠倒皆空空。
⑥假静慧观:假,假借;静,定也;慧,智慧。全句为依定慧起观照。
⑦念念:心念刹那刹那。
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⑨果:苦果。
⑩罪性:诸恶罪性。
第六慧心
译文
佛弟子,真空妙慧非无缘而生,亦非即缘而生,真心是其体,妙慧为其用。凡夫、外道不明其体,分别一切法,假立其名,执「我」为主者。其实这种分别是妄,是错误。尽管如此,它亦与至道相通,即妄而真,就是这道理。
二乘不明其体,妄执空无,不知即有而空,故取得行因,灭罪起福,解脱一切缚着,这是种偏慧,是断见。不过,也是慧体的功用。
凡夫、外道、二乘之人,由于慧性不明,不知常、乐、我、净四德,故或起分别、执着,或欲舍离。是以今应以慧为首修,破有、无二执,证人中道第一谛中。中道既显,方知无明等惑,本非有相,非有来处,非有生缘,非有罪累,非「八倒」,亦无生灭,惟有妙慧光明,独在照耀,如日处虚空。
菩萨以种种方便展转变化,运御神通妙用,化导一切有情众生,这一切皆由智体所为,而空慧是其用。
原典
若佛子,空慧非无缘,知体名心①。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与道通同②。
取果行因,人圣舍凡③,灭罪起福,缚解,尽是体性功用。
一切见,常、乐、我、净④,烦恼慧性不明故,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⑤,入中道一谛⑥。其无明⑦障慧,非相,非来,非缘,非罪,非八倒⑧,无生灭。慧光明焰,为照乐虚⑨。
方便转变神通⑩,以智体性所为,慧用故。
注释
①知体名心:知体,灵知之体;心,真心。全句义为,灵知之体,名真心。
②舆道通同:即与觉道相通、相同。
③圣凡:圣人与凡夫,前者悟,后者迷。
④常、乐、我、净:这是涅槃的四种德性。即涅槃是永恒的(常),充满安乐的(乐),表现真正自我的(我),且清净无污染(净)。
⑤观慧:观想、观照智慧。这是禅定所表现的智慧。此中所观的,基本上是诸法缘起无自性的空理。
⑥中道一谛:中道,远离两个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断常二见或有无二边,而臻于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境。「一谛」,第一义谛,即绝对真实不虚的真理。
⑦无明:梵语阿尾儞也。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不了诸法。
⑧八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八者即:㈠常颠倒,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㈡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㈢我颠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于自身中强生主宰,妄计为我。㈣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以为净。㈤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㈥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㈦无我颠倒,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㈧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
⑨慧光明焰,为照乐虚:智旭的《梵网合注》认为此句应为「慧光明焰为照,乐虚方便]。其义是慧光明焰,独为照耀,随其意乐,虚融无碍,起诸方便。参见《合注》卷一,二十二页。
⑩神通:凡人不可测度的不可思议的无碍自在能力,或超自然的能力。
第七愿心
译文
佛弟子,应发大愿,数数无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果地觉悟,行因地行。菩萨以果行因,故所发大愿,相连不绝,如此百劫修行,永无退悔,方能悟得见佛,灭罪无遗。
修此愿时,当定慧圆融,常照常静,常静常照。是以无量邪见、束缚皆以此大愿心,依此观照之定慧之力而得解脱;无量妙行,亦依此愿求心而成菩提。无量功德,皆以愿心而为根本。所以初发愿心,中间修道,行满愿故,佛果乃成。
菩萨以中道一谛起观,了知本无佛道可成,亦无众生可度,本无束缚,亦无解脱,菩提本来具足,功德本来圆满。是以观五蕴非五蕴,十八界非十八界,生灭非生灭,诸见非诸见,解慧亦非二乘解慧。菩萨当知愿即是中道体性,一切万行之本源。
原典
若佛子,愿,愿大求①,一切求。以果行因②,故愿心连,愿心连③,相续百劫,得佛灭罪。
求求至心④,无生空一愿⑤,观观入定照⑥。无量见缚,以求心故解脱;无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无量功德,以求为本。初发求心,中间修道,行满愿故,佛果便成。
观一谛中道,非阴⑦,非界⑧,非没生,见见非⑨,解慧。是愿体性⑩,一切行本源。
注释
①大求:求菩提,即求佛的最高智慧。
②以果行因:以果位之觉,修因地之心。
③连:相续相连不绝。
④求求至心:求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至心,至诚之心。 ⑤一愿:即上求下化之大愿。
⑥定照:即定即慧照。
⑦非阴:非五蕴。
⑧非界:非十八界。
⑨见见非:义为诸见非诸见。
⑩愿体性:愿即是中道体性。智旭注「当知是愿即是中道体性,乃是一切行之本源]。《藕益大师全集·梵网合注》卷一,二十二页。
第八护心
译文
佛弟子,应不惜身命,护持佛、法、僧三宝和六度万行一切功德,不使外道邪见、二乘偏空等八种颠倒,娆乱正信,障蔽佛法。我执、法执是娆乱我如是护三宝的根源,故应尽灭之。
护心本具觉知,本具智慧,以此无生灭之观慧,照达真俗二谛。照真不沈空,照俗不滞有,不堕常见,不落断见,二谛圆融,互摄无碍。即此智观成就,则护根本——正信。因为一切功德,皆以正信三宝为根本。而空、无作、无相三解脱门亦应护持之。不过,能护之心与所护之境皆无形相,故护亦为根本无相护。
菩萨依此心里智慧,相连不绝则能证入无生空道(无余涅槃理果),无上智道(无上菩提智果),使理智互融互发圆照,故慧光明焰,普照万法,巨细不遗。
菩萨复从护心起观智(即深入空、智道后,再起观照),照入空假二境,彻见诸法,分分幻化,所起如无,而法体(本质)本无集散、生灭。就是说诸法缘会而集,法体本不生,缘灭而散,法体本来无灭。法体既无生灭,集亦非集,散亦非散,则实无实法可护,所护之法,既不可得,能护之心,亦不可得也。
原典
若佛子,护三宝①,护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恶邪见,不娆正信。灭我缚、见缚②。
无生③照达二谛④,观心现前,以护根本⑤。无相护,护空、无作、无相⑥。
以心慧连慧连,入无生空道、智道⑦,皆明光明光。
护观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无如无,法体⑧集散不可护。观法亦尔。
注释
①三宝:即佛、法、僧三种构成佛教的最重要的要素。佛指已开悟的人,法指佛的教法,僧指信奉佛的教法的僧团。
②我缚、见缚:即我、法二执。
③无生:无生灭之慧。
④二谛:即真、俗二谛。
⑤根本:指正信。
⑥空、无作、无相: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略称三解脱、三门。即㈠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㈡无作门,又称无愿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㈢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既离差别相而得自在。
⑦入无生空道、智道:以能观之智,及所观之(远离生灭)空道。
⑧法体:法之自体。阿毘达磨佛教以为法为实有,具有自体,故称法体。
第九喜心
译文
佛弟子,不仅自修功德,以益众生,而且见他人得世间、出世间快乐,亦常生随喜之心,并将此随喜功德,普悦于一切众生。
菩萨定慧圆修,虽不入有为法,不无寂然大乐。它虽根境无合而有受,以其根境无合而化有法,使之忘相;以有此受此大乐之故,而能彻见之为假。
以平等智一观心、佛、众生法性本来平等,无有差别,故菩萨当心心行于多闻,使观智更加明了,如是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能了达,故生随喜心。喜心本来寂静,本具智慧,故恒以此静照之乐心,遍缘于一切已得法乐、末得法乐之众生。
原典
若佛子,见他人得乐,常生喜悦,及一切物①。
假空照寂,而不入有为,不无寂然大乐②。无合③有受④,而化有法,而见云假⑤。
法性平等一观,心心行多闻,一切佛行功德,无相⑥喜智,心心生念。而静照乐心,缘一切法⑦。
注释
①一切物:一切有情物类。
②不无寂然大乐:亦不是没有寂然大乐。
③无合:指六根与外境不合。
④有受:确实有感受。
⑤而见云假:彻见之为假。
⑥无相:不具有相对形相。
⑦缘一切法:遍缘于一切诸法。
第十顶心
译文
佛弟子,顶智超过前九种观智,是人的最上智。此智能灭除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种大惑。
依此顶智相连观照,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真如,故此智名为最上最胜顶智。它犹如人顶,为人身最尊。此最上最胜顶智,非外道身见,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五蕴生灭法能束缚,亦非外道所计神我主人能转动,它不受诸法,无行相可得,亦无什么可执着。
菩萨依顶智,进行修证,了知内外皆当体即空,一切法皆不可得,唯道独存。故当值空道,远离诸妄,心心平度,广度有情。菩萨虽心心以度众生为事,然不见有缘相,亦不见有悲缘之相,故安住此顶心三昧。
菩萨于寂灭定中,发起妙行,趋向佛道,如此,则外道所执的我人四相,八种颠倒,生灭因缘等,皆入「不二法门」。所谓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故不受邪见「八难」之报,亦毕竟不受三界幻化果报。
尔时,菩萨发起慈悲心,令一切众生在去、来、坐、立中修习佛道,灭十恶、生十善,入正道、作正人,得正智、起正行。
菩萨通达观智,妙观成就,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复不退佛种圣性,生生世世生佛家、入佛地,而不离正信。
以上在大部内,<十天光品>中更广说之。
卢舍那佛又对诸佛道:「诸佛请聆听,现为你们说长养十心。」
原典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①,灭无我轮,见疑身,一切瞋②等。
如顶观连,观连③如顶④,法界⑤中因果,如如一道,最胜上如顶,如人顶。非非身见,六十二见⑥,五阴生灭,神我⑦主人,动转屈伸,无受⑧无行⑨可捉缚⑩者。
是人尔时,入⑾内空值道⑿,心心众生⒀。不见缘,不见非缘,住顶三昧。
寂灭定发行⒁趣道,性实,我人常见,八倒,生缘⒂,不二法门⒃。不受八难⒄,幻化果,毕竟不受。
唯一众生,去、来、坐、立,修行灭罪,除十恶⒅,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
菩萨达观现前,不受六道⒆果,必不退佛种性⒇中,生生入佛家,不离正信。
上<十天光品>广说。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长养十心者。」
注释
①最上智:即智波罗蜜,如如地了知一切事象,成就完全的智慧。
②我轮,见疑身,一切瞋:即利钝诸使。利使有五,此五种利使都是锐利的烦恼。它们是身见、边执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钝使亦有五种,此五种烦恼与五利使相比,是较为迟钝,但亦能驱使心灵不得自由。它们是贪、瞋、无明、慢、疑。
③观连:观,观照;连,连续不绝。
④顶:即人顶,喻最上处。
⑤法界:有二义,就理而言,法界即是真如、实相。就事而言,法指万法,界指分界;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故此一概念通现象与实相两个方面。
⑥六十二见:即外道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
⑦神我:外道所执取的常住不灭的自我。神我的立场与释迦的无我的立场针锋相对。佛教是绝不容许神我观念。
⑧无受:顶智不受诸物。
⑨无行:无行相可得。
⑩捉缚:即执着。寂光注道「捉缚者,即执着义],《梵网经直解》卷一,二十三——二十四页。
⑾入:观入。
⑿值道:当值空道。
⒀心心众生:心心以度众生为事。
⒁发行:即发起慈悲喜舍广大之心。
⒂生缘:即生灭因缘。
⒃不二法门:不二,超越一切相对的两端(如大小、高下、来去、一多等等)而显绝对的境地。法门,指途径。
⒄八难:闻佛法有障难。具体指地狱、饿鬼、畜生、边地下贱、生不见佛、诸根不具、生长寿天,世智辩聪。
⒅十恶:又称十不善业、十不善业道等。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这十种邪恶的行为。
⒆六道:即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六种生死流转的境地。在这六境地生活的众生,不停地在其中轮回转生,直至证觉悟得解脱为止。
⒇佛种性:成佛的质素。众生生而具足的成佛的本性、佛性。 十长养心
第一慈心
译文
佛弟子,慈以与乐为本,故常行慈心,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菩萨以无我智观众生,实无苦境,入一切诸法,即于受想行识色等法中,了知一切即空即假即中,无生、住、异、灭,一切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然此类「假」法亦与真如本体无二。
菩萨如此一切修行,成就无上*轮,无非广化一切众生,使其不受外道邪魔所教。如是方能获离苦得乐因,才能得究竟慈乐果。此慈乐果,非世俗善恶果报,亦非二乘所证实灭,而是「解空体性三昧」,是诸佛菩萨大法乐也。
原典
若佛子,常行慈心,生乐因已。于无我智①中,乐相应观入法,受、想、行、识、色等大法②中,无生、无住、无灭,如幻如化,如如无二③故。
一切修行成*轮④,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非实⑤,非善恶果⑥,解空体性三昧。
注释
①无我智:即根本智,能体得究极真理的智慧。
②受、想、行、识、色等大法:受、想、行、识、色,此即五蕴身心;大法,指地、水、风、火这四大法。佛教认为这四大五蕴组成了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
③无生、无住、无灭,如幻如化,如如无二:生、住、灭是有为法。生,生起事物;住,安住;灭,坏灭。生、住、灭三相是假相,而无生、无住、无灭,方显真如、实相。如幻如化,即假。如如无二,即中也。全句意为,(无生住灭)即空,(如幻如化)即假,(如如无二)即中。佛教认为最高真理,不当只是中,而是包含空、假两面。而观真理,亦不应只观中,而应观空、假,且要同时而观不应有次第;即先观空,后观假,再观中。
④*轮:佛教真理之轮。*轮转起,可使众生转迷成悟,而得解脱,故应常转*轮。
⑤非实:智旭注为「非为二乘所证实灭」。《梵网合注》卷一,二十八页。
⑥非善恶果:非世间之善恶果。
第二悲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之悲,非众生情爱之悲,而是空空无相大悲,依悲心行佛道,不但能灭除自己一切苦因,亦能灭除一切众生之苦缘。
菩萨于众生无量苦中,生大悲智,观一切众生皆我父母,故不杀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风火是我原本之体,故不杀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不执着于我,唯依中道佛性。菩萨不仅自己永远不杀、不盗、不淫,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渐渐受化,俱发菩提心,这样才能永拔苦因。
菩萨于真空实相理中,了知一切根尘诸法皆实相,本无众生,本无烦恼,无一众生不具法性,只因迷而不悟,故应于一切「种性」中,随其种类,发起大悲智心,为众生说明此义,令其生觉智,修佛道。并于父母、兄弟、姐妹六亲六怨,亲怨三品中与菩提乐智,于上怨缘中,亦令九品尽得「乐果」。一旦体证到万物当体即空时,则不仅自身,而且一切众生皆平等快乐。菩萨起大悲心,拔一切苦,与一切乐,如是行悲,方为菩萨悲心之体用。
原典
若佛子,以悲空空无相,悲缘行道,自灭一切苦。
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智①,不杀生缘②,不杀法缘③,不着我缘。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切众生不恼,发菩提心④者。
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⑤,种性⑥行⑦中,生道智心⑧,于六亲六怨⑨,亲怨三品⑩中,与上乐智;上怨缘中,九品⑾得乐果。空现时,自身他一切众生,平等一乐,起大悲。
注释
①生智:生起悲智。
②不杀生缘:不为杀生之缘。
③不杀法缘:不为杀法之缘。
④菩提心:表现菩提智慧,能使人开悟成佛道的主体性。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称。又称无上道心、无上道意、道心。 ⑤实相:一切事物的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平等的、最高的真理。这与本体、真相、本性等,都有本源的不变的理法之意。而真如、一如、法性、涅槃、实性、无为等都是实相的异名。
⑥种性: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
⑦行:此处指发起道种心。
⑧道智心:即道种智心。道种智是了知诸法种种差别的菩萨觉智。
⑨六亲六怨: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这六亲。六怨,若反亲为恶,则为六怨。
⑩亲怨三品:亲与怨皆有上、中、下三品。
⑾九品:亲与怨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中有上、中、下三品,中、下等亦如此,合三为九,故有九品。
第三喜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之喜不同于世俗之欲乐,喜心之体本空,无有相状,亦无生灭,故称「无生心」。从无生心起道智,照一切种性体相无不皆空。菩萨自解空理,不受束缚故喜。
既达空法,故心不执着于我所,虽示现种种身往返三界,广度众生,亦与三世因果无牵。菩萨入于一切有中,随处令众生入空观行,当观行成就,故得平等喜悦。
菩萨令众生起空智,趣佛道,各各舍恶知识,求善知识。若众生不解佛法正道,还示其妙道。所以如此,无非令众生生于如来之家,入于佛法之中,常获喜悦。
菩萨虽入佛位,又示身入六道,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归依三宝,发起正信,舍弃邪见,入佛位,生生世世脱离六道之苦。正因为如此,菩萨才欢喜。
原典
若佛子,悦喜,无生心时,种性体相道智①,空空喜心。
不着我所②,出没三世③因果无集④。一切有,入空观行⑤成,等喜一切众生。
起空入道,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⑥,法中常起欢喜。
入佛位中,复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⑦苦,故喜。
注释
①道智:即中道智。寂光注「道,即中道;智,即观智」。《梵网直解》卷一,二十五——二十六页。
②我所:我之所有略称。意为我所有的东西,属于我的东西,以至于在我身外为我所对,作为我的外境的东西。
③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④无集:无有罣碍。
⑤观行:即观心修行。心观其理,身如理而行。
⑥佛法家:即如来家。
⑦背六道:脱离六道之苦。
第四舍心
译文
佛弟子,应常行舍心以益众生,而舍心本空,无造作无相状。于此三解脱法中,观一切法犹如虚空。而若善若恶,若有若无,若罪若福,无不平等一照,知其体性本不可得。此所谓远离一切分别。
至于自身手足等内物、国城、田宅等外物,亦如幻如化,似流水灯焰,皆虚假非实而又不住,故舍此一切永无吝惜。此所谓远离一切执着。
菩萨尽管了达内外皆空,自他体性本不可得,亦无可执着,然仍于自性清净心中修习大舍。
原典
若佛子,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①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②,平等一照③,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④。
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如化,水流灯焰⑤,一切舍。
而无生心⑥,常修其舍。
注释
①无造、无相、空法:此为三解脱法。无造,即无作。全句意为以三解脱法,观一切法如虚空。
②二中:即二报中。
③平等一照:以妙智平等照了。
④大舍:舍弃内外一切乃至生命亦毫不吝惜。
⑤水流灯焰:似水流如灯焰,喻变化无常。
⑥无生心:即无生灭之心。
第五施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能以施心化度众生,用身、口、意三能施,财物、佛法二所施,教导一切众生,使其得解脱出苦海。
菩萨起慧观,了达内五蕴身心,外国城、男女、田宅等皆当体即空,悉如真如。不仅内外皆空,乃至施物之念亦空,故施者、受者、财物三轮体空。心、色二法缘聚而生,缘散而灭;然缘生如幻,没有合相,缘灭如幻,没有散相。故实无于心可起,实无施行可作,亦无众生可度。尽管这样,仍不妨终日行施,终日度众生。此所谓内达理观,外行布施。
原典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①,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②,教导一切众生。
内身、外身③、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④,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⑤。无心行化⑥,达理达施⑦,一切相现在行⑧。
注释
①被一切众生:即化被一切众生。
②法施:指有人求佛法,应尽其所知授于他人。
③内身、外身:内身,即五蕴身心。外身,指身体之外的物品,如国土、田宅、珍宝等。
④无念财物:无念指不起相对的念想、分别心。全句意为,无有一念分别财物。
⑤无合无散:诸法皆空,缘生如幻没有合相,缘灭如幻没有散相。
⑥无心行化:无施心可起,无施行可行,亦无众生可化。
⑦达理达施:内达理观,外行布施。智旭注「达即事之理,达及理之事」。《梵网合注》卷一,三十三页。
⑧一切相现在行:一切种种相状,而现在行施。
第六好语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入体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说,而有因缘故亦可说,其所说法应顺众生根性,使众生喜爱、快乐,如此方可说入体性爱语三昧。既入三昧,则或说第一义谛之语,或说一切种种真实语言,究竟皆顺入于一乘真语。这样,便可调和一切众生心性,使之无瞋怒之念,无诤之性。
菩萨以空智观万法,了知一切皆空,虽无因无缘。然这并不妨碍常生慈爱心。菩萨顺心而动,随机说法,上顺佛意以契理,下顺众生而契机,恒常以圣人法语教化众生,教众生亦能随本性清净心而动,发起善心,直趋佛位。如此,方为菩萨「爱语摄」。
原典
若佛子,入体性爱语三昧。第一义谛法语义①,一切实语言②,皆顺一语③。调和一切众生心,无瞋无诤④。
一切法空智无缘,常生爱心,行顺佛意,亦顺一切他人,以圣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发起善根。
注释
①第一义谛法语义:即第一义谛法之语义。又称胜义谛;是最高的、殊胜的真理。
②实语言:真实不诳之言。
③一语:一乘真语。一乘,又称一佛乘。乘是乘载,使人由此移至彼之车乘。一乘是指能导众生臻于绝对觉悟的境地。佛教就方便随机而言,通常说三乘,即是声闻、缘觉与菩萨三种教法与实践方式,但这都是导入一乘的方法,最终都同归于唯一究极的教说,臻于究极的觉悟。
④无瞋无诤:无瞋,无瞋怒;无诤,即无言讼。无瞋怒、无言讼,即是心和、言和。
第七益心
译文
佛弟子,在行「利行摄」时,当以「实相般若」为体,广行「方便般若」,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法财(即信、戒、闻、舍、慧、惭、愧七种法财)以益众生。
菩萨虽久离生死轮回,为众生故,示受与众生一样的四大幻身,五蕴形命,入「利益三昧」,以三昧之力,现一切神通轮(身),一切教诫轮(口),一切记心轮(意),方便开示引导一切众生,使末发菩提心者发心,已发心者更增长。由此三轮妙用,震动大千世界,一切所作所为,无非令众生悟真、假、中三观,以得大益获大乐。
菩萨又变现无量形身于六道中,随类(或人或畜生)现形,不以六道无量痛苦为患,但以益人为利。
原典
第七益心①
若佛子,利益心②时,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③,集一切明焰法门④,集观行七财⑤,前人得利益⑥故。
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现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⑦,而震动大世界,一切所为所作,他人入法种、空种、道种⑧中,得益得乐。
现形六道,无量苦恼之事,不以为患,但益人为利。
注释
①益心:即利行摄。利行摄,指菩萨随众生,为众生利益做诸善事,如是自然会感动众生,使之服从化导。
②利益心:即欲行利益心。
③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实智,亦称真智,实相般若。此是了达真谛之智。智道,权智之道。权智,亦称俗谛,方便般若。此是了达事相之智。全句意为,以贵智为体性,广行权智之道。
④明焰法门:一切智慧之门。
⑤七财:即七圣财。在修佛道时,有七种必要条件,以财为喻,称七财。它们是:㈠信财(信受正法),㈡戒财(守持戒律),㈢闻财(能闻正教),㈣舍财(舍离一切,不染着),㈤慧财(智慧照达事理),㈥愧财(于人有愧),㈦惭财(自己有惭)。
⑥前人得利益:此处指使众生得益。寂光注「前人等者,即所益之生也」。《梵网直解》卷一,二十七——二十八页。
⑦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即三轮。如来即以此三轮,摧破众生的烦恼。一切身,为神通轮;佛、菩萨欲说法时,先现种种神通,使众生起正信。一切口,为教诫轮;佛、菩萨若说正法,先以方便引导众生,使之改邪归正,改恶从善。一切意,为记心轮;佛、菩萨欲说法时,必先观察众生根性,为利为钝,然后再随其根性而说。
⑧法种、空种、道种:法种,为中观;空种,为空观;道种,为假观。全句意为,令众生悟真、假、中三观。
第八同心
译文
佛弟子,道种性智,同于真空,所谓即俗而真,故证入无生法中,以无人我、无法我二种无我妙智,可示现种种身,而与众生无二,在天为天,在人为人,而不知其为菩萨所化。
一旦了悟毕竟空寂,万法同源之境,则一切诸法皆真如实相,故能于无生、无住、无灭性中,亦现常生、常住、常灭。
而众生不识此常生、常住、常灭之法,迷真逐妄,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转生死,无穷无尽。菩萨见此发大悲心,起「同事摄」,亦现无量身入六道中,与众生同处一处,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潜移默化,摄化众生。
正因为万法毕竟空故,虽示身入于六道而同无生,虽现「我」而同于无物。如此开启,引导众生,使之皆归佛道,故可谓入「同法三昧」。
原典
第八同心①
若佛子,以道性智②,同空无生法中,以无我智,同生无二③。
空同源境,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灭。
世法④相续,流转无量,而能现无量形身色心等业,入诸六道,一切事同。
空同无生,我同无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注释
①同心:即同事摄。同事摄,菩萨示身六道,与众生共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度化之。
②道性智:即道种智。此智是处理世间的种种事相,有助于自度、度他以成佛的智慧。因此这种智慧的对象,是世间的特殊面,是世间事物的殊相,或具体性格。
③无我智,同生无二:无我智,指人无我、法无我智。人无我,是说作为生命存在的人自身无实在的自性。法无我,指一切诸法、现象都无实在的自性。此二无我智,就是观照无我或空的真理智慧。同生无二,同束生无二无别。
④世法:即世间法。具体指经验的、现实世界的事物。
第九定心
译文
佛弟子,菩萨复从寂定观慧证空理,故能心心寂静。菩萨能于我所法中,了达一切皆空,悉如幻化,并随如幻之境,显如幻之身,入「识界」、「色界」化度众生,而不为二界所动转。
菩萨于识、色二界,逆顺出没,常入百八三昧、十禅支,且不为下界欲恶所染,亦不为二界空禅所拘。以一念相应智彻见一切我人,若内根,若外尘,现行种子等,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散,虚妄名灭,这一切不过由安心所集成,其实一切皆空,了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复①从定心,观慧证空,心心静缘②。于我所法,识界③、色界④中,而不动转。
逆顺出没⑤,故常入百三昧⑥、十禅支⑦。以一念智⑧,作是见,一切我人,若内若外,众生种子,皆无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注释
①复:又。因十发趣心中第五为定心,现又入定,故为复。
②心心静缘:心心相续,为静是缘。智旭则注为「心心寂静,而遍缘于一切三昧境界」。《梵网合注》卷一,三十七页。
③识界:即识的领域,主要指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寂光认为识界,指四空天。此四空天又称四空处,具体是:㈠空无边处,㈡识无边处,㈢无所有处,㈣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处只有受、想、行、识四蕴,没有色蕴,故为识界。
④色界:指四禅天,具体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由修四种禅定所生之色界四天,故名四禅天。
⑤逆顺出没:从二禅天起定,入初禅天为逆出没;从初禅起定,入二禅天为顺出没。
⑥百三昧:即百八三昧。就是说有一百八十三昧。
⑦十禅支:即㈠觉,㈡观,㈢喜,㈣乐,㈤一心,㈥净,㈦舍,㈧念,㈨慧,㈩不苦不乐。此十乃是四禅天之定支。
⑧一念智:即一念相应智。一念相应智,指定与慧相应之一念,或理与智相应之一念;将成佛时所发出的智慧。
第十慧心
译文
佛弟子,起慧观照,了知一切邪见、烦恼(即利使、钝使),本无决定体性,菩萨于「顺忍」中证空理,了达邪见、烦恼等全与空同。故五蕴非五蕴,十八界非十八界,十二入非十二入,及众生、一我、因果、三世法等,亦皆如是。
菩萨从妙慧起观照,将慧光明焰彻照万法,内外明了,见其根本皆虚空、寂灭,无有受者。
而此实慧、权慧是十长养心之本,依此二慧能生长养心,依长养心入于人空、法空之理,发中道无生心。运此无生心普载众生,同证十金刚不坏心。
这里仅为略说,在大部内<上千海眼王品>中,已说此十心百法明门。
卢舍那佛继续道:「诸佛,请聆听,现在说十金刚心。」
原典
第十慧心①
若佛子,作慧见心,观诸邪见结患等缚,无决定体性,顺忍空同故。非阴,非界,非入,非众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
慧性起,光光②一焰③,明明见④虚,无受。
其慧、方便,生长养心,是心,人起空空道,发无生心。
<上千海眼王品>,已说心百法明门⑤。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⑥。」
注释
①慧心:智旭认为「前十发趣中,第六慧心,明于空慧之体,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梵网合注》卷一,三十八页。
②光光:指智。
③一焰:即慧。
④明明见:照见明了。
⑤百法明门:百八智慧门。
⑥金刚种子有十心:金刚,喻坚硬。指这十心最坚最利,能摧破一切烦恼,所以十回向心,被称为金刚种子。
十金刚心
第一信心
译文
佛弟子,正信是万行之本,众德之母,依此正信可不起外道邪见心,不起一切世间的种种妄见,以及着有、着空的诸种执着。如是必不造善恶诸业,亦不受其果报。
菩萨入于真空无为法中,了知生、住、灭三相当体皆无,无相亦无。故生即无生(无本性),无生即生(有假相),无住而住,住即无住,无灭而灭,灭即无灭。(亦是同样道理)是以不仅无一切法,亦无一切法空。
菩萨以真、俗二谛,尽灭凡夫执色迷空,二乘执空迷色,尽灭异空、色空。异空、色空二相既空,则灭此二空的「细心」之心亦空,不但如此,就连空「细心」之心,其心也空,故云细心心空。如是心心皆空,方生中道实信,信于中道寂灭之理,了知诸法本无体性,和合亦无依。然外道皆从我、人,安名立用,其实都是三界假名,「我」实无相可得,故信亦为无相之信。
原典
若佛子,信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见心,诸见名着①,结有造业②,必不受③。
人空无为法④中,三相无无,无生无生,无住住,无灭灭,无有一切法空。
世谛、第一义谛智,尽灭异空⑤,色空⑥,细心心空⑦。细心心心空⑧故,信信⑨寂灭,无体性,相合亦无依。然主者我、人,名用,三界⑩假我,我无得集相,故名无相信。
注释
①诸见名着:诸见,指一切世间的种种妄见;名,名为、称作;着,执着。全句意为,凡夫着有,二乘着空,外道执常、执断等,凡此种种诸见,皆名为着。
②结有造业:能结三有果报,能造善恶诸业。
③必不受:指上句即不造善恶诸业,必不受其果报。
④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它不是由因缘、条件而和合的,是超越生灭变化的。
⑤异空:指粗惑。
⑥色空:即细惑。
⑦细心心空:细微意识之念亦空。
⑧细心心心空:意为不仅细心之心念亦空,即使空上细心之心,其心亦不可得。
⑨信信:上「信」,指中道实信;下「信」,指信于中道寂灭之理。
⑩三界:此为众生所居的世界;这是三个迷执的界域,众生即在此中轮回流转,不能出离。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最低下的界域,具有淫欲与贪欲的众生都居在此。色界在欲界之上,为离淫欲与贪欲的众生的所居地,是绝妙的物质世界,离欲的清净世界,由四禅天而成,由此可再分成十七天。无色界,是最高领域,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世界。其中只有精神质素,这是厌离物质而修四无色定的众生的所居地。
第二念心
译文
佛弟子,应作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虽有六,实际皆是第一义谛。
所境之境,无非「一境三谛」,从现象上看是有,而本质却是空,二者并存,无有偏执(即中),所以真、假、中三谛同为「一合相」,圆融无碍。此即所谓「三谛圆融之境」。
而能念诸业(即六念),于受用此法者,无异无别,亦皆是法界「一合相」,共趋「法界智」。就是说若念佛时,佛为法界,一切法皆趋佛;若念施时,施为法界,一切法皆趋施。如是作念,即了知万法是假,本性为空;又能了知空假相融,事理无碍,事事无碍,真可谓「三观圆融之念」。
其实能念之慧,与所念之境,是相互依赖的。能念之慧,可生成佛法之境;而佛法之境,生于所念之慧。这个生起、变化过程,恰似灯柱,焰焰一相,生灭同时。过去、现在、将来亦如是。
当然,从根本上说,能念之慧,与所念之境,亦不可执着,它们本来也是空的。
原典
若佛子,作念六念常觉①,乃至常施,第一义谛。
空②,无着无解③,生、住、灭相,不动,不到,去来④。
而于诸业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⑤。慧慧相乘,乘乘寂灭⑥,焰焰无常⑦,光光无无⑧,生生不起,转易空道⑨。
变前转后,变转化化,化转转变⑩。同时同住,焰焰一相⑾,生灭一时⑿。已变,未变,变变,化亦得一,受亦如是⒀。
注释
①常觉:即念佛。寂光《梵网经直解》卷二,三十一——三十二页。
②空:即真谛。
③无着无解:即俗谛。
④生、住、灭相,不动,不到,去来:生住灭相,现在不动,不到过去、未来。即中谛。
⑤回向入法界智:即若念佛时,佛为法界,一切法趋佛;若念施时,施为法界,一切法趋施。
⑥慧慧相乘,乘乘寂灭:即空妙观。
⑦焰焰无常:焰,喻慧;无常,即相乘。
⑧光光无无:光,喻乘;无无,即寂灭。
⑨生生不起,转易空道:即假妙观。意谓虽生生不起,而复转易空道。
⑩变转化化,化转转变:变,指能念之慧;化,指所念之境。全句意为变化重重,无有穷尽,且不可思议。
⑾焰焰一相:喻同住。
⑿生灭一时:喻同时。
⒀受亦如是:指受用此法者,亦复如是。从注②——⒀,皆参考智旭注。详见《梵网合注》卷二,三——五页。
第三回向心(深心)
译文
佛弟子,深心就是第一义空。菩萨依空智照有(俗谛)、实(真谛)二谛,了达皆归于实谛。
所谓真谛,就是业道相续,从无明到老死十二因缘中,存在着不生不灭,不迁不变之本体的道理。
所谓俗谛(有谛),就是因缘和合假名诸法,致使外道、凡夫妄计我、人,执我为主者的世俗道理。
其实真、俗二谛(即二有谛),本无二法,合为一理,深深入于第一义空。法性本来常静、常恒,无生灭去来,亦不受幻化果报,如为「深深解脱」。
声闻观四谛法,证入空理,名浅解脱。缘觉观俗谛法,证法空理,名为深解脱。菩萨以法界智观空假不二,真俗互融,故为深深解脱。
原典
第三回向心①
若佛子,深心者,第一义空。于实法空智②,照有、实谛。
业道相续③,因缘中道④,名为实谛。
假名诸法⑤,我、人、主者⑥,名为世谛。
于此二有谛⑦,深深入空⑧,而无去来,幻化受果而无受,故深深心解脱⑨。
注释
①回向心:即深心。深心,离有无二边,趋向中道,理极深微,故名之。
②实法空智:即真实法空智。法空智,观万法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本空)的智慧。
③业道相续:做善恶业,招致生死果报,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相续不绝。
④因缘中道:即十二因缘中的道理。
⑤假名诸法:诸法皆空,都是假名。
⑥主者:即主宰义。
⑦二有谛:即真、俗二谛。智旭注道「实谛,情无理有;世谛,理无情有,故同名有谛」。《梵网合注》卷二,六页。
⑧深深入空:即深深入于第一义空。
⑨深深心解脱:深深心解脱别于浅解脱、深解脱。声闻观四谛法证入空理,名为浅解脱。缘觉观俗谛法证法空理,名为深解脱。菩萨以法界智观空假不二,真俗互融,故为深深解脱。
第四达心
译文
佛弟子,应通达事理,明照法性,证「忍法」,顺一切法界之性,了达一切诸法之性就是法界之性,二者无二无别,皆本无束缚亦无解脱。故能发四无碍智(即法无碍智,亦称法达;义无碍智,也称义达;辞无碍智,即辞达;乐说无碍智,即教化达),了达三世因果及众生根性,业行皆真如。本无三世因果,本无众生根性、业行,一切诸法,本无实性,不见有生,不见有灭。故无实用,无名用,一切用皆空。所照之法既空,能照之智亦空,而照达此第一义空之理,名为通达一切法空。是以空空之智,如如之理,其相皆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达照者,忍顺一切实性,性性①无缚无解。无碍,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②,三世因果,众生根行③,如如。不合不散,无实用,无用,无名用④,用用一切空。空空照达空,名为通达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注释
①性性:上「性」为诸法之性;下「性」为法界之性。全句为,一切诸法之性是法界真实之性。
②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法达,能知种种法相;义达,能知所诠之义趣妙理;辞达,能知各种方言;教化达,能知众生根性,为众生乐说自在。此四达亦称四无碍智。
③众生根行:众生根性业行。
④无实用,无用,无名用:无实用,一切法当体即空,故无实用;无名用,实以名显,既无实用,则无名用,名实皆无,则一切用皆空。
第五直心
译文
佛弟子,直心无邪曲、无污染,依直心观万法,公而无私,无所不在故为直照。菩萨以直照将无明、神我(六识分别之我)皆融入无生智中,了知无明、神我本空。而此空亦空。菩萨以「空空」理心,在有不滞有,在无不执无,而又不坏中道种子。
菩萨以无漏中道智一观,在有转有,在无转无,教化一切执有、执无的十方众生,离有相,离无相,令其皆入佛智中。
菩萨内秉直性,外行直行,内外一如,往来于如幻三界,而不受其束缚。
原典
若佛子,直者①,直照取缘②神我③,入无生智,无明、神我空。空中空。空空理心,在有在无,而不坏道种子。
无漏中道一观,而教化一切十方众生,转一切众生,皆萨婆若④。
空直直性,直行,于空三界生者,结缚⑤而不受。
注释
①直者:即真心、真如。
②取缘:无明。智旭注「无明即指取缘」。《梵网合注》卷二,十页。
③神我:外道持取的常生不灭的自我。
④萨婆若:即一切种智,此智是空有不二,真俗互融,是佛陀觉智。
⑤结缚:指烦恼束缚。
第六不退心
译文
佛弟子,不退心指证得果位后,永不退回到一切凡夫之地,他们既灭旧惑,又不集因。一切苦果,皆由因而起,不集因,果自灭。虽示现不同形身入三界,亦常行于空理,故得「位不退」。菩萨证解脱,乃于第一中道一合而行,不同二乘解脱,故得「行不退」。了达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本来无二,念念恒与佛智相应,故得「念不退」。菩萨于一心中常修位不退智,行不退智,念不退智,善契心体,不染二边,理智互融,直趋佛海。
原典
第六不退心①
若佛子,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大地,不起新长养诸见,亦复不起集因。相似我人②,入三界业,亦行空,而不住退。解脱,于第一中道一合行,故不行退。本际③无二故,而不念退。空生观智如如④,相续乘乘⑤,心入不二⑥,常空生心,一道一净⑦,为不退一道一照⑧。
注释
①不退心:证得果位后,不退回凡夫之地。
②相似我人:示现不同形身,似有我人。
③本际:最高真理的处所。
④空生观智如如:即位不退智。
⑤相续乘乘:即行不退智。
⑥心入不二:即念不退智。参见智旭《梵网合注》卷二,八页。
⑦一道一净:善契心体,不染二边。智旭注「善契心体,名为一道;不染二边,名为一净」。
⑧一道一照:即理智一如。《梵网合注》卷二,九页。
第七大乘心
译文
佛弟子,唯有大乘能于自己成佛后,转化一切众生,使之皆成佛;且能使二乘解,菩萨解究竟皆归于第一义空。达此毕竟第一义空,故一切行都是法界行,一切心都是法界心,亦可名一乘。
大乘亦可称智乘和行乘。以乘此大乘之智心(即一切种智之心),可任载一切众生,可任用趋佛海。
所谓「任载」,指行乘可任荷一切众生,度三界苦果之河,惑业结缚河,无明生灭河。而菩萨不住彼此二岸,不居中流,而是乘此乘广行济度。
所谓「任用」,是指以智乘载运众生,趋入佛海。所以说智乘、行乘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一切众生,若有一人未得此法界空智任用,则不名大乘,只能名「乘」。大乘是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必待众生度完而自度。
原典
若佛子,独①大乘心者,解解②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
乘一空智,智乘、行乘③,乘智心心,任载任用。
任载,任一切众生,度三界河,结缚河④,生灭河。行者,坐乘。
任用,载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一切众生,未得空智任用,不名为大乘,但名乘。得度苦海⑤。
注释
①独:唯有、只有。
②解解:上「解」,指二乘之理解;下「解」,指菩萨之理解。
③智乘、行乘:大乘的两个方面,即智行。
④结缚河:指外道邪见种种执缚之河。
⑤得度苦海:只自度苦海,自善而已。此反显大乘境界之高。大乘必待众生度完而自度之。
第八无相心
译文
佛弟子,无相心是指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无烦恼相,无菩提相,无十界差别相,无十界平等相。是以无明与真如,生死与涅槃,若以佛智(般若智)照之皆无二、无别。故烦恼即菩提,业缚即解脱,三世因果等法即法身,彼此本无二理。菩萨依如理妙智,自知将来得成佛,亦知一切已成佛道者是我师,一切三贤十圣等尚未成佛道者,是我同学和伴侣,一起同修,同证此无生空,所以名为无相心。
原典
第八无相心①
若佛子,无相心者,妄想②解脱③,照般若波罗蜜④无二。一切结业⑤,三世法⑥,如如⑦一谛⑧。而行于无生空⑨,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师,一切贤圣是我同学,皆同无生空,故名无相心。
注释
①无相心:即无生死相,无烦恼相,无菩提相,无十界平等相,无十界差别相。十界,指众生所可能存在的十种界域,此中有迷有悟: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其中由地狱到天六界,是凡夫迷妄的界域;而后面四界,则是圣者的觉悟界域。两者合起来,即所谓六凡四圣。
②妄想:为生死法,指虚妄分别的念想。
③解脱:为涅槃法,指从烦恼束缚中解脱开来,而臻于自由自在的境地。
④般若波罗蜜:即佛智。
⑤结业:结,烦恼惑;业,由身、口、意而来的或善或恶的行为。
⑥三世法: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因果法。
⑦如如:真如。
⑧一谛:真谛。
⑨无生空:此处指无生空智。智旭注「如理妙智,名为无生空智;行于此智,了知自作佛」。《梵网合注》卷二,十一页。
第九慧心
译文
佛弟子,如如慧是指契合中道之慧。菩萨以此慧能于无量法界中,现身益物,而不集因,亦不受果报,不为生生不停之烦恼所束缚,此所谓不落凡情。一切三贤所行道,一切十圣所观真如法,也如是不执着,此即所谓不着圣解。
既不着凡圣二法,则能善用此诸法,是以一切诸佛教化开导众生的巧妙方法,皆集于如如慧心之中,而融通无碍。岂此诸法无碍,即使外道一切论、一切邪定等,一切种种幻化,或佛说或魔说等,皆分别入于非真非俗的中道谛中。
佛说是真谛,魔说是俗谛;佛说非魔说,魔说非佛说,故非一。然佛说、魔说实无二法故非二。又魔佛差别是俗谛,魔佛一如是真谛;真不违俗,故非一;俗不违真,故非二。既达此,则五蕴非五蕴,十八界非十八界,十二入非十二入,惟有如如慧光明,照彻万法,得其真如。
原典
若佛子,如如慧者①,无量法界,无集,无受生,生生烦恼,而不缚。一切法门②,一切贤所行道,一切圣所观法③,所有亦如是④。
一切佛教化方便法,我皆集在心中。外道一切论,邪定功用,幻化,魔说,佛说,皆分别入二谛处。
非一非二⑤,非有阴、界、入,是慧光明,光明照性,入一切法。
注释
①如如慧者:契合中道之慧。智旭注「契合中道之慧,故云如如慧也」。《梵网合注》卷二,十二页。
②一切法门:即指一切三贤所行道,一切十圣所观法。寂光注[一切法门者,乃即一切三贤所修行菩提道,一切十圣所观证真如法,谓此所有贤圣法门」。《梵网经直解》卷二,三十七页。
③一切圣所观法:即一切十圣所观证真如法。十圣,即十地圣者。
④亦如是:指亦如是不缚不解。
⑤非一非二:不是同一也不是别异。超越一、异的相对相,而臻于绝对的境界。
第十不坏心
译文
佛弟子,不坏心能入圣地智,近解脱位,得中道门,明菩提心,居伏忍位,顺于第一义谛空理,故八魔不能坏。是以感动众圣前来摩顶,安慰其心,诸佛劝发,增进其行,以至入摩顶三昧。
入此三昧,即放身光普照十方佛土,亦能入佛威神,形仪如佛,于此十方国土中,出没自在,以佛神力震动大千世界,俨然与入佛地者无二无别。不过,此时尚在初地(即欢喜地)前,非中观知道(只是相似中观,非以真实中观知道)。
菩萨以摩顶三昧之力,于光中见佛,在无量国土中为众生说法。如是即得入顶三昧,无间即证虚空平等地,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知一切法即自性。性具功德,任运现前,一切妙行,当下满足。菩萨所以能舍凡入圣,在于三十心法门,心心行于空理。
以空空中道之智,照中道之理,无理不显,无相不灭。当一切诸相皆寂灭乃得证入「金刚三昧门」,入一切行门,亦得证入虚空平等地。此处仅为略说,广说见《华严经》。
卢舍那佛又说:「诸佛,请聆听,现为你们说体性十地。」
原典
若佛子,不坏心者,入圣地智①,近解脱位,得道正门②,明菩提心,伏忍③顺空,八魔④不坏,众圣摩顶⑤,诸佛劝发,入摩顶三昧。
放身光,光照十方佛土⑥,入佛威神⑦,出没自在,动大千界,与平等地心,无二无别,而非中观⑧知道。
以三昧力故,光中见佛,无量国土,现为说法。尔时即得顶三昧,证虚空平等地,总持⑨法门,圣行满足,心心行空⑩。
空空⑾慧中道,无相照故,一切相灭,得金刚三昧门,入一切行门,入虚空平等地。如《佛华经》中广说。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地者有何义。」
注释
①圣地智:佛初地之智慧。
②得道正门:得中道之正门。
③伏忍:此为菩萨戒位,此位靠近菩萨初地。菩萨有五种阶位即五忍:㈠伏忍,此位虽未断烦恼种子,但能制伏之,不使之起。㈡信忍,初地至三地间,见法性而起正信。㈢顺忍,于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趋向无生果。㈣无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之理。㈤寂灭忍,于十地及妙觉间,断尽诸惑,而臻涅槃寂灭之境。
④八魔:㈠色魔,㈡受魔,㈢想魔,㈣行魔,㈤识魔,㈥烦恼魔,㈦死魔,㈧天魔。一至五魔亦称五蕴魔,喻五蕴生灭法,使修行人不能解脱,故名五蕴魔。烦恼魔喻三界中妄惑,烦恼会恼乱人的心神,妨碍成就菩提。死魔会使人夭丧,修行人若夭丧,不能续延慧命。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之魔,此魔会做种种障碍,使修行人不能解脱三界生死。
⑤摩顶:佛授记时抚摩弟子的头顶,预言他将来成佛的事。
⑥十方佛土:即十方诸佛之净土。
⑦威神:威严使人畏,神妙不可测。多指佛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⑧中观:即综合两边,又超越两边,以此方法来观照世界,即是中观。
⑨总持: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
⑩心心行空:指三十心(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这三十心)皆行空理。
⑾空空:指人空、法空。
十地
第一体性平等地
译文
佛弟子,菩萨证入平等慧体性地,以从真实性中产生的佛法,开化众生,故慧行、行行圆满具足。菩萨得转轮王位,游历四天,以平等大慧任意教化,以种种神通力或慈或威地摄化众生,而以(说)何等法摄化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入此地,菩萨已得十种智力、十种圣号、十八不共法,而安住于如来净土。菩萨住此净土,广发无量大愿,以四无碍辩才说种种法而无畏无惧。不仅如此,一切诸论,一切圣行功德,也无不通达。
菩萨舍凡夫性,入如来性,故一切「异生性障」,凡夫有漏因果至此永离,毕竟不受其报,故大乐欢喜,是以此地名欢喜地。
此地菩萨了知一切国土平等无自性,一即无量,故能横遍十方而无碍。了知时劫亦平等无性,故能以长时为短时,短时为长时。了知法性本不可说,而能以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而不违背法性。了知一切法皆空、皆假,即是中道。菩萨在未入此地时,修中道总是离有无二边,今入地,了知中道遍一切法,故常入二谛,而即在第一义中。
菩萨以第一义中道智(下简称一智)了知事理圆融,即事即理,故将十地之事指示众生令其修证,而心心中道。以「一智」了知差别即是无差别,亦知佛土、说法虽随众生根机而有不同,而身心不变。以「一智」了知性善、性恶圆融无碍,性善即性恶,故虽知十二因缘、十恶种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照有无二相,非执常执断,故虽行出世道,而不住涅槃。以「一智」证入,十禅支观行、三十七道品,而现一切身色于六道中,令众生增长善根,入禅修道。以「一切智」照万法,了知十方内色、外色,分分幻化,入色受执,而心心无缚。
如此六种智,光光普照一切世间出世间染净诸法,当体皆真如。一旦证得,无生信忍、无生空慧便得解脱。依解脱则通达从一地乃至佛地的一切法门,故能一时而行。
此平等地所有功德、行愿,犹如海藏甚深,无量无边,难可具说。上所说的未能尽言,如大海之一滴,至极至微。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 ,入平等慧体性地①,真实法化②,一切行华光满足③。四天果乘④用,任化⑤无方⑥,理化神通⑦。
十力⑧、十号⑨、十八不共法⑩,住佛净土。无量大愿,辩才无畏,一切论⑾,一切行⑿,我皆得入⒀。
生出佛家,坐佛性地⒁,一切障碍,凡夫因果⒂,毕竟不受,大乐欢喜。
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从一劫,入无量劫。不可说法,为可说法。反照⒃见一切法,逆顺见⒄一切法,常入二谛,而在第一义中。
以一智⒅,知十地次第,一一事示众生,而常心心中道。以一智,知一切佛土殊品⒆,及佛所说法,而身心不变。以一智,知十二因缘、十恶种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见有无二相。以一智,知入十禅支行、三十七道⒇,而现一切色身21六道。以一切智,知十方色色22,分分了起,入受色报,而心心无缚。
光光照23一切,是故无生信忍空慧,常现在前。从一地二地,乃至佛界,其中间一切法门,一时而行故。
略出平等地功德海藏行愿,如海一滴,毛头许事。
注释
①平等慧体性地:此为初地,亦称欢喜地。证入此地菩萨智同佛智,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故名欢喜地。
②真实法化:即从真实性中生出佛法,开化众生。
③华光满足:华,表解脱,即是行行(定);光,表般若,即是慧行(慧);满足,圆满具足。
④四天果乘:四天,指须弥山四方的大陆;果,成佛果;乘,乃平等大慧之用。
⑤任化:任运教化。
⑥无方:无有方隅。
⑦理化神通:从理性而起的种种神通。智旭注道「所有神通变化,非关作意,是理性所起,故名为理化神通」。《梵网合注》卷二,十五——十六页。
⑧十力:指佛特有的十种智力。即:㈠处非处智力,㈡业异熟智力,㈢静虑解脱等特等至智力,㈣根上下智力,㈤种种胜解智力,㈥种种界智力,㈦偏趣行智力,㈧宿住随念智力,㈨死生智力,㈩漏尽智力。
⑨十号:佛的十种称号。即:㈠如来,㈡应供,㈢正遍知,㈣明行足,㈤善逝,㈥世间解,㈦无上士,㈧调御丈夫,㈨天人师,㈩佛世尊。
⑩十八不共法:指佛的十八种特征或功德。具体是:㈠身无失,㈡口无失,㈢念无失,㈣无异想,㈤无不定心,㈥无不知己舍,㈦欲无减,㈧精进无减,㈨念无减,㈩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⑾一切论:指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这五明大论。寂光注「一切论即是四明、五明一切诸论」。《梵网经直解》卷二,三十九页。
⑿一切行:一切圣行。
⒀我皆得入:我,此指入初地菩萨。皆得入,即无不通达。
⒁坐佛性地:喻此菩萨所证真如境界,与诸佛平等无差。
⒂凡夫因果:指凡夫有漏因果。有漏,指有烦恼。
⒃反照:即是知一切法即是中道。智旭注「知一切即是中道性德,名反照」。《梵网合注》卷二,十七页。
⒄逆顺见:逆见,知一切法皆空;顺见,知一切法皆假。
⒅一智:即第一义中道智。
⒆佛土殊品:即指佛土之差别。
⒇三十七道:谓三十七道品,指获得菩提智慧的三十七种实践修行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21色身:物质的身体、肉体。这身体由地、水、火、风等物质要素合成。
22色色:指内色、外色。
23光光照:即智光普照。
第二体性善慧地
译文
佛弟子,善慧地亦称离垢地,因慧能离垢秽。离垢故慧体清净,善慧故明达一切。依此清净之慧,了知十善之法乃是五乘根本,而十善亦不出慈、悲、喜、舍、慧此五品。菩萨从慈、悲、喜、舍、慧这五品观,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观一切众生无非痛苦,究其原因,皆由识心分别取舍,作种种恶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诸苦,这是其一:从刀杖逼迫或由人天苦恼中产生痛苦这是其二。识心从此二方面中生于受苦之识,名为苦谛。
「苦谛」有行苦、苦苦、坏苦这三类苦。这三种苦遍于三界,今就眼前易见之事为指点。有三类苦,必有三苦觉和三苦缘,现具体论述如下:一、根身初觉(前五识)。从刀杖等外境和身体相触中产生觉知,此觉知未别苦乐,只随念无计度,故为「行苦缘」。二、意地觉(第六识)。此识缘于前五识所缘,感受到刀杖逼迫苦,身受打伤苦和疮肿苦,故名为「觉苦苦缘」。因苦恼重故名「苦苦」。三、受行觉。因行苦觉心、苦苦觉心,加之身体疮肿欲坏,于此中产生苦觉,故名「坏苦缘」。从身觉、意地觉、受行觉中,次第产生行苦、苦苦、坏苦之觉心,总为苦、苦苦。
一切众生遇此三苦,生无量苦恼,菩萨见之生慈悲心,现种种身于六道中,以无量辩才为众生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先说苦谛。一切众生以苦识为本,它是由身根与刀杖等外尘相触中产生的。当然内根与外尘有时相触,有时则否;而相触就生触识,即前五识。既生五识,则意识(第六识)同时起分别,为造业主。六识造业,还是六识受报,此即所谓自作自受。此觉触之识,亦名「苦识行」。当心(第六识)触于恼害之境,又感身体疮肿之苦,如此二苦交煎,故为苦苦。
而当前五识,刚触及外尘,如刀杖等,尚未感烦恼痛苦,这时只有随念而无计度,故为行苦。意识本源于前五识,当五识将外尘的感受传入意识后,一刹那间便产生了计度、思量、分别,于是有痛苦,这个过程恰似砍石出火,旋砍旋出,在身心中迁流不停,刹那生灭,所以说逼迫生觉。人的身体有散坏转变,当四大分离,身体散坏时,阿赖耶识(第八识)却入于坏缘中,随缘生灭而心苦心恼。由于染着,心心不能舍离,故为「坏苦」。此三苦是三界众苦之本。
二观集谛。从三界众苦追溯其因,了知无明是招致一切众苦的原因,所以无明就是集谛。由于无明聚集无量妄相攀缘之心,作种种恶业,招引苦果,相续相连,过去因招现在果,现在因起将来果。如是集因,集众苦之因,是名「集谛」。三观道谛。以正见破无明,则不作业,不受报,也不须解脱,而作业、受报、解脱空空,惟有智道。道谛虽多,皆以智慧为首。四观灭谛。尽灭一切诸有果报,尽灭一切诸有生因,惟依体性妙智观照,了彻万法当体皆空,本无因果。而证此空空寂灭之理,名为「寂灭一谛」。如是观于「四谛」,则智慧具足,具足则名慧根。依一切慧性(具足慈悲喜舍无量功德和方便行法)起空体入观用,是名初善根。
次释「舍」。一切恶行都因其贪爱、执着,故舍去一切而无所执着,则一切法皆平等空。因其空,故能舍,所舍亦空,本无因无缘,无相可得。由于一切诸法皆平等空,故我观十方地土皆我昔身所用之土,四大海水是我昔身所用之水,一切劫火是我昔身所用之火,一切风是我昔身所用之风。我既入此「善慧地」,证得真如法身,则舍过去四大之身,如此则毕竟不受四大分段生死,不使不净污染己身,而舍品具足。
再释「慈」。菩萨随众生根性次第与乐,令其或得人天乐、十地乐、离十恶畏乐、妙华三昧乐,乃至佛乐,如此则慈品具足。
菩萨住此地中,慧品具足故无痴,舍品具足故无贪,慈品具足故无瞋。无痴即般若德,无贪即法身德,无瞋即解脱德,三德即是三谛(空、假、中三谛),三谛是平等一谛。从一面说,无痴即入一切空行,无贪即入一切中道行,无瞋即入一切有行;而三行为一切万行之本。此智行双运,则可遍游佛界,亦能遍现种种化身(此一一化身即法即报,三身一体,本不可分),而摄受一切众生。此处文义,于大部中,<如一切众生天华品>广说详明。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善慧体性地①,清净②明达一切③善根。所谓慈、悲、喜、舍、慧,一切功德本。从观④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见诸众生,无非苦谛⑤,皆有识心⑥,三恶道⑦,刀杖,一切苦恼,缘中生识⑧,名为苦谛。
三苦相⑨者,如者,如身初觉,从刀杖、身色阴,二缘⑩中生觉,为行苦缘。次意地觉⑾,缘身觉所缘⑿,得刀杖及身疮肿等法,故觉⒁苦苦⒁缘。重故苦苦。次受行觉二心⒂,缘向⒃身色阴⒄,坏疮中,生苦觉故,名为坏苦⒅缘。是以三觉⒆,次第生三心⒇故,为苦、苦苦。
一切有心众生,见是三苦,起无量苦恼因缘,故我于是中,入教化道三昧,现一切色身,于六道中,十种辩才,说诸法门。谓苦识、苦缘21、刀杖缘,具苦识行,身疮肿发坏,内外触中,或具不具22。具二缘中生识,识作识受,触识,名为苦识行。二缘故,心心缘色23,心触触恼24,受烦毒时,为苦苦。心缘识25,初在根觉缘,名为苦觉。心作心受,触识觉触,未受烦毒时,是名行苦。逼迮生觉,如斲石火,于身心念念生灭。身散坏,转变化识入坏缘,缘集散,心苦心恼,受念后缘染着26,心心不舍,是为坏苦。三界一切苦谛。
复观无明,集无量心27,作一切业,相续相连28。集因29,集因名为集谛。正见解脱30,空空智道,心心名以智道,道谛。尽有果报,尽有因,清净一照,体性妙智,寂灭一谛。慧品具足名根31。一切慧性,起空入观,是初善根。
第二观舍,一切贪着行,一切平等空,舍32无缘33。而观诸法,空际一相,我观一切十方地土,皆吾昔身所用故土,四大海水,是吾故水,一切劫火,是吾昔身故所用火,一切风轮,是吾故所用气。我今入此地中,法身满足,舍吾故身,毕竟不受四大34分段35,不净故身,是为舍品具足。
第三次观慈,于所化一切众生,与入天乐、十地乐、离十恶畏乐36、得妙华三昧乐37,乃至佛乐。如是观者,慈品具足。
菩萨尔时住是地中,无痴,无贪,无瞋,入平等一谛智,一切行本,游佛一切世界,现化无量法身。如<一切众生天华品>说。
注释
①善慧体性地:是第二地,亦称离垢地。在此阶段修行者逐渐远离烦恼、污垢。
②清净:离垢故慧体清净。
③一切:指十善之法。
④从观:即从慈、悲、喜、舍、慧五品观。
⑤苦谛:四圣谛之一。释迦牟尼佛开始说法时,先说四圣谛,这四圣谛中第一谛就是苦谛。由苦追溯造成痛苦的原因,探寻灭除痛苦的方法和途径。而苦谛归纳起来,不出三苦(即:苦苦、行苦、坏苦)和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苦)。
⑥识心:此处指第六识。
⑦三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极痛苦的世界。
⑧识:即受苦识。
⑨三苦相:指苦苦、行苦、坏苦。「苦苦」,指对讨厌的东西而感到苦恼。「行苦」,见世间事物无常而感到苦恼。「坏苦」,见美好的东西变坏而感到苦恼。
⑩二缘:此处指刀杖等外缘与色身内缘。
⑾意地觉:即第六识。此识由前五识生觉知。
⑿身觉所缘:身觉,第五识;所缘,即第五识所缘的五尘。
⒀觉:指第六识的觉知。
⒁苦苦:身有疮肿之苦,加之外境刀杖逼迫,岂不苦上加苦。
⒂受行觉二心:指受苦觉与行苦觉二心。
⒃向:以前、向来。
⒄身色阴:即是身根和色阴。身根,五根之一,与触相对应。色阴,五阴之一,人身体皮肉筋骨等皆由四大聚集而成。
⒅坏苦:身体中的四大,互相侵扰而坏去,是名坏苦。
⒆三觉:指身觉、意地觉、受行觉。
⒇三心:行苦、苦苦、坏苦之觉心。
21苦缘:此处指内五根身,因为身为众苦之本。
22具不具:即根与外境具或不具。
23心心缘色:指第六识心缘于外境等。
24心触触恼:心触苦境,苦境触心而生烦恼。
25心缘识:心,即第六识心;识,五识。全句为第六识心缘于五识。
26受念后缘染着:受最后一念染着。
27无量心:指无量无知染污之心。
28作一切业,相续相连:作恶业招苦果,如是相续相连没穷尽。
29集因:此处指「无明」是招集痛苦的根本原因。
30正见解脱:正见,八正道之一,指正确见解。此句意为正见即是解脱。
31根:有多义,主指机能、能力、质素之意。
32舍:指能舍与所舍。
33无缘:即性空。
34四大:指地、水、火、风这四大。
35分段:即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又指阶段性生死,即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命,这些生命都有限定的。
36离十恶畏乐:初心菩萨深畏十恶,未能究竟远离,二地无染性,得无怖畏,故成大乐。
37妙华三昧乐:义指修菩提道,乘智定,证十地果,故得妙华三昧乐。
第三体性光明地
译文
佛弟子,光明体性地亦称「发光地」。此地从禅定发起智慧之光,故静极明达,能了知三世十方诸佛的化导法门即十二法品。此十二法品以文载义,依义成文,文义相成而成经典。所谓十二法品是指:一、重诵,二、记别,三、直语,四、偈(偈子),五、不请说,六、律戒,七、譬喻,八、佛界,九、昔事,十、方正,十一、未曾有,十二、谈说。
十二法品本质相同,实无差别,只因众生有无量心,故有一切法;因有一切法,故立一切名。此十二品文义,虽说无量法门,总不出十品因果,所谓有为受生之法虽分分差别,无不具此十支。一、初入识胎(识支),二、四大增长色心(名色支),三、六住(六入支),四、未别苦乐(触支),五、觉苦乐(受支),六、连连觉着受无穷(爱支),七、以欲我见戒取(取支),八、善恶有(有支),九、识初名生(生支),十、识终名死(老死支)。十二因缘中,除「无明」、「行」,属过去因,余下十品(十支)皆为现在因果。一切众生在此十品因果中生死流转,迷而不悟,菩萨依中道起观,彻见一切因果,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举体即假,全体即中。菩萨得此中道智慧,故证入法界,无有生死。
菩萨证入光明体性地后,具足神通,总持法门,具无碍辩才。具足神通,即指虽心心行空而于十方佛土中,现劫化转化(延促自在,净秽随心),于百劫、千劫中,长养神通,礼敬如来。此菩萨现「六道身」,以「同事摄」摄化众生,以一谛之音说无量法,众生各随根性而闻解,自心所喜之法。菩萨又令众生观苦、空、无我、无常,而证常、乐、我、净四德。
妙华光明地所有功德、行愿,犹如海藏不能穷尽,这里略述一二,而大部内法品中,<解观法门千三昧品>,更广说之。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光明体性地O。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门。十二法品,名、味、句②。重诵③、记别④、直语⑤、偈⑥、不请说⑦、律戒、譬喻、佛界⑧、昔事⑨、方正⑩、未曾有⑾、谈说⑿。
是法体,性、名、一切义别。是名、味、句中说一切有为法,分分受生。初入识胎⒀;四大增长色心,名六住⒁;于根中起实觉,未别苦乐,名触识;又觉苦乐识,名三受⒂;连连觉着受无穷⒃;以欲我见,戒取⒄;善恶有;识初名生;识终名死。是十品⒅现在苦因缘⒆果,观是行相⒇中道21,我久已离故,无自体性。
入光明神通,总持辩才,心心行空,而十方佛土中,现劫化转化,百劫千劫,国土中养神通,礼敬佛前,谘受法言。复现六道身,一音中说无量法品,而众生各自分分得闻,心所欲之法。苦、空、无常、无我,一谛之音,国土不同,身心别化22。
是妙华光明地中,略开一毛头许,如法品<解观法门千三昧品>说。
注释
①光明体性地:第三地。此位菩萨从正定起智,发无量光明,故得名。此地亦称「发光地」,指菩萨于因地修习,果地发大智慧光。
②名、味、句:名,指事之名;味,亦称「文」,指字、字母;句,指语句。名是对诸法自性的描述,如说眼。句是对诸法差别的描述语,如说诸行无常。文则助成名与句。
③重诵:亦称重颂;重新宣颂其义。
④记别:梵语和伽罗,华语授记。意指佛预言其弟子在未来世当成佛,亦能清楚地说出时期、国土、佛名等。这是说法的一种方式 。
⑤直语: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纪。指经典中直说法义长的行文。
⑥偈:梵语伽陀,华语讽诵。在经、律、论中,通常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示佛教思想。
⑦不请说:梵语优陀那,华语自说。指不问自说。
⑧佛界:梵语阇罗伽,华语本生。指佛说自己及诸佛、菩萨于因地受生之事。
⑨昔事:梵语伊帝,华语本事。佛说诸菩萨弟子在因地,为求菩提道所行苦行之事。
⑩方正:梵语毘佛略,华语大方广。大,指体大;方,指相大;广,即用大。喻如来所说大乘等经典,其意如虚空,广博包含,无所不摄。
⑾未曾有:梵语阿浮达磨,华言未曾有。指佛初身时,种种希有之事,如佛下地步行七步说唯我独尊,以及大地震动,天雨众花之类。
12谈说:梵语优婆提舍,华言论议。诸经中凡有问答辩论诸法义处,皆名论议。
13识胎: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投入母胎。
14六住: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15三受:指乐受即知乐,苦受即知苦,平乎之受即觉不苦不乐。
16连连觉着受无穷:连连,不断义;无穷,无尽义。全句为,连连起心贪恋财货和男女情欲。
17以欲我见,戒取:我见,执假我为常的邪见;戒取,亦称戒取见,此是种邪见戒。全句意为,依欲望起贪爱之心执我执人,做种种取舍,并持邪见戒。
18十品:即上文,从初入识胎到识终名死,这十品因缘。
19现在苦因缘:佛教十二品因缘,是三世因果。无明、行,属过去二因。生、老死属未来之果。其余属现在因果。本文此十品,包括现在与未来因果,但主就现在而言之。
20行相:指众生生灭行相。
21中道:即大乘中道。
22身心别化:因众生国土依正二报不同,故此菩萨示现身心,亦随机差别而摄化。
第四体性尔焰地
译文
佛弟子,体性尔焰地亦称焰慧地。此地智慧能照真、俗二谛,了知俗即真,故性无断,真即俗,故相无常。一切法即生、即住、即灭,同在一世、一时和一念中,故不常。然而万法种子各异,薰起现行亦异,故不断。
如是因缘法之中道,当知非一非二。「非一」,现象与本质本不相同,「非二」,二者皆同于空。是以凡圣、真俗、善恶等性皆不可得,而佛界、凡界一一皆是假名,总称世谛。为什么佛界亦称世谛?因为对俗言真,对恶言善,对凡言圣,一一俱是相依相对之故。
菩萨以智道观照,了知「无一无二」,方是中道玄妙正定。诸佛往昔证入佛道时,最初之觉心源于禅定,其次在于十觉支。十觉支顺序如下:一、信觉,二、思觉,三、静觉(禅定),四、上觉(精进),五、念觉,六、慧觉,七、观觉,八、猗觉(亦名轻安),九、乐觉,十、舍觉。此十品虽品品不同,然皆助于修佛道,且能令人心心念念入正定。
菩萨既入定中,依正定发出慧光,明照诸法,荡然一空。若以定中生念,便入于「无住」生心境界,然初获此定,必会起贪爱、逸顺,故安住于此而不动、不转、不起。然而若陷于定,则不合精进,故诸佛于此菩萨正入光光华三昧时,现无量佛,以手摩其顶,一音说法,百千方便起发,使其出定。然此菩萨因住定、味乐定、着定、贪定,犹不出定。即所谓好此定而不移,贪此定而不舍。在定中,短者一劫,长者千劫。
此菩萨因有善根力,故虽久住定,亦毕竟不入涅槃,仍能见佛在莲华上,仍能开诸佛的百法明门。由于在定中,供养听法,又增一劫住定。是故诸佛再现于光中摩顶,二番加劝,使其出定,善知出定、入定之相,去他方利生之相。由于知出相故不没,知去向而不堕,知进相而不退,知向相而不住。不仅如此,就是顶三昧、法上乐忍亦不着,故定爱、法爱二障永尽无余。
菩萨既不住定,便入一切佛国中现身利物,上事诸佛,下拔众苦,修无量功德,智行并举,以种种巧妙方便教化众生,使之皆能见佛性,证如来常、乐、我、净四德。
菩萨既入此地,并于此地行教化度众生法门。从此而去渐渐深妙,使真俗二谛同入于佛性中道。如此,则一切诸佛法品圆满具足,犹如金刚无有缺少。
此处仅为略说,而大部内,<日月道品>中,已详明此地之义。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体性地中。尔真焰俗①,不断不常,即生、即住、即灭②,一世、一时、一有③,种异④异现异⑤故。
因缘中道,非一非二⑥,非善非恶,非凡非佛,故佛界、凡界,一一是名为世谛。
其智道观,无一无二,玄道⑦定品。所谓说佛心行⑧,初觉定因。信觉⑨、思觉、静觉、上觉、念觉⑩、慧觉、观觉、猗觉11、乐觉、舍觉12。是品品方便道,心心入定果。
是人住定中,焰焰13见法行空。若起念,定入生心14,定生15爱顺,道法化生,名法乐忍、住忍16、证忍17、寂灭忍。故诸佛于入光光华三昧中,现无量佛,以手摩顶,一音说法,百千起发。而不出定,住定、味乐定、着定、贪定,一劫千劫中住定。
见佛莲华坐,说百法门。是人供养听法,一劫住定。时诸佛光中摩顶,发起定品,出相、进相、去向相,故不没、不退、不堕,不住顶三昧、法上乐忍18,永尽无余19。
即入一切佛土中,修行无量功德品,行行皆光明入善权方便,教化一切众生,能使得见佛体性,常乐我净。
是人生住是地中,行化法门,渐渐深妙,空华观智,入体性中道。一切法门品满足,犹如金刚。
上<日月道品>,已明斯义。
注释
①尔真焰俗:尔,即真谛;焰,即俗谛。智旭注「尔真焰俗者,尔即真谛,焰即俗谛」。《梵网合注》卷二,二十五页。
②即生、即住、即灭:即,融合、不二、不离之意。指生、住、灭三相合而不离。
③一有:一刹那心念。智旭注道「同在介尔一念有心」。《梵网合注》卷二,二十七页。
④种异:能薰种子异。
⑤异现异:种子既异,则所薰之现行亦异。
⑥非一非二:即双照双泯。双照,即照有、无;双泯,同时否定有、无。意谓超越对待,臻于绝对境界。
⑦玄道:即佛道。
⑧佛心行:诸佛心中行道。
⑨信觉:信,正信;觉,十觉支之一。觉支,获致觉悟的方法。
⑩念觉:明记不忘。
⑾猗觉:身心轻安。
⑿舍觉:舍妄念,舍一切法。
⒀焰焰:指智慧之焰。
⒁定入生心:定入于无住生心的境界。无住生心,不执着生灭心。
⒂定生:由禅定产生。
⒃住忍:安住忍而不动。
⒄证忍:深证此忍而不转。
⒅法上乐忍:指法爱。法爱,指对法的爱执。
⒆永尽无余:指法爱、定爱永尽无余。
第五体性慧照地
译文
佛弟子,慧照体性地亦称难胜地。十力妙慧,观照一切法悉皆通达,而世间、出世间没有与之相等,故名难胜。此十种力由善修习而生成,故名生品,此十种力生品能起一切功德行。所谓十者是指:
一、以一切智了知善恶果报差别,即作善业招恶报,作恶业招善报。建三宝是善业,然假公济私,因而修善不得善报。杀人是作恶,然杀一济多,除害兴善,故作恶反得善报。如此差别报应,皆可名别行处力品。
二、了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作业报应。若作善本受长寿报,而为短寿,作恶本受夭折报,而反为长寿,或贫而富,或富而贫。如此报应,是先世作业之故,所以不可不修善业。菩萨知此,且与众生说,故称业智力品。
三、了知一切众生心中所欲、所求和所愿。所欲,是欲供养三宝,恭敬天地君亲师友,以及欲财色名食等。所求,是求好师友,求名声利养,功名富贵,乃至好子孙眷属等。所愿,是愿生西方乐土,成佛广度众生,或愿生天、生人,乃至愿生地狱六道中。如是愿求差别一一为众生说,故名欲力品。
四、了知六道众生性分不同,或利或钝,或智或愚,如此差别一一为众生说,故名性力品。
五、了知一切众生善根、恶根,或易受教化,或难受教化,如是差别皆与众生说,故名根力品。
六、了知一切外道邪定,小乘偏定,大乘正定,凡夫不定,且一一为众生说,故名定力品。
七、了知六道中,乘有漏因至有漏果;乘无漏因至无漏果;对往昔乘因,今世得果,一一了达,且为众生说,故名道力品。
八、以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了知一切世、出世间善恶果报,因缘差别等法,并能见一切众生,随善恶诸业受好坏报应,将此一一示于众生,故名天眼力品。
九、了知众生种种宿命,百千万亿劫前,死此生彼,姓族名子,苦乐寿命,且为众生说,故名宿世力品。
十、能尽灭一切招致分段生死之烦恼,一切受变易生死之无明,故为解脱力品。
此十力品智,不仅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众生所修因果无差无错。
此地菩萨不但有十力智品,身口意更有无穷差别妙用。因三轮妙用能了达净秽平等,故能使净国土为恶国土,以恶国土为极乐土。能了知善恶性空,故能转善为恶,转恶为善。能了知色空不二,故使色为非色,令非色为色。能知男女无真实相,故能转男为女,转女为男相。能了知凡圣平等,故以六道为非六道,非六道为六道。乃至能知「四大」本无体性,故使地水火风四大为非四大。
此菩萨以大方便智力,观一切众生界即是佛界,随举一法皆见其不可思议。不仅一切众生见了觉不可思议,纵然前地(指第五地以前各地)菩萨亦不能知此地菩萨举足下足之事。
此菩萨之大明慧智,渐渐增进,纷纷证入佛「一切种智」中,所证智光,无量无量,其中一切不可说不可说法门,一一显现于前,所以名「慧照地」。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慧照体性地①。法有十种力生品,起一切功德行。
以一慧②方便,知善恶二业,别行处力品。
善作恶作,业智力品。
一切欲求愿,六道生生③果,欲力品。
六道性分别不同,性力品。
一切善恶根,一一不同,根力品。
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
一切因果,乘是因,乘是果④,至果处乘因道,是道力品。
五眼知一切法,见一切受生故,天眼力品。
百劫事,一一知,宿世⑤力品。
于一切生烦恼灭,一切受无明灭,解脱力品。
是十力品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众生因果分别。
而身、心、口别用,以净国土,为恶国土;以恶国土,为妙乐国土。能转善作恶,转恶作善。色为非色,非色为色。以男为女,以女为男⑥。以六道为非六道,非六道为六道。乃至地水火风,非地水火风。
是人尔时,以大方便力,从一切众生,而见不可思议。下地所不能知觉,举足下足事。
是人大明智,浙渐进⑦,分分智,光光⑧无量无量,不可说不可说法门,现在前行。
注释
①慧照体性地:慧照,指下文十力妙慧,照一切法。慧照体性地亦称难胜地。由于这是极难达致的阶位,故名难胜地。
②一慧:即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种佛智,是种观假、空的中道智慧。
③生生:有多义:一指在六道中生生死死流转不停。二指使生得以生。三前「生」为名词指六道众生;后「生」为动词,指产生、生成。
④乘是因,乘是果:乘有漏因至有漏果,乘无漏因至无漏果。有漏因,生起迷妄的现象世界原因,指烦恼与业。有漏果,因烦恼与业而生起的果报(即苦)。无漏因,无漏指没有污染、不净的因素,没有烦恼。无漏因,指能导致无漏果报的原因。无漏果,依无漏因而得的结果(寂灭)。
⑤宿世:即过去世。
⑥以男为女,以女为男:指转男相为女相,如舍利弗被天女一指为女相;转女相为男相,如龙女转男而成佛。智旭注「知男女无真实相,应以女身得度,则以男为女;应以男身得度,则以女为男」。《梵网合注》卷二,三十页。
⑦渐渐进:渐渐深远上进。
⑧光光:指智慧之光。
第六体性华光地
译文
佛弟子,体性华光地亦称现前地,因十通智起种种用,故名华光;无为真如,性净明露故名现前。菩萨住此地中,运用十通智以示种种变化。十通智指:
一、天眼明智(亦称天眼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国土中,微尘等一切色,分分聚成六道众生,微尘细色组成一身形体。
二、天耳智(亦称天耳通),以此智知十方三世六道众生苦乐声,自然界中无情声,以及出世间种种音。
三、天身智(色身通),以此智知国土等外色、六根等内色以及真如法性等非色。由于色即非色,故男女之形为非男女形。以一念遍知,十方三世国土中劫量大小及微尘细色。
四、天他心智(他心通),以此智了知三世一切众生心心所行,十方六道一切众生心心中所念苦乐、善恶等事。
五、天人智(宿命通),以此智知十方三世国土中,一切众生宿世善恶业,现在苦乐果报。知其宿命长短,生死相续经历百劫、千劫等事。
六、天解脱智(灭尽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众生解脱,断除一切烦恼,从一地至十地次第断惑,直至断尽。
七、天定心智(神境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国土中,众生心定与不定,非定非不定,「三昧」、「百八三昧」等一切禅定,对起定方法亦有所摄受。
八、天觉智(言音通),以此智知一切众生,已成佛者,未成佛者,乃至六道一切人心中所念,亦知三世十方诸佛,心中所念所说之法。
九、天念智(未来通),以此智了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众生受命长短。
十、天愿智(无作通),以此智了知圣贤一切众生一一所修行门,一一所发大愿,以及求苦、求乐、求法、求非法、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一一具足而悉知之。
菩萨住此华光地,于十种神通智中,现身、口、意三轮妙用,说此地种种功德,虽百千万劫,亦不能穷不能尽。尔所,释迦牟尼佛仅略说此地十通智,在大部内,<观十二因缘品>中,所说亦与此相同。
原典
第六体性华光地①
若佛子,菩提萨埵体性华光地。能于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②品,以示一切众生种种变化。
以天眼明智,知三世国土中,微尘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众生身,一一身微尘细色③,成大色,分分知。
以天耳智,知十方三世六道众生,苦乐音声,非非音④,非非声,一切法声⑤。
以天身智,知一切色色非色,非男非女形;于一念中,徧十方三世国土劫量大小,国土中微尘身。
以天他心智,知三世众生心中所行,十方六道中,一切众生心心所念,苦乐、善恶等事。
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国土中,一切众生宿世苦乐受命,一一知。命续百劫。
以天解脱智,知十方三世众生解脱,断除一切烦恼,若多若少,从一地乃至十地,灭灭皆尽。
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国土中,隶生心定不定,非定非不定,起定方法有所摄受,三昧百三昧。
以天觉智,知一切众生已成佛,未成佛,乃至六道一切人心心,亦知十方佛心中所说之法。
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众生受命,命久近。
以天愿智,知一切众生,贤圣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愿,若求苦乐,若法非法⑥,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⑦品具足。
是人住地中,十神通明中,现无量身心口别用,说地功德,百千万劫,不可穷尽。而尔所释迦略开神通明品,如<观十二因缘品>中说。
注释
①华光地:华光,十通智起种种用,故名华光。华光地,亦称现前地,喻一切功德智慧,皆现在前。
②十神通明智:即下文的十通智,天眼明智、天耳智、天身智、天他心智、天人智、天解脱智、天定心智、天觉智、天念智、天愿智。
③细色:细微的物质,如原子等。
④非非音:指无情之声。智旭注「非非音,非非声,指无情声」。《梵网合注》卷二,三十一页。
⑤一切法声:指出世音。智旭注「一切法声者,指出世音」。《梵网合注》卷二,三十二页。
⑥法非法:法,指正法;非法,指天魔、外道、邪教等法。
⑦百千大愿:喻愿极多,非实指有几百几千之大愿。
第七体性满足地
译文
佛弟子,体性满足地亦称远行地。菩萨入此地中,具足十八圣人智。十八智唯此地菩萨所有,二乘以及下地菩萨皆不具。所谓十八圣人智指:
一、身无漏过(亦称身无失),菩萨从无始以来,常以诸戒修身,使一切烦恼等皆灭除之,故名身无漏过。
二、口无语罪(亦称口无失),菩萨从无量劫以来,随众生根性说种种妙法,令之皆得佛果。
三、念不失念(亦称意无失),菩萨常修禅定,心无所着意根清净,但随众生机宜,方便摄化,故云念不失念。
四、离八法(亦称无异想),菩萨从因地来,已远离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法。
五、一切法中舍(亦称无不知舍心),此菩萨以大「般若」空慧,照世、出世间一切染净诸法,了知万法当体全空,了不可得,心无贪着,故云一切法中舍。
六、常住三昧(亦名无不定心),菩萨在行、住、坐、卧一切时间里不离正定。
菩萨不仅具足六品,又从六品智中生出六足智:
一、欲具足(亦名欲无减),菩萨虽示身三界,化度众生,毕竟不受三界烦恼与习气。
二、进心足(亦名精进无减),菩萨具足一切功德,一切利生化导法门,所求皆能满足。
三、念心足(亦称念无减),此菩萨能了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事,一切劫量大小延促,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寿命长短、苦乐之事,以及一切众生心念等事。
四、智慧足(亦称智慧无减),此菩萨了达真俗二谛,依此二谛,随智随情开导六道众生,故名智慧足。
五、解脱足(亦称解脱无减),此菩萨从「十发趣」人乃至一切诸佛,皆得了知,并能断除一切烦恼,尽灭无明、习气。
六、六通足(亦称知见无减),此菩萨具天眼、天耳、他心、漏尽、神境、宿命六种神通,彻见一切圣贤、众生,并能了知一切他人、自我所化弟子,使之咸除去邪见,证无漏智,远离烦恼,尽成菩提。
此地菩萨不仅有六足智,更具六种智用,六种智用是指:
一、便起智身(亦名身业随智行),菩萨示现诸相,调伏六道众生,依智说一切法,令其解脱。
二、口辩说无量法门(亦名口业随智慧行),菩萨以清净妙语,随智慧而行,亦顺一切众生「心行」,善巧开导令其解脱,证入佛果。
三、随一切众生心行(亦称意业随智慧行),菩萨以清净意业随智慧而行,常入三昧正定,随众生根性,以说佛法除灭无明,是故十方大地震动,吉祥四花如雨而下,以令众生开悟。
四、大明智(亦称过去无碍智),菩萨以大明智,知过去无量劫中,诸佛下生成道为众生说法,开导众生心。即知过去世无碍。
五、无着智(亦称现在无碍智),菩萨以此智,能知现在十方一切国土中,一切诸佛下生成道,入世利生,化导一切众生,令其开悟。即知现在世无碍。
六、神通道智(亦称未来无碍智),菩萨以神通智,知未来一切劫中,一切诸佛出世,教导接引一切有情众生,说种种法,使其觉悟。即知未来世无碍。
菩萨具此十八智,常心心不离正定,观三界微尘,无不是我昔日之身,一切众生悉是我禀受色身之父母。而今入此体性满足地,一切功德,一切神通智光,一切诸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门,都已证入。故能于一切国土中,示现出家、苦行、成道、作佛、转*轮,以度众生。于此应缘一期事毕,乃再示现入于灭度。又转教化他方,三世一切国土中,示现种种不可思议,以教化众生。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满足①体性地。入是法中,十八圣人智品②,下地所不共。所谓身无漏过,口无语罪,念无失念,离八法,一切法中舍,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 ③具足。
复从是智,生六足智。三界结习毕竟不受,故欲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法门,所求满故,进心足。一切法事,一切劫事,一切众生事,以一心中,一时知故,念心足。是二谛相,六道众生,一切法故,智慧足。知十法趣人,乃至一切佛,无结无习故,解脱足。见一切众生,知他入自我弟子,无漏无诸烦恼习故;以智知他身,六通足。
是人入六满足明智中。便起智身,随六道众生心行④。口辩说无量法门品,示一切众生故。随一切众生心行,常入三昧,而十方大地动,虚空化华故,能令众生心行。以大明智⑤具足,见过去一切劫中,佛出世,亦是示一切众生心。以无着智⑥,见现在十方一切国土中,一切佛,一切众生,心心所行。以神通道智⑦,见未来中一切劫,一切佛出世,一切众生从是佛受道听法故。
住是十八圣人中,心心三昧,观三界微尘等色,是我故身,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而今入是地中,一切功德,一切神光,一切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门品,我皆已入故。于一切佛国土中,示现作佛、成道、转*轮。示入灭度,转化他方,过去、来今,一切国土中。
注释
①满足:指此阶菩萨具足十八圣人智,尽真如际,故名满足。满足体性地,亦称远行地,喻此菩萨要出[三界河」,过[二乘」地,到涅槃城近法王位,故名远行地。
②十八圣人智品:亦称十八不共法。喻此十八种智不与二乘共,下地菩萨亦不及。
③六品:指十八圣人智中,前六种智。
④心行:心所到之处。
⑤大明智:此智知过去无碍,且不昏昧忘失。
⑥无着智:知现在无碍;此智如明镜普照,无有一点执着。
⑦神通道智:知未来无碍;此智具有不可思议神通。
第八体性佛吼地
译文
佛弟子,体性佛吼地亦称不动地。菩萨从胜定出,说法无畏如狮吼,故名佛吼地。此地菩萨与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故名不动地。菩萨证平等法性「无生忍」,故名入法王位三昧。此时菩萨智慧与佛无二无别,故十品空慧门无一欠缺而皆具足。
所谓十品空慧门是指:
一、内空慧门:依实慧观五蕴身心,无不当体即空,其相不可得。
二、外空慧门:菩萨以此慧,照六尘诸法,了知皆无自性,故证入外空慧门。
三、有为空慧门:菩萨以此智慧,照有为诸法皆缘生如幻,都无自性,故证入有为空慧门。
四、无为空慧门。菩萨以智照无为诸法,了知一切皆空,本体即真如,故证入无为空慧门。
五、性空慧门。菩萨以智照有为、无为之性,了知二性皆空,无有自性,故证入性空慧门。
六、无始空慧门。菩萨以智照诸法,起无始相,灭无终相,起灭之际无相可得,故证入无始空慧门。
七、第一义谛空慧门。菩萨以智了知诸法中最上第一是涅槃,而涅槃亦无相可得。
八、空空慧门。第一义谛虽空,能空之理犹在,今以智观照,了知能空亦空。
九、空空复空慧门。空理虽空,然空理之智犹在,今空空之智亦空,故证入空空复空慧门。
十、空空复空空慧门。理智皆空,而空空之空仍在,今空空复空亦空,故证入空空复空空慧门。
如是十空唯八地所证,八地前菩萨皆不能知,此地菩萨证得虚空平等地智,不但十空而已,更具不可说不可说之神通智慧。
此位菩萨以「一念相应智慧」,了知一切染净诸法分分差别,故随众生根性教化,而入无量佛国中,在佛前谘受听法,转*轮度一切众生。又以法乐广施一切众生,治其心病,故为大法师、大导师。他能破坏四魔,法身具足,故能展转化化入佛界。
菩萨既入佛位,既是九地、十地上圣数中人,在此九地、十地中长养法身,则得百千陀罗尼门、百千三昧正定门、百千金刚不坏门、百千神通变化门、百千方便解脱门。如是百千虚空平等门中得大自在,故于一念、一时皆能行此种种法门。是以劫说非劫,非劫说劫,因为劫非实有。道说非道,非道说道,俱是相对而立。非六道众生说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说非六道众生,因为圣凡平等。非佛说佛,佛说非佛,因为佛魔本非异体。总之从平等境界看,没有延促、善恶、圣凡差别,顺说逆说无非方便说,无非佛事。
此菩萨得此大自在,若出若入,或隐或现皆不离体性三昧正定,且具足十种智照。即:返照观身心,顺照观流转门,逆照观还灭门,前照观过去,后照观未来,因照观诸因,果照观诸法果,空照观真谛,有照观俗谛,第一中道义照观于中道。此种境界唯八地所证,八地前菩萨皆不能及。此种境界(十种智照)不是言思所能表达,不是攀缘心所能想到,它无时不照,非由入定而照。此照性不生亦不灭。
此地所证一切法门,无量无量不可尽说,今略说此地功德百千万亿分之一,恰似一根头发。此处为略说,而大部内<罗汉圣行圣道品>中,已明此义。
第八体性佛吼地①
若佛子,菩提萨埵佛吼体性地。入法王②位三昧,其智如佛,佛吼三昧故。十品大明空门③常现在前,华光音④入心三昧⑤。
其空慧者:谓内空慧门,外空慧门,有为空慧门,无为空慧门,性空慧门,无始空慧门,第一义空慧门,空空慧门,空空复空慧门,空空复空空慧门。
如是十空门,下地⑥各所不知。虚空平等地不可说不可说神通道智。
以一念智⑦,知一切法分分别异,而入无量佛国土中,一一佛前谘受法,转法度与一切众生。而以法药⑧施一切众生,为大法师,为大导师。破坏四魔,法身具足,化化入佛界。
是诸佛数,是诸九地、十地数中,长养法身,百千陀罗尼门⑨、百千三昧门、百千金刚门、百千神通门、百千解脱门。如是百千虚空平等门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时行。劫说非劫,非劫说劫。非道说道,道说非道。非六道众生说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说非六道众生。非佛说佛,佛说非佛。
而入出诸佛体性三昧中。反照、顺照⑩、逆照⑾、前照、后照、因照、果照、空照、有照、第一中道义谛照。是智惟八地所证,下地所不及。不动、不到⑩、不出、不入、不生、不灭。
是地法门品,无量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今以略开地中百千分,一毛头许事。<罗汉品>中已明。
注释
①佛吼地:此位菩萨说法无畏,犹如狮吼。此地亦称不动地,谓真如之理常静,无能动摇。
②法王:法门之王,是指佛而言。佛通晓一切法,并能任运主宰之,不为一切法所缚着。
③大明空门:以大明之慧证法性空。
④华光音:诸佛劝菩萨起定之音。
⑤入心三昧:菩萨受佛加被,证一心妙用,出入无非三昧。
⑥下地:八地以前各地。
⑦一念智:即一念相应智。一念相应智是定慧相应之一念,理智相应之一念,是将成佛时所发出的智慧。
⑧法药:妙法能治众生之苦故名药。
⑨陀罗尼门:即总持门。总持,若名或义,或行地功德皆能持。
⑩顺照:观流转门。流转门,指有关众生的生死流转之事。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即说这方面的事。此门相对「还灭门」而说。
⑾逆照:观还灭门。还灭门,是指修证涅槃之事。四谛中,灭、道二谛即说这方面的事。
⑿不动、不到:不是言思所能表达,不是攀缘之心所能想到。智旭注「不动者,攀缘永息;不到者,言思路绝」。《梵网合注》卷二,三十八页。
第九体性华严地
译文
佛弟子,体性华严地亦称善慧地。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故名佛华严。菩萨发真如用,善能说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菩萨形仪如佛,能以佛之威严降伏众魔,制住外道;能以佛仪表供人观仰,开化人天,导引众生。入于如来三昧自在王定,即出即入,即入即出,乃至东方入定,西方起定等,故名出入无时。
此菩萨能以法、报、化身随心自在,于十方三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示现出生、出家、成佛、转*轮,乃至入于涅槃。如是佛事,皆以一心中,一时示现于一切众生前。所现色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在大乐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它具足无量大悲、无量光明、无量相好、无量庄严。它非天示天,非入示人,非六道示六道,虽在一切法外,而不舍一切法,常行六道中,现无量身口意三轮,说无量法门。以此三轮妙用,转魔界入佛界,转佛界入魔界;转一切见入佛见,转一切佛见入一切见;转佛性入众生性,转众生性入佛性。
其地智光,无穷无尽,互彻互融,菩萨不仅得此光明,更具如来之十力、十八不共法,证解脱、涅槃皆无为无相,一道清净。
菩萨入六道,以六道一切众生作父母、作兄弟,为其说法,不厌疲劳,尽一切劫之久,必使其俱得佛果。又于一切国土中,示现一切身,令国人各各相视如父母,亦令一切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
菩萨居此地中,从无明不觉之生死际起,至究竟本觉金刚际止,其间所修、所行、所证等一切法门,能在一瞬间,显现于一切众生界,令其修证得解脱。如是无量佛法不能尽说,这里仅为略说,其量如海水一滴。
原典
若佛子,菩提萨埵佛华严①体性地。以佛威仪,如来三昧自在王②,王定出入无时。
于十方三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一时成佛、转*轮,乃至灭度。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时示现一切众生。一切色身,八十种好③,三十二相④,自在乐虚空同。无量大悲,光明相好,庄严。非天,非人,非六道,一切法外,而常行六道,现无量身、无量口、无量意,说无量法门。而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复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佛性入众生性,众生性入佛性。
其地光⑤,光光照,慧慧照⑥,明焰明焰⑦,无畏无量⑧。十力、十八不共法,解脱涅槃,无为一道清净。
而以一切众生,作父母兄弟,为其说法,尽一切劫,得道果。又现一切国土身,为一切众生相视如父如母,天魔外道相视如父如母。
住是地中,从生死际起,至金刚际,以一念心中,现如是事,而能转入无量众生界。如是无量,略说如海一滴。
注释
①佛华严: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此地亦名「善慧地」,意谓此位菩萨发真如妙用,善能说法。
②自在王:此自在王三昧为一切三昧王。
③八十种好:指佛身所具足的八十种吉相。
④三十二相:如来身体的三十二种殊胜的相状。又称三十二大人相。
⑤其地光:指其光明之体。
⑥光光照,慧慧照:明其无尽无尽。
⑦明焰明焰:指互彻互融。智旭注「明焰明焰者」,显其互彻互融。
⑧无畏无量:指智慧无障碍,无间断。寂光注「无畏,是智慧无障碍;无量,即智慧无间断」。《梵网经直解》卷二,五十五——五十六页。
第十体性入佛界地
译文
佛弟子,佛界体性地亦称法云地。菩萨受佛位,在佛数,故名入佛界地。此地为慈阴妙云所覆,故亦名法云地。第八地中第十门,名空空复空空慧门,今连同大慧而复空之。证如虚空性「平等智」,故得如来十号功德。
一、如来。真空之智与实相之理,本来无二,其体性即是无为,其神虚彻灵通,其体一实(即真如);一切诸法同于法性,名如来。
二、应供。应顺四种四谛和真俗二谛,尽两种生死轮,法养之智与法身之理无二,恒受第一法供养,名应供。
三、正遍知。以根本智与差别智,周遍一切法界,了知一切染净诸法,现象有,本质无,亦知一切众生根性差别,故为正遍知。
四、明行足。「明明」修慧,修行植福,直至证得佛果,方为圆满具足,故为明行足。
五、善善。此位菩萨善能往返三界,示现受生、出家、修行、成道、转*轮,以化导众生。其仪则轨式,皆同于先佛之法。此菩萨入灭,示生人世,无不契理契机,故言善之又善。
六、世间解脱。此位菩萨能行诸佛之功德,现身入世间,广设教化,开化众生,以利一切众生解脱世间一切结习业缚等,故为世间解脱。
七、无上士。此位菩萨能于一切法上显法性理。入佛威神,形仪如佛。如此,大士行处,皆为世间解脱,且无能过者,故名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善调众生身心二病,使其离苦得乐。因善调善御,恒顺其性,故为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能于天上人间,教化一切众生,使之一一谘受法言,心获大益,故名天人师。
十、佛世尊。始觉妙合本觉而本来无二无别。佛性玄觉充满法界,无欠无余,故为佛。佛受世间、出世间圣贤众生顶礼、瞻拜、尊重恭敬,故称世尊。
一切世人于此地,谘受奉教,故为佛地。此地亦是一切圣人所入处,故为佛界地。
尔时,此菩萨初入此地,受佛位,坐宝莲华上。卢舍那佛及千华上的诸千释迦,千百亿释迦皆与此菩萨授记,以清净手摩其顶。而同学、同见、菩萨等悉皆欢喜,异口同声赞叹不已。这时,又有百亿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萨,一时云集于此,请转小不可说之大*轮,以益世间。
此地不仅具足虚空藏化导法门,更有不可心思言议之奇妙法门,奇妙三明智慧门,三昧门以及陀罗尼门。这些诸门,非下地诸菩萨所能知解,唯佛以无量身、口、意三轮,可尽识其源。
此处所说,与大部内<光音天品>中,所说十无畏法门,了无差别。
原典
第十体性入佛界地①
若佛子,菩提萨埵入佛界体性地,其大慧空空复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平等智,有如来性,十功德品具足。
空同一相,体性无为,神虚体一,法同法性,故名如来。
应顺四谛②二谛,尽生死轮际,法养法身无二,是名应供。
徧覆一切世界中,一切事,正智③、圣解脱智④,知一切法有无,一切众生根故,是正徧知。
明明⑤修行,佛果时足故,是明行足。
善逝三世佛法,法⑥同先佛法⑦,佛去时善善,来时善善,是名善善。
是人行是上德,入世间中,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一切结缚,故名世间解脱。
是入一切法上,入佛威神,形仪如佛,大士行处,为世间解脱。
调顺一切众生,名为丈夫。
于天人中,教化一切众生,谘受法言,故是天人师。
妙本无二,佛性玄觉常常大满⑧,一切众生礼拜故、尊敬故,是佛世尊。
一切世人,谘受奉教故,是佛地。是地中一切圣人之所入处,故名佛界地。
尔时,坐宝莲华上,一切与授记欢喜,法身手摩其顶。同见、同学、菩萨,异口同音,赞叹无二。又有百千忆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萨,一时云集,请转不可说*轮,虚空藏化导法门。
是地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品,奇妙三明⑨三昧门,陀罗尼门。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口、心意,可尽其源。
如<光音天品>中,说十无畏,与佛道同。
注释
①佛界地:此位菩萨所证一切理智、行愿、诸功德,与十方诸佛所证境界等无差别,故名之。此地亦称法云地,喻慈阴妙云覆盖其地,此阴云可降雨,滋润大地,使来生得益。
②四谛:即四种四谛。四种四谛,指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㈠生灭四谛,苦、集、道三谛,依因缘而有实在的生灭,灭谛亦可视为实在的灭法。如此立于实生实灭上的四谛,称为生灭四谛。
㈡无生四谛,苦、集、道三谛,如幻即空,灭谛本来自空,无实在的生、灭;灭谛亦本来自空,不生不灭。了达此苦、集、道的因果当体即空,而不见有生灭,即谓之无生四谛。
㈢无量四谛,按苦谛涉界内界外,而有无量之相,以至于道谛,亦有无量差别。这都是大菩萨所应修学者。因菩萨不住生死,自己超出三界,但又未得涅槃,亦不住涅槃,不舍世间,要自度度他,故须修学种种方便法门。这即是重视别教的无量四谛。
㈣无作四谛,烦恼即菩提,故无断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须灭苦证灭的造作。这迷离断证造作的四谛,即是无作四谛。
③正智:即根本智。
④圣解脱智:即差别智。
⑤明明:上「明」是始觉,下「明」为本觉;始觉合本觉,故为明明。
⑥法:仪则轨式。
⑦同先佛法:意谓仪则轨式皆同先佛法身。
⑧常常大满:究竟满足,无有缺余。
⑨三明:即宿世明、天眼明、漏尽明。宿世明,即指知自他宿世生死相。天眼明,知自他未来生死相。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之烦恼。
上一篇:佛说梵网经 题解
下一篇:佛说梵网经 卷下 菩萨心地品下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