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说梵网经 白话

佛说梵网经 解说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解说

  《梵网经》是随大乘思潮兴起后,而流行的一部菩萨戒律。它宣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和根本精神,阐述了修菩萨道的阶位和十重四十八轻戒,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下面就对该经重要精义,做个简单阐述。

  无量的慈悲

  《梵网经》虽分上下二部,然无量慈悲心,则贯穿始终。佛教的慈悲,指对一切众生的深切关怀。慈,是指把快乐施予众生;悲,是指拔去众生之苦恼。

  通常我们说慈悲心,就是种爱心、仁心。但细细推敲,它又与人们常说的爱心、仁心不同。一般说爱心、仁心是指人对人的一种情感,是人对人的一种关爱;而佛教的慈悲,就不仅仅限于人类,它的范围要广得多,不仅包括爱人、关心人,而且亦包括关心或爱一切众生。「众生」,指众多的法和合而生,包括人、畜生以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

  众生由于「无明」的蔽障,迷而不悟,作业受报,轮回六道不得解脱。菩萨因众生有慈悲心,他们不仅要救度人,亦要救度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不出苦海,决不自度」。

  菩萨并不反对自利,然自利与利他是有着统一性的。菩萨既要自己觉悟,入净土,亦要使众生皆觉悟,入净土。自己觉悟入净土是自利,使众生皆觉悟入净土是利他;菩萨自利目的全在利他,正因为如此,才显现出无量的慈悲。

  要利他,就得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是布施。《梵网经》要求菩萨广泛布施——当来者需要钱财时,应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田地、房宅、车马、珍宝乃至身体都布施出去;当遇求法者时,菩萨应尽其所知,将自己对佛法正见、正解,传与来者,使其觉悟。

  其次是救济。该经要求菩萨广泛救济众生。若遇贩比丘、比丘尼,贩佛、菩萨塑像,贩三宝;若见比丘、比丘尼已为人奴,已为官府走使;应主动上去救济,尽一切办法,将其赎回。若无钱财,纵然自卖己身亦不吝惜。

  菩萨或外出,或在家,遇病人、病僧,应主动提供方便:食宿、医药、车、床等。若需要还应为之求医,日日侍候在侧,直到病愈为止。

  菩萨不仅应救济人,亦要救济一切有情众生。若见杀生,应上前劝止,若见贩鱼、贩鸟、贩龟等,应尽力赎下放生。总之一切众生有难、有急,都应救济之。

  第三是教育。该经认为,布施、救济固然重要,但总是有限的。因为人的精力、财力毕竟有限。这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况且利他的目的全在使其觉悟。若众生觉悟了,自然能相视如父母,相亲如兄弟,自然能做善止恶,从根本上得解脱。

  为了便利教导,该经有「四摄化」的方法。四摄化,指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通过布施钱财、佛法,使双方情谊逐渐加深,从而利于教化对方。爱语摄,是让菩萨随众生根性,以温和慈爱语言相对,使其生喜欢,感到菩萨和蔼可亲,愿意与菩萨接近,这样便可教化对方,达到度他的目的。利行摄,是以身、口、意诸行,皆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同事摄,是让菩萨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近,和他们作朋友,一起共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度化众生。

  要教育自然需教科书,佛教的教科书主要是经、律、论。当然亦包括《梵网经》。该经上卷,说明教育修道者,修佛道的次第;下卷,提到教育他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作为教育,自然包括身教与言教。菩萨行布施,广济度,实质就是身教;演说佛法,解释经义,就是言教。二者如鸟双翼,不可偏废。

  第四是精进,《梵网经》特别重视精进。精进,指勇往直前,不知疲怠,朝真实之道进发。佛教亦和《梵网》都认为,行慈悲做善业,都得要有精进精神。若没有精诚不断地努力,何以证佛果,何以度众生,何以为佛子。

  大乘的原义,是大的车乘,意谓依此大的车乘,可普载一切众生出苦海,得涅槃。所以身为大乘菩萨,在志修佛道时,首先得发大愿,要有大的愿心,即誓度众生出苦海,才能行大乘行。

  当然发大愿,仅仅是精进的开头,只能算是发心,修道的重点,在于践行。只有践行,才能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要践行,当然离不开精进。这种精神要求每个修道者,守戒不违,要求他们入定而不住定,要求他们证入涅槃后,及入六道之中,不停化度众生,不以六道度生为苦,但以益人为利。

  《梵网经》中,三十心十地是修道次第,它要求修道者,沿此阶位一步一步修证下去,直至入佛界地。所以说,精进亦是个无限地上升过程。

  止一切恶

  《梵网经》是部戒律,当然包括着种种戒相,包含着种种禁止。行善是从积极方面着手,止恶是从消极方面着手,两者并行不悖,而又相辅相成。

  《梵网经》止恶(即禁止)范围很广,从戒相上看,有十重四十八轻,共五种禁止。主要指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不自赞毁他、不悭、不瞋、不谤三宝这十重,以及不敬师友、不食肉、不食五辛、不教悔罪、不饮酒、不供养请法、懈怠不听法、不背大向小、不瞻病苦、不畜杀具等轻戒。

  《梵网经》在止恶方面,是具体又严格的。以不杀为例,它不仅禁止杀人,亦禁止自杀,认为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亦算犯戒。若自己没杀人,亦没自杀,只是鼓励,指使别人去行杀业亦不行。若自己没杀,也没指使,赞扬别人行杀业,但心有杀生之念,亦得禁止。就是说,该戒不仅要求身业清净,亦要求口业、意业清净,不然就为犯戒,这是其一。

  菩萨若身、口、意三业皆清净,但若穿了丝织衣物,饮虎骨酒,蛇胆等都算违犯。因为它们皆由杀生、害生所成,故当禁止。这就是说菩萨不仅不能直接犯戒杀生,亦不能为他人杀生者提供方便,使其有利可图。至于为杀人者引路,畜杀生用具,传递军事情报等,都在禁止之内,这是其二。由此可见此要求之严、之细。

  当然梵网菩萨戒,亦是可圆通的,不然就与小乘戒没区别了。菩萨戒的圆通,一是表现在它有戒而不着施戒。比如,杀人本算犯戒,但杀恶人,杀一济多,则不为犯戒。食荤算犯戒,但治病需要,不得不吃,吃过漱口再诵经,亦不为犯戒。自赞毁他是为重戒,但轻毁外道,称扬佛法,以此方便,令众生舍恶法,修善法,也不为犯戒。就是说戒律中,亦有积极精神。

  二是表现为,允许犯轻戒者,忏悔出罪。大凡是人,总免不了会出错。同理,出家僧侣亦免不了犯戒,不过有轻有重吧了。若犯重戒,自应按内典处治;若犯轻戒,则允许忏悔、改过。具体做法是,犯戒比丘在每半月的布萨集会时,举罪忏悔,接受批评,决心改过,便不做过度处治。若犯戒者,确实改过,出罪后,照常称为清净比丘。此正体现了佛教悲重于严的一贯精神。

  般若智慧

佛学是智慧之学,觉悟之学。「佛」本是梵语buddha音译,原义是智慧、觉悟。佛的智慧不是我们的智慧,而是种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了解的智慧,是种对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的智慧,是种般若智慧。

  在普通人眼里,世界万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是有,都是真实地存在。佛教并不否认,但同时认为这个有,是假有,本性是空。因为一切万法,皆缘会而起,缘散而灭,本无自性,所以是空是无。这种以现象为假有,本质是真空的智慧就是般若。以般若来观万法,而不执着有、无二端,就是中道正观。

  《梵网经》中,尤其佛说〈心地品〉上,集中体现了中道正观。以「施心」为例: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教导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行。」

  大意是说,菩萨应广行布施,要毫不吝惜地把身外之物,如田宅、财产等,乃至自己身体都布施出去。从根本上看,一切万物当体皆空,本无施者、受者,亦无财物可施。如此内达空理,外行布施,方为菩萨行。

  凡夫贪念财物不愿布施。施心认为,万物假有真空,本无财物,亦无施者、受者。此是破「有」。二乘执空斥有,以为万物皆空,何须布施。而施心认为,真空不排假有,真空假有,本应圆融无碍,故菩萨以内达空理,外行布施。此是破「无」。有、无皆破,方显在有不滞有,在无不沈无的中道理观。

  施心是这样体现中道正观的,其余各心地亦复如此。

为了防止对空的执着,《梵网经》做了种种破执:一是人空,即观五蕴身心皆空;二是法空,即六尘诸法皆空;三是有为法空;四是无为法空;五是有无为皆空;六是无始空慧门,即以智观诸法,了知起、灭皆无相,起灭之际亦无相可得;七是第一义谛空慧门,即真、俗二谛皆空;八是空空慧门,第一义谛空了,然能空之理仍在,今了知能空亦空;九是空空复空,空理虽空,能空之智仍在,今能空之智亦空;十是空空复空空,理智虽空,而空空之空仍在,今空空之空亦空。如是破空,为要根本断除对空的执取,让人们了达空的真实意义。这样方为「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虽很高深,但并不是脱离世间,远离社会的智慧。远从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佛关注的中心,一直在世间,佛的智慧亦一直为解脱世间痛苦服务的。释迦灭度后,这种关注世间,为世间众生服务的根本精神,一直延续发展下来了。所以,世间的一切作业,一切修行,皆可依此为指导。

  般若智慧,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作为前者,它指出万法本体是空,是真如;作为后者,它要求人们观察事物,应从现象、本质和二者关系着手,即要了知现象是假,本质为空,亦要了知空假二者是圆融无碍的。这种智慧,这种理论,对世间的指导,亦是这样。

  人世间的种种闘争,种种残杀,种种欺诈等一切恶行,都源于人们对财富、权力和功名的执取和追求。所以如此,全在于有「我」。由于有「我」,有这个体生命的存在,便有了主、客观的分别,便有了对事物的执取,从而便有了种种恶业。

  那么我是否实有,是否存在呢?一般世人认为,个体的生命是存在着的,我亦是有的。因为身体、生命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器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功能),以及六境(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认识对象),都是有,都存在着。对于此,般若并不否认,亦同意它们是有,但同时认为这些有是假象。就是说从现象上看,它们是有:从本质上看,却是空。它们本无自性,皆依因缘而生。

  当然要从根本上破我,还得从我的成立处去破,得从「无明」处去破。

  依佛教的「十二因缘」理论,个体生命即「有」,源于无明。从般若观照,则知无明本空,无常无我。如是观之,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此推论,直至有灭,生死灭。

  既然我灭,我是空无,那么所执取的外境亦既空无;既空既无,又有什么可执取,可追求呢?所以用般若智慧来指导人生,指导修行,便可出三界苦,得涅槃乐。

  般若除了对灭除我执、造恶业有指导意义之外,对持菩萨戒,修菩提道,亦有重要指导作用。以持戒为例,它告诉人们,菩萨戒不是有,即如小乘那样执着戒相,流行形式;也不是无,即像凡夫外道那样,以为无戒可持,便肆意妄为,不受束缚。它是一种无戒而戒,无持而持的大戒。它以本性清净心为戒体,虽了知戒相本空,亦不妨持戒修行。这种智慧对指导持戒、修行,无疑是有益的,起码可以免除盲目的行为,所以佛教一直提倡智行合一,智行并重。

  《梵网经》认为,自心本具觉知,本来寂静。所以说般若智慧,亦源于自性清净心,是从清净心中生起的智慧。当然这种智慧,所以能起观,本心寂静是首要条件,因而佛法十分重视禅定,强调禅定作用,认为定慧双运,才能直趋涅槃。

  《梵网经》虽是千年前,就已流行的经典,其三十心十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轻戒,虽主要是指导修道者的,但它的基本精神,诸如兴一切善,止一切恶等,以及对宇宙世间的大智慧,对于我门现在的生活,对于教内外一切人,都仍有重要的意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