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白话解
- 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白话
- 大般涅槃经 共40卷 白话译文(16卷)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10卷
- 阿含经典(白话)
- 药师经(白话)
- 地藏经(白话)
- 弥勒经典(白话)
- 净土经典(白话)
- 大方广佛华严经(白话)
-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邱纪良教授 白话翻译)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求那跋陀罗 刘宋译本)(白话)
- 楞伽经 (白话)
- 法句经(白话)
- 百喻经 白话
- 佛遗教三经 白话文
- 解深密经 白话文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代文
- 佛经概说 白话文
- 安乐集 白话文
- 杂宝藏经白话
- 般舟三昧经白话文
- 那先比丘经 白话
- 佛说梵网经 白话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白话
- 成唯识论译注
- 本缘部 白话
- 宗镜录 白话 |
- 出三藏记集 白话
宗镜录 卷二十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卷二十五
译文
问:上面说到「即心即佛」这一宗旨,西天和中土的祖师与诸佛都有同样的解释,可以说理事分明,如同亲眼见到。那么又为什么还要说「非心非佛」呢?
答:「即心即佛」的说法是从正面作肯定的表述,直接显示对象自身的属性,教人亲自证取自心,毕竟明心见性。而「非心非佛」的说法,是从反面作否定的表述,排除对象不具有的属性。「非心非佛」就是要除去疑惑,破除执著,夺下妄情之所见,因神通之力而获得悟解。对此有错误见解的人,便以为心和佛都不可得,所以要说「非心非佛」。这是违背能动之心,权宜建立顿教,弘扬「泯绝无寄」法门;以为无上妙谛,非言语所能表达,也非心的刹那活动所能思念。所以这也是因一类机缘而入门。
倘若是圆教,就全然没有这种情况。按圆教,则注意由现象而表达真实,既有否定表述也有肯定表述,既非相即也非相离;体用相互收取,理事无碍统一。可是如今的求道者,既没有智慧,又少见寡闻;偏重於否定的词句,看不到圆常的道理。既辨不出主子和奴才,又怎能分出真实和虚假呢?这就好比抛弃大海而欣赏浮沤,丢掉金子而舍拣瓦砾,双手捧起泡沫作宝贝,捡取石头当作珍珠。所以经上说,譬如有愚痴的窈贼,舍弃金银宝不拿,却反而肩上担负著瓦砾而行走。我所撰写的这部著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况且,「心」与「佛」,都是世间的名词概念:「是」与「非」,一是种分别的认识;那些空论妄想,怎么能归於真谛!所以祖师说,如果说「是心是佛」,就好比牛身上长角;如果说「非心非佛」,就好比兔身上无角。这两种说法,都是相对而互有所待,勉强给加上的。倘若因概念而导致性体,豁然顿悟本心,证得自己真正的灵知,了了分明而无有疑惑,那么毕竟也就不会光确认概念而遗落性体,先起有所得的心了。这时便去、取两者都不复存在,是、非两者顿时消歇。既不偏於分离,妄起绝言忘相的看法;也不偏於相即,陷入执指忘月的错误。正如《华严论》所说:「遗落名言便是建立名言,破除言说便是生起言说,这两者都是背离觉悟而趋附外物,抛弃自己而曲从他物。」倘若如实亲自省察、当下证取自宗,尚且没有能证的智慧之心以及所证的妙理,难道还会有能知能解、有所得、有所趣向的妄想吗?
近年以来,有滥参禅门而不得要旨的,转相传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说,把它判作是教家所说,没有幽玄的旨趣;以为自有禅宗的至极宗旨,只认得「非心非佛」之说。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只能是指鹿为马,期待觉悟反而迷妄,执著影像以为是真实,把疾病当作佛法。这些人追求的只是门风峻烈,问答尖刻新奇。於是,他们便以散乱的智慧死守痴禅,不明方便法门而违背宗旨。建立定式而依据道理,好似掺假的金子;留下方圆以决定边隅,如同添水的牛乳。或偏於语言上下功夫,或偏於意根上表现神通,都是因为未能丢掉「能」、「所」的对立,不曾破除名相。倘若如实发见性体,那么「心」和「境」也就都自归於虚寂,隐匿踪迹、敛藏光采,於不知不觉中产生功用。
所以说,这些滥参禅门的人,全都没有真正悟入佛道,只是追逐虚妄,轮回於六道:他们生起「法」、「我」的邪见,而蔑视大德高僧;他们凭著错误的认识,摧残那些正待受教的信徒。这些人诋毁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废除以大乘圆教为背景的修行;斥责声闻、缘觉「二乘」的菩提智慧,破灭人、天「二趣」的善种。他们只想做探玄索微的菩萨,仿效无碍无修的极端行为,却不懂得这样做,反而重堕於无知,变成「空见」外道。他们只观察思惟影像和踪迹,不去探求圆满恒常的真理,不愿放弃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所以必然徒劳而无所收获。
原典
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
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注释:与「遮诠」一起构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诠,指从正面作肯定的表述,显示对象自身的属性。),直表示其事,今亲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注释:指从反面作否定的表述,排除对象不具有的属性。),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夺下情见,依通意解。妄认之者,以心、佛俱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拂下能心,权立顿教,「泯绝无寄」(注释:意谓一切现象都属虚妄,心无所寄托。这是禅宗中某些派系的重要思想。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之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亦是一机入路。
若圆都即此情尽,体露(注释:指现象完全显现,并通过显现的现象而揭示其本质。《古尊宿语录》卷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离;体用相收,理事无碍。今时学者,既无智眼,又阙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奴郎莫辩,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作宝,掬泡作宝,执石为珠。所以经云:譬如痴贼弃舍金宝,担负瓦砾。此之谓也。今当篡集,正为於兹。
且心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谛!所以祖师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是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是对待,强名边事。若因名召体,豁悟本心,证自真如,分明无惑者,终不认名滞体,起有得心。去、取全亡,是、非顿息。亦不一向离之,妄起绝言之见;亦不一向即之,布堕执指之讥。如《华严论》云:「滞名即名立,废说即言生,并是背觉合尘,舍已徇物。」若实亲省现证自宗,尚无能证之智心及所证之妙理,岂况更存能知能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
近代或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比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注释:或说「向上一路」。自末而进入本,叫做「向上」。宗门的至极,达到彻悟,名「向上事」或「向上一路」。这是禅宗用於区别其他宗派的说法。)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作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只要门风紧峻,问答尖新。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立格量而据道理,犹入假之金;存规矩而定边隅,如添水之乳。一向於言语上取办,意根下依通,都为能、所(注释:能、为能动,具有主动性;所,为被动,受能的作用。能所是相互对待的两个概念。)未亡,名相不破。若实见性,心境自虚,匿迹韬光,潜行密用。
是以全不悟道,唯逐妄轮回;起「法」、「我」见,而轻忽上流;恃错知解,而摧残未学。毁金口所说之正典,拨圆因(注释:指以大乘圆教为因。圆,圆满具足。依圆因而修行所得的果,称作圆果。《法华玄义》卷四:「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灭入、天之善种。但欲作探玄上士,效无碍无修,不知返堕无知,成「空见」外道。唯观影迹,莫究圆常,积见不休,徒自疲极。
♡ 喜欢 (0)
译文
问:上面说到「即心即佛」这一宗旨,西天和中土的祖师与诸佛都有同样的解释,可以说理事分明,如同亲眼见到。那么又为什么还要说「非心非佛」呢?
答:「即心即佛」的说法是从正面作肯定的表述,直接显示对象自身的属性,教人亲自证取自心,毕竟明心见性。而「非心非佛」的说法,是从反面作否定的表述,排除对象不具有的属性。「非心非佛」就是要除去疑惑,破除执著,夺下妄情之所见,因神通之力而获得悟解。对此有错误见解的人,便以为心和佛都不可得,所以要说「非心非佛」。这是违背能动之心,权宜建立顿教,弘扬「泯绝无寄」法门;以为无上妙谛,非言语所能表达,也非心的刹那活动所能思念。所以这也是因一类机缘而入门。
倘若是圆教,就全然没有这种情况。按圆教,则注意由现象而表达真实,既有否定表述也有肯定表述,既非相即也非相离;体用相互收取,理事无碍统一。可是如今的求道者,既没有智慧,又少见寡闻;偏重於否定的词句,看不到圆常的道理。既辨不出主子和奴才,又怎能分出真实和虚假呢?这就好比抛弃大海而欣赏浮沤,丢掉金子而舍拣瓦砾,双手捧起泡沫作宝贝,捡取石头当作珍珠。所以经上说,譬如有愚痴的窈贼,舍弃金银宝不拿,却反而肩上担负著瓦砾而行走。我所撰写的这部著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况且,「心」与「佛」,都是世间的名词概念:「是」与「非」,一是种分别的认识;那些空论妄想,怎么能归於真谛!所以祖师说,如果说「是心是佛」,就好比牛身上长角;如果说「非心非佛」,就好比兔身上无角。这两种说法,都是相对而互有所待,勉强给加上的。倘若因概念而导致性体,豁然顿悟本心,证得自己真正的灵知,了了分明而无有疑惑,那么毕竟也就不会光确认概念而遗落性体,先起有所得的心了。这时便去、取两者都不复存在,是、非两者顿时消歇。既不偏於分离,妄起绝言忘相的看法;也不偏於相即,陷入执指忘月的错误。正如《华严论》所说:「遗落名言便是建立名言,破除言说便是生起言说,这两者都是背离觉悟而趋附外物,抛弃自己而曲从他物。」倘若如实亲自省察、当下证取自宗,尚且没有能证的智慧之心以及所证的妙理,难道还会有能知能解、有所得、有所趣向的妄想吗?
近年以来,有滥参禅门而不得要旨的,转相传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说,把它判作是教家所说,没有幽玄的旨趣;以为自有禅宗的至极宗旨,只认得「非心非佛」之说。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只能是指鹿为马,期待觉悟反而迷妄,执著影像以为是真实,把疾病当作佛法。这些人追求的只是门风峻烈,问答尖刻新奇。於是,他们便以散乱的智慧死守痴禅,不明方便法门而违背宗旨。建立定式而依据道理,好似掺假的金子;留下方圆以决定边隅,如同添水的牛乳。或偏於语言上下功夫,或偏於意根上表现神通,都是因为未能丢掉「能」、「所」的对立,不曾破除名相。倘若如实发见性体,那么「心」和「境」也就都自归於虚寂,隐匿踪迹、敛藏光采,於不知不觉中产生功用。
所以说,这些滥参禅门的人,全都没有真正悟入佛道,只是追逐虚妄,轮回於六道:他们生起「法」、「我」的邪见,而蔑视大德高僧;他们凭著错误的认识,摧残那些正待受教的信徒。这些人诋毁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废除以大乘圆教为背景的修行;斥责声闻、缘觉「二乘」的菩提智慧,破灭人、天「二趣」的善种。他们只想做探玄索微的菩萨,仿效无碍无修的极端行为,却不懂得这样做,反而重堕於无知,变成「空见」外道。他们只观察思惟影像和踪迹,不去探求圆满恒常的真理,不愿放弃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所以必然徒劳而无所收获。
原典
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
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注释:与「遮诠」一起构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诠,指从正面作肯定的表述,显示对象自身的属性。),直表示其事,今亲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注释:指从反面作否定的表述,排除对象不具有的属性。),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夺下情见,依通意解。妄认之者,以心、佛俱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拂下能心,权立顿教,「泯绝无寄」(注释:意谓一切现象都属虚妄,心无所寄托。这是禅宗中某些派系的重要思想。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之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亦是一机入路。
若圆都即此情尽,体露(注释:指现象完全显现,并通过显现的现象而揭示其本质。《古尊宿语录》卷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离;体用相收,理事无碍。今时学者,既无智眼,又阙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奴郎莫辩,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作宝,掬泡作宝,执石为珠。所以经云:譬如痴贼弃舍金宝,担负瓦砾。此之谓也。今当篡集,正为於兹。
且心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谛!所以祖师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是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无角。并是对待,强名边事。若因名召体,豁悟本心,证自真如,分明无惑者,终不认名滞体,起有得心。去、取全亡,是、非顿息。亦不一向离之,妄起绝言之见;亦不一向即之,布堕执指之讥。如《华严论》云:「滞名即名立,废说即言生,并是背觉合尘,舍已徇物。」若实亲省现证自宗,尚无能证之智心及所证之妙理,岂况更存能知能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
近代或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比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注释:或说「向上一路」。自末而进入本,叫做「向上」。宗门的至极,达到彻悟,名「向上事」或「向上一路」。这是禅宗用於区别其他宗派的说法。)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作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只要门风紧峻,问答尖新。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立格量而据道理,犹入假之金;存规矩而定边隅,如添水之乳。一向於言语上取办,意根下依通,都为能、所(注释:能、为能动,具有主动性;所,为被动,受能的作用。能所是相互对待的两个概念。)未亡,名相不破。若实见性,心境自虚,匿迹韬光,潜行密用。
是以全不悟道,唯逐妄轮回;起「法」、「我」见,而轻忽上流;恃错知解,而摧残未学。毁金口所说之正典,拨圆因(注释:指以大乘圆教为因。圆,圆满具足。依圆因而修行所得的果,称作圆果。《法华玄义》卷四:「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灭入、天之善种。但欲作探玄上士,效无碍无修,不知返堕无知,成「空见」外道。唯观影迹,莫究圆常,积见不休,徒自疲极。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