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
善慧问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说:“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
善慧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法施?”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以摄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断地舍,舍得没有烦恼,而且很快乐;为了摄受众生培养智慧,必须有“大舍心”。以上就是维摩诘居士告诉善慧关于“法施”的方法。
这可以证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道场。每个环境都有不顺心的地方,但常常抱着处处是道场的心,即能以心转境。
在工作中,如能专一心志则没有烦恼,完成工作就会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场,道心即是菩提心;这分菩提心让我们没有烦恼,常常乐在其中。所谓“慈、悲、喜、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众生;“喜”即是文化,扭转我们的观念;“舍”即是教育。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慈、喜、舍,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福慧双修。
♡ 喜欢 (0)上一篇: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下一篇:话不投机的达摩与梁武帝
热点推荐
-
智者大师传奇的一生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下面依据章安灌顶大师的《智...
-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公元前6世纪,史称哲学的突破时期。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这几个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
-
阿难和摩登伽女的故事
摘自《楞严经原文卷一》 原文: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
-
苏东坡与高僧之间的趣事
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
-
印光大师一生严厉高洁 为何只收他为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
精华推荐
-
佛陀开示女子容貌美丑的因缘
胜曼夫人是舍卫国伯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胜曼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
-
阿难和摩登伽女的故事
摘自《楞严经原文卷一》 原文: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
-
文殊菩萨化身,寒山诗传千古
元代寒山拾得图 重岩中,足清风。 扇不摇,凉冷通。 明月罩,白云笼。 独自坐,一老...
-
苏东坡与高僧之间的趣事
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
-
智者大师传奇的一生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下面依据章安灌顶大师的《智...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