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尼甘布市阿鲁特波罗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斯里兰卡尼甘布市阿鲁特波罗寺
大白塔阿鲁特波罗大王寺(Aluthepola Rajamaha Viharaya)坐落在斯里兰卡尼甘布市(Negombo)东部偏北,近Vihara Mawatha公路,巴士站名Aluthepola Temple(阿鲁特波罗寺)。
贝叶真经香遍地 菩提圣树碧连天
中国法师参学于阿鲁特波罗寺阿鲁特波罗寺已有大约2300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比丘修行、居住的岩洞,此后有人在此修筑寺院,迎请石雕的佛像,逐渐成为当地佛教活动的中心。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卧佛寺院外围是大片椰林,从公路折入椰林小道,可达寺院。沿椰林小道前行不远,便可建道路右侧的已故寺院长老的白色舍利塔。其中一座属于前住持长老(即达默
迪纳
的亲教师)。塔群前有一块古石碑,上刻铭文。
循道深入,倍感清凉、神圣。寺院建在路右侧的一片广大平缓的岩坡上,顺坡凿成十几级石阶通向山门。拾级而上,进入山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右坡上高高的钟楼和大白塔。右前方是正殿,近山门略右行是莲池和菩提树。正殿门饰是典型的南亚宗教风格的石雕,左侧是红瓦大屋顶的讲法堂。山门左行至僧寮,其右毗连讲法堂。僧寮是一幢老旧的长方形的荷兰平房。僧寮一侧长长的走廊是平日里僧众休息、接待客人的地方,尽头是食堂。
中斯佛教交流团在阿鲁特波罗寺留念寮房的前端是寺院住持的“丈室”,用简易门窗隔出的小间,大小可丈,敷地为床。“丈室”外面空间稍大,有书橱、书桌等,是沙弥们平时学习活动的场所。
寮房门口的椅子是住持接待信众,为作开示时常坐的座位。入寮房,正中是厅,有供养佛舍利的庄严佛台。墙上悬挂着该寺历代住持的照片。厅角有一橱,里面存放着贝叶经。最有意思的是佛台前方整齐排放着废旧炮弹,是达默迪纳长老准备融铸佛像的材料。
正殿外表庄严,本为天然岩洞,后经人工修建。内殿正中有大卧佛,卧佛左侧有坐佛,次后是弥勒菩萨立像;右侧有立佛,立佛左下是阿难尊者像、右下是目揵连、舍利弗尊者像。从讲法堂前行右绕,出边门,别有蹊径通向Vihara Mawatha公路。
静看池莲参妙谛 闲翻贝叶悟真经
达默迪纳长老带领中斯佛教交流团参观寺院阿鲁特波罗寺全寺比丘、沙弥十多人。比丘们每日带领尼甘布一带的信众诵经念佛,为其讲法、开示,令信众闻思修行,无有缺失。
沙弥们每日除了要学习佛学院的全部课程外,还要做早晚功课,包括上殿献花礼佛、唱诵经文等。鲜花采自寺院的花树,届时手捧花盘绕行全寺,凡有塔、像之处都要停留献花、跪拜、唱诵,最后到正殿礼佛。如有居士访问,也可一起参加。
阿鲁特波罗寺的僧众,一直传承着古老佛教的修行传统。至今,他们仍过着简单的僧侣生活,善持戒律,依制践行解脱之道。
心怀佛法度苍生 沟通中斯育英才
达默迪纳长老达默迪纳(Dhammadinna)长老出生于1971年。幼年出家,受过完整的寺院教育,包括佛学院进修。精通巴、梵、英、汉等多种语言,又在中国获得古汉语博士学位。1994年,长老到中国南京师范学院汉语专业学习,成为斯里兰卡首位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僧人。2007年,长老毕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成为语言文字学博士。
长老对南北佛教、道教均有较深的研究,在华期间悉心教授王建伟、金晖以及少数几位老师巴利语数年,对《杂阿含经校释》一书的问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的弟子王建伟、金晖花费十余年时间专研《杂阿含经》及相关汉、巴原始经论,在其指导下,完成《杂阿含经校释》,填补了《杂阿含经》乃至原始佛教研究领域的多项学术空白。本书校点恰当、译语准确、注释精细,不仅恢复了《杂阿含经》的原貌,疏通了经文的滞碍,更廓清了原始佛教的思想结构,令这部沉寂千年的古籍珍本重放光彩,并得到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在海内外翻译发行。
达默迪纳长老接待中斯佛教交流团达默迪纳长老每天不辞劳苦地接待信众,为他们解答处理各种佛学问题,还应邀参加僧团重大活动,常至深夜乃至彻夜。除了这些繁重的法务外,还要完成大学的教学任务,以及寺院的管理和沙弥的训导等工作。长老重视僧才的培养,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地教导监督寺内沙弥认真完成佛学院的全部学业,有语言(除本国的僧伽罗、泰米尔语外,还要学习巴利、梵文及英文)和普通中小学课程,还有佛法知识、巴利经典等。
达默迪纳长老在佛学中心授课2016
年11月1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一行探访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录制节目,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达迪默纳长老带领栏目组走进中文系毕业论文指导会议现场,和黄洁院长一起,为毕业生详细讲解中文系学生的论文写作要求和对本土汉语师资培养过程。
达默迪纳长老现任斯里兰卡尼甘布市阿鲁特波罗寺住持,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教授和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中国佛教寺院》名誉主编等职。
交通信息
达默迪纳长老率众人前往寺院山顶地址:斯里兰卡尼甘布市阿鲁特波罗寺
♡ 喜欢 (0)下一篇:甘肃省成县甸山寺院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