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大德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视频 > 高僧大德 >

千古一僧传奇一生 鸠摩罗什,引发十万大军争夺

高僧大德  播放: 次 

简介: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派他手下的大将率领7万大军出兵西域。吕光率军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龟兹国他们到这里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一个年轻的僧人带回长安,龟兹国不肯放人,吕光率领大军攻城,经过激烈的战争,龟兹国大败,吕光带着他的战利品,年轻的僧人班师回朝,大军走到凉州的时候接到噩耗,苻坚率领军队进攻西晋战争失败。苻坚死了前秦亡国,吕光只能留在凉州,自己称王,年轻的僧人也被他留在凉州。时光来到了17年之后,后,秦君主姚兴控制了关中地区,他派出使者来到凉州,向吕氏索要那个僧人,吕氏不肯放人,姚兴派出十万大军出兵凉州,大战之后吕氏大败向姚兴投降,姚兴成功把僧人迎接到了长安。这个僧人究竟是谁?他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两代君主为了他一个人不惜大动干戈发兵去抢夺呢?他就是鸠摩罗什大师在历史上愿意供奉高僧大德的皇帝有很多,自己出家当和尚的皇帝也不少,但是为了得到一个高僧,不惜动用国家的力量派出军队去抢夺的。鸠摩罗什是唯一的一个,而且还不止一个皇帝去抢,前后两个朝代的皇帝都派出大军去抢夺,那这位鸠摩罗什大师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两个王朝的国君都不惜发动战争去抢夺呢?他在去世之后又为何会留下舍舍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鸠摩罗什的故事。


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国,祖籍是天竺,他家世代为官,他的祖父是天竺的国相,他的父亲叫鸠摩炎,鸠摩炎本来是要继承国相的位置的,但是他却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出家为僧。鸠摩炎在出家之后,他就向东走,一路来到了龟兹国的国王白纯,他听说了鸠摩炎放弃相位出家为僧的故事,对他非常敬佩,就邀请鸠摩炎做龟兹国的国师龟兹国的国王,有一个妹妹他这个妹妹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据说他后背上有一块胎记,胎记的形状很特殊,当时就请了一个济宾国的高僧来看,高僧说根据胎记的形状,国王的妹妹将来一定能生下一个质子,那国王妹妹的名声就传扬出去了,远近一些国家的王公贵族都来提亲,可是这个国王的妹妹谁也没有看上,这一年他已经20岁了,国王的妹妹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他看到鸠摩炎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鸠摩炎吸引了,她非要嫁给鸠摩也不可。那鸠摩也可是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放弃官位出家为僧的,让他娶妻他肯定是不干的。龟兹国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妹妹也没有办法,他就软磨硬泡,强行逼着鸠摩炎娶了自己的妹妹。在结婚之后没过多久,国王的妹妹就怀孕了,她怀的孩子就是鸠摩罗什,


罗什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至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将罗什劫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割据凉州,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六、七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译经事业

罗什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期间,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罗什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