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忏悔方法

想要忏悔更得力?这些方法了解一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多生以来直至今生,身口意所造恶业,非借至心忏悔之力,不能消除。若不忏悔,则宿业果报必成修道之障;若不忏悔,则染心不净,就不能接受佛法的洗礼,更不可能了脱生死

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开示到,要忏悔者,应具备十法,如明信因果、生重怖畏、深起惭愧等等,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能让修学佛法的弟子们时时修正自己,恢复清净。

 

明信因果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智慧的菩萨知道一切善恶果报皆源自我们的起心动念,于是反求诸已,如法忏悔,消除内心恶念,自然三业清净。

凡夫众生,因为不明白因果,看不到果报的根源,也就不相信因果,心里充满恶念也不知忏悔。所以明信因果让我们从根源上生惭愧心,深刻认识到过去的错事并加以改正。

 

深起惭愧

惭,是自己做了坏事心中不安,自惭形秽;愧,是危害到了别人,愧对他人。或者说惭是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错事,愧是指未来不再继续去做,坚决改正。对自己身边所有的人生起惭愧心,包括同事、同修、善知识、老师、父母以及社会团体等。有了惭愧心,才会积极地去忏悔罪业,断恶修善。

 

求灭罪方法

忏悔仪轨很多,比如《三千佛洪名宝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大悲忏》《法华三昧忏》《药师忏》《地藏忏》《梁皇宝忏》等等。每个人因缘不同,可以选择与自己相应的忏法,如法修习。

修忏之前,要先熟悉仪轨、理解文义,拜忏时随文入观,虔诚专注、相应,不至于因分心而影响忏悔效果。每种忏法中,基本都有一段忏悔文,启发惭愧心。然后正修拜忏、发愿,最后回向

我们在拜忏共修时,应珍惜每次的因缘,在十方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发愿以佛法自觉觉他,让众生一起出离生死苦海,共成佛道。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