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深密经文章 |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
徐绍强
序言:《解深密经》与玄奘之翻译
《解深密经》从境、行、果三个方面论述了瑜伽行派的佛学理论,组织严谨,议论精辟,向有“经中之论”之称,是瑜伽行学派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75至卷78全文引用了该经除序晶之外的其余七品,《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也一再引用该经。现代一些学者因而把它看作是现存唯识系最为古老的经典。日本的深浦正文先生推断,本经是在龙树之后、无著之前形成的,和与瑜伽唯识思想关系较深的《楞伽经》等同时出现,时间大体相当于佛灭后八百年代。
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五月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五月集中翻译《瑜伽师地论》期间,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五月十八~七月十三日之间,译出了《解深密经》八品、五卷。
一、“唯识”概念与唯识思想
在现存大乘佛教经典中,最早集中提出“唯识”这一概念的,是《解深密经》。该经的《分别瑜伽品》在论述禅定的境界时说,毗钵舍那各种三昧中所出现的表象,与毗钵舍那所缘取的主体之心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因为三昧中所出现的表象只是主体的心识。主体意识所缘取的对象,只是识本身的变现。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识所缘,唯是识所现故。”
“识”是如何变现它的认识对象的呢?《解深密经》指出,认识对象是在主体发起认识作用的那一刹间产生的。所以,有学者称《解深密经》唯识思想的特点是“即心所现”。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毗钵舍那三昧,引者注)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在提出唯识”概念的同时,《解深密经》还对唯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揭示:首先,关于识的种类,它在《心意识相品》中说到,除了小乘佛教已经论及的前五识和第六意识之外,还有一独立的识体确定地存在着;这一独立的识体叫作一切种子心识,也可称作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心。其次,关于不同种类的识的特点,《解深密经》指出,前五识和第六意识组成的六识是间断存在的,在六识之外独立存在的阿赖耶识则具有相续存在性;阿赖耶识是潜藏在六道众生的个体生命之中并与个体生命的安危相应,所以叫作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具有伴随并执持个体生命的作用,所以也称为阿陀那识;又由于六道众生就其本源来说是无数阿赖耶识分别在一定条件推动下的结果,所以它也称一切种子心识;还由于阿赖耶识有积聚、储存经验认识并再生表象的作用,所以也叫心,用“阿陀那识”表示阿赖耶识具有伴随并执持个体生命的作用,是该经对阿赖耶识所作的一个切实的补充。因为阿赖耶识所说明的识体作用是收藏,是消极的被动的:阿陀那的执持作用,就使得同一识体具有了能动的意思,第三,关于阿赖耶识的作用,《解深密经》虽然还没有明确以之作为第八,但已肯定地将它看作一个独立的识体,如暴流一样相续不断地存在于六识所在的个体生命之中,并且认为,它能接受言说戏论的熏习,是造作包括个体生命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动因、保有一切经验的原理、轮回的主体、缚解的联系者:提出了“因心所生”的唯识思想。《解深密经》卷一《心意识相晶》:
“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增长(积集经验认识并再生表象)故。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
(《佛说解节经》)相应译文:“我为汝说心意识深密之义,广慧,于诸六道生死之中……初有一切种子心生,和合不同差别增长,广所成就,依二种取。何等二种?一者谓依色心根取,二者依于不分别相,言论戏论熏集而取。广慧,色界中依二种取生,无色界中非二种取生。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体相应故。广慧,亦名为心。何以故?以彼心为色、声、香、味、触、法增长故。广慧,依彼阿陀那识,能生六种识”
既然一切都因“心”、“识”的变现而出现,那么从存在的究极意义上说,只有主体的精神作用是真实的存在,由主体精神变现并与之相对的事物现象的存在则是虚假不实的。由此,《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对凡无执著认识对象为真实存在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那是凡夫对于心中表象的颠倒了的认识,是没有把握一切皆由识变现的真实本质。
“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
《解深密经》还把种子的概念与阿赖耶识联系了起来,指出在阿赖耶识伴随并执持个体生命存在的极为细小相状中,作为一切事物现象起因的种子像匆匆流淌不息的江河一样相续不断地运动发展着。该经第一卷未有一个偈颂称: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夫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从上面引用的这一偈颂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深密经》已经触及到了后来被称为第七识的末那识的主要特征:凡夫会以为阿赖耶识就是个体生命的本质“我”。
二、三自性与三无自性
为了指导凡夫巧妙地理解和把握唯识思想,《解深密经》在《一切法相品》中提出了“三相”即“三自性”的概念。认为通过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三相,可以清晰准确地对一切事物现象的存在本质加以把握。遍计所执相,是说一切事物现象因被给予了虚假的名称概念,所以才出现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并且这种差别又通过语言被表达出来。依他起相,是说一切事物现象的存在各有其条件,条件存在事物现象就存在,条件具备了事物现象就能产生;《解深密经》在此处解释依他相时还运用了业感缘起论来对事物现象的存在加以说明,指出世间万物及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愚昧无知。如果破除了无明,把握到一切事物现象的真实本质都同样是真如空性,并以此为准绳,控制自己发生认识的注意力,不使错误谬妄的思维现象产生,就可逐渐获得最高的菩提智慧,这就是圆成实相。
“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维;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习,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为了进一步阐发三相说的缘起意蕴,《解深密经》又在《无自性相品》提出了“三无自性”的范畴,并解决了三相与三无自性的关系问题,认为三无自性的无相、无性是以三自性的有相、有性为基础的,有三相然后才能谈到无相,因此光说无相是空泛的,按其实际三无自性就是三自性。具体地说,相无自性,是指一切事物所谓的“相”,都是遍计所执的结果,是被安立的假名,所以都没有真实的自相;生无自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皆是依他而生,是一些因缘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自然而生的;胜义无自性,是指由条件产生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没有真实的本质。
“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由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无我性名为胜义。”
三、放弃世俗认识
《解深密经》在提出唯识的概念和三自性的认识论之后指出,人们对于世界万物所作的分别认识,是造成烦恼、染污与轮回的根源,因而要求人们舍弃它,最好是连对事物现象的注意力都不要产生。
“无量菩萨…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
在《胜义谛晶》的第四部分,该经还通过善现长老与佛陀之间的问答,强调了胜义谛就是对于世俗所分别的一切东西都达成同一的认识,并认为这可使主体舍离烦恼获得清净。
《解深密经》所以提出三自性的理论目的,也在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现象的缘起本质,从而放弃对于事物现象的分别,体认一切皆空,认为这样就是断灭了杂染,证得了清净。
“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解深密经》如此强调放弃分别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它看来,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虚妄分别,能够对主体的认识之心造成熏习,这就是人们所以具有烦恼、不断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
“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醒态)故,由言说随眠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著遍计所执自性……由是(执著的)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由是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长时流转,无有休息……”
如果人们能对依他而起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在它们之上安立的假名不起任何分别,就不会再熏习主体的认识能力,从而就可以离开烦恼,彻底断灭继续轮回的可能,获得完全的解脱。
“于依他起自性中,能不执著遍计所执自性相,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能灭依他起相;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由此因缘,能遍解脱……”
如何做到舍弃分别呢?《解深密经》指出,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加以结合(《分别瑜伽品》的开头即说“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用所听到的佛的各种经教及自己志求菩提的宏愿作准则和依托,通过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等大乘禅定,就可以经过十地的循序渐进过程,逐步洞察一切名言名义的虚妄性,克服各种烦恼与随眠,体认一切皆空,从而获得解脱。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说,《解深密经》在唯识思想史上的突出意义是它率先提出了唯识的概念,并以阿赖耶识为主体精神作用之根本,初步组织起了唯识思想。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解深密经》还没有建立起唯识无境的观点。该经立论的主要立场,还是大乘空宗的:要人们通过对缘起性空的体认,放弃对于外界事物的分别与执著。此外,该经还提出了“净识”的概念,并将其与佛的品格相联系:“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蕴含了净识与决定生死流转的阿赖耶识有所不同的思想,但还没有明确说明净识就是与阿赖耶识相对的出世种子。
♡ 喜欢 (0)上一篇:《解深密经》中的菩萨境界大剖析!
下一篇:《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