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土文集

念佛功夫、九品往生品位、极乐四土对应图解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以天台圆教六即佛图解为底图,参照祖师开示制作:

  注:①、相似即十信内凡、观行即五品外凡、名字即悠悠凡夫,即善导大师所言:九品往生皆凡夫。②、圆教七信位同别教七住位,即阿罗汉水平,断见思惑,可凭自力竖出三界。③、极乐世界四土圆融,生一即四。善导大师言凡夫入报土,亦可按凡夫念佛水平浅深而言凡圣同居方便有余等化土。④、事一心不乱,在诸多祖师大德著述中,有时泛指,有时特指,当注意区分。下文引用的净空法师净界法师对弥陀要解一心不乱的定义,就是泛指,能伏惑伏烦恼就已经属于事一心不乱。而李炳南和黄念祖的文章中,就是特指,见思尽断,已达阿罗汉水平,可靠自力竖出三界的事一心。⑤、图中虚点表弥陀他力加持令念佛人功夫相对提升。名字位后心念佛人因佛力加持增胜故,可由功夫成片水平提升至观行位随喜品伏惑事一心不乱,入念佛三昧最浅者,可由三力见化佛,故决定往生。依《观经妙宗钞》可知,伏惑断惑事一心理一心皆称之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实则范围极广,非单指断惑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依蕅益大师《要解》可知,仗佛力加持增胜,相似位菩萨念佛力用同于靠自力修持同生性菩萨,即破无明之法身菩萨理一心不乱水平,故上三品往生者临终可见报佛(尊特身)来迎,得生实报土。再者,相似位以还念佛人,皆可仗佛力加持增胜,而令念佛力用皆有相对提升。此正显净土自他二力念佛法门优于其他自力法门的殊胜之处。

  附文: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相关节录(智者大师疏 知礼法师钞)

  〖疏〗就三品中。更为九。

  〖疏〗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

  【钞】虽分九品。以义定之。不出三位。即内凡、外凡、及悠悠者。然习种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别教地前凡位。以为今经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别位次第对品显故。二别具四观收机广故。三九品多判所观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观圆观位者。则以三贤对今十信。彼之十信对今五品。悠悠即对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细。不可粗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迴向。皆淨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淨土因。故种种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闍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至三贤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应知经为收机尽故。故以大小善恶分其九品。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淨土。但能迴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

  问:今十六观既是圆修。为一一观皆通九品。为须节节改观入品。

  答:虽俱圆观。而所託境。随其宜乐。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现文。多从改观历于九品。以初心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境难观。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先观落日。于西定心。疏云除五逆罪。下辈自论。故知妙观想落日成。当下下品。次以三观想水结冰。合在下中。转想琉璃。粗见彼地。可对下上。若得三昧。见彼宝地、及宝树、宝池。虽五品初。而五住圆伏。名得三昧。品当中下。总见依报。五品中心。合当中中。华座观成。五品后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虽成三昧。能伏五住。见惑未断。事识犹存。未可即观胜妙身相。故修三观观于宝像。像想现前。见思俱尽。所以尽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见断。即登圆第七信。即上下品。事识既尽。全依业识。可观三圣真法之身。及普观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故难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见。后修杂观及三辈观成。当第十信。即上上品。内外尘沙任运除尽。故随机应相及差别行业。观察明了。宣示无穷。此约修者。从微至著。三圣观成后。修杂想及三辈观。故当如此。若观胜相不成就者。始依杂观观丈六身。此人或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辈。今观九品。必能进功。从劣观胜。求预上流。是故疏云。令识三辈往生。捨于中下。修习上品。此从节节改观次第入品。如是说也。有因改观超品位者。不可定判。此上皆从次第改境修观者说。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乐何境。即用妙观修之不捨。乃从名字修成观行。入相似位历乎九品。然十六中佛境最宜。从劣观胜。成于九品。故疏令观释迦毫相。以为初心入门之渐。杂观令观一丈六像。经虽不云从一相入。据理合然。若般舟经。则从足下千辐轮相。次第上观至顶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于境于行、改与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独今经九品如此。法华五品其义亦然。解一千从矣。

  〖疏〗何以得知。上品见佛闻法便悟无生。故是道种人。下品备造四重众罪。亦得往生。类此似尔。

  【钞】以无生忍位在别圆初地初住。非别十向、圆第十信。何能见佛便登此位。上上既尔。诸品例知。复以造罪验下三品。以别圆教内外凡位不造众恶。既约罪说。知是未入外凡人也。类此似尔者。经不明示。故以得悟及造罪等。比类验之。此乃大师尊经谦己。近人判解不逊者多。

  ●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

  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

  ●藕益祖师《弥陀要解》

  “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

  ◎净空法师:功夫成片与事一心(节选)

  论功夫,‘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伏除烦恼,烦恼没断,只是你这句佛号得力,能把烦恼伏住,不起作用了。这个通常我们叫它做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很浅的事一心,算是事一心了,事一心功夫浅的。假如把见思烦恼断掉,那是事一心功夫深的。我们晓得,见思烦恼在教下里面讲,见惑三界共有八十八品,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你能够断个几品、伏个几品,是事一心功夫浅者;能够完全断掉,是事一心的圆满。所以,事一心里面也有三辈九品,这是说不管是哪一种持法,论这个断烦恼的功夫。(《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净界法师注解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对(事)一心不乱的定义。

  问: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 要证得一心不乱,并说:假若未得一心不乱,临终的 时候是否会往生,就是碰运气,没有保障?这种一心 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对往生有保障?

  答: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 讲得很清楚,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一心不乱,它的范围是很大的,包括调伏烦恼、断除烦恼,乃至伏除见思惑。伏,调伏;断,断这个标准太高了,我们讲一心不乱就断烦恼,但起码是伏。

  ◎什么叫做事一心?什么叫做理一心?

  持名念佛,有事有理,所以一心功夫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信愿念佛,不去攀缘,声声贯注,这就叫做事持。明了此心是佛,能念所念,都是空无,这就叫做理持。不论事持、理持,如果做到见思尽断,就叫做事一心;如果做到心开见性,就叫做理一心。事和理虽然表面上分为两个,但实质上是一个。因事到园时,都出于理;理到园时,都出于事。只要执著专一,就是事理圆融。初学者宜从事上著手,精进专一,自然就能明了诸法实相。(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未能一心 先求专念 未能不乱 先学成片(节选)

  指出了当前修净业行人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看到秦译(罗什大师译)中,一心不乱,于是个人体会,就认为:不念到一心不乱,就没有资格往生。但能念到一心不乱的人极少,念了几乎一生还没念到一心的人,就悲观失望,消极苦闷。实际上这并不是释尊教法的原意。这一点《无量寿经》的功德最大了。《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所要求的根本条件只是一向专念。老念,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要求你一心不乱。而且“一心不乱”是只见于秦译。玄奘大师所译是:“系念不乱”。这句是你念的时候很专心,没有胡思乱想,这就是系念不乱,比较容易做到。若指出一心呢,就有事一心、理一心。念到事一心,你的见惑思惑自然全消失了。念到理一心,那至少要破一分无明(无明共四十二分)。先不谈无明,只说见思二惑,见惑有十样,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思惑是更细的贪、嗔、痴、慢、疑。谁能把这些都去掉?事一心,还有贪、嗔、痴、慢心、疑,你就没到事一心。例如:贪心,总想得点好东西,不但贪物质,贪人家恭敬,贪名呀,贪威信。我要有地位,要有什么呀,都是贪啊,你都能去掉吗?再者嗔心,人家批评你,说你不好,你能不能不生气呀。孩子很不听话,做坏事,你不生气呀。婆媳之间好多矛盾,嗔恨呀。…痴,更厉害了,众生整个在痴里头,愚痴呀。还有慢,我慢贡高,妒嫉障碍,己是人非,老子天下第一,也是根深蒂固。贪嗔痴慢都破完了,这才是事一心,这很难呀。阿罗汉断见思惑得漏尽通,断人我出生死,称为竖出三界,称为难行道。如果念佛法门同样也要断见思惑,那不与竖出三界是同等的难度,为什么还称之为易行道,是捷径中的捷径呢?既称为易行,当然不须达到断见思惑,证阿罗汉的水平。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不须达到事一心的水平。能达到当然更好,就可往生方便有余土。若证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就证一分法身,生实报庄严土(菩萨所居的国土),部分证到常寂光土。(黄念祖居士《讲解夏莲居老居士念佛方法》)

  ◎蕅益大师《占察善恶业报经》至心的标准至心

  蕅益祖师对至心也有注解,我们也大概讲一下:“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未离散动,未伏障种,乃名字初心,故未能获清净轮相”。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求愿就是说有这个愿望,开始在学习这个至心,但是我们这个心还没有离开散乱妄动,这个妄念还伏不住,控制不住,好像我们念佛妄念还止不住。乃名字初心,这个名字就是天台宗把佛分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名字位初心,初心就是刚开始,我们现在刚开始在学习,在念这个佛号,你还没有伏烦恼,就是我们老和尚常讲,你烦恼还伏不住。烦恼伏不住,我们往生没把握,要看临命终运气好不好,临命终运气好,遇到善知识大家助念,有可能会往生;如果临命终业障现前,往生还是有障碍。所以这个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这个不能得善相。这就说这个至心还不及格,讲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还不及格。“第二种,中下至心者,即是摄意专精,能得欲界细住,或是初随喜品,或是名字后心,故亦可得清净轮相,多是冥益”。第二种至心有下中上三种,下至心就是最低的,最低的至心就是一心系想不乱,心住了了。每一种它的功夫层次也是有等差的,这是讲个大类。摄意专精,意就是意根,你的意根收摄了,你很专精的定在这句佛号上,这句佛号一提起来,所有妄念就伏住了。能得欲界细住,欲界就是我们在欲界天,三界里面欲界天第三层天以上的,欲界未到定,有相似禅定的功夫,但是还没有达到色界禅定的标准,这个欲界。或是初随喜品,这是天台的随喜品,天台宗《教观纲宗》里面讲的,功夫的一个层次。或是名字后心,名字即佛,刚才讲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他是名字初心,初就是刚开始,后心就是他后面功夫深入了,我们一般讲达到功夫成片,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所以他也可以得到清净轮相。但是多是冥益,冥就是感应还不是很明显,暗中感应。……我们修净土法门,有前面那两种我们就可以把握往生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了,我们只要能够做到前面讲的一心系想不乱,我们带业往生就没问题了,这是最起码的。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诸佛护念广义狭义

  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答。此义有局有通。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

  附文:印光大师开示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增广文钞《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按语:图解中虽下三品皆未伏惑,但要知晓,此图只表示已往生净土下三品的念佛人皆未伏惑,并未说未伏惑的念佛人百分百往生,不可会错意。临终往生时,欣厌之心坚定,对婆娑世界毫无贪恋,爱欲嗜欲种种粗重烦惑定是要伏,以免影响临终正念。此处对粗重烦惑的伏,其实当属“信愿”所摄,欣厌之愿关键在出离心,若对娑婆万缘如妻子儿女财物名利嗜欲等等,若有丝毫留恋不舍,此人根本不能往生,因此心贪恋,足显信愿不真,愿与佛不合,安能往生?虽说名字位人念佛功夫未伏惑,但以深信切愿层面而言,愿切足以伏粗重烦惑,信愿行三,指“愿伏”,若能再加“行伏”念佛有功夫,更是如虎添翼。净空法师曾言,若信愿真切,你念佛不成片也成片啊!正是此意。当然,念佛未到成片,也可以往生,只要临终暂时“以愿伏惑”,令贪恋等粗重烦惑暂伏不起,不影响正念,即可往生。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中“念佛时心多散乱”“念佛时散乱渐少”“念佛时便不散乱”以念佛功夫论判下三品时,前面都加了“深信切愿”这个关键的前提条件,不管是“行伏”还是“愿伏”,其中必有至少粗浅的“伏”力在,以助正念不失,期佛来迎。另外,至于往生信心,从信心抉择上,必须相信自己决定可以往生。不可因念佛功夫不高而丧失信心疑惑不已,还未往生,先成自障,祖师所呵。)

  附文:《若必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试问能有几人得度?》(黄念祖)

  此文附注中解释了“未达名字位后心的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往生的原理”的原理,请一并参考,念佛人当必须知晓。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