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黄念祖

黄念祖:千、万劫以后,究竟还因曾听过这个名字而得度脱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脱之。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关心你们,我慈悲、我怜悯你们甚过于父母哀念儿子。

  父母只是一生,佛就在无量劫;父母就不平等,有的喜欢老大,不喜欢老二,有的喜欢么儿子,不喜欢其他的,而佛是平等的。父母不喜欢那个不孝的,而佛对于那个五逆一样是怜悯的、一样是救度的,所以甚于父母爱子。

  ‌“我于此世作佛”,我在这个娑婆世界作佛。‌“以善攻恶”,提倡善来制伏那些恶。

  (‌“拔生死之苦”,)要拔掉生死的苦本。‌“令获五德”,‌“五德”就是五善。

  ‌“升无为之安”,达到无为之安乐。这‌“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无为法”就不是梦幻泡影了,是究竟,所谓‌“常乐我净”,究竟真常。‌

  “令获五德”,来一步一步的最后能够得到‌“无为”,入‌“无为法”。

  ‌“吾般泥洹”,我般涅盘以后,佛要般涅盘,入寂。‌“经道渐灭”,经道要一天一天的灭下去。

  这个《法灭尽经》说,《首楞严》先灭,然后一部一部都要灭,最后就剩下咱们这《无量寿经》。

  在这个‌“经道渐灭”的时候,‌“人民谄伪”,人民就拍马、吹牛,都是欺诈、不老实。‌“复为众恶”,又都来做种种的恶事。‌“五烧五痛,久后转剧。”五恶五痛五烧就更厉害了。

  ‌“汝等转相教诫”,你们辗转地互相来教导、来告诫,让大家如佛的经法,不要犯这个道禁,不要破戒呀。这是佛当时嘱咐大众。

  这时弥勒当机,未来的佛,弥勒就合掌代表大家,他汇报,‌“世人恶苦,如是如是。”当然弥勒他知道这一切情况,这就证明嘛,世人的恶和所受的苦,就是‌“如是如是”,就是这样。

  ‌“佛皆慈哀,悉度脱之。”可是,佛你这样慈悲,你哀愍,你全给度了。这句话很重要,全给度了。这个要稍微做一点解释。

  在咱们本经中“决证极果品”里头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已经生在极乐世界,或者是应当生,这些人已经都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要成佛了,不退转了,那不就度脱了嘛!‌“已生”当然如此。‌

  “当生”,那还没有生,应当生。这个应当生,咱们这里头是不是有人可以列入到‌“当生”?那你要‌“信愿持名”就‌“当生”,你‌“当生”你就是住了‌“正定聚”了,你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嘛,这也不就度脱了嘛!

  《阿弥陀经》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说,这个人已经发愿、现在正在发愿、还没发愿以后要发愿,这些人他们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这个就更广了,‌“当发愿”还在这呢,咱们现在是发了愿了,是吧?这‌“当发愿”,这些人早晚都得成就,也都度脱。

  《弥陀要解》说得更好,‌“不论至心散心”,不论你是至诚的心、散乱的心;你有心念,还是无心念;或者理解、或者不理解;你但持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或者这个经的名字(《阿弥陀经》),‌“一经于耳”,不是用‌“闻”字,‌“闻”字有要求,一经于耳就是你一听。‌“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千劫以后,万劫以后,你究竟还是因为曾经听过这个名字而得度脱。

  弥勒说:‌“佛皆慈哀,悉度脱之。”这句话就完全合乎经义了,都度脱了。因为今生、当生,今发愿、已发愿、当发愿,都是要得到解脱,就‌“悉度脱之”。

  最后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受了佛这样重要的教训,大家都不敢违反,不敢把它忘掉。

  用了‌“不敢”两个字,这个就包括是‌“仰信”,因为佛之说,有时候众生很难信。但是就是说,你要仰信,你不要信你自己的意思,所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放弃你自己的意思。

  不是说你承认它对了,你承认什么,你这才能信。既然基本上你接受了,承认了释迦牟尼佛,你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对于佛的教导你一时你还信不了,最大的方便你就是‌“仰信”。

  这个宋某,就是给严新治病的那个人。他是曾经一下子念咒什么的,他有这么个一闪哪,他自己说开悟了,其实没有,好些人都是这样。他原来不服,后来知道没有。

  我说:‌“你这是击石火”,打个石头打个火,冒了火星。后来告诉他,他引了好些人学密,我说:‌“你都带大家去学密,你这是错误,应该劝大家信净土。”他就‌“仰信”,对于净土他一点不懂。现在看了很多书才生起信来。当然现在还是什么,还算生起信来了。

  有很多这个,能信净土不容易。你看那个王某,他对于净土就没有信心。但是你如果能‌“仰信”,第一步先‌“仰信”,佛是这么教导的,我先信上再说,然后你再去念经,再去什么什么,再去思惟,因为佛有加被力,还有摄受力,你就可以信。

  因此弥勒说,受佛这么重的教诲,不敢违失,也是感恩的意思。同时也就是,有的一时大家智慧不够,也应当‌“仰信”哪,信了之后当然就不能违反,不能把它忘掉。

  所以整个这部经就是一篇极殊胜的文章。这个先就是一问,佛为什么放光?佛就说出了极乐世界法藏比丘的因,怎么成佛的一切,如何发愿,如何成就愿,极乐世界是什么什么样子;然后说怎么样才能够往生,又谈到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什么什么情况。

  这个说完之后一转,就转到,达到‌“自然中自然相”,登峰造极,没有再说;就转,你们应当如何如何。你们应当如何如何之后,就把这个世界上的‌“五恶五痛五烧”都摆出来了。再把‌“五恶五痛”的本身说到极点之后,就是昨天那一品。

  今天又再劝勉,再告诉大家要‌“如贫得宝”,要重视。这个可说什么?那现在怎么着?这突然间出来一个奇峰——所以文章的形式,所以这个经典有时候也是最美的文章——《礼佛现光》。(《无量寿经讲座·第三十七品》,黄念祖讲述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