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宗镜录 白话

宗镜录 卷三十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卷三十五

  译文
  现在根据本书所说,若就教家而言,仅依「一心」述论,则所有教都是心,一切心都是教.佛经中的论说,都以一心真法界为本体;如来的一切经教直接从「大悲心」中流出。大悲心从「后得智」流出,后得智从「根本智」流出,根本智从「清净法界」流出。这清净法界便是本源,更没有别的源头。没有一种事物能脱离法界而存在。
  《华严经》偈颂说:「未曾见有一事物,能离法界而存在。」这是一切众生迷妄和觉悟的根本。如果对这一思想不生疑惑的话,那么他就会得到解脱,因为他不再颠倒执著、轮回生死了。若是对这一思想不能觉悟的话,他就无法成就佛道,因为他没有按照佛法展开修行,证入佛果。所以,真如一心是迷悟的根本。
  立教的依据,在於意思和语言,即用意思来衡量,以语言来开演。所以窥基法师说:「至理清澄寂静,「是」、「非」方面的言论消歇;般若幽深玄远,「一」、「异」方面的情虚断绝。」因为熄灭情虑,所以既非「识」也非「」心;因为断绝言论,所以既非「声」也非「说」。佛法虽不属声音、言说,但言说周遍尘沙;至理虽不属唯识或一心,但一心备尽法界。一心备尽法界,这就是以「非心」而作心;言说周遍尘沙,这也就是「无说」而为说。以「非心」而作心,则心可以分为两种;以「无说」而为说,则说可以分为两门。
  现在依据华严宗所建立的「五教」,以及天台宗所建立的「四教」乃至「八教」的判教来讨论。华严宗以「一心」而立「五教」,是就识上来进行分判的。它们是:
  第一、小乘教,只说六识,不说阿赖耶识。
  第二、大乘始教,只说自体分上事物的生灭变化;因为它未能通达真理,所以只说真理疑然不作用於万物。
  第三、大乘终教,在阿赖耶识上得理事圆通,其本体不生不灭,却又与生灭现象和合,生灭与不生灭既非一也非异。因为它主张真如随顺众缘而生起一切现象,以阿赖耶识中所熏的净法与能熏的染法各有差别,所以不是「一」。但是无论「能熏」还是「所熏」,都只是一心的作用,所以也并非「异」。以上大乘始教是就现象的差别上说的,而大乘终教则是就本体与现象的相容上说的。这说的是究竟真心,它也就是如来藏性;依据如来藏匿性便有种种趣向。
  第四、顿教,认为一切现象归於唯一真心,没有任何差别之相,离绝言语和思虑,不可言说。因为一切染净之相都无,没有可分别认识的事物,所以不可言说。比如《维摩经》所显示的「入不二法门」。
  第五、圆教,认为性海圆通光明,法界所生起的只是法界性,究竟圆满遍於十方。这法界性也就是唯心,所以,一起心便具足十种功德。
  原典
  今依《宗镜》,若约教,唯以一心而说,则何教非心?何心非教?诸经通辩,皆以一心真法界为体;如来所说十二分教,亲从大悲心(注释:《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该心之起,目的在於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中之所流出。大悲心从后得智(注释:又名「后得无分别智」、「俗智」。属「无分别智」之一,与「根本无分别智」相对。指将「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的真理,运用於分析各类具体现象的智慧。因为它能运用「根本智」一一分析事物,并在「根本智」之后发生,所以名「后得智」。),后得智从根本智(注释:又名「根本无分别智」、「真智」。属「无分别智」之一,与「后得无分别智」相对。是见道现观真理所得,属於全部修习过程中带有突变性质的智慧。这种智慧与所证得的真理契合为一,所以名「无分别」;又因这种智慧能成就功德,为此后按佛教观点分析种种现象奠定基础,所以名「根本」。它不必通过名言概念的中介,而由直观亲证真如获得。),根本智从清净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无所从。无有法离於法界而有。
  《华严经》颂云:「未曾有一法,得离於法性。」即一切众生迷悟本。若不迷此,即不成迷,以无颠倒执著轮回生死故。若不悟此,即不成悟,以无知法修行、证究果故。所以真如一心,为迷悟依。
  夫立教之本,无出意言,以意诠量,从言开演。故基师云:「至理澄寂,是、非之论息言;般若幽玄,一、异之情绝虑。」息情虑故,非识非心;绝言论故,非声非说。法非声说,说遍尘沙;理无识心,心该法界。心该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说遍尘沙,此亦「无说」为说。「非心」作心,心开二种;「无说」为说,说乃两门。  
  今依华严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华严一心立五教,约识而论者。
  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识,赖耶但得其名。
  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其真理未能体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
  第三、大乘终教,於此赖耶得理事通,体不生灭,与生灭相合,非一非异。以许真如随缘而作诸法,以阿赖耶识所熏净法,与能熏染法,各差别,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无有他,故非义。始教约法相差别门说,终教约体相相容门说。为第一义真心也,谓如来藏性;依此有诸趣等。
  第四、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以一切染净相尽,无有二法可以体会,故不可说。如《净名》所显,「入不二门」也。
  第五、圆教、约性海(注释:真如的理性深广无比,犹如大海,所以名为「性海」。它是如来法身的境界。)圆明,法界所起,唯一法界性(注释:意为法界之性。法界又名法性,合起来说就是「法界性」。《圆觉经》:「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卷十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起心即具十德。
  译文
  问:为什么这一心在不同的教派中,具有这些不同的意义呢?
  答:就教法上而谈,它们的作用自在无碍;所生起的一心,具有五种意义;随便以其中一种作用,都可摄受化导众生。第一、小乘摄取义理顺从名言概念法门;第二、大乘始教摄取理体随顺事相法门;第三、大乘终教建立理事无碍法门;第四、顿教建立事尽理显法门;第五、圆教建立华严性海圆明具德法门。这五种意义相互显扬,但又都依一心而生起。
  为了对治染法。对治有五种:
  第一、小乘教,用以对治外道不承认因缘学说,生起事物自然而有的执著。
  第二、初教,用以对治小乘。小乘说因缘和合而生起万物,从而引起执著,这种因缘而起的事物,总称为「有为缘起」。
  第三、终教,用以对治初教。初教认为一切现象无常、苦空、无我,这叫做「无为缘起」;所谓「无为缘起」,是指真如随缘而起,生起无为法。
  第四、顿教,用以对治终教。终教念念纷纷,生起种种言说。这是从自体上缘起,穷极根源而推尽心性;因一念不生,所以名为「自体」。
  第五、圆教,用以对治顿教。顿教寂默言说,於心念之处寂灭而在不作思念,一切都归於静寂之源;不能达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自在境地。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认为动静一体具足,所以这种缘起又叫「性起」,即真如法性随缘生起。圆教指出,根据法界缘起说,一切都圆融无碍,无所谓取、舍,贪、瞋、痴「三毒」就是佛。
  为此,小乘虽以缘起学说对治外道邪说,但只知道第六识,而不知道由心而生起万法。说到「心」,也就是指八识心王。此外,小乘不知道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不知道心为万法之主,心不可求得,它犹如虚空,也不可修治。虽然有圆教佛法,但小乘人不明底蕴,不懂得由心而有万法,不能觉悟心源,他们只追求小果,一味灭「色」而取「空」。如果不是灭「色」取「空」,而是懂得「色即是空」这一道理,那么就进入了初教。
  其次,说到大乘初教人,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由识所变现,没有识就没有万法。这里所说的「识」,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最终就唯识性而言,也不可能得到。才证得这一心,但知道诸法由心的攀缘而生,而心攀缘所生的万物并没有自性
  再其次,大乘终教人说,一切现象都出自一心。这一心譬如大海的湿性,依於一心,则一切现象犹如大海的波浪於水而不稍减波浪,虽然波浪纷起而不稍减寂静之水。因此,虽然摄取万法於一心却不减少万物,虽然万物纷起却不减少一心。这是为什么?因为万物为一心所有。所以,「真」尽备妄末,「妄」达於真源;「性」与「相」圆融通达,「本」与「末」平等一际。虽然自性无生无灭,但仍有善恶果报;虽然不失善恶果报,但自性还是无生无灭。虽得一心之理,但不得无尽之事,所以不能达到重重无尽,所以称之为「一实谛」。以上几种教派,都根据阶位,逐渐修习而成,因此称作「渐教」。
  现在说到顿教。顿教认为,一念不生,便是成佛。为什么?因为一切现象从本以来其本质寂灭无相。下自众生,上至诸佛,他们的一切作所为,都犹如梦幻。所以,所谓成佛、度众生之说,也都好比由梦幻所支配。顿教不懂得「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等道理。
  最后,圆教以「十玄无尽」显示教理,又以「十玄重重」辩明事相。随所举一方为主,十方万物为伴,主伴各自成立,又互相圆融无碍,周遍法界。
  原典
  问:云何一心,约就诸教,得有如是差别义耶?
  答:约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义门;随以一行,摄化众生。一、小乘摄「义从名」门;二、始教摄「理从事」门;三、终教「理事无碍」门;四、顿教「事尽理显」门;五、圆教「性海具德」门。五义相显,唯一心转。
  为对治染法。对治有五。
  一者小乘教,即对治外道,不依因缘,起自然执。
  二者初教,即对治小乘,由於因缘有,执已前总名「有为缘起」(注释:有为,意思是有造作的功能,能生灭变化。缘起,因缘而起。指因缘和合所生的事物,都是有为法。)。
  三者终教,即对治初教,一切诸法无常,苦空、无我,执此名「无为缘起」(注释:无为,指不是由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即无为法;缘起,随缘而起,指由真如随缘而起的无为法。);由真如随缘,名为无为缘起。
  四者顿教,即对治终教,念念纷纷,起有言说。即自体缘起,穷源尽性;一念不生,故为「自体」。
  五者圆教,即对治顿教,寂默言说,心行处灭(注释:至极的真理,於心念之处寂灭而可思念。心行,即心念,因心於刹那间迁流变化,所以名「心行」。往往与「言语道断」同用,表示相似意思。言语道断,指究竟的真理,於言语之道断绝而不可表述。这就是说,真如、法性,既不可言说,也不可思念。《摩诃止观》卷五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一切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自在等此。法界缘起(注释:意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现象;都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随缘生起,也就是由真如法性随缘生起。因此也史「性起缘起」。法界缘起的结果,各种现象互为因果,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处於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因而双名「无尽缘起」。)动静具足,故名「性起」。圆融无碍,取舍都尽,即三毒即佛。
  故若小乘,虽随起对治,唯知第六识,不知由心有诸法。故言「心」者,即八识心王。又小乘不知常乐我净,心万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虚空,故不可治。虽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万法故,不觉心源故,唯取小果,皆灭色取空。若不灭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
  次初教人,如上诸次第所起法,皆言识变有,识外不有。「识」者,即第八识。约识性亦不可得。纔证此心,即知诸法因缘生,缘生无自性。
  次终教人云,一切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如大海湿性,依一心,所有诸法如大海波澜,虽摄波入水而不减波浪,虽波澜纷纷而不减寂水。如是,虽摄万境入一心而不减万境,虽万境纷纷起而不减一心。何以故?一心所有故。是故「真」该「妄」末,「妄」达「真」源;性相融能,本末平等。虽自性无生,不失业果;虽不失业果,自性无生。虽得一心,不得无尽,故不得重重,故名「一实谛」。自此以前诸教,依渐次阶位,即名「渐教」。
  次顿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何以故?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相。下自众生,上尽诸佛,一切所作事,不遗一毛,诸皆如梦。故成佛、度生,犹此梦摄。不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
  次圆教所明,以「十十无尽」(注释:指「十玄门」或「十玄缘起」。为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与「六相圆融」会通而构成「法界缘起」的中心肉容。这一学说首创於智俨,称「古人玄」;完成於法藏匿,称「新十玄」。主要思想是,认为一切事物之间具有一种相即相入,「圆融自在」的关系,形成无穷无尽的互为条件,互相包含;且永无矛盾、圆融无间的和谐之网。「新十玄」的内容为: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华严宗认为,「此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有一门,即具一切」。(《华严经探玄记》卷一)所以也可以说成是「十十无尽」、「十十重重」。)显其义,以「十十重重」(注释:指「法界缘起」的中心容。这一学说首创於智俨,称「古人玄」;完成於法藏匿,称「新十玄」。主要思想是,认为一切事物之间具有一种相即相入,「圆融自在」的关系,形成无穷无尽的互为条件,互相包含;且永无矛盾、圆融无间的和谐之网。「新十玄」的内容为: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华严宗认为,「此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有一门,即具一切」。(《华严经探玄记》卷一)所以也可以说成是「十十无尽」、「十十重重」。)辩其相。随举为主,万法为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俱周遍法界。

  译文  
  问:如上所述,所谓「重重无尽」,请问这是指什么事物重重,什么事物无尽?什么事物广大,什么事物圆融?什么事物包含,什么事物秘密?
  答:是指一切凡夫、圣者的「心」和「相」重重,「心」和「性」无尽;是这心广大,是这心圆融;是这心包含,是这心秘密。倘若没有以这一心为宗旨,那么,教门也就无一教法可兴,诸佛也就无一字可说。既然全归一心宗旨,从而就可广培仰之根,完成圆通知解,不起纤毫疑惑。不可只凭口头言说,秘密在於一心的活动;只要禅定之心湛然如灯澈之水,智慧之灯自然光明。倘若始终执持文字而求取真理,滞於教门而谈论禅宗,这就好比入海算尘沙、仰天数星宿,终究难以亲身体验,距离真理更为遥远。古人说,好比天地终日轰轰然作声,却未获得真理。所以,学佛者应当去除文字而求取真理,端身正坐,凝神敛情,以观念之心向内省察。这叫做专住一境,它是修习禅定的殊胜善因。
  圆教的教义,核心在於本末融通、理事无碍。说到真和妄,则凡夫与圣者相互交彻,昭然显著;语及法界,则理体与万物相互收取,明明白白。「佛知见」一偈开示无所遗漏,「大涅槃」一章说尽其体用。
  正如同《宗镜录》中所录法门,隐蔽时则一心没有相状,彰显时则万物揭示形相。虽不坏前后却又同时,虽常住一际却又前后分明。当伸展之时便是收卷,当收卷之时便是伸展。因而可知,无论是以教理来观照一心,还是以一心来阐明教理,凡诸佛所说,都归结为自心。《辅行记》引证《华严经》的偈颂说:「诸佛全都了悟知解,一切都由心所支配;倘若能这样解得,那他便是真实见佛。」《宝性论》上说:「有神通之人见到佛法将灭,乃以无数经卷藏於一尘之中。」
  另外,《华严经》说:「善哉!善哉!为什么如来就在自己身中而不能觉知?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四谛十二因缘,还是八万四千法门,都归於自己一心。」倘若领会了这一思想,那么,佛陀最后八年广说《法华经》,只归结为一念;而即使历经五十大劫,也未曾波动刹那瞬间。如佛陀的一生方便逗机说教,一概以心性为根本;十方佛事,好像就在眼前;乃至大涅槃所具的三德,也在一心之中。一部《涅槃经》,无非标举一心;无限的教法,摄受於一刹那;千枝万叶,同宗於一根;一切经典论著,都用以阐释一种佛法。
  以上所述的《涅槃经》「五味」说、天台宗「八教」判释,以及昙无谶「半满教」等判教学说,虽然分判一代时教,但终究由一心融摄,由一理尽收。分散了并不为多,聚集了并非为一;散开来并不相异,合拢来并非相同,无数义理之门,无尽过门趣旨,都在一乘圆教、《宗镜》之中显现。
  所以古代高僧说,契合於心,然后以这相契之心为事物。在心为事物,以文字表现则为教。事物有自相、共相,教说则有否定、肯定。由此可知,就事物而言,可以区别,但就理体而言,则恒常相合;乃至广开无数法门,毕竟不与一心之旨相离。
  原典  
  问:如上所说,「重重无尽」者,且何物重重,何物无尽?何法广大,何法圆融?何法包含,何法秘密?
  答:则一切凡圣,心相重重,心性无尽;是心广大,是心圆融;是心包含,是心秘密。若无此一心为宗,则教门无一法可兴,诸佛无一字可说。既全归心旨,广备信根,圆解已周,纤疑不起。不可唯凭口说,密在心行;但以定水潜澄,慧灯转耀。若一向持文求理,执教谈宗,如人海算尘沙,仰空数星宿,终不亲见,去道尤赊。昔人云,如天地终日轰轰,不及真理。是故学人去文取理,端坐疑情,以「心眼」自看。是名专住一境,修定胜因也。
  又圆教义者,本末融通,理事无碍。说真妄则凡圣昭昭而交彻,语法界则理事历历而相收;「佛知见」一偈开示而无遗,「大涅槃」一章必尽其体用。
  正同《宗镜》所录法门,隐则一心无相,显则万法标形。不坏前后而同时,常居一际而前后。当舒即卷,当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教,诸佛所说,悉是自心。《辅行记》引《华严经》颂云:「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知是解,彼人真见佛。」《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以大千经卷藏匿一尘中。」
  又《华严》云:「善哉!善哉!云何如来在於身中而不觉知?故明四谛、十二因缘境,八万四千法门,不出一心。」若得此意,八年广演《法华》,在乎一念;经五十劫,讵动刹那。例一代逗机,居於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瞩目;乃至涅槃「三德」(注释:指《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的三德。它们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三者又各具常、乐、我、净四德。它们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三点,首罗三目,称之为「大涅槃秘密藏」。),在一心中。则「大经」一部,全标方寸;无边教法,摄一刹那;千枝万叶,同宗一根;众籍群经,成诠一法。
  如上所引「五味」(注释:佛在《大涅槃经》中说牛乳有五味,以醍醐喻《大涅槃经》。智顗在《法华玄义》卷十下,以此五味喻「五时」教判,确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的次和经。它们是:华严时如乳味,阿含时如酪味,方等时如生酥味,法华时如醍醐味。)、「八教」(注释:天台宗所立的判教学说。包括「化法四教」如「化仪四教」。化法四教为: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为: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半满」(注释:指「半字教」、「满字教」。昙无谶立。半字教指小乘,以为小乘谈理未遍,如字之有半。满字教指大乘,以为大乘谈理满足,如字之圆满。《大乘义章》卷一:「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匿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等文,然虽分判,一代时教,皆是一心融摄,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不「异」,合而不「同」。恒沙义门,无尽宗趣,皆於一乘圆教、《宗镜》中现。
  所以古德云,契之於分,然后以之为法。在心为法,形言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有遮诠、表诠。故知,就事虽分,约理常合;乃至开为恒沙法门,究竟不离一心之旨。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