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普贤菩萨

普贤十大行愿的 基本特征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普贤十大行愿具备许多独特的情趣,既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总体精神,也标示了普贤信仰的独特个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分析,我们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普贤信仰的佛学思想,也有助于认识其所具有的现代意义。笔者认为,普贤十大行愿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三业并举,互不割裂

这种特征可以简称为“非一业”。普贤十大行愿尽管各有侧重,但每一行愿都是一种身心相应、三业并举的实践,从而既拒绝心行不一,也排斥口是心非。心、口、行三种“业”彼此呼应,共同完成每一个行愿。《普贤行愿品》在讲述十大行愿时,总是强调三业的共同参与。如在讲到礼敬诸佛时说:“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在讲到忏悔业障时指出,业障是由贪、嗔、痴三毒引起并由身、语、意三业呈现出来的,所以,忏悔业障也要“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在阐释“请转法轮”时,也说“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该经文在阐释每一种行愿时,无一例外地都会在最后特别强调这种行愿的实践过程是“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三业并举,互不割裂,显示了普贤行愿的虔诚与真挚。而三业并举的实践作风对现代人的各种现实生活也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2、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这一特征可以简称为“非一时”。普贤十大行愿中的每个行愿都不是一时的冲动或临时的应付,也不是半途而废的投机性活动,而是恒久不变的亲身实践。《普贤行愿品》在阐释每一行愿时,都强调这种行愿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说明了每一行愿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坚定的愿望,这种愿望时刻萦绕在心头,并随时付诸行动,没有丝毫的中断。经文在讲述每一种行愿时都使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行愿的恒久性。如在阐释“礼敬诸佛”时说:“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可见,普贤行愿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行,它以所有众生的最后解脱为目标,所以总是与人类的烦恼相伴随,与人类的苦难相始终,显示了普贤行愿的不可动摇性。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精神是现代人在追求理想时应该努力效仿的。

3、十方刹海,遍满虚空

这一特征可以简称为“非一地”。普贤十大行愿在空间上也具有无限的广博性。各行愿中凡涉及地域范围时,均打破了某个特定地域的局限,把行愿的空间扩张到无限的领域,显示了地域方面的超越性。如在阐释礼敬诸位佛时,它把诸佛的空间范围设定为“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佛刹”即佛世界,“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十方”则是指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上、下,已经涵盖了一切空间。十大行愿凡是言及诸佛时均把诸佛所在的空间扩大到无限的十方领域,而言及众生时,也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把关怀的领域扩展到无限的空间。如“恒顺众生”愿中所说的众生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对这些不同地域的众生都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显示了普贤行愿在地域上的无限性和平等性,同今天人类社会总是以地缘来权衡利害、确定亲疏的现象相比,普贤行愿在地域上的超越性的确是一种大菩萨的境界。

4、法界众生,无一遗漏

这一特征可以简称为“非一类”:普贤行愿凡涉及众生时,总是以最广博的胸怀,涵盖三界六道中所有类型的众生,既不弃一类众生,甚至也不舍一个众生。如在阐释随喜功德时,除了随喜诸佛和其他圣者的功德外,还要随喜那些尚处凡俗之列的众生的功德,而这些众生是“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六趣”是从境界高低的角度把众生划分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种类型,四生则是从众生诞生和生活状态的角度把众生划分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类型。无论是“六趣”,还是“四生”,只要其有功德,菩萨都随喜之。普贤行愿中平等包容一切众生的大愿在“恒顺众生”愿中表现的也非常明显。经中说菩萨恒顺众生应该包括“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法界众生可谓无一遗漏。这种无限的包容把所有众生都纳入自己的观照之列,对今天盛行的民族之分、贫富之别等人群划分的狭隘观念也是一种冲击。

5、十愿并行,圆融有序

这一特征可以简称为“非一法”:普贤行愿共由十项组成。十大行愿既各自独立,自成一法;又相互联系,共成一体。所谓法不孤起,愿不独行;一愿既起,九愿必随。十大行愿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从信佛敬佛开始的,经过悔过向善和求法修法,最后达到成就无上智慧的解脱目标。对佛的信仰是绝对的前提和全部十大行愿的基础,悔过向善则是从敬佛到学佛的过渡,而学佛的关键在于通过普度众生,最后实现无上智慧的证悟,从而成就最上道果。所以,“济生”便成为最后升华的关键。从现代视角来看,十愿并行、圆融有序、济生为要等特征都具有明显的现实借鉴意义。

6、神圣世俗,融会贯通

普贤十大行愿从仰圣开始到证圣结束,显示了浓厚的神圣性。在十大行愿信仰中,诸佛境界是神圣性的客体,而具有神通之力和智慧之力的普贤则是神圣性的主体。主体与客体在终极意义上的合一则是神圣性的圆满,也是普贤行愿的最终目标。可见,神圣性的确是普贤行愿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普贤十大行愿以忏悔业障为确立信仰后的修行之始,以恒顺众生的世间善行为通向菩提觉悟的必由之路,从而又显示出强烈的世俗性和理性化特色。神圣性带来超越性,而世俗性则带来生活性。普贤十大行愿的世俗性不但表现在对人间路径在最后解脱中作用的肯定,而且也表现在对神秘力量如咒语、他力等的回避,这种情况在其他菩萨法门中是很少见的,这是普贤行愿的一大特色。

7、实践为主,理论支撑

普贤十大行愿主要是以实践方法的形式而呈现出来的,每一种行愿都是一种身、口、意的修行活动,而根据其不同的内容,有的以身为主要方式,有的则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有的则以意为主要活动。十大行愿避免了深奥玄妙的理论阐释,专注于行为的指导,由于它是普贤信仰的核心,所以普贤被视为菩萨当中“大行”的典范,而普贤也因此有了“大行普贤菩萨”的光荣称号。因为十大行愿以行为主体,所以,严格地讲,十大行愿应该称为“十大愿行”才更加符合普贤信仰的真谛。当然,作为一种佛法实践,普贤的行是依靠一种理论支撑起来的。从宏观上看,支撑十大行愿的理论就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具体来看,十大行愿的内在理论则是与如上分析的四大组成部分相一致的理论体系,包括了宇宙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境界论等四项彼此密切联系、相互递进、逻辑贯通的基本理论架构。

8、行愿并重,悲智兼容

尽管我们说十大行愿是一种实践体系,普贤主行门,所以成为大行的代表,但实际上,十大行愿当中也包纳了大乘菩萨的所有品德。就四大菩萨分别所代表的智、悲、行、愿等四大品德来看,在十大行愿中,行与愿首先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每一种行其实就是一种愿,无愿难以起行,无愿难以成行。而无行则愿不能落实,无行则愿就失去意义,而成为一种空喊或梦想,何以称之为大愿?所以,在大乘佛法之中,愿――行总是不分不离的。这也是我们为何称普贤十大行为“十大行愿”或“十大愿行”的原因。与此同时,普贤虽然被称为大行的典范,但他依然具备观音一般的大悲和文殊那样的大智,悲智双运也是普贤的一大品格。这种品格主要体现在十大行愿的第四部分。其中说,最高的解脱境界是以菩提心为基础的,而菩提心是以大悲心为前提的,所以,大悲心是全部佛道的根本。而大悲心的对象则是众生,以大悲之心救济无边的众生便成为普贤行愿的一个重要环境。而普贤行愿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证悟至高无上的圣智,所以,智慧是决定普贤十大行愿基本体系的内在灵魂。

9、浓缩佛法,体系完整

普贤信仰包括了很多复杂的内容,而普贤十大行愿可视作中国佛教普贤信仰的主体,也是中国最流行的一种普贤信仰。无论是作为众多普贤信仰内涵中的一个系统,还是作为普贤信仰的主体,十大行愿都只是体系庞大、内容复杂的大乘佛教体系中的一个小支系。而作为一个支系,它便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行门为个性,与其他信仰体系一起,支撑着整个大乘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的大厦。从这个角度来看,十大行愿就是另一更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一种辅助。但是,我们通过对十大行愿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它其实是一个建立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佛教实践体系。它是全部大乘佛法的高度浓缩,包含着信仰对象、信仰目标、修道方法、行为准则、礼仪形式等大乘佛教信仰的基本要素,也包含着对宇宙的看法、对凡圣关系的解释、对善恶的评价、对悲智关系的分析等许多艰深而又普遍的哲学问题,是一种具有相当理论深度和非常严密的修持体系的佛教信仰。作者简介:1961年生,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