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经问答

译经中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传奇历史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在经文中经常看到的译经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那么他是谁呢?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大师塑像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鸠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槃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教。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

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伐龟兹,吕光获了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是论藏。)
 

一代译经大师鸠摩罗什的传奇一生视频

 

一代译经大师的传奇人生 文

他精通佛教义理,娴熟中、印两国语言文字,与南北朝时期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与不空法师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他翻译的佛经有信雅达之称,《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经书被佛弟子世代读诵,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其巨大。

他就是一代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新疆库车市,古代称龟茲国,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公元343年,一个叫鸠摩炎的人,从印度逃婚到龟茲国。国王见到他年轻英俊,相貌堂堂,将王妹耆婆嫁给了他。耆婆怀孕后,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倍增,不仅对梵语无师自通,还充满了辩才,而且对佛法非常向往。世人不禁期待:这个胎儿会是个怎样的孩童?能让母亲怀胎后迅速增长了智慧

  公元344年,鸠摩罗什出生了。果然不负众望,他从小聪慧过人,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备受众人的喜爱。但是,由于母亲看破世间名利兴衰,七岁的鸠摩罗什随母亲耆婆出家了。母亲每天教鸠摩罗什一千偈颂,每偈颂32字,年幼的鸠摩罗什,一天竟可背诵32000字!

  鸠摩罗什曾跟从盘头达多学习小乘佛法,后至罽宾国,所学也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经律。而后鸠摩罗什在沙勒国驻留,期间博采众书,兼习世间诸法。沙勒国地处交通要道,四方往来众多,有大乘佛法流行。鸠摩罗什在此遇到大乘高僧佛陀耶舍与莎车王子兄弟,栖心大法,渐弃小乘,学习中观等大乘经论。

  后鸠摩罗什的母亲前往天竺修行,鸠摩罗什辞别母亲,回龟兹后继续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其师盘头达多从罽宾回龟兹后,鸠摩罗什晓之以大乘宗义,留下了师徒二人互为“大小乘师”的动人佳话。

  鸠摩罗什的母亲临去天竺修行时,与其告别时曾问道:“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大师回答:“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鸠摩罗什志存深广,故生发“身当炉镬,利彼忘躯”之弘誓,发心前往东土弘法。这也注定了鸠摩罗什坎坷与传奇的一生。鸠摩罗什在汉地虽然声名远布,流芳国史,但其弘法历尽了崎岖。

东晋时期,苻坚在北方建立了前秦政权,因听闻鸠摩罗什的大名,想据为己用,派出大将吕光打败了龟玆国浮获了鸠摩罗什。苻坚被姚苌给杀了;姚苌取而代之,改朝“姚秦”。吕光便也称王了,国号凉(史称后凉)。吕光轻视鸠摩罗什,导致鸠摩罗什在凉州受到非人的待遇,忍辱负重生活了17年。但鸠摩罗什孜孜不倦地学习汉语,为后来在长安进行译经打下了基础。

  等到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打败后凉,这才把鸠摩罗什请到长安来,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这年是公元401年。

  姚兴崇尚佛法,礼敬鸠摩罗什,常亲闻法义,乃至问道研学。即便如此,姚主也以“大师聪明超悟,应留存后代,保留法种”之荒唐理由,逼令大师结婚生子。鸠摩罗什于无奈中忍辱负重,但每到讲说佛法前,常常自言:“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

  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

  鸠摩罗什在草堂寺期间,有僧见其受妻、不住僧舍,便托词效仿。一天,鸠摩罗什于钵内盛满细针,遍请诸僧,说:“你们如果能仿效我吃下这些针,就可以蓄妻室了。”说罢像跟吃平常食物一样,张口将针全部吞下,而后沐足,自双足毛孔中一一取出。这些僧人一看,自己可没有这么大的道力,哪能吃得下针啊!于是对鸠摩罗什法师再也不敢轻看了,也不敢犯戒了!

后人多以鸠摩罗什 “戒亏”一事为言柄诟病其德行,却不知圣者深悲切愿,为度众生乃作示现。

公元401年至413年,鸠摩罗什一心为佛教翻译经典,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为35部295卷,《开元释教录》作74部384卷。鸠摩罗什译出了《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大品般若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在翻译的道场,他一边翻译一边讲经,由于他佛教知识渊博,加上有800位得力助手,他所翻译的经典通达、流畅,达到了信雅达的高度,文学性、艺术性都非常高。

 

  鸠摩罗什圆寂前发誓:“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后来,鸠摩罗什肉身全部焚化,唯有舌头不烂,留下了舌舍利,至今草堂寺里的石塔,就是供奉着大师的舌舍利塔。

  世人熟知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而鸠摩罗什比之早200年。鸠摩罗什翻译的佛教经典流芳百世,对中国佛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所景仰。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