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二节)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二节)
第二节 果
前面所说的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异熟果报身,并得殊胜的等流果,和殊胜的增上果,及成就殊胜的功德法,与圆满未来世成佛的净土庄严,都是或顺现受、或顺生受、或顺后受的殊胜果法。现前将来,必能获得,不是这里所再要说的。这里所说的果法,是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而为求解脱行,修菩萨法,所必须获得暇满的人身。因为修学佛法最须要的条件,就是暇满的人身。暇满人身,必须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获得。所以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能够顺利的修学佛法,就必须从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作起。
也就是说,学佛人之所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仰止虽在佛陀,但基本目的即为获得暇满人身。暇是闲暇,指远离修学佛法之障难的八种无暇。满是圆满,指得人身,诸根具足,生在中国等十种圆满。生在人趣中,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就是暇满人身,也就是能够顺利修学佛法的殊胜果报之身。
八无暇是: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诸根不具、五邪执倒见、六佛前佛后、七边地、八长寿天。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趣,因为报障和苦缘逼迫的关系,很难遇著佛法和发心修行。生在人趣中,倘若诸根不具足,如本性痴呆,生来的盲聋喑哑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或者诸根虽然不缺,但是内心里存在著邪执倒见,不相信因果!三宝、四谛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纵然前面的五种障难都没有,但生在人趣的时候,是佛未降生以前,或佛入灭以后(包括佛法已灭),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机会。又前面的六种障难都没有,虽然生在有佛法的时候,但自己生在没有四种佛弟子游行化度的边地处所,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因缘。长寿天,是说的无想天,在第四静虑的广果天中,寿长五百大劫。在这长远的岁月里,都在无想的异熟报中,人间有佛出世,他也不会知道,所以长寿天也是见佛闻法修行的障难处。一个有情,倘若遭遇到上说八种障难中的任何一种,就没有闲暇修学佛法,在学佛方面来说,也就叫落于八无暇中。远离了上说八种障难,就是闲暇的人身。
十圆满,是说一个有情远离了八无暇,在修学佛法的因缘上还具有十种优胜的条件。有能够修学佛法的圆满相,故名圆满。依内有五种,依外有五种,即自圆满与他圆满,总合为十种圆满。依《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修所成地》所说分述如下:
依内五种:
一、众同分圆满:即生在人中,得人趣众同分的丈夫身,或得女人身,如是名为众同分圆满。《声闻地》名善得人身。
二、处所圆满:如一有情,生在人趣中,又处在中国,不生边地。中国,是指有比丘、比丘尼、近士男、近士女四众佛弟子游行处所。边地,是指没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因为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也就决定有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增上缘,生在这样的地方,即得到了处所圆满。《声闻地》名生于圣处。
三、依止圆满:依止就是所依根身,如一有情,生处中国,诸根具足,不缺眼耳随一支分,能见闻佛法,性不愚钝,亦不顽呆,又不喑哑,堪能了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为依止圆满。《声闻地》名诸根无缺。
四、无业障圆满:如一有情,依上圆满,而能远离五无间业,即于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和合僧,于如来所恶心出血,不自作、不教他作,是为无业障圆满。若于五无间业有随一所作,即于现生中必非证得贤圣的法器,于现法中障碍转得般涅槃,障碍生起圣道故。《声闻地》说名离诸业障。
五、无信解障圆满:如一有情,必不成就五无间业,不于恶处而生信解。不于种种邪天,及于种种外道,诸恶处所,发清净心。由彼有情前生中,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净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净心。这就是无邪见倒执,故于圣教善说,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的清净法,发生清净信胜解,是为无信解障圆满。《声闻地》说名胜处净信。
以上五种圆满,是有情自内所摄的修学佛法的殊胜增上缘,故是依内五种圆满。《声闻地》说名自圆满。
依外五种:
一、大师圆满:即彼有情,具内五种生圆满已,复得值遇大师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千万难行的苦行。经三大阿僧祇劫,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一切智,于一切境界得无障碍,现证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大师出世。值遇这样的大师,是为大师圆满。《声闻地》说名诸佛出世。
二、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即彼有情,值佛出世,佛又广开示善不善法,有罪无罪,乃至宣说四圣谛教,诸缘起法等无量法教,及广分别: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议。诸佛世尊及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故是正法。如来为他宣说,依世俗语言文字施设安立此正法教,故名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声闻地》名说正法教。
三、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即大师如其所证善为开示世俗正法已,诸弟子众依此正法,复为他随转随顺教授教诫,由是他人能证得沙门果,及诸功德,由所证法理是离文字语言相的胜义正法,故名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声闻地》说名法住随转。
四、正行不灭圆满:即如来虽然已般涅槃,但世俗正法还住在世间未灭,胜义正法也还没有断绝,就是文字教法还存在,依著文字教法所说的道理而修行证果的人也还有,即是正行不灭圆满。《声闻地》说名法教久住。
五、随顺资粮圆满: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种,是随顺修行办道的资粮,必须具备才能无挂碍地修行用功。于此四事,有正信居士布施供给,或自备无缺,是名随顺资粮圆满。《声闻地》说名他所哀愍。
以上五种圆满,是属于修学佛法的外法殊胜增上缘,故名依外五种圆满。《声闻地》说名他圆满。这后五种圆满,我们现在除了大师圆满不具之外,其余圆满还有相似的形相存在,也算是很幸连的了!
人身是最可宝贵的,最初发心学佛,与初证圣果,都以人身为最殊胜。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颂说:‘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这是说最初生起现观,和佛陀出现世间,在三界中唯以欲界为依处。即唯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证得圣果。但欲天多放逸,不如人趣殊胜,故释迦世尊亦于人间示现成佛。我们为了生生世世都能够随遇佛法,修学佛法,就必须发起坚固的誓愿,直至菩提永远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不失暇满人身,以致达到究竟成佛。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一节 行
一、出离心
第二章中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可以保证未来世得到殊胜的人天善趣身,在六道轮回中来说,是很好的善报。但是,仍然没有超出三界,还是在生死中流转,善报尽时,还不免轮入恶道,受三恶趣的苦报。即在人天善趣中,亦常为诸苦所逼迫,不是究竟安稳的乐处。如《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这就是说,只要是在三界中流转,不论是善趣恶趣,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逼迫,如处在火宅里一样地不安。因此,声闻种性的有情,视三界如牢狱,如火宅,怖畏生死轮迥,厌舍世间,观察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种法蕴的道理,而发起出离心,希求解脱,誓证清净寂灭的涅槃,得到究竟的安稳处。如《增一阿含经》第二十三《增上品》说:‘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灭尽为涅槃,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如是诸比丘!当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声闻乘人,既然志在解脱生死,求证涅槃,所以厌舍三界,发出离心,是声闻行的根本心要。引发出离心的方便,最殊胜的有二种,分别略述如下:
(一)思惟无常
无常的意义,已在第一章第四节说苦谛四相中无常相时解说过,应检阅参考。这里所说的思惟无常,主要的是思惟死殁无常。由于思惟死殁无常,引发出离心则更为有力,这可从三方面来思惟:一、思惟人身决定有死,如《无常经》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死者。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一切有部毗奈耶》第六卷说:‘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出曜经无常品》卷第二说:‘今观此土境,及诸众果树,山河流泉源,江海逝不停,昔人瞻固守,今为斯何在?宁转尊法轮,示现天世人,不乐取命终,竟知趣何方?欲寻昔时人,如今不见一!’《法句譬喻经》卷第一说:‘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无常经》说:‘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睹生死隔,云何不愁叹!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善谛听,能灭诸烦恼。’二、思惟死无定期,如《出曜经》卷第一说:‘晨所睹见,夜则不现;昨所胆者,今夕则无;我今少壮,无可怙恃,少者亦死,男女无数。’又说:‘诸老少壮,及中间人,渐渐以次,如果持熟。’又说:‘或有在胎丧,已生在外殁,盛壮不免死,老耋甘心受;犹树生狂花,结实时希有,志故必欲舍,伺命召不忍。’卷第二又说:‘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金色男子因缘经》卷第一说:‘若昼若夜中,或行或复住,如大河迅流,念念无停止。寝宿过是夜,寿命随减少,犹如少水鱼,斯有何其乐?’《摩诃摩耶经》卷上说:‘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坐禅三昧经》卷上说:‘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乐者不观苦,不觉死贼悉。匆匆为己务,他事亦不闲,死贼不待时,至则无脱缘。’三、思惟死时无可怙恃,如《尸迦罗越大方礼经》说:‘无亲可怙恃,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长久。’《出曜经无常品》第二卷说:‘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这些经文是说,无论父母兄弟,亲戚眷属,财产高位等,皆不能抵挡死殁无常。到死的时候,一切皆必舍离而去。不但亲属财产等不能致其不死,即神通妙术亦不能避免死亡。佛在世时,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后皆当命尽,欲避死亡,商议各以神通力分别藏住于虚空、大海、大山、大石中,既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故《出曜经》中《无常品》说:‘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又第三卷说:‘无常势力,不可恃怙,知死命终,然不久住,一切皆尽,无觉知者,为世所毁,流转诸趣。’从以上诸无常偈义,多加思惟,则能引发出离三界的解脱心。
(二)思惟诸苦
在思惟诸苦中,特别是思惟生老等八苦,最能引发出离心。生等八苦,在《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第六十一卷中,各说五相,修解脱行的人,应如理思惟。
一、生苦五相:(一)众苦所随故苦,即有情生于地狱趣,及一向受苦的饿鬼趣中,并诸胎生和卵生有情生时,为种种逼迫忧苦之所随逐故。(二)粗重所随故苦。由三界诸行,为烦恼品粗重所随逐;由此随逐,三界有情诸蕴生起,性不调柔,不自在转,故名粗重所随故苦。(三)众苦所依故苦。即生为众苦的所依,由有生故,衰老病痛等众苦差别依之而起。(四)烦恼所依故苦,有情既受生已,于可爱境生爱,于憎恨境起嗔,于中庸境起痴;由是因缘,身心昏荡,不能寂静安隐而住,生起种种烦恼,是名烦恼所依故苦。(五)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苦。即诸有情,生者皆死,所有寿命,死为边际,死为终极,如是死事,非诸有情所爱,然死苦必受,是为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说生为苦。
二、老苦五相:即诸有情,由五处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即肤黑发白,皱纹充满等,诸非可爱的衰老色现。(二)气力衰退故。于诸事业,无操作能力,及容易染患疾病等。(三)诸根衰退故。即眼昧耳聋,身体尪羸等。(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即于可食可用的境物,由力能衰朽,或由于不利于衰老的人,不能受用。(五)寿量衰退故。时分已过,寿量唯减,命将终极。
三、病苦五相:(一)身性变坏故。由四大乖违,肿胀羸劣,壮热煎寒,疼痛僵硬,麻痹瘫痪等。(二)忧苦增多,由于病苦缠身故。于身逼迫,引起内心无限忧苦,与时日俱增地住于痛苦中,悲愁地度过日夜。(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人在害了病的时候,平时心意中喜爱好乐的饮食等境界,由病苦逼迫,不再喜爱受用:或由于有增加病苦的危险而不能受用。这就是受用不自在苦。(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由于有病,于不可爱乐的药物、针灸、刀割等境,虽非所欲,为了治病,也得勉强受用,引生领纳苦境之苦。(五)能令命根离坏故。由于见到自己病重难治的时候,多知自己命根将很快地舍离根身而断坏,趣于死亡,引起悲哀痛苦。
四、死苦五相:(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由于死时舍离自己一生辛勤劳苦营谋追求积聚守护的丰盛财产宝物,心生痛苦。(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许多知交善友,一生得其协助,成就了自己的知识事业等,情长谊深,死则永舍悲痛。(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至亲至爱的父母妻子儿女等,团聚欢乐,在生不愿暂时有别,死则永远舍离,痛切心腑。(注)(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死时四大分离,众苦交加,故其忧悲痛苦,至极尤重。
【注】原书漏列了第四相,今依《瑜伽师地论》补录:‘(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
五、怨僧会苦五相:(一)与彼会生忧苦故。即与怨憎的人相会之时,心怀怨结,引生忧苦。(二)治罚畏所依止故。倘若与已有怨恨的人有权有势,一朝会面,畏其假借权势治罚于己,于治罚生起怖畏故苦。或由自己对于怨家曾作不善恶行,畏其报复,受到治罚。所依,就是说怨憎的人会面是产生治罚畏的所依止缘。(三)恶名畏所依止故。与怨憎人相会,恐其诽谤自己为作恶事的坏人,诬加种种恶名恶称,心生忧苦。或自己曾作恶事,为怨憎人所知,畏其揭露自己的丑恶名称,心生忧苦。(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即由与怨憎人相会,怖畏其治罚等苦逼迫以致于命终,心生忧苦。(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与怨憎人相见,由怀怨结不舍,为了报复怨恨,造作种种恶行,违越了善恶因果律的正法,当堕恶趣,心生恐惧故苦。
六、爱别离苦五相:(一)舍离亲爱人苦。(二)由此舍离为因缘,引生语声忧愁叹息等苦。(三)由此忧叹等为因缘,身受扰乱苦。(四)念其恩德等思恋其人,引生心意热恼苦。(五)由其人远离故,应当受用的快乐事,如聚首谈心,戏论欢娱等,皆有所缺乏故苦。
七、求不得苦五相:《瑜伽师地论》说,如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当知亦尔。即(一)谋求不得苦,(二)语生愁叹,(三)身受扰乱,(四)意生热恼,(五)受用缺乏。
八、五取蕴苦五相:(一)生苦器故,即五取蕴是受生的苦器。(二)依生苦器故,即五取蕴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三)苦苦器,(四)坏苦器,即五取蕴是苦苦、坏苦的相重性之所随逐(依附)器,遇缘即能现起。(五)行苦性,五取蕴体性刹那迁流不住,非安稳法,故是行苦性。
这里抄录一段《法句譬喻经》第三《安宁品》的经文,助解五取蕴身为苦本的意义。经说:‘昔佛在舍卫国精舍,时有四比丘,坐于树下,共相问言:一切世间,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淫欲。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嗔恚。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饥渴。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惊怖。共诤苦义,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问诸比丘,属论何事。即起作体,具白所论。佛言:比丘!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元;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著,生死不息,皆由身兴;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得泥洹,此为最乐。’
其余诸苦的意义,应参看第一章第四节所说苦相差别。修解脱行的人,应如理思惟,引生出离心,趣求解脱道。
二、修集涅槃法缘
声闻乘人,目的在证得解脱生死的般涅槃法。但一个有情从发心到证得究竟般涅槃,极速也需要经过三生,至迟则须六十劫。经三生是:第一生最初趣入资粮道,第二生修加行道,第三生预入圣位,乃至证得解脱。总有七贤四圣五位的差别。立表如表一:
(表一)
在没有趣入顺解脱分以前,必须修习证得般涅槃法的增上缘,才能顺利地趣贤入圣。涅槃法缘,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中,总说二种:一是胜缘,二是劣缘。胜缘如论说:‘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就是由闻他宣说超胜四谛法的言音,引发自内如理所引作意,便能悟入真实现观。这种胜缘,非今日众生根器所具,可略不说。劣缘在论中说有如下十二种:一自圆满,二他圆满,三善法欲,四正出家,五戒律仪,六根律仪,七于食知量,八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九正知而住,十乐远离,十一清净诸盖,十二依三摩地。分别略释如下:
一、自圆满,即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五种圆满。
二、他圆满,即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五种圆满。
上两种圆满,已于第二章人天行果第二节中解说过,这里不再说了。乐广知者,可参考《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和第二十一卷。
三、善法欲,即对于涅槃善法生起信解和希求证得的爱乐。如一个声闻种性的人,在佛陀跟前,或佛弟子跟前,听闻了正法教理,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希求能够如法修行,证得解脱:于是感觉在家庭中,对于妻室有淫欲相应贪著,对于子女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的爱执,烦扰缠缚,不能闲静修行,证得解脱。为了有利于修行正法,决心舍家而出家,精进修行,断除烦恼,证得真实圆满的解脱。于如是事生起信解爱乐,就是善法欲。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说:‘云何善法欲:谓如有一,或从佛所,或从弟子所,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调伏自己心中所有的烦恼,名修正行。证得真实圆满的解脱,名得圆满。
四、正出家,由前殊胜的善法欲为增上力量,体请大德为亲教师,经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沙弥戒,是名正出家。梵语羯磨,译言作业,或译办事,是僧众团体中作行事务的民主方式,有如现在的开会报告通过。白四羯磨是作行最重要事务所用的方式,即执事人先把所要作的事向集会的僧众们告白一遍,其次更三问其可否而决定其事,合一白三问,故名白四羯磨。亦即报告一遍,而三问通过决定的意思。
五、戒律仪,此有六种差别:(一)安住具戒,(二)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六、根律仪,此有四种差别:(一)防守正念,(二)常委正念,(三)念防护意,(四)行平等位。
戒律仪与根律仪的意义,已在第二章第一节皈依三宝后的第二四正行中简略地讲过,这里不再说了。乐广知者,可参阅《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二卷和二十三卷论文。
七、于食知量,《偷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说:‘云何于食知量?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稳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正思择食,即于进食时,以正智慧观察段食的受用、变易、追求、防护等过患,深生厌恶,发出离想,然后吞咽。倡荡,就是与女人共为嬉戏、欢娱、受乐、倡掉、纵逸。不为倡荡食,即不为欲贪所引、淫逸所引,诸恶不善寻思而食所食。不为骄逸食,即不为无病、少壮、长寿等骄逸而食所食。不为饰好食,为不为沐浴、理发、妙香涂身等而食所食。不为端严食,即不为著种种上妙衣服、种种花鬘等庄严具庄饰其身而食所食。为身安住食,即受食时如是作念:‘我今受此所有饮食,寿命得存,当不夭殁;由是因缘,身得安住,能修正行。’为暂支持食,即远离有罪有染等追求饮食的方法,仅为暂时支持色身的安住,以正法追求饮食;既获得已,亦不染爱耽著而食其所食。为摄梵行食,即为令有力断除恶法,堪任修行善法,迅速获得三摩地,由是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证所未证,如是名为摄受梵行而食所食。为断故受食,即由过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及不易消化等食物,由此因缘,于其身中引起种种疾病苦受;为欲息除由食物引起的疾病苦受,随顺医师所说而食医药及相宜食物:由此能断除已生疾病,及其疾病所生苦受。如是名为断故受食。为令新受当不更生食,即由现在安乐无病,气力充足,食诸食时,不过量食,不食于己身所不相宜的食物,如是就不会由饮食更引起新的苦受,是名为令新受当不更生而受诸饮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食,即于适宜饮食知量食已,寿命得到生存长养,是名存养;消除饥瘦,气力充足,是名为力:断除苦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以正法追求饮食、不染不受等,是名无罪;受食以后,身无沉重,有所堪能,修善断恶,令心速得三摩地等,是名安隐而住。如上所说,由正思择食,不为倡荡食,乃至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受诸饮食,是为于食知量。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所说应知。
八、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瑜伽师地论》二十四卷说:‘复次,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后夜?云何觉寤瑜伽?云何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言初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后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是夜后分。觉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筚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后夜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寤是从睡眠中醒觉的意思,修习觉寤瑜伽,是说修行者在入睡前必修习警策醒寤的觉起想,才能及时醒觉而免于耽误用功。佛法中昼夜各立三时,印度古代世俗昼夜各立四分;此依世俗,以夜三时略分为四分,名夜四分。从日出时到日没时为昼日,余即夜时。夜四分中最初一分名夜初分,中间二分名夜中,最后一分名夜后分。论中义显从初向后齐至中间,故名过初一分。从后向初齐至中间,故名过后一分。所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等,显示由正念正知二缘,即得成就无染污心而近习睡眠:由正念故,于善所缘摄敛而卧;由正知故,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便能迅速的正确了知;由住光明想(《瑜伽论》十一卷说三种光明: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如理思惟法义,三依身光明。)及思惟起想,即无深重的睡眠缠缚,由此二缘,便能及时觉寤,起不过时。宴坐即加趺坐。障碍法即五盖,顺障法即净妙相等。净妙相顺贪欲盖;嗔恚相顺嗔恚盖;黑暗相顺昏沉睡眠盖;亲属国土不死寻思,顺掉举盖;追忆昔时戏笑等,顺恶作盖:疑三世等,顺疑盖。于此等顺障法,在经行宴坐中修不净观等而对治诸盖,是为净修其心
。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四卷所说应知。
九、正知而住,《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说:‘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大衣,即通常所说的祖衣)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即于往来瞻睹等,是所应住等,非所应住等,能正了知,不犯轨则威仪,如是住心,是名正知而住。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四卷所说应知。
十、乐远离,远离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身远离,即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住于阿练若(寂静处)或空闲室,或树林下,或山谷岩穴,或空回家间等处,是名身远离。(二)是心远离,即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够引发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修习这两种远离,必须修习四圣种才能使身心得到清净。四圣种就是:(一)衣服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衣服喜足少欲。(二)饮食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饮食喜足少欲。(三)卧具喜足圣种,即于随其所得的卧具(床单等)喜足少欲。(四)乐断乐修圣种,即爱乐断除烦恼,爱乐修行圣道。喜足,即于所得的衣服饮食卧具,无论为少为劣,心皆知足。少欲,就是无大欲,即于所未得的衣服饮食卧具,不求妙不求多,不希望追求,是为少欲。此四圣种皆以无贪为体,为对治四种爱故,世尊为求解脱行者说四圣种,即于衣服喜足,对治衣服爱;于饮食喜足,对治饮食爱;于卧具喜足,对治卧具爱:乐断乐修,对治三界有见和无有见爱。此四法行,能生众圣,故名圣种。修解脱行的人,依此修习的增上力,即能为堪任修持圣道的所依器。修习远离的详细意义,应参考《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卷,及《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十一、清净诸盖,《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说:‘云何清净诸盖?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或空室等,于五种盖净修其心,所谓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以疑盖。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如是名为清净诸盖。’五盖是三摩地之障碍法,心有五盖,三摩地即无成就的可能,为了获得三摩地,必须思惟青瘀等相,对治内心中的贪欲等盖,是名清净诸盖,净修其心。
十二、依三摩地,由于断除诸盖,欲贪等诸恶不善法不起现行,得初静虑具足安住,第二静虑具足安住,第三静虑具足安住,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如是名为依三摩地。四静虑的差别相,在第一章第四节中已略说,此不再述。乐广知者,当参阅《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三卷论文。
三、顺解脱分
(一)五停心位
求解脱的行者,在修集涅槃法缘已,即已成为修行圣道的所依器,由此正式入于资粮位,修集解脱的资粮。在这一位中,首先修习的法门,为五停心观;即依胜解作意,思惟观察不净等五法,以停止内心的贪欲等五种过患,便能获得定地作意,引发观察四谛的观慧,而进趣加行道。五停心观是:一、不净观,即观内外境界的不净相,对治贪欲过患,而停止其心。贪欲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二、慈悲观,即于亲品、怨品、中品有情,观其可怜愍相,而修与乐拔苦的慈悲意乐,对治嗔恚过患,而停止其心。嗔恚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三、因缘观,即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无我体我相,无作者受者,对治愚痴过患,而停止其心。愚痴心重的人,宜修此观。四、界差别观,即以观心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或十八界,对治一合想的我慢过患,而停止其心。我慢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五持息念,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意相依,计算息数,对治散乱过患,而停止其心。寻行散乱心重的人,宜修此观。五、停心观详细的说明,可以参看《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及第三十卷和第三十一卷。这里只简略地解说一下不净观和持息念。因为人们修定不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碍,就是欲贪和散乱,能够对治这两种过患,则心容易停止而定。故《俱舍论.分别贤圣品》称说不净观和持息念为正入修要的二门。如彼论说:‘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贪寻增上者,如次第应修。’本此论义,分别略述二观修法如下:
一、不净观:不净观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中说有六种:(一)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六)速坏不净。这里只说第一种朽秽不净。因为修行圣道最粗重的贪爱,就是对于内身起欲贪,与于外身淫欲起贪。观朽秽不净,就能对治内外两种欲贪,所以特说朽秽不净相。朽秽不净又有两种,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说:‘云何名为朽秽不净?谓此不净,略依二种:一者依内,二者依外。云何依内朽秽不净?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脂膏髓,脑膜涕唾,烬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云何依外朽秽不净?谓或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膨胀,或复食啖,或复变赤,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复骨锁,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巧秽不净。如是依内朽秽不净,及依外朽秽不净,总说为一朽秽不净。’依这二种朽秽不净为所缘而修,就能够对治于内身起欲贪,与于外淫欲起贪。如论说:‘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贪,心得清净;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贪于外身淫欲贪,心得清净。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膨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显色贪,就是见到女人身上显现的粉黛朱红、青黄赤白等美好颜色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的青瘀脓烂等相,即能对治其贪心。形色贪,就是见到女人秀丽窈窕,体态轻盈,娥眉凤眼,纤指细腰等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皮肉爆裂,血筋缠裹等的变赤相,即能对治其贪心。妙触贪,就是与女人身摩触拥抱等,于其肌肤柔软滑腻等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经过数日为虫蛆蝇蚋所聚啖,及骨锁想等,即能对治其贪心。承事贪,即于他身行动威仪,奉承供事而起贪爱。此观想死尸僵直不动,千足等骨离散坏灭,即能对治其贪心。《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中把外朽秽不净,分为别治法与通治法两类。如上所说的四种不净观想,是各别对治法,即修各别的四种不净相,对治各别的四种贪爱。通治法,即观骨锁不净相,能为通治四种贪爱。因为不论其为贪爱显色、形色、妙触、承事,若心中能取一骨锁相现前作意思惟,则一切贪爱皆可不生,心得清净;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修不净观,正为治贪。然贪差别,略有四种:一观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第一贪。缘被食等(被雕鹫狼狗等食)修不净观,治第二贪。缘虫蛆等修不净观,治第三贪。缘尸不动修不净观,治第四贪。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能对治如是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
修习不净观的方法,即先由于内外不净之相亲见或听闻的增上力,引起如理作意了解其义,发起胜解,而思惟观察,乃至引起定地作意,是名不净观成。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卷中所说。骨锁观既然能够通治四贪,其所缘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馆中陈列的全具人体骨锁,与圹野古墓中暴露的尸骨,及医学上所用的人体骨骼的塑像、挂图等,都足为修观人的取相境。于外所取相境,数数取缘其相,令心于相熟习,则于正修观时,于内心中起假相作意思惟观察,则甚为容易。这里抄录《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所说从自身中修习骨锁不净的具体观法如下,简便易行,欲修此观的人,可依之修习。论说:‘然瑜伽师,修骨锁观总有三位:一初习业,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谓观行者欲修如是不净观时,应先系心于自身分,或于足指,或额或余,随所乐处心得住已,依胜解力,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观全身骨锁。见一具已,复观第二,如是渐次,广至一房、一寺、一园、一村、一国、乃至遍地,以海为边,于其中间骨锁充满。为令胜解得增长故,于所广事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骨锁,齐此渐略不净观成,若瑜伽师初习业位。为令略观胜解力增,于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帷半骨系心而住,齐此转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已熟修位。为令略观胜解自在,除半头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超作意位。’在三位中,第一位为作意未熟,第二位为作意已熟,第三位为超作意。前二位中观不净相,必须由作意策励才能现起:第三位中,观心已极淳熟,不须作意策励,其不净行相,能任运现前,故名超作意。
如上所说的不净观,以无贪为自性。依四静虑与四近分,及中间定和欲界心十地生起,以无色界无缘色法的不净观故。唯缘欲界所见色境,唯人趣能生起此观,天中无青瘀等不净相故。此观唯是胜解作意相应,非十六行摄,但唯假想,故唯是有漏。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称为数息观,为对治散乱心的最好观行。持息念的相,实有六种差别,数息观法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持息念在经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义即持息入,是引外风令人身中的意思;阿波那义即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外的意思。此持息念本以慧为体,应名持息慧,但慧由念力记持助慧观息为境,故名持息念。
此观的差别行相,有其六种:(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前三是止,后三是观。分别略述如下:
(一)数息,即系心于息,放舍身心,不用强持之力,任运地以念忆持入出而心数之。从一至十,不减不增。因恐于心引起急促,故其数不应减少于十:恐于心引起散乱,故其数不应增加于十。这数息之法,又有四种,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云何名为算数修习?谓略有四种算数修习。何等为四:一者以一为一算数,二者以二为一算数,三者顺算数,四者逆算数。云何以一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时,由缘入意,出息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数以为一。若人息灭,出息生,出向外时,数为第二。如是展转数至其十,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说唯十,是名以一为一算数。云何以二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而已灭,出息生而已出,尔时总合数以为一。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是名以二为一算数。入息出息说名为二,总合二种数之为一,故名以二为一算数。云何顺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云何逆算数?谓即由二种算数,逆次展转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数其一,名逆算数。’
修数息时,在算数方面有三种过失应当纠正,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人谓出,于出谓入。若离如是三种过失,名为正数。若十中间心散乱者,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若十中间等文,就是说的纠正三种过失的方法。
修数习观时,在持息的方法上,还有两种过患,应该注意避免,不让其产生,产生以后,应注意调和。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何等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昏沉睡眠缠扰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谓强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执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风转;由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名能战掉;此战掉风若增长时,能生疾病,由是因缘,于诸支节生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谓或令心生诸散乱,或为极重忧恼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方便就是方法,数习的时候,心念于息的摄持太松缓,名太缓方便。心把息摄持得太紧急了,名太急方便。太缓太急,都要产生过患,调和之法,即在意念上宽放身心,心息相依,任运地记数,则身心自然安稳寂静。
(二)随息:修数息的人,若算数已极串习,其心自然能够任连地展转相续流注,无有动摇,无散乱行,有适悦相应。至此心已微细,即应弃舍算数,进修随息。系心于息,不加功力,于入出息任运随顺而转。其简单的方法是:先随息从外入内,即从鼻入流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从心胸流至脐轮,如是展转乃至流至足指,心皆随逐。复随息从内出外,行至一麻一麦,半指一指,半张手一张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远,心皆随逐。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出时各远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脐、髋、髀、胫,乃至足指,念恒随逐。若念息出,离身乃至一磔、一寻,随所至方,念恒随逐。’髋即胯骨,髀即左右大腿骨,胫即小腿。一磔是一张手,一寻是五尺。余文易解可知。总起来说,入息至身内何处,出息至身外远近,皆以念随逐,明静觉知。这个方法很简要,能够依之修习,收效极为快速。若修之如法,又能精进恒常,在不久的时期内,即能引起身轻安,证心一境性,而入三摩地。
(三)止:止是把心专住一处。随息虽好,但尚有起念之失,若久修习而未得定,宜于随息澄静无扰之后,进而专住修止。即把心于于自己身中的某一处所,专一注念,凝然不动。或随息于身中所止之处,心住观之。或观息住身中如串珠的线,是冷是热,于身为损害为利益。如此观息湛然而住,安稳明静,久久相续,自能得定。《俱舍论》说:‘止谓系念唯住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为冷为暖,为损为益。’系心之处,以自身正中各处为宜,除论说鼻端眉间外,如心窝、肚脐,皆是很适宜的住心之处。
(四)观:观是观察,即随息至鼻口咽喉,乃至足指,都能审虑观察。并观察息俱时有四大种,此四大种生诸造色,此所造是心心所的所依处。如是观行者,以观息为先,乃至展转能遍观五取蕴。《俱舍论》说:‘观,谓观察此息风已,更观息俱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观五蕴以为境界。’具观五蕴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七卷说:‘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如果观察修习,即能成就毗钵舍那,而引生所修慧。
(五)转:转就是转此入出息观、起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观等后后的殊胜善根中,乃至四加行位中最后世第一法任中,如《俱舍论》说:‘转谓移转缘息风觉,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觉就是观心,把观心转移到五停心位之后的四念住等后后位而修音之,故名为转。
(六)净:净是清净,即观心至见道位等,能断烦恼。故名为净。如《俱舍论》说:‘净谓升进,入见道等。’见道以前的观行不能断烦恼,故不可以名之为净。在《毗婆舍论》第二十六卷中,有的论师还说从四念住位,乃至金刚喻定,皆是转摄。有烦恼未断尽故,未名为净;必须无学位尽智生起后,才名为净。
以上所说持息念的六种差别相,在五停心位,为得定故,重在修习数随止三相;后面三种观行,当于后后位中修习。
(二)别相念住位
修解脱行者,由修五停心观,心便得定。既已成就了殊胜的奢摩他,为了成就毗钵舍那,则应进一步修习四念住观。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于身等四相别别观察,故名别相念住。为什么须修此观呢?因为修解脱行的障碍,首先是于色身执净,于诸受执乐,于心行执常,于诸法执我。为了对治四种颠倒,故必须先修四念住观。此观有两种差别:(一)自相别离,即观身受心法各别的自性,故名自相观。身念住,即观大种:造色、五根、五境,总括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皆是不净,对治于色身妄计为清净的颠倒。受念住,即观六受,身所有领纳皆是其苦,对治于诸受妄计为乐的颠倒。心念住,即观六识心集起染净生灭无常,对治于六识心王妄计为常的颠倒。法念住,即观除色蕴、受蕴、识蕴之外的所余一切法,无有常一主宰固实不变的我性,对治于一切法妄计为我的颠倒。如《大毗婆沙论》第一百八十七卷决择佛说四念住的意趣说:‘谓对治于不净,净想颠倒故,说身念处。对治于苦,乐想颠倒故,说受念处。对治于无常,常想颠倒故,说心念处。对治于无我,我想颠倒故,说法念处。’
(二)共相别观,即身念住观身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余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注,皆别别观受心法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无常,是有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别别于身受心法观其无常苦空无我,故名共相观。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
上述两种别相观中,又有杂缘不杂缘的差别。单观一法是不杂缘:观察法时并缘身等而修,是为杂缘。四念住中,前三种唯是不杂缘,第四一种通杂不杂缘。如《俱舍论》说:‘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关于杂缘修法,依《慧晖钞》立表如表二:
(表二)
修观行的人,最初观心未淳熟,只应先修不杂缘观,到观心已熟,为增进观智力量,方可渐次进修二二合缘、三三合缘,或总观四法的杂缘观。
(三)总相念住位
修观行的人,在别相念住位中,各别修习身等念住,观身等自相,或观身等共相,并于身等修习杂缘观行,经过这样的修习,观心已经淳熟,为了增强观智的力量,则应更进一步修习总相念住观。总相念住,即总缘身受心法四种所缘,而直观其共有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种行相。这种观法,比前杂缘别观,更升进了一步;以杂缘别观,虽能杂缘二三四法而修,但仍然是别观身等所缘的自相或共相,非是总集四法直观而修,因此,为了锻练观智,必须进修总相念住,才能增进观智的殊胜力量,而奠定生起四善根的基础。如《俱舍论》说:‘如是熟修杂缘身等法念住已,复何所值?颂曰:彼居法念住,总观四所缘,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以上所说四种念住,就自性出体来说,皆以慧为其体。既然是以慧为体,则应名慧住,为什么立名念住呢?因为由慧观察力令念于身等安住,慧力是因,念明记所缘是果,从果为名,故名念住。如《俱舍论》说:‘自性念住以慧为体。……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师说,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转义。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实应音,慧令念住,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随慧所观能明记故。由此无灭(阿那律尊者)作如是言:若有能于身住循身观,缘身念得住,乃至广说。世尊亦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者,念便住不谬。’
四念住的次第依什么道理如此建立呢?这有两种理由:一是由所缘境的粗细次第而建立的。即粗境先观,最细境最后观。于四种境中,色粗先观。于后三种境中,受粗先观,如觉手痛等。于后二后境中,心粗先观。法最细故,所以后观。法中的想等心所,虽然比心王更粗,但法中包括涅槃,最极微细,与极细法合并施设,据细为论,故最后说。
二是由于诸欲贪烦恼之生起,而建立其次第。先是于身起贪,故四念住观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于受,故观观受第二;欣乐于受,由心不调,故第三观心;心之不调,由惑末断,惑是法摄,故第四观法。
又由于四念住观,如其次第即能于身等四法起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故四念住不增不减。
四念住建立的次第,及唯有四观的意义,如《俱舍论》说:‘此四念住,说次随生。生复何缘次第如是?随境粗者,应先观故。或诸欲贪于身处转,故四念住观身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受;欣乐于受,由心不调,心之不调,由惑未断,故观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净乐常我四种颠倒,故唯有四不增不减。’
以上所说四念住观,是依据《俱舍论》略说其义,爱乐广详意义者,应参阅《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及《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九卷。
总上所说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皆是顺解脱分摄。解脱是涅槃,分是因义。五停心观等善法,是顺彼涅槃之因,故名顺解脱分。亦名资粮道,此从譬喻得名,如古人行路,必须积持道粮,才能到达所欲至处:修解脱行的人,为至涅槃,修习善法,资益善根,是证彼涅槃的道粮,故名资粮道。
顺解脱分善法,依有部师说,唯闻思二慧,通三业为体。如《俱舍论》说:‘传说如是顺解脱分,唯闻思所成,通三业为体。虽就最胜唯是意业,而此思愿摄起身语亦得名为顺解脱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乐解脱愿力所持,便名种植顺解脱分。’理实亦有修慧,如《俱舍论》说修四念住的颂文中说:‘依已修成止,为观修念住。’论文说:‘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又说:‘自性念住,以慧为体。此慧有三种,谓闻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种念住。’由此文证,故知俱舍论师于顺解脱分体亦说修慧。
种种顺解脱分善根,需要深厚的厌离心与殊胜的智慧,故创植此善根,唯在人趣三洲。其余三恶趣、天趣、北俱卢洲,皆无此能。三恶趣以厌苦故,虽有厌离心,但以慧劣故,无殊胜的智慧。天趣虽有殊胜的智慧,但以苦轻故,无有深厚的厌离心。北洲苦轻,故无深厌:以其慧劣,故无殊胜智慧。因此,除三洲人外,皆不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如《俱舍论》说:‘植顺解脱分,唯人三洲,余厌离般若,如应无故。’
种植顺解脱分之缘,必须遇著佛出世间的时代。如《俱舍论》说:‘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此所说遇佛出世,是指亲见佛,或遇教法,乃至佛已入灭,有教法住世,值遇教法,俱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为什么必须遇佛或遇教法才能种此善根呢?因为必须了知生死可厌,了知涅槃可欣,才能种植顺解脱分善根故。
四、顺抉择分
(一)暖位
修解脱行者,在修习总相念住之后,其观智渐次成熟,乃至增进成为上上品,即能引生顺抉择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为暖法。无漏圣道,犹如于火,能烧毁其粗硬不调如柴薪的烦恼。此位善根,初得圣道火的前相,犹如世间钻木取火,其暖气是火前相,故初位善根立名为暖。如《俱舍论颂》圆晖说:‘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此暖位善根,因时分长故,能够具足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境,及能具足观修十六行相。即以观智观苦圣谛修四行相:非常、苦、空、无我。观集圣谛修四行相:因、集、生、缘。观灭圣谛修四行相:灭、静、妙、离。观道圣谛修四行相:道、如、行、出。此十六行相的解释,如《俱舍论.分别智品》说:‘谓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众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埋),等现理故集(由因果相等的集力令果显现),相续理故生(由集令果相续),成办理故缘(由集为缘令果成办)。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贪嗔痴火),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出故出。’此十六行相,在《俱舍论》中,总有四释,应检阅参考。关于四圣谛的意义,已在第一章第四节中广说,这里不再解释。为了醒目,列表于表三:
暖位中具观四谛十六行相而修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暖必至涅槃。’这就是说暖位善根,是奠定必得涅槃的基础。在这个位次上虽然还有退起邪见、毁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的过失,但肯定地成就了必至涅槃这一功德,所以不会在生死中长久流转。如《俱舍论》说:‘四善根中,若能暖法,离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
(二)顶位
(表三)
修习暖善根时,其观智由下品转成中品,中品转上品,到最极成满时,以其观智的转胜,有殊胜善根性起,名为顶法。亦即四善根中的第二位。此位亦如暖法具足观察四谛为境,具修十六行相。为什么立名为顶呢?这有两种意义:(1)四善根中,暖顶二位是动善根,以有退起邪见,造无间业,堕入恶趣的动摇性故;但顶位善根,是由暖法渐次增长至上品而转胜的善法,在动善根之中,最为殊胜,已至极高之处,如人身的头顶,故立名为顶。(2)顶位善根,是进趣获得不动善根忍位,和退住暖位的两际处,譬如山顶,在进退两者之间,故名为顶。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此转胜故,更立异名,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故,说名为顶。此亦如暖具观四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修此顶善根所获功德,《俱舍论》颂说:‘顶终不断善。’就是获得顶位善法。虽然还有退起无间业,堕入三恶趣的动摇性,但对前暖法来说,更增加了毕竟不断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论》说:‘若得顶法,虽有退等,而增毕竟不断善根。’由此可知,顶位不起邪见,以唯有上品邪见才能断善根故。
(三)忍位
修顶善根,由下品而中品而上品,渐次增长至最极成满时,有殊胜善根生起,名为忍法。为什么立名为忍呢?以此位善法,于四谛道理能信解忍可中,最为殊胜,故得名为忍。又此位善根坚忍无退堕故,名为忍法。此忍善根,有下中上三位差别。下中二位,同前顶法,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暖顶及下中忍皆能具缘三界苦等。)上品忍位,唯观欲界苦谛,以一行一刹生起世第一法,名为上忍。
下中忍位,虽然都是如暖顶二位具观四谛理,修十六行相,但有差别;即向欲界四谛与上界四谛各起十六行相,合修三十二行相,是为下忍位。中忍位则是减缘减行的修法。
中忍位怎样减缘减行呢?上下八谛,是所缘境故,名之为缘。上界四谛有十六行,欲界四谛有十六行,总计合成三十二行,是能缘行解故,名之为行。以上下八谛为所缘,而起三十二行解,于三十二行相中,如其次第,从后向前逆次渐渐减行减缘,乃至最后唯留欲界苦谛一行,比拟人于见道,计有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总称为减缘减行。即以四行观欲界苦谛,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谛,后以三行观上界道谛,减除上界道谛一行相(出相)是为第一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后以二行观上界道,复减一行,是为第二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观上界道,复减一行,是为第三周。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观上界灭,不观上界道,名为减缘。减缘之时,虽亦减行,是减缘摄故,不名减行,唯名减缘,是为第四周。如减上界道谛,三周减行,第四周减缘,如是于余七谛行缘亦照样逆次减除,唯于缘中,不减欲界苦谛,及与一行相(非常相)是名为七周减缘,三八二十四减行,据实际道理来说,三十一周皆减行,因每一谛之最后一行与缘同减,属减缘摄故,所以但言二十四周减行。于减行中,初减一行,名中忍位初。如是直至三十一周时,唯留欲界苦谛下一行相,以二刹那心观欲界苦谛,比拟如见道时生起苦法忍、苦法智位故称为一行二刹那,名中忍位满。表示如表四:
(表四)
以上所说减缘减行最后观留欲界苦谛下一非常行相拟入见道,仅是举例而言,实际入见道时,虽然都是从苦谛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异,所观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说,人见道人,有利钝二根。利根人有两类:一是著我者,依无我行悟入见道。二是著我所者,依空行悟人见道。钝根人亦有两类:一是我慢增者,依无常行悟入见道。(以别知身无常,不自恃起慢故。)二懈怠增者,依苦行悟入见道。(以知苦相,即精进求出离故。)如上所说四类行者,应以何行拟入见道,即留何行而观察修习,广如《毗婆沙论》所说应知。
中忍位要作减缘减行的原因是:下忍位修三十二行解,观智散漫,不能成为引发无漏智的殊胜增上缘,为了锻炼观智,故于上下八谛行相习减缘减行,由渐减略,使其智力明锐猛利,成为引发见道无漏智的殊胜增上缘。
得此下中忍位善根有什么功德呢?《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忍不堕恶趣。’若依论义,望前顶法增加三种功德:一不退失善根,二不造无间业,三不堕恶趣。如彼论说:‘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然颂但说不堕恶趣言,义准已知不造无间业,造无间业者必堕恶趣故。忍位无退,如前已辩。’得中忍位若不命终,必入见道而证圣位,纵然命终,弃舍了忍善根,此生不能入见道,虽住于异生位,亦能得如前所说三种功德。
从中忍满位,无间引起殊胜善根,名上品忍。此位以一刹那心观欲界苦谛起一行相,道入世第一法,称为一行一刹那。因为上品忍与世第一法相邻接故,唯有一念,不容相续。如《俱舍论》说:‘从此位(中忍)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续故。’得上品忍,由于必入见道故,更得五种功德,即于生、处、身、有、惑五法得非择灭,称为五种不生:(一)生,即卵生湿生。(二)处,即无想天、北俱卢洲、大梵大王三处。(三)身,即扇搋半择迦(男根不具的人)、二形身。(四)有,即第八有等。(见道以后的圣者,充其极只有七翻生死,故无第八次的后有等。)(五)惑,即见道所断惑。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若至圣位,于少趣生处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谓诸恶趣。生谓卵、湿生。处谓无想、北俱卢大梵处。身谓扇搋半择迦、二形身。有谓第八等有。惑谓见所断惑。’
(四)世第一位
从上品忍,无间引生最极殊胜的善根,名世第一法。此世第一法,亦如上品忍唯缘欲界苦谛,唯有一行一刹那心,即直入见道。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间。但在世间善法中,已至极顶,能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开圣道门,引圣道性,最极殊胜,故名第一。是世间最胜法故,名为世第一法。如《俱舍论》说:‘上品忍无间,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缘欲苦谛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生,故名最胜。’
此位善根所得功德,《俱舍论颂》说:‘第一入离生。’即得世第一法已,虽住异生位,必定能够趣入‘正性离生’—见道。
以上所说暖等四善根,皆以慧为体。名顺决择分。见、修、无学三种圣道,皆名决择。决是决断,能断疑故;择是简择,能分别四谛相故。分是分段。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的一分故。暖等四种善根,能为胜缘,引生见道,能顺益彼见道故;顺是其因,决择是果,从因及果为名,故名顺决择分。亦名加行道,为入见道而加功用行修习四善根故。
此四善根,皆依定地生起,故是修所成慧,而非闻思所成散慧。依六定生起,即未至定、四静虑,及中间定,欲界中无此四法,以非定地故。无色界也没有,以暖等是见道的眷属法,无色界无见道故,唯欲界人天身能生起四善根,别的界趣都无缘生起。广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所说应知。
总上所说的五停心观等三资粮,及暖等四加行,又名七方便,以皆为趣证圣果的方便行故。
第二节 果
一、圣位所断烦恼
声闻乘行者,从世第一位善根之间发起真无漏智,即能断尽三界的见惑而成为初果圣人。此后更不断地数数修习无漏圣道,即能渐次地断尽修惑而证得阿罗汉果。故圣位中所断的烦恼虽然很多(本惑随惑),但总起来说,只有两类,即见惑与修惑,只要把见修二惑的根本烦恼断除了,其余的随惑也就随之而断除了。
根本烦恼总有六种,即:贪、嗔、痴、慢、疑、恶见。又开为十种,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种烦恼之中,身边邪见戒五种,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的力量极为猛利,故称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五种,力量则比较迟钝,故称为五钝使。在这利钝使中,又有迷理与迷事的差别。迷理,即贪等十种烦恼,皆迷于迷悟因果的四谛道理。迷事,就是贪嗔痴慢四种烦恼(大乘迷事烦恼有六,即贪嗔痴慢身见边见,如下大乘行果中说),迷于宇宙万物的事相。为明了其差别,列表如表五:
(表五)
此中迷理的烦恼,名为见所断惑,初见谛理,彼即断故。开之成为八十八使。迷事的烦恼,名为修所断惑,要见道以后,数数修习圣道才能断除故。开之为八十一品,分别简述如下:
(一)见惑
迷理的见惑,依《俱舍论.分别随眠品》,依五钝使与五利使之十种烦恼,于三界中就所迷谛理的差别,开为八十八使。即苦集灭道四谛为所迷的真理,迷其真理而起贪等烦恼,迷欲界四谛理起三十二,迷色界四谛理起二十八,迷无色界四谛理起二十八,总合三界为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是:迷于苦谛理起十惑:一、身见,即于五蕴和合的苦果身,迷执为常一的我见。二、边见,即妄执此我体死后常住,或死后断绝,各执一边而起边见。三、邪见,即于现在之身,是过去业因所感的果报的道理,拨为无有。四、见取见,即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五、戒禁取见。即迷执现在的苦身受持种种邪戒苦行,为当来生于人天乐处的因。六、贪,受执前五见为是。七、嗔,以前五见为非而起嗔恚。八、痴,不知道五见是不如理。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十、疑,于苦谛道理疑惑不决。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直接迷于谛理,故说为亲迷之惑。贪嗔痴慢四种,以其五见为所迷,不是亲迷谛理,故说为疏迷之惑。迷于集谛理起七惑:即于前十惑中,除去身见、边见和戒禁取见。集谛是苦果的业因,诸有情没有执业因为我体的,故无身见。无身见故,也就无边见。戒禁取见,是于非生人天的业因妄执为是生人天的业因,虽然有迷于集谛而起的道理,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外道修种种戒禁时,是迷执其现前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为人天的生因,故摄之于苦谛,而不入于集谛,所以无戒禁取见。其七惑中的邪见,是拨无烦恼业为生死之因的道理。见取见,是迷执其邪见为正见。疑,是疑集谛之理。其余贪嗔痴慢四惑,以邪见、见取见、疑三惑为所迷而起,如前苦谛所说准知。迷于灭谛理起七惑:迷灭谛理所起惑与迷集谛七惑相同。灭谛是涅槃,拨无涅槃,即是邪见。以此邪为正见,是见取见。于涅槃怀疑不信,是疑。以邪见、见取见、疑为缘而起贪嗔痴四烦恼,合为七惑。迷于道谛理起八惑:于前七惑之外,加戒禁取见。有一类外道,以修习无想定为入涅槃的正道,即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的非道妄计为道的戒禁取见。其余七惑,准集谛例知。以上总为欲界的三十二惑。迷色界与无色的四谛道理,各起二十八惑:即于四谛下之惑各除一嗔;因为上二界是定地,由定力压伏关系,不起粗动的嗔恚烦恼。故上二界中,迷苦谛而起者各有九惑,迷集谛而起者各有六惑,迷灭谛而起者亦各六惑,迷道谛而起者各有八惑。以上所说三界迷四谛惑,欲界三十二,色无色界各二十八,总合成为八十八使。于见道十五心之间一时断尽。列表如表六:
(表六)
(二)修惑
修道所断惑,就是迷事的烦恼。依《俱舍论》建立,总有十种,即于欲界有贪、嗔、痴、慢四种;于上二界除嗔,各有贪、痴、慢三惑,合为六种;共合三界而为十种。(大乘立十六;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六惑;上二界除嗔,各有五惑,合为十惑,共合三界为十六惑。)修惑微细,不能如见惑一时顿断,必须数数修习圣道来渐次断除,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因此修惑有八十一品的差别。即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为九地。这九地所起的贪等烦恼,各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于每一品中,更分为上中下三品,即成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为九品。总合三界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列表如表七:
(表七)
修道所断惑,虽然有八十一品的差别,但约其惑体来说,欲界起贪嗔痴慢四种烦恼,色界与无色界,各起贪痴慢三种烦恼,总合三界只有十种烦恼。故《俱舍论.分别随眠品》中,说此修惑之十种,与见惑之八十八使,合称为九十八种随眠。
二、圣果差别
(一)预流向及预流果
声闻乘行者,由世第一位无间发起无漏真智,断尽了三界见惑以上的位次,皆名圣者,亦即无漏的圣果。因为无漏正智断除的烦恼有差别,果亦成为四级:(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趣向于这四级果位的因行位,名为四果向。
梵语须陀洹,译言预流,是初果圣位的名称。《俱舍论》说:‘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预言为观最初至得,彼预流故,说名预流。’预是人义,流是类义,这个位上的圣人,初见真理,得入圣道的流类,所以名为预流。预流圣者,是由世第一法无间发起无漏真智,亲证四谛境,于诸谛境现前观见,称为圣谛现观。此现观位发起无漏十六心;观上下八谛(上即上二界四谛,下即欲界四谛)真理,而断尽三界见惑八十八使,即成为预流圣者。十六心是:缘欲界苦谛境起二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缘上二界苦谛境起二心:一苦类智忍、二苦类智。缘欲界集谛境起二心:一集法智忍、二集法智。缘上二界集谛境起二心:一集类智忍、二集类智。缘欲界灭谛境起二心:一灭法智忍、二灭法智。缘上二界灭谛境起二心:一灭类智忍、二灭类智。缘欲界道谛境起二心:一道法智忍、二道法智。缘上二界道谛境起二心:一道类智忍、二道类智。总上十六心,称为八忍八智。从第一心苦法智忍到道类智,无别心间隔,皆是次第无间而起,于诸圣谛境现见分明,现前实现总说名为圣谛现观。苦法智忍的意义是:苦法即欲界苦谛法,无漏圣慧忍缘苦谛法,见彼唯是苦法性,忍可现前,名苦法忍;此无漏忍复能引生后念决断了知苦法的法智,是法智的因,故得名苦法智忍。苦法智的意义是:智缘苦法故,名苦法智。类忍类智的意义是:上二界的苦法等境和能缘的智,与下界境智相似,是下界境智的同类,故立名为类忍类智。其余集灭道忍智的意义,准释应知。《俱舍论》说:‘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离生”。’正性即涅槃,或指圣道。生即见惑烦恼,能令有情生诸恶趣,障碍善根不熟;见道能证涅槃,能越烦恼,故名正性离生。苦法智忍生已,得圣者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忍是正断惑位,忍可谛理,断除惑体,名无间道。智是已断惑位,智于苦法已决了知,离系证灭,名解脱道。此二次第,道理决定,如《俱舍论》第二十三卷说:‘十六心中,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如上所说无漏十六心,观上下八谛,各起无间解脱二道,即忍与智;乃至断尽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之位,名预流果。此分因果二位,因即预流向,果即预流果。即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位,名为见道:以于四谛真理,从无始以来都未曾见过,而今于每一谛理初次创见,故得名见道。这见道位十五心,是趣向预流果的因行道位,故名预流同。其第十六心道类智,于诸谛理皆已尽见,无所未见。由重见故,如修习曾经所见,故属于修道摄,名预流果。列表如表八:
(表八)
关于十六心中分为见道和修道,与道类智为什么不是见道摄?及前七智是忍可谛理以后之智,既是已见今见,为什么也是见道摄?今抄录《俱舍论颂疏》文解释如下:‘论云:此十六心,皆见谛理,一切可说见道摄耶?不尔!云何?颂曰:前十五见道,见未曾见故。释曰:除道类智,前十五心,名为见道。于四谛理,未见今见,见未曾见,故得见名。至道类智,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修曾见,故修道摄。问:如道类忍是道谛理。此道类智缘道类忍,于道类忍未见今见,何故道类智非真见道摄耶?答:此中约谛,不约刹那,虽于道类忍一刹那心,未见今见,于上下八谛,皆已曾见,故修道摄,如刈畦稻,唯余一科,不可名为一畦未刈。问:忍于谛理未见今见,可名见道:中间七智,已见今见,何缘七智亦见道摄:答:知谛未尽,中间起故,亦见道摄。’末段义说,士智虽是重见谛理,但尚有未见的谛理,以是于已见的谛理和未见的谛理的中间生起,见未周遍究竟,故非修道所摄。
住预流果的圣者,速即现生证得无学果位。最迟亦只经欲界七返生死,即人间天上往返各七生,必证阿罗汉果,入般涅槃。《俱舍论》说,在七返生死中,所有圣道,必得成就。故论二十三卷说:‘至第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即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必得比丘形相。’
(二)一来向及一来果
梵语斯陀合,译言一来,是二果圣人的名称。住预流果的圣者,虽然断尽了三界的见惑,但对于欲界的九品修惑,一品也没有断除。为了进趣二级圣位,再前进修习,断除了欲界六品修惑,则能证得二果圣位,名一来果。如前所说,迷事烦恼是修道所断惑,于九地中,每一地各有九品。如欲界五趣杂居地根本品有上中下,此三又各分三品,故成九品。下品分三是: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是:中下、中中、中上。上品分三是:上下、上中、上上。其余八地,依此照分,三界九地,九九总有八十一品无间道,八十一品解脱道。其能治道与所治烦恼的对比是:下下品道,能断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断下下品障。原因是:上上品障是粗惑,容易断除,故下下品道能断。下下品惑是细惑,微细难断,故须上上品道才能断除。如洗衣物,粗垢先除,后除细垢。圣道与惑障相对,也是这样。以白法力强,黑法为弱;故刹那顷的下下品道,能断无始以来的上上品惑。一来果圣者,只断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有后三品烦恼存在;由于后三品烦恼的润生力量,现生死后,必须于欲界天上受生一次,更来人间受生一次,欲界的生死才能了结。以其死后还要在欲界天上人间往来受生一次,故得名一来果。若只断了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的圣者,是趣向于一来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一来向。
一来向的圣者,由于进断修惑的品数有差别,因而名称亦异。断欲界修惑三四品的,总名家家。家是指受生的处所,即从天上人间三处二处受生,故名家家。断了欲界三品修惑的,名三生家家。断了四品修惑的,名二生家家。原因是:欲界九品修惑的润生势力,能润七生:上上品,能润两生。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各润一生。中中品,中下品,合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既然上三品惑能润四生,故断了上三品惑的一来向人,四生便已损害,只在欲界中受三生,故名三生家家。既然中上品润一生,故断了中上品惑,复损害一生。故断了四品修惑的一来向人,总损五生;在欲生死中,唯余二生,故名二生家家。这三生家家和二生家家,又各分为天家家与人家家两种:(一)天家家,即于欲界天处,生三二家,此是从一天处,受三二生,或从二三天处,受三生二生,而证圆寂,故名天家家。(二)人家家,即于人趣,生三二家;此是从人趣一洲处,或二洲处,或三洲处,受三生二生,而证圆寂,故名人家家。天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其受生处,天三人二;即于天处受三生,于人间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处,天二人一;即于天处受二生,于人间受一生。此天家家,都是在人中得见道者。人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即其受生处,人三天二;即于人间受三生,天上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处,人二天一;即于人间受二生,天上受一生。此人家家,都是在天中得见道者。如天家家中,称天三人二者,先于人中得见道已,进断三品修惑,从此命终,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大一):又从天中死殁,来生人间,受人一生(人一);又从人死,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并前一生,名为二生(天二);复从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人二);又从人死,复生天处,更受一生,并前二生,名天三生(天三),故是天三生,人二生。此天家家即于第三生天中断尽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又如人家家中,称人三天二者,先于天中得见道已,进断三品修惑,从天死殁,生于人间(人一);又从人死,生于天中(天一):再从天死,生于人间(人二);复从人死,三生于天中(天二);最后从天死殁,来生人间(人三),故是人三生,天二生。此人家家,即于第三生人中,断尽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其余二生家家中的天二人一,及人二天一,准前例释应知。今总摄前义,列表如表九:
(表九)
如上所说,一来向中断欲界修惑三四品的,名为家家。为什么没有断一品、二品、五品修惑立名为家家的呢?其理由是:一来向人在断烦恼的进趣中,必无有只断一品二品不断三品的中间而有生死的事,亦无仅断第五品不断第六品而有生死的事。因为证得初果的圣者,为了进断欲界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三品名一大品),而有生死故。所以断一品二品,必断第三品:断第五品,必断第六品。又断第六品,即证一来果,以无一品惑能够障得果者,故断五品必断第六品。
总上所说的意义,如《俱舍论.分别贤圣品颂》说:‘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证得一来果的圣者,亦名薄贪嗔;已断上中六品重贪嗔痴,唯有下三品薄贪嗔痴故。
(三)不还向及不还果
梵语阿那含,译言不还,是第三果圣人的名称。这个位上的圣人,已经断尽了欲界第九品修惑,更没有欲界的烦恼了,在欲界死殁以后,有生色界,必不还来欲界受生,去而不还,所以名为不还果。从得一来果以后,进而断除了欲界修惑第七八品的圣人,是趣向不还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不还向。此不还向,名为一间。间是间隔,由彼圣人尚有一生为间隔而不能证圆寂故;惑由尚余一品欲界修行断惑,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由此二义,说名一间。此不还果,总说有七种差别:
一、中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在往生色界的中有位上,能起圣道,断尽了上二界的修惑,而证阿罗汉果,即入无余依般涅槃。由住中有位便般涅槃,故得名中般。
二、生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受色界生,由具勤修、速进二道故,生已不久,断尽了上界的烦恼,而证阿罗汉果,得有余依般涅槃,尽其寿量,方入无余依般涅槃。故说生般,是约有余依而说,非才生已便入无余依般涅槃。《俱舍论》说:‘彼于舍寿,无自在故。’
三、有行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往生色界己,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勤修圣道,才般涅槃(有余依),故名有行般。此类圣者,唯有勤修道,无速进道。唯有勤修道,故名为有行。复由于无有速进道,故在生般之后。
四、无行般涅槃: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死后,往生色界已,经过长久的时间,都不勇猛加功用行,由于懈怠,无功用行,任运地便般涅业(有余依),故名无行般。此类圣者,缺勤修速进二道,故在有行般后。
五、上流:上流是上行义,有一类不还圣者,于欲界殁往色界生,未即于彼生中能证圆寂,要转生上,才能般涅槃,故名上流。前面所说的生般等,离生上界,但即于彼生处而般涅槃,更不上生,无上行义,故生般等不名上流。上流差别有两类:(一)乐慧者,此类圣人,爱乐智慧,于静虑有杂修,以色界智慧殊胜,故唯受生于色界:最后上生色究竟天(色界最末一重天),才般涅槃。此乐慧上流,复有三种:(1)全超,(2)半超,(3)遍殁。全超者是:先在欲界,于四静虑已具杂修(于定中起无漏有漏念间杂而修),遇缘而退失了上三静虑,唯爱味初禅,因此在欲界命终后,生于梵众天(初禅第一天):由先世杂修的习气力量,复能杂修第四静虑。(阿罗汉,或不还圣者,凡欲杂修四静虑,必先杂修第四静虑,以第四静虑定慧均等,最堪能故。所以复亦如此。)从梵众死殁,直生色究竟天,顿超中间诸天,故名全超。半超者是:从梵众天死殁,生究竟天,其中有十四天(《俱舍》于色界立十七天,将无想天摄于广果天故。圣人必不生大梵天处,故有十六天,从最初到最后,中间有十四天。)为间隔。而在受生中,或超越一天,后生色究竟:或超越二天,后生色究竟:乃至或超越十三天处,后生色究竟。由于超非全故,皆名半超。遍殁者是:于色界十六天中,尽遍受生;一切处死,故名遍殁。(二)乐定者,此是爱乐禅定的上流圣者,无杂修定,遍生色界,唯不能往生五净居天(第四禅的后五天:无热、无烦、善现、善见、色究竟五天。此五天由杂修静虑所感,唯三果圣人所居,故名五净居天。)从广果天殁,直往无色界,于三无色次第受生,最后生有顶天,才般涅槃。这里说乐慧上流往生色究竟天才般涅槃,与乐定上流上生有顶天才般涅槃,皆是指其极处而说,以超过于彼,再无行处故。若就实际情况来说,二种上流,皆容许于中间诸天而般涅槃。由上所说二种上流的上行道理,可以知道:‘于色界中,下十一天,乐定乐慧,俱得受生。于广果天,便分二路:若乐慧者,生五净居:若乐定者,生无色界。’(《俱舍论颂疏》)。
此上所说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等五种不还,名为行色界者。乐定那含虽生无色界方般涅槃,但由于经历色界生故,亦是色界所摄。
六、行无色:此类不还圣者,在欲界已离色界贪,从欲界殁巳,不经色界即直生无色界,而般涅槃。这有四种差别:(一)生般、(二)有行般、(三)无行般、(四)上流。无有中般,因为无色界无中有故。
七、现般涅槃:此类不还圣者,不生色界无色界,即住于此欲界得般涅槃,名现般那含;于现身中,得涅槃故。
上说七种不还,通约欲、色、无色三界安立:即前五种于色界般涅槃,第六种于无色界般涅槃,第七种于欲界般涅槃。
这里顺便说明三点应该知道的道理:一、不还圣者,不但不还来欲界,即于上界,亦决不于已生处受第二生,更不会于下处受生;以彼之生,唯是胜进,非等非劣故。即由此理,不还的名义亦才能圆满。二、凡是在圣位经过欲界生死的,由于厌苦心强,必不往生色无色界;证得不还果已,定于现身般涅槃。由此义故,预流经生欲界,决无多出七生者。三、若于色界经生的圣者,容许有上生无色界义,以色界无苦,厌心劣故;所以容许上生无色界天。
除上说七种不还之处,还有九种不还,七善士趣,经生不还,身证不还等名义,为恐太繁,且止不说。
(四)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
得了不还果的圣者,进断色界及无色界修所断惑,从断色界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无色界有顶地第八品为后,都是趣向阿罗汉果的因行道位,皆名阿罗汉向。即此阿罗汉向中,断有顶地第九品惑的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此定能破除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一切,故名金刚喻定。定虽有力能破一切,因余惑先已断除,故今唯断第九品惑。《俱舍论》说:‘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即金刚喻定断有顶地第九品惑尽的同时引令尽智生起。金刚喻定是断惑中最后的无间道,所生尽智是解脱道。
由此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尽智生已,便成无学阿罗汉果。若是不动种姓的利根罗汉,于尽智后,必起无生智,以永不退故。若退法等五种钝根罗汉于尽智后,或生尽智,或生无学正见(正见一切阿罗汉皆有),但没有无生智,以容许有退故。阿罗汉是梵语,译言应供、杀贼、不生等义。由于阿罗汉已断除三界见修惑尽,是声闻乘的极果,因此,说他用智慧的刀剑已杀尽了烦恼贼;有漏的惑业都尽,圆寂以后不再来三界受生,所以名为不生:所应学者已毕,唯应作利他事,具足无漏功德,堪受人天的广大供养,所以得名应供。今摄前义列表如表十:
(表十)
上一篇: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三节) 下一篇:佛教基本知识(下)(第一节)
阿罗汉果的差别有六种:
一、退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一旦遇著退缘,又忽起修惑,便退失所得之果,而降至不还果、或一来果、或预流果等。
二、思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于正念有所忘失,由此失念,令我有退。恐惧所得之果退失,因此常思自害毕命,而入无余涅槃。
三、护法,在证了阿罗汉之后,于所得果法,为令不退,精进防护。
四、安住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能安住于所得果法;无胜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
五、堪达法,即已证阿罗汉之圣者,其性质堪能调顺,好修练根,能迅速达到不动种姓。
六、不动法,在证得阿罗汉果后,无论遇著什么事情,于行自在,不为一切烦恼所退动。这是最利根的阿罗汉。
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总名‘时爱心解脱’。恒时爱护所得法,故名时爱;心解脱烦恼缠缚,故名解脱。亦说名为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才能入定及心解脱故。所待之时,《大毗婆沙论》一百零一卷说略有六种:一得好衣时,二得好食时,三得好卧具时,四得好处所时,五得好说法时,六得好补特伽罗时(好共住人,即同学)。前五种阿罗汉根钝,要待前六种胜缘会合时,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故得名时解脱。第六种不动法阿罗汉,名为不动心解脱,以不为烦恼退动,及心解脱故。亦说名为不时解脱,以不动法阿罗汉是利根性,不须待资具等胜缘会合时便能入定及心解脱故。
又说退法种姓,非是必定有退;乃至堪达,非是必定能达至不动;但约容许有的道理而建立此等名称。
六种阿罗汉中,不动种姓,必无退理;前之五种,皆有退义。退有退性与退果的差别:
第一种退法阿罗汉,只有退果,而无退性;由于退法种姓,本身已住退性,最居下故,无可再退,退果即退失无学果而退住不还果等。思法等四种阿罗汉,有退性和退果两义。退性,是从思法种姓退入退法种姓,或从护法退入思法,或从安住退入护法,或从堪达退人安住,是名为退性。退果,即由阿罗汉果退住不退果、一来果等位,是名为退果。总起来说,退法等五种阿罗汉,皆有退果之义,其中思法等四种,并有种姓退失。《俱舍论》说,假若思法等四种阿罗汉,先前在有学位中,即住于思法等四性,现今至到无学位上,亦住于思法等四性,此类阿罗汉,则种性与果法,皆无有进。原因是,这样的四种阿罗汉,是由有学无学二种道力所成,极为坚固,故必无退理。若单于无学位上,由退法等种姓进修而成思法等四种种姓,则种性与果法,皆容许有退:唯由无学道之所成故。
又退果的意义,依有部宗说,只有后三果容许有退,初果则定无退理。如《俱舍论颂疏》说:‘依萨婆多宗,唯预流果,必定无退,以断迷理见道惑故;谛理真实,楷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后之三果,许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事相浮伪,无定可依,断迷彼惑,有失念退。’这是说,见所断惑,妄计有我等,以无事相所依,名依无事,既证无我真理故必无过。修所断惑,迷各别事起,即是可意不可意等所缘境,此相非无,名依有事,虽已断迷彼之惑,但容有失念之退。若依经部师说,预流与阿罗汉必无退果,是圣道证故。中间二果(一来、不还),容有退失,以许有漏道证故。《俱舍论》注,认为经部师所说合理。经部师会通经中所说阿罗汉有六种差别,皆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而安立,如《俱舍论颂疏》说:‘依经部宗,阿罗汉果有六种者,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非约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动,无六种也。现法乐住者,有漏四静虑也。退此静虑,名为退法。思此静虑,名为思法。护此静虑,名为护法。安住静虑,名为安住法。堪达静虑,名堪达法。不退静虑,名不退法。约现法乐住,分六种也。’即依有部宗有退果的意义来说,诸阿罗汉从果退失后,由惭愧增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复得,决无从果退后至未复得中间而有命终者。若有退而未复即命终者,则修梵行果,应非安稳可委信处了。
六种阿罗汉,依解脱不同,又安立为两类:一、慧解脱,即依唯由无漏慧力,断尽见修二惑,于烦恼障得解脱者,立名慧解脱。二俱解脱,即先由无漏慧断尽了见修二惑,离烦恼障;又兼得灭尽定,离解脱障(即灭定障,以不染污无知为体),名俱解脱离定慧障,名之为俱。前慧解脱者,未离定障,故不得名俱。
阿罗汉果虽然有六种差别,但都是断尽了三界见修二惑的声闻乘的最高级的果位,在断烦恼和证般涅槃所应学者,都已究竟无可学修,故得名无学。前面所说的初二三果及四向的圣者,有烦恼未尽,有圣道须学,所以通名有学。
上来所说的四向四果,都是就次第断证而说的,此外还有超越断证者,略述如下:若在凡夫位,先已由世间道断除欲界修惑一品至五品,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与次第证者相同,名预流向。趣预流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预流果。若先已由有漏道断欲界修惑第六品或七八品,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名一来向。趣一来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一来果。此名超越的一来,亦名位离欲者。若先在凡夫位中,已由有漏道断欲界修惑第九品尽,或断初定一品,乃至断无所有处惑尽,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名不还向。趣不还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不还果。此名超越的不还,亦名全离欲者。但阿罗汉果,必无超证的道理,如《俱舍论》说:‘
♡ 喜欢 (0)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