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一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一

地狱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三章之一

《六祖坛经》决疑品说:“贪嗔是地狱。”说天堂、说地狱,都是化佛说,为对治愚夫三毒而施设的譬喻之辞。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八、苦与乐对。极恶业成,天宫即见地狱。极善业熟,地狱即是天宫。二业之念,全由心生。心既本空,一切清净。地狱天宫,岂有异相?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三章之一

阿难请问三净观修行方便,因为三净观是圆融的一个整体,所以世尊只举三摩提一名,统摄三观,说“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大佛顶,即是至高无上的正觉。梵音首楞严,意为大定,一切事究竟坚固。

有照有觉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照谓观照。所谓觉者,即指寻伺。进入初禅,有寻有伺,二禅三禅,无寻有伺,此中照觉,仍是障碍。

有因论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二章之二

指外道所说生成世间的九种因。

有作思惟从有心起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金刚藏何以复有无明

有心,指三界妄有之心,即六识心。起什么?依阿赖耶识缘六尘妄境及第七识造作思维,起种种心所。

有性无性齐成佛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九、有性与无性对。有性即是三乘种性,无性即是阐提种性。如此四种种性,当下齐成佛道。

有间悉檀无间悉檀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五章之一

悉檀意为教授方法。有间意为有距离,无间意为吻合。大慧问世尊,你说无明无因生,外道说胜妙天、自在天无因生,这两种说法,是有距离的还是完全吻合的?

达摩大师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达摩大师是西天禅宗二十八祖,是中国禅宗初祖。

死后有相论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之二

这里“死后”,指五阴灭尽。不受五阴干扰,便说是五阴灭尽了。下文死后俱非、死后断灭等说的“死后”,都指五阴灭尽。

自性如来藏心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一第八章

修习清净法门熏习而成的所有种子,构成修行人的成自性如来藏心。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四

因前五识在因位中,与第八识同现量性境,若在见闻觉知上不落于独头意识,都和第八识一样缘现量性境。但平常未与大圆镜智相应,即无妙用,须待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无垢识现五根清净,则前五识亦随之转成清净的成所作智,故云“同圆镜”也。

成熟众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八章之一

 “众生”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一切有生命有情识的生物;二、指心中一切情识生起的种种影像和感受。菩萨发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包括两种众生。所说成熟众生,就是化度一切生物界的有情众生离生灭苦海到极乐的彼岸,化度一切心中的众生归于无所有处。

成魔王和魔眷属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一

心存正法即是佛,心存邪法便成魔,佛法魔法都由心生。满心邪法,还自立门户,扯起大旗,便是魔王。与魔王同声同气,便成其眷属。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二、成与破对。众缘相会是成。缘离离散,是破。一切因缘,皆无自性,成法破法,都名涅槃

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一

五百世,比喻时间之长。仙人,介于人道天道之间,忍辱仙人奉持忍辱修持法,能忍一切难忍之事。

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根尘是妄,不作攀缘,六识不生,故说无有缘心可见。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说是无明,只是为说法而施设的假名,内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际,元是妙明。十二缘起无明后的十一有支法,皆有所因。唯此无明,横从空起。今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灭。则明三界一切法无生,无生亦无灭,即到不生不灭的彼岸了。

此非汝心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一

依前文意,说推寻之体,不是你的心。正智与妄识,都从心生。推寻之心,是染杂心,是妄心。佛斥阿难,说:“推寻之体,不是你心。”是为了破除阿难对妄心的执着,引导阿难和大众离妄归真。

师若净名,托疾毗耶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护法品第九之三

典出《净名经》。佛祖在毗耶城说法,居士维摩(又名净名)托疾不来法会,文殊菩萨领佛旨意带领众菩萨、天龙八部及众比丘、长者子等前往问疾。以托疾问疾为由,维摩说法,指出二乘之局限,彰显大乘,并说一佛乘。《净名经》甚富文采,深受士大夫欢迎,喜闻乐诵,为中国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光严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序分

重重交光,照耀炳着。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小乘及外道,不离妄有。为破妄有,佛说空法。后世论师,曾有相当长时期的争论,分两大宗,偏于有见的有宗和偏于无见的空宗。这《金刚经》排除有见和空见,即有非有,即空非空。小乘及外道难于领悟,没有参禅实践的人,更觉不可思议。这是最上乘法,当下见性,一悟成佛,果报亦不可思议。

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而持诵所感功德,岂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说。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不可思议故也。

当立期限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圆觉如何安立道场

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所以分别立三种期限。

同分妄见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四第十章

众多人所见的相同的妄见。

吒枳迦罗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十第五十六章之二

类似欲界顶层的他化自在天,传说是天魔所居之处。此处天魔,以虚妄意境为乐。

因地法行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因行所依之心地,称为心地。是诸众生清净觉地,称真法之行,说名法行。

因有感业,相灭相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四第三十九章

眼前现起一个情景,跟贮存在藏识种子中类似的情景相感应,判断现前境界的真假是非,从而生出一个新的识相。有生必有灭,辗转生灭,如吸水轮,没有已时。

因界浅深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十第五十七章

即五阴的界限浅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名词概念,都要规定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人为地定下来的。在自然科学范畴,在局部的小范围内的问题容易定出严格的定义,在宏观的及微观的问题上,便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了。在社会科学范畴,自古以来,人们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主,东家与西家,南国与北国,概念难以统一,各说各的理,各划各的定义。特别是在探讨人的认识问题上,要对一个名词概念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定出能令众人公认的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事,或者可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我”研究“我”,以“我的认识”研究“我的认识”,谁是主?谁是客?我是主吗?我是客吗?究竟我是谁?这已经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不过,为了研究、探讨、交流的方便,名词概念的界,还是要划的,即使是很模糊,有界总比没有界好。若不然,人们都将不知所从。但是,必须明白,这些界都是方便施设,事实上并没有一条真正存在的界线。五阴界限怎么划?看清眼前的色相是虚妄的,消色归空,便说是色阴尽。六根接触六尘,便是受,六根离尘,便是不受,便说是受阴尽。对眼前的幻相,不记挂在心上,把他忘掉,便说是想阴尽。妄想相续便是生;妄想不相续,便是灭;离了分段生灭,再不起粗重烦恼,便说是行阴尽。前四阴都尽了,眼前清澈湛然,细微精想也灭了,便说是识阴尽。要注意,说诸阴尽,都是“说”的,都是方便施设。至于这些界限,这些标准,谁做到了什么程度,可打多少分,五十分?一百分?只有各人自己去评判了。你自己打的分,算不算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缘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因亦是缘,缘亦是因。若细分之,内为因,外为缘;主为因,客为缘;亲为因,疏为缘;妄想心为因,客尘为缘。一切妄想生灭,皆依名相缘起。离名相,则因缘断;因缘断,则相续止;相续止,则妄想不生;妄想不生,则识转正智;识转正智,则万法如如。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四第十二章

离了虚妄的因缘,便名为灭 现前幻相,自心妄想,阴、界、处等妄相,都是生起妄识的因缘。佛地也会有幻相,无生净土也有幻相,能否修成正觉,关键在一个“离”字。所谓离,即是不为其所牵,任他风起云涌,千变万化,我心岿然不动,妙净圆明。到这种境界便名为灭。名,只是方便施设的假名,说实在的,只是妄识灭,幻相仍生灭不已。所以说,“名”为灭。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一

增减、来去、有无、真假,不作分别,万法平等。如果心中还想着真如,有想,便不是真如,有少许想,都不是真的清净之法。

回无为心,向涅槃路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第四十二章

无上大涅槃,并不是全无为,关键是把握好“寂照”两字。寂而不照,便成外道的无想天;照而不寂,便攀缘生心,不得清净。所以菩萨不尽无为,不舍有为,就是回无为心。二乘以无作为涅槃,只是一厢情愿的妄想涅槃而已。向涅槃路,指的是无上大涅槃,不是二乘的妄想涅槃。

则天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护法品第九之一

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削发为尼。高宗复召入宫,立为皇后。公元689年自立为帝,提倡佛教,舍宅建佛寺,请高僧入宫建道场说法。

则同如来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七章

如同本来面目,便是如来。用无分别智观察事物,便有可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能达到这种境界,便说是同于如来,可称为如来佛。

先取数门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圆觉如何安立道场

此有二意。一、先用数息观门。治诸觉观,渐入妙境。修出入息,有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或依次第修,或随宜方便。二、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粗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觉生相者,动念都尽,唯一心在。心本无初相,说知初相,即是无念。若得无念,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圆觉。

先世罪业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楞严经》说:“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六祖坛经·忏悔品》说:“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惠能六祖把愚迷、骄诳、嫉妒视为一切罪业的祸根。何谓三世?前、今、后,名为三世。瞬息之间即越三世。一切罪业,都是自心所生,并无鬼卒捉你下地狱,亦无弥陀接你上西天。一念恶,即住地狱,念念愚迷、骄诳与嫉妒,住无间狱永不翻身。一念善,即到天堂,离一切恶业,离一切烦恼,便是极乐世界

休夏自恣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一第一章

夏天雨季(约在四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三个月的时间),会集坐禅修行,名为休夏安居。安居期满,于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集中,自己检查过失,并请别人帮助指正,称为自恣,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咨询决疑。

休征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六第四十七章

人们认为麒麟、鸾凤是预示吉祥的神物,把这些神物称为休征。

优昙钵花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七章之一

优昙钵是梵文音译。因为我们民间流传的是铁树开花难逢难遇,考虑不会以词害意,我就以铁树开花套上去了。

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缘根尘生六识,根尘既妄,六识似有,其实虚妄,假说是心。

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一

自性清净,则神志灵明;神志灵明,则事理如如。常人的心,认识事物的心,现代科学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大脑功能。不管给它立个名,立个相,都无关紧要。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这个心,都不过是一面哈哈镜;更不幸的是,它备受八万四千尘劳的污染,对外界事物及自身生命和意识领域的认识,知表难知里;看问题的方法,孤立、片面、走极端。要想正确地、全息地认识事物,真比登天还难。能不能全息认识事物呢?以扭曲的法相作为参照系,以错误的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是无济于事的。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常常来自直觉,来自灵感;修禅练功所开发的神通功能,于常人看来,真不可思议。顿悟见性,就能来去自由,无滞无碍,神通得到开发,在三昧中应物随作,随心任运,不失真如。这就是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独自明了,余人不见,故他不及。心识之量,非己能造,自亦不及。

自性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三

这里说的自性是人们自心的自性。人人都圆满具足这个本来不生不灭的、清净的自性,这个自性如果被尘劳污染了便生出种种恶法,如果修持佛法,便可以把被污染的自性转变复归清净的自性,把种种妄念妄识转变成为圆满的智慧,灭除恶法,生长善法。一切恶法、善法,邪法、正法,都从自性生出,所以说“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真佛偈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七(一)

六祖临终赠偈,显说南禅宗顿教最上乘第一义,把顿教法门作了高度概括。正法眼藏是?用一句话说,就是“即心即佛”。说具体一点,就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勤自修行,即自成佛。懂这四自,便是心印。

自性真空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一)

自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自性就是人们本来具有的认识功能。当自性未被尘劳染污之前,本来是清净的。这清净的自性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无际,能含万法。

自性五分法身香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一

指修炼成就五个方面的功德。修行五分法身,依次为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五个层次。按顿法,这五者不分次第,共处于自性法身之中。香,是美好意境(功德)的代词。

自觉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六章

靠自力修行所得,不由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所成。观察常不思议殊胜景象,离语言文字相,离一切二边见,不追忆过去,不住于现在,不联想将来,不分别善恶祸福。这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门,即是天台宗说的“止观”,亦是禅宗说的“寂照”。如是观察,如是觉知,便是自觉相。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