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二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二
色身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五
指人们的血肉之躯。
色究竟天宫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四章
修行到了色界四禅的最高境界,脱离了欲界色界的烦恼,但还有自心的微细烦恼,未得自由自在。到达这个境界,就说到了色究竟天宫。
色阴区宇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八第五十二章
区,指时间区间;宇,指包含的范围。色阴区宇,包括在色阴起作用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种种现象。
合则中离,离则两合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六第使五章之一
如果说眼根与色尘合为眼识,即是说眼识中有一部分是眼根,一部分是色尘。眼根能知,色尘无知,能知与无知之间,应当有一个相离的界,就是“合则中离”。所成的眼识中,一部分与眼根合,一部分与声尘合,就是“离则两合”。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此综合推度,不可能建立眼识界。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此处所说众生,俱是心中幻化众生。此处所谓寿命,即是幻相持续之时。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心中众生,就是成佛资粮,何必往外寻求?修行众生明白此理,至此还愁不能作佛?即此生死,立证涅槃。昨日妄分别,如今一切休。昨日一切皆如梦,如今一念入圣流。
众生五性差别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弥勒何得永断轮回
一、声闻缘觉种性,二、菩萨种性,三、如来种性,四、成佛种性,五外道种性。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七、依与正对。涅槃经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所说究竟,即是法性。
名须菩提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是梵文音译,意译善见、善观、空生,也是随便起的一个名字而已。
各有所还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七章
这分别性,即常人通过思维以判断分别事物的功能,由此产生前六识,这前六识名为分别事识。各有所还的“还”,指还归所生之处,即还于所缘的客尘。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
不染不着,无秽垢,是为净土。《维摩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已入不二法门的菩萨,无所谓净不净,一切世间都成净土。庄严,是严饰之意。凡夫认为,死后到西天,那边到处是金壁辉煌的宫殿,遍地是玉树银花,一片富丽堂皇,五彩缤纷,这便是庄严净土。二乘人以无作境界为庄严净土,贪着禅乐,以此为涅槃。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
为了分别事物,为了说法教化,必须因相立名。穷人希望儿子长大能过好日子,给儿子起名叫做金贵;又怕儿子长不大,取个贱名免招灾,叫做狗儿。金贵日后未必金贵,狗儿本来并非狗儿。庄严、净土、佛土、无生、涅槃等等一切名,都是施设的名字,并无实义。名本无实相,凡夫自立的庄严佛土相,固不可取;二乘立的庄严佛土相,亦是虚妄。菩萨看庄严佛土,离是非相。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本经常用的句式:“是××,即非××,是名××。”这就是本经表达的一个重要观点:离筌求鱼,离言入义。
但又要避免走上另一极端,不能说万法皆空,不要以无知为真知。言可入义,无言亦难入义,多闻善义才可入义;言不等于义,必须离言才能得真实义。
庄严劫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劫,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一小劫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大劫约一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一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的十八增减小劫,于「住劫」中,以华光佛为首,至毗舍浮佛,有千佛出世来庄严净化这个时代,所以称为庄严劫。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无生死之人也。谓若计有我是免轮回之者。即是未免我执。我我所忘方为解脱。即是照五蕴空。度一切厄。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身同虚空。不计心,心同法界。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不是无受,是身受心不受。本生生经说:“诸行尤相续,诸所受皆灭,寂静永清凉,是无余涅槃。”
妄想识灭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八章之一
八识中的第六识,名为意识,一切妄想的生成,都与意识有关。这里说的妄想识,就专指意识。妄想识灭的真实义,指远离主观意识,则一切妄想不生。
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及至菩萨七地,仍是梦中修道。此后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所谓能断智慧,功用亦是虚妄。譬如梦中服药治病,觉病痊愈。从梦醒来,则知本来无病无药。所以说名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妄见涅槃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净诸业障远离四有为相
因厌见流转而趣寂耽空,志在灰身灭智,妄认顽空是涅槃。
妄见流转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净诸业障远离四有为相
因执四相而形成妄业,因有妄业而有妄见流转。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执为人我。地、水、火、风四大,从缘假和合有,无我、无主。毕竟是空,离我我所。凡夫种种造业,长劫轮回,只由执此四大为我。
江州别驾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江州刺史的侍从官。
汝若返照,密在你边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四
当以清净心返照自己的本心本性时,便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便能开发无上的智慧,获得无上菩提。这些功夫,靠自己修证。所以说“密在你边”。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七第五十一章
有人不遇明师,不断妄惑,在修菩提中堕入魔道,世间不明底细的人,把堕入魔道的罪过归于菩提。在此,世尊特别指出,出了弊病,应从自心找根源,不要错怪菩提。
安秀二师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护法品第九之一
即慧安、神秀二大师,都是六祖的师,原来同在黄梅师事五祖。
安处徒众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上下同修,和谐安处。依善知识听三世佛平等法。
如土长苗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俱弃。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悟净圆觉方便法,依幻法而起幻智,从此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除。
如来三十二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一第二章
如来,是意识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不存在色身相。《大智度论》载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的色身相。这三十二相如下:一、足底平正,二、足底有轮状纹;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掌纹如缦网;六、足跟平满;七、足趺高满;八、股骨如鹿王;九、手过膝;十、阴部如马阴内藏;十一、身体横竖相称;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右旋向上;十四、身金色;十五、身放光明,照及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平满;十八、两腋下隆满;十九、身如狮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具足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狮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音声传播深远;二十九、眼目明净,色如金精(青色);三十、眼睫毛如牛王;三十一、两眉之间有白玉毫;三十二、顶上有肉,高起如髻。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如者真如也,不伪曰真,不异曰如。此真如体,贯彻三世,绵亘十方,非空非有,不变不迁,名如来性。若有所得,即非佛菩提也。
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七第十九章
温陵禅师曰:体虽无变,用乃如如,故即心即法,即法即心也。
孤山禅师曰:上问俱非,约真谛示如来藏。此文俱即,约俗谛示如来藏。以藏理即无而有,十界宛然故也。
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七第十九章
温陵禅师曰:虽灭尘发真,于一多小大,能一切如,而本妙圆体,初无变异,故非心非空,乃至非世出世法也。
如来藏中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梵文阿赖耶识,意译如来藏。此如来藏,能兴造善恶诸趣众生。妄是它造,真亦它成。
如来藏自性差别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立名付嘱护法
如来藏,即圆觉在缠之名。妄不能变,名为自性。随缘起妄,名为差别。
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七第十九章
以分别心看,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离即离非,也可以是即非即。在修禅进入甚深如幻三昧境界时,如来藏心是一切幻相之源,是染是净,成魔成佛,都是此心作。
温陵禅师曰:此文似乎矫乱,而各有所主。初曰“本妙圆心”,自体言也,次曰,,自用言也。终曰:“妙明心元”,合体用而盐之也。
长水禅师曰:“本妙圆心”“非心非空” 等,约非相以明真谛也。“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约即相以名俗谛也。“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非即非”者,约遮照以明中道谛也。此约二门不二,唯是一心。双遮真俗,故曰“离即离非”。双照真俗,故曰“是即非即”。三谛一体,故皆云即如来藏。
且法界一如,本无名相,因迷有妄,对妄说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随名执相,颠倒何穷?是故,因言遣言,以至无遣。初且以非遣相,次乃以即遣非,终带名言,未极一真之旨。离即非即,言语到断,心行出灭,方现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故《维摩经》三十一菩萨说不二法门,皆以言遣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维摩大士以无言遣言,方为究竟。此之三义,亦佛山如是。
维则禅师补注曰:“是即非即”者,如云不离即,不离非也。
如来应供等正觉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一章
对待禅定中的景象,不加分别,譬如看到一块颜色,不去分辨它是红是黄、会对增长功德是有利还是无利,不想它似什么东西,心如止水,寂而照之,离一切想,便是如来。稍有少想,都不是如来。应供,从字面解,意思是应当供奉,其深层含义是把如来境界当成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等,即是等无有异,等正觉,即是对见闻觉知的所有景象,舍弃一切主观妄识,能等无有异地觉知其本来面目。用当今哲学界的话说,就是认识客观事物达到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境界。
如来法身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四章
法身,指一个人对一切事物认识的集合,包括人生观和世界观。
《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勿怀忧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由此可知,如来法身即是佛世尊神圣的思想品德,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于一切时都保持自觉圣智,于如幻三昧中,神通自在,万法如如。具有这样的认识境界,就说修得了如来常住法身。
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二
这里说的神力,是修习菩萨行的人长期刻苦修炼开发的般若智慧和功德。可通过上师的加持得到激发和加强。句中的“建立”二字,实叉法师翻译作“加持”。
如虚空花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八章
尘缘想相,都是空花。捏目成劳,会见空中生花。尘缘想相,都像空花一样,并非实有。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若唯一度,未展虔诚。若过于三,礼烦则乱。故三周终始。
如是我闻一时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序分
楞严经卷一第一章
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第一章
现在传世的佛陀说的一切经书,是在佛灭度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在七叶窟举行有五百位大阿罗汉参加的第一次经律结集时,由阿难背诵出来,由大伽叶记录整理而成的。句中的“我”字,即是阿难自称。
《龙胜论》载:世尊将辞世时,阿难向世尊请教:“如来在世亲自说法,人皆信受。如来灭后,一切经首当立何言?”世尊答:“当置‘如是我闻一时’六字”。如是,表明实有这回事;我闻,表明是如来说的,是我听闻的;一时,指某一日,表明佛说这经法的时间。
如野马阳焰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之一
远处浮尘在阳光反衬下,如野马奔驰般瞬息变幻,用野马阳焰比喻这种变幻的情景。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之一
前相已灭,后相未显,名中阴身。这时,不管幻相将往何处变化,修行人不作意攀缘,任其显隐自如,便说是自求父母。
如鱼鸟龟蛇之类,充斥国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四第四十二章
这里说的国土,比喻如幻三摩提中显现的境界。从此以下,叙述生出十二类众生的根本原因,所用的句式,都是“因世界××轮回,由×颠倒,和合×而成八万四千××乱想,称这是×生。如××××之类,充斥国土。” 试把其中几类的主要词抽出来看看:卵生类,虚妄、动、气、飞沉;湿生类,执着、趣、暖、翻覆;无色界,销散、惑、暗、阴隐;非有色,相待、伪、染、因依。这一来,各类成因,便一目了然。出世间禅中的景象,似真非真,所以名为如幻,所举世间事做比喻,是很勉强的。十二类的因果,因既不实,果自虚妄,前因后果之间,并非必然。说经之人,随缘方便,所举例子,信手拿来;读经之人切莫执着,离言说相,才得圆通。鱼鸟龟蛇等等,都是比喻,说妄破妄,妄不是真,以妄当真,真不可得。
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金刚藏何以复有无明
比如把金矿冶炼成金,不是因为冶炼才有金,而是金矿里本来就有金。把金矿冶炼成了金,就是纯金,再不是金矿。冶炼之前,冶炼以后,金的本性没有改变。这个比喻很确切,如来圆觉之性好比是金的本性,冶炼之后,消了幻垢,便显出不坏不杂的圆觉清净之性了。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唯识百法明门所说百法,即是佛法的法界。善恶诸法都从阿赖耶识出。一切修行,为的就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如水中月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五章之二
水中月,不是天上那个实在的月,却相当真实地反映出天上那个月。圣智境界,如实地反映了常住的法界,所以说圣智境界不出不入,如水中月。
如如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六章
在世间智的范畴内,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如如。但是,科学没有终极,谁也不能说自己已站在真理的终点,只有无知的狂人才会说这等痴话。在自觉圣智范畴内,“如”离心离想,想,即是主观意识。凡带有少分想,都不是“如”。怎样才算如如?无法用语言文字说得清。例如,在如幻三昧中,见到妖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瞬间即逝;见到神佛,知其是妄,不爱不受,转眼亦亡。寂而照之,自心清净,才有可能见如如。
那由他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数量词。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十亿为洛叉。十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那由他。或说:百亿、千亿、万亿都可说是那由他,大意就是很大很大的数量。
那由他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四第三十八章之二
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第四十九章
计数单位。僧肇曰:十万为一那由他也。
《玄应音义》卷三则以之为十万,《慧苑音义》卷下以之为一亿,而《佛本行集经》复有千亿与万亿二说。
♡ 喜欢 (0)上一篇: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一
下一篇: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三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