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近善知识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如何亲近善知识
净慧老和尚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早上好。(众:阿弥陀佛!)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怎样亲近善知识,也可以说我们怎么样来选择朋友,怎么样来交朋友。善知识是佛教一个专用名词,一般来讲,知识在今天社会学里面就是指具有某种专门学问,那就叫知识,那就叫一门知识,或叫一门专业。在佛教文化中,知识这个词,具有另外一种含义,知识就是朋友。我们要交一个朋友,必须知道这个人,认识这个人,光知道认识还不行,还要知道他的心,他的德行是什么,所以知识、朋友、善友、圣友、亲友,都是知识这个名词引申出来的意义。能够引导我们到达善处的,这种朋友就叫善知识,反之是恶知识。在世间,在佛门,绝大多数都是善知识,也有极个别的是恶知识,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不是骂你两句就是恶知识。善知识是教导我们善法,引导我们到达善处,恶知识是教导我们恶法,引导我们到达恶处,那样才是恶知识。善法,有世间有出世间善法,善处也有世间善处也有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五戒,出世间善法,修六波罗密,十波罗密,世间善处,得生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罗,修无漏三学,成菩萨、成声闻,乃至成佛。恶知识教导的是恶法,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所到达的恶处,指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亲近一位善知识,都要从我们人身、现在的思想、言行怎么才能端正起来,从我们未来的归宿有一个好的归宿,所谓善处。佛教重视要亲近善知识。我们在坐的法师们,都受过三坛大戒,我们在坐的居士也有的受过菩萨戒,在举行这个仪轨时,首先要发十四种大愿。我们法师们可能都记得,第一愿,讲“从今时到未来际生,常能念佛,常能亲近善知识否?”“从今时尽未来际生,能远离恶知识否?”答:“能!”好朋友,这个好朋友,也要分别一下,好朋友不见得就是善朋友,我们要亲近善友,不见得是好朋友。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这些朋友当中,在我们出家的朋友当中,有许多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往往也有不符合善法的言行相互影响,佛教在教我们结交朋友的时候,要亲近善知识,结交善友!
关于善知识的名义,我想就讲这么多。下面我就讲讲善知识的种类,这就是把知识,或者朋友完全固定在善友、善知识这个方面。
我在讲修禅定止观的时候,曾讲过,要成就修道,成就学法,要成就做人做事,有善知识的护持、同行、共事、教导,非常重要。所以在“修禅定,具五缘”,其中就有善知识这一条。天台智者大师讲修习善法,修习止观,要有三种善知识,一种叫外护善知识,一种叫同行善知识,还有一种叫做教授善知识。也就是说把善友、胜友,能教导善法,指导善处的分为三大类,外护、同行、教授善知识。所谓外护善知识,我们不单单地从修道来界定他,在家佛弟子做一切事业,一切工作,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良好的、积极的起正面作用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外护善知识,因为这些善知识对我们事业的成就、工作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人际关系”。积极良好的、善的“人际关系”。同行善知识,共同在做一件具体工作、修行,都有同行的人,在一起做事的人,在佛教的意义,同行必须同什么?(众:同心)。同心这也是一个说法,但佛教不是把它界定一个具体的东西上,“同行必须同见”,见解、见地、观点,这就所谓“志同道合”。这个同行善知识,志同才能道合,同见才能同行,包括工作、修行、学习,这个同行呢不仅仅是某一个善法。事业也好,工作也好,学习也好,修行也好,找到同见同行的伙伴,不容易,所以人生得一知己,下面是什么?(……)足矣!!当然这一句话比较笼统,还是没有佛教讲得善知识,这样一个名词界定的清楚,不过我相信古人用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来考虑,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只要有自己的人,只要有善知识,我们只要志同道合,天涯海角的人也好像在身边,好像是邻居一样,这是唐朝王勃送行诗里面两句话。所以说,人生要得到一个善友,得到一个善知识,多么的快乐!第三种叫教授善知识,就是老师。能够在事业上给予指导,工作上给予指导,学习上给予指导,修行上给予指导,就是教授善知识。教授这个词,言传身教,都有以身作则,言教与身教同时并重,所谓教授善知识。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我们的修行中、学习佛法中、事业工作中,是不是经常要有人来教导,经常有人教授,这样就少走弯路,就事半而功倍。在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作为老师的人,就一定会比被教授的人高明一些,那么作为我们选择朋友的人,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不圆满,总有一些缺陷,我们怎么样来看待善知识,怎么来看待善友呢?我们也有一个善心善念来看待,也要有选择的来看待,我们这个朋友品行、人格、知识、才能,我就学习他优秀的一面。他有不足之处,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上也具备他那种不足之处,就是要改之改正。就是要全面的来看待一个人,也要全面地分析一个人,不要一个朋友有某些不足之处就一概的否定,也不要一概的肯定,要有选择。刚才讲的智者大师的分类法,有三种善知识。
六十华严经举出十种善知识,这十种善知识,着重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开佛智慧这个角度出发,思想广大,行门广大、愿力广大、智慧广大,成果成就广大。
这十种善知识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我的老师、朋友能够教导我,时时刻刻安住在菩提心当中。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的可用两句话来说,这是本公老和尚印在名片上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菩提心,这个心量多广大!这个心量可以说完全做到舍已为人,一切都想到众生,想到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想到如何来使他人快乐幸福。从菩提心出发,令他人得到的快乐是什么呢?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最究竟的快乐是什么呢?(念佛、修行)念佛是最大的快乐的,还有什么快乐没有呀?(施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想从菩提心出发,最大的快乐就是这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因为你做到这两句话了,其他的不求而自得,做到这两句话,西方极乐世界你不用求,阿弥陀佛亲自来接你,了生脱死,当下就做到了。“心地无私天地宽”,你心底无私了,还有什么生死了,当下就了生死了,说是这么说喽,这个私心好像是很难断掉。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这个私心也有各种各样的层次。比如刚才两位居士说,一位说念佛最快乐,还有一位说往生西方最快乐,这两个答案对不对呢?完全对,但是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样一种精神境界相距有多远呢?就不止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那么样的一个路程了,相距不仅十万八千里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大家读《普贤菩萨行愿品》,读《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读《金刚经》就是要求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不要老把他背在身上,做了一切的好事,不要有负担,不要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我做了什么,那就是菩提心,那就是安住菩提心。
第二种是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发了菩提心,还要修习善根,善根有多种多样,一切与菩提心相一致的善法,坚持不懈地去做、毫不动摇、毫不退缩,行善的这种心态、行为,坚如磐石,就好像一切的植物,落地生根了,那就叫善根。心存善念,口说善法,心行善事,坚持不懈,不可动摇,那就是善根。我们见到一位学佛的人精进、专一、慈祥,就说,哎呀,他的善根好深厚。凡是善根深厚的人,不是天生的,都是从不断的修习而来,不断积累而来,不断培养而来,所以能够指引我们修习善根的人,那就是善知识。
第三种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究竟波罗蜜,就是能圆满地来实践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一切自利利他的。我在讲心经的时候就给大家讲过,波罗蜜者,到彼岸,彼岸到,对于波罗蜜,一定把他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善法当中,而且波罗蜜要得到究竟,那一定是无漏的大智慧、无漏的大慈悲。所谓无漏的,就是彻底的,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考虑一切小的果报、有漏的果报,完全从大乘的三轮体空出发修习一切善法,那才是波罗蜜。佛经上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法门,只有联系到第六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为统率、为指导,才是叫六波罗蜜,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眼”,只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像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一样再走,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他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眼目,智慧是我们的眼目,在智慧的指导下,在无漏的智慧指导下修习一切波罗蜜,修习一切善法,才能成就波罗蜜。
第四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分别解说一切法就是能够分别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能分别解说,就能使我们从善弃恶,舍小向大;如果说不能善分别,善恶不分,大小不明,修行就会出现误区,所谓要善分别一切的法,才能于第一义谛而不动摇;善分别一切法,不是一说完了,就算万事大吉,而是说了以后要找到那个究竟的法门是什么,然后按照那个究竟的法门去修去行。
第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善知识一定要具备,使一切众生,要成熟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我们这个世间才会有更多的人来行菩萨道,修菩萨行,那些受苦受难的人,那些不圆满、不究竟的事才能越来越少。
第六,能令具足辩才随问随答善知识,自然就具备善巧方便智慧,大众有什么疑问,随时提出来,能够给予一个圆满的解答,能够使之改邪归正,弃恶行善。具足辩才不是为了成口头的游戏而已,不是为了耍耍口头禅,而是为了使大众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七是能令一切不著善知识。善知识教导我们,一个染著的意思,一个执著的意思,进一步我们要不执著于生死。生死从哪里来呢,生死就是从染著而来,有人执、有我执,就是生死,有所染著,就是不善法,生死那就能,都能解脱,善知识能够教导我们如是行如是修,就是真正好的善知识。
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这个好难哟,不是这一辈子下一辈子的事,行菩萨道,那就是永无休止的做一件事,做什么呢?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是到极乐世界去休息呀,要以智慧心、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心无厌倦,这是菩提心。我们有很多的道友,听了这个话很害怕,这怎么办呢,西方世界也不能去,要永远都要在六道中行菩萨道,所以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有5000个声闻弟子退席,他听到佛的境界这么广大,行门这么高深,这个法我接受不了,有恐怖。我坐在这里这样说,也有恐怖,我能不能做到这样哦,能不能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心不厌倦,能做得了主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反省自己、拷问自己,做的到吗?但是在受菩萨戒时,是发了愿的哟,“众生无边誓愿度,能度否?能度!”具体做起来就,要是发广大心,发菩提达心。菩提心就要上求佛道,下发众生。
第九,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这十种善知识,次弟来教导,一步一步地来提升,普贤行是什么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普贤菩萨行愿品》把普贤菩萨的无边愿力浓缩在一卷经当中。我们能够经常地来读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就能培养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第十,能令入一切佛智善知识。上面说了九条,最后归于一条,能深入佛智,是什么呢?还是承担一切苦难而没有负担,因为佛之所以要成佛,不是他自己有什么需要,他是因为看到大地一切众生,在生死轮回当中,苦难不息,所以他要成佛度众生。佛的智慧就是指导如何度众生,如何不执著,如何做到“四弘誓愿”,那就是佛的智慧。
这十种善知识,可以从种类与功能两个方面来看,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种类来说,有些十种善良知识、十种老师、善友。从功能来说,可以是一位善知识就具备这十种功能,或者说几位当中分别就具备某种一种善知识的功能。所以不要小看亲近善知识、交善友这样一件事,一定要从一个立志高远的角度来看待善知识。
也有经书上,把善良知识来分成上、中、下三品,有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上品的善知识,就是教授我们出世法门的善知识,所谓“与法者为上品善知识”,“法与财兼与者为中品善知识”,也有法的给予,也有财力的给予,那是中品的善知识,因为一牵涉到财物,那就是,仅仅给财物的是下品善知识,这是从很高的角度来看待善知识的作用。在今天这种现实社会来讲,我觉得,还是要“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这样更能体现佛法既重精神,也种物质的圆融无碍的法门。
第三就讲一个善知识的条件,也就是说善知识,他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对我有所帮助,四分律,小乘的戒律,可以说是做人的基础,是出世法的基础,虽然说我们要舍小向大。但是这个基础不能没有,否则,大乘就会成为空中楼角。这七个条件,又叫“善友七事”,第一个条件,很难,叫“难予给予”。这件事情,这个东西,我很难给你,你要我给你。你手上有一个戒指,你的朋友想要,你舍不得,怎么办呢,你给他;你戴了一白金项链,你的朋友想要,你给他。在二千五百年前,佛在说善友七事的环境,从社会的文化氛围,乃至社会环境和今天不能同日而语,佛世是所谓正法住世的时间,讲这个善友七事,就是从当时的具体的人发心而言,你想成就一个善友,你想做一个善友,你应该发什么心呢,要发难予能予的心。假使一个人来要我一个难舍的东西,连头目脑髓都能布施,我一定要有这个布施心。二难做能做。非常难做的事,朋友需要,我要给他办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经常讲到杀身取义,为朋友不惜两胁插刀,那就是难做能做了。我们自己要成为一个,有这种自我要求,这不是要求别人,以这要求别人,那完了,你本身就不是一善知识。第三要难忍能忍。周围的人对我有意见,有诽谤,要忍,千忍百忍万忍,要一直忍下去,忍就是修行,忍得一时之气,如果忍了以后,你自己虽然当时有点难受,但是周围都平安。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忍。第四密事相告。有什么隐私的事情要告诉朋友,为什么呢?只有朋友知道你,有某些难以跟别人说的事,不能有太大的透明度,一定是要让几个特别的、信得过的朋友知道,万一有什么事呢,别人也可以帮上忙,密事相告很有意思,如果有那样的好朋友,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五,递相覆藏,密事相告后呀,你到大庭广众当中说一通那完了,本来是好朋友,就会恶交,不要出卖朋友,那是不仁不义。第六,遭苦不舍。这样的朋友很难,我这一生呢,也有那么几位这样的朋友。我记得我在划了右之后,在一个农场劳动,我们单位也经常到那里参加劳动,不是右派的人一年也要到那里参加劳动,那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以阶级做为一个划分界线的标准,就要跟划清界线,被划分阶级敌人的人就是一种苦,遇到这个苦,有的人可能从内心里同情,有的人略有表示,有的人就完全不避讳什么阶级敌人不阶级敌人也有,我在那里劳动一年五个月之后,那个地方办不下去了。我就有机会回到中国佛学院,回去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冷眼相看,当时我有一位老师,明真老法师,我走到他那天里去向他顶礼,他还是一如既往,问寒问暖,虽然是在冬天,但心里感到很温暖,我在一篇文章曾提到过这件事,《春风春雨忆吾师》。还有一位同学,他就在一个生活会说,我昨天梦见净慧了,结果批判了一个星期,你跟他什么关系,连做梦都想着他呢,遭苦不舍,当然一脸就变的人可能更多。第七个条件,贫贱不轻,作为一个善友,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不嫌贫爱富。看起来这七个条件都没有提到菩提心,但是每一个条件都不离菩提心,每一个条件都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刚才我特别地强调,这七个条件,善友七事都是从自我出发,自我约束自己,自我要求自己,你自己要求自己才是一种发心,不是把这七个条件要求别人,你要求别人那是一种索取,要自己发心,在做到成就善友的七件事。
最后我讲一讲,选择善知识的重要性,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这是世间经常讲的一句话,佛教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这个朋友是一个广义的朋友,包括老师和朋友在内,也就是说,一切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关系,都我们成就我们个人成就、事业成就的不可缺少的。当然也有负面的社会关系,也有一些恩恩怨怨的人,作为修行人、作为有道德的人也不要把他看作是恶知识,也要把他当作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可以从另外一面教育我,来成就我,比如说,有的人他就从来对某一个不怀好意,进行攻击,那怎么办呢?你一定要用善心善行来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中国古人教导我们的话。我们做人要雍容大度,很多寺院山门口那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我倒是很欣赏上联,我们每个人要有弥勒的肚皮,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是我提倡的包容吗,能包容就能和谐;对于下联,当时的文人写这对联,开口便笑可以,可笑之人有欠宽容,所以的人都值得同情,所有的人都要有慈悲心来对待。说到这个弥勒的对联,有很多,其中我记一幅很长,那是我第一次到云门寺,见到云门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坐前坐后的两个柱子,一个柱子有五六米高,从上到下密密麻麻,当时那个时候,我只有十八岁,句也断不下来,我就站那里仔细琢磨,后来果然能够断句,上联是“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总见他欢天喜地,不知众坛信心时何物供养”,下联“年年坐冷山门,借帐贷米,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有长句也很形象,把句子断了,大概也读了十遍八遍,从十八岁记下来,一直没忘掉。最长的是这一幅,后来我到鼓山去,弥勒座前也是这一幅,哦,这是一个老联了。这什么意思呢?我们要交朋友,要交善朋友,从善知识角度来说,要有一个好肚皮,从选择善知识来说,要有一副好眼睛;有好肚皮,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一双好眼睛,就能够选择对自己工作、事业、学习、修行都有帮助的善知识。
在佛教的经典中有种种的教导,历代祖师关于选择良朋也有种种教导,其中有一篇“沩山禅师警策文”:“远行要假良朋,数数亲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你出外要有一个好伙伴,良朋好友,这个良朋给你什么好处呢?不是帮你拎包,不是在帮你出路费,而是他总在讲一些有益于身心修养的话,所谓“数数亲于耳目”,他讲的话,他的行为,言能亲耳,行能亲目,时时都能启发我们做表率,做榜样;“居止要择良伴”,这个好的伙伴,有什么作用呢,“时时闻于未闻”,能够讲一些古圣先贤的话,能够讲说佛法的妙义来教诲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现在能听到,从来没有看过古圣先贤的话,“故人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沩山祖师也说这话,我们的肉身,我们的法身慧命从哪里来呢?从世出世间的好朋友善良知识那里来,有善知识那里来,文章当中有一个比喻“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虽然没把衣服湿透了,只有衣服上潮乎乎的,我们才能吸收水分,所谓“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当然及时雨也是“狎戏恶者,”假如我们跟那些恶友接近,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不善法。在世间经常有这样的事,在一块没有说什么好东西,尽是讲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总是那些恶事在心里翻腾,总是那些恶言恶语是在身边盘旋,你说我们的心能清静吗?所以“远行要假良朋,居止要择良伴”有利于我们成就,亲近善知识能使我们,长恶知识,不但此生道业难成,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以上是我们佛教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在我们平常,“亲近善士,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是讲善知识的重要性,对于交友,对于朋友,用什么心态,历来就很重视。《论语》当中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就是用三件事来反省自己,我做为家庭的一个成员,在从事一切工作事业是,是不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这是“与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有很多朋友,跟他们有交往,是用诚信交友,还是虚心假意耍手段,今天讲这个题目,也是有感而发,因为我早上听到一件很稀奇的事,朋友之间没有诚信,朋友之间搞敲诈,多么可怕呀!所以与朋友交要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吗?第三件事,“传不习乎?”老师的教导,所学的课业,我是不是都在反复地温习实践,论语上讲学习,他不是仅仅温习而已,不是讲重复得看几遍,你是不是把老师的言教付诸于实践,是不是把所学的东西在做人做事中加以落实了,所以中国的传统,儒家的文化,也是把选择善知识这件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既然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每个人自己都要成为他人的朋友,每个人也要结交很多朋友,都要从“善友七事”出发,从诚挚的“三省吾身”深刻的自我反省出发,能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他人信得过的善知识。我希望每位在座每一位都能是善知识,也能结交更多的善知识,共同来成为我们的学习、事业和修行。感恩各位,谢谢。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于真际禅林)
♡ 喜欢 (0)上一篇:佛教的和谐精神—慈悲喜舍
下一篇:任丘市古佛禅林观音圣像开光法语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